纺织品用烧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515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纺织品用烧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纺织品用烧毛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在纺纱并线及织造过程中受到摩擦时,有很多短而松散的纤维露于纱线的表面,在织物表面就耸立着一层短纤维。若将织物拉平举在眼前沿着布面就可看到这一层长短不一的茸毛。这层茸毛不仅影响织物的光洁度和容易沾染灰尘,而且在印染加工中还会产生各种疵病,所以在织物的加工过程中,一般都具有对织物进行烧毛处理。

一般采用现有的铜板烧毛机、圆筒烧毛机、电热板烧毛机等对其进行烧毛处理,但织物上的茸毛一般紧贴在织物的表面上,当织物的表面与烧毛的机构距离较远时,难以将织物上的茸毛清理干净;但将烧毛的机构非常靠近时,容易烧到织物的表面,进而对织物的表面造成烫伤损坏,容易导致整个织物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纺织品用烧毛装置,以清除织物表面上的茸毛,同时能够防止织物的表面被烧毛单元烫伤损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包括滚筒和转轴,所述转轴同轴固定安装在滚筒内,所述转轴的外壁与滚筒的内壁之间围成蒸汽腔,还包括若干烧毛单元和若干吸毛单元,所述滚筒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安装烧毛单元的安装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滚筒横截面的半径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烧毛单元包括安装盒、连通管、弹簧、吸毛管和若干电热丝,所述安装盒同轴固定安装在安装通孔内,安装盒远离转轴的一端为敞口,吸毛管同轴滑动安装在安装盒内,吸毛管靠近敞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毛板,吸毛板上设有若干与吸毛管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转轴内设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与吸毛管通过连通管连通,且连通管与负压腔和吸毛管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的侧壁上设有与蒸汽腔连通的第二通孔,且吸毛管的侧壁上设有可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电热丝滑动安装吸毛板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吸毛管靠近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滚筒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抵紧板,抵紧板与滚筒之间形成织物传送间隙。

基础方案的原理:操作时,将织物放置到抵紧板与滚筒之间形成的传送间隙处,此时织物被抵紧在抵紧板与滚筒之间。

对织物进行传送,同时转动转轴,转轴带动滚筒同步转动,当其中一个烧毛单元移动至抵紧板与滚筒之间的间隙处时,烧毛单元与织物之间的间隙不断变小,进而让吸毛管与安装盒之间的弹簧被压缩,同时开启转轴内的负压腔,让连通管和吸毛管内形成负压,进而让织物上的茸毛通过吸毛板上的第一通孔进入到吸毛管中,实现对茸毛的定位。

当烧毛单元中的吸毛管与织物的下表面竖直时,吸毛管被压缩至安装盒的最下端,关闭负压腔,滑动吸毛板内的电热丝,电热丝能将茸毛烧断,进而实现烧毛处理;且此时蒸汽腔通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与吸毛管连通,蒸汽通过吸毛管和吸毛板上的第一通孔喷出,对织物的局部进行冷却,保证织物的表面不被电热丝烧坏。

基础方案的优点:1、抵紧板与滚筒之间形成织物传送间隙,在烧毛单元的转动过程中,吸毛管越是靠近抵紧板,弹簧越是被压缩,此过程中吸毛管能与织物表面上的茸毛充分的接触,便于茸毛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吸毛管中;当抵紧板与吸毛管垂直时,吸毛管位于安装盒内,此时滑动吸毛板内的电热丝能够充分的保证茸毛烧断,同时织物最小化的受到电热丝的影响,防止织物被破坏;2、安装盒的侧壁上设有与蒸汽腔连通的第二通孔,且吸毛管的侧壁上设有可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当吸毛管完全位于安装盒内时,吸毛管通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与蒸汽腔连通,蒸汽腔内的蒸汽能够通过第一通孔作用到织物的表面上,对织物进行一个降温,防止织物的表面被破坏;3、电热丝滑动安装吸毛板内,电热丝在吸毛板能滑动时,能穿过茸毛的中部,进而快速的对茸毛进行烧断;4、转轴内设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与吸毛管通过连通管连通,当吸毛管与织物表面相对时,织物表面上的茸毛在负压的作用下能够进入到吸毛管中,让茸毛与织物的表面分离,便于对茸毛进行烧断;且烧断后的茸毛能在抽吸力的作用下与织物的表面完全分离。

综上所述,本装置中设有内部形成负压的吸毛管,吸毛管能让织物表面上的茸毛与织物的表面分离,同时让茸毛位于第一通孔内,便于使用电热丝对第一通孔内的茸毛进行批量的烧断;同时蒸汽腔能与吸毛管连通,便于蒸汽通过吸毛管和吸毛板上的第一通孔喷出,对织物的局部进行冷却,保证织物的表面不被电热丝烧坏。

进一步,所述滚筒内设有第一滑槽,安装盒内设有与第一滑槽连通的第二滑槽,吸毛板内设有可与第二滑槽连通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电热丝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耐高温的弹性的拉条,电热丝的一端与拉条的中部固定连接,拉条的一端与第一滑槽固定连接,拉条的另一端穿过安装盒与吸毛管靠近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当吸毛管被挤压至安装盒内时,吸毛管靠近转轴的一端拉动拉条向下移动,此时拉条带动电热丝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移动;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第二滑槽与第三滑槽连通,电热丝部分滑动至第三滑槽中,电热丝对第一通孔中的茸毛烧断,有效的让电热丝的滑动与吸毛管的移动进行联动,实现对电热丝的自动移动。

进一步,所述电热丝呈弧形,且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均呈弧形。弧形的电热丝能在弧形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内滑动,能够提高电热丝滑动的顺滑度,实现对茸毛的稳定烧断。

进一步,所述安装盒内设有凹槽,所述拉条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滑动接触。拉条能在凹槽内稳定的移动,能够限制拉条的移动方向,进而拉条对电热丝的拉力保持稳定的传递方向,让电热丝的移动更平稳。

进一步,所述连通管为波纹管。当弹簧被压缩时,吸毛管与转轴的距离也变短,此时波纹管能被同步压缩,避免连通管杂乱的弯曲在蒸汽腔内。

进一步,所述滚筒与转轴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均与滚筒和转轴焊接。采用支撑杆来连接滚筒和转轴,保证蒸汽腔具有足够的空间,同时能够保证滚筒和转轴的稳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滚筒10、支撑杆101、蒸汽腔102、第一滑槽103、转轴20、负压腔201、安装盒30、连通管301、弹簧302、吸毛管303、电热丝304、吸毛板305、第三滑槽315、第一通孔306、第二通孔307、第三通孔308、第二滑槽309、拉条310、抵紧板40、织物5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包括滚筒10、转轴20、四个烧毛单元和四个吸毛单元,转轴20同轴设置在滚筒10内,滚筒10与转轴20之间设有四个支撑杆101,支撑杆101均与滚筒10和转轴20焊接,转轴20的外壁与滚筒10的内壁之间围成蒸汽腔102,滚筒10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安装烧毛单元的安装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滚筒10横截面的半径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图1所示,滚筒10的上方焊接有抵紧板40,抵紧板40与滚筒10之间形成织物50传送间隙。

如图2所示,烧毛单元包括安装盒30、连通管301、弹簧302、吸毛管303和两个电热丝304,连通管301为波纹管,安装盒30同轴焊接在安装通孔内,安装盒30的上端为敞口,吸毛管303同轴滑动安装在安装盒30内,吸毛管303的上端焊接有吸毛板305,吸毛板305上设有若干与吸毛管303连通的第一通孔306。

转轴20内设有负压腔201,负压腔201与吸毛管303通过连通管301连通,且连通管301与负压腔201和吸毛管303均为焊接;安装盒30的侧壁上设有与蒸汽腔102连通的第二通孔307,且吸毛管303的侧壁上设有可与第二通孔307连通的第三通孔308;弹簧302的上端与吸毛管303靠近转轴20的下端焊接,弹簧302的下端与安装盒30的内壁焊接。

滚筒10内设有第一滑槽103,安装盒30内设有与第一滑槽103连通的第二滑槽309,吸毛板305内设有可与第二滑槽309连通的第三滑槽315,第三滑槽315与第一通孔306连通,电热丝304与第一滑槽103、第二滑槽309和第三滑槽315的内壁滑动接触,第一滑槽103内设有耐高温的弹性的拉条310,电热丝304的一端与拉条310的中部焊接,拉条310的上端与第一滑槽103粘接,拉条310的下端穿过安装盒30与吸毛管303的下端焊接。

此外,电热丝304呈弧形,且第一滑槽103、第二滑槽309和第三滑槽315均呈弧形;安装盒30内设有凹槽,拉条310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滑动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在使用时,将织物50水平放置到若干个抵紧板40与若干个滚筒10之间形成的传送间隙处内,此时织物50被抵紧在抵紧板40与滚筒10之间。

对织物50进行传送,同时转动转轴20,转轴20带动滚筒10同步转动,当其中一个烧毛单元移动至抵紧板40与滚筒10之间的间隙处时,烧毛单元与织物50之间的间隙不断变小,进而让吸毛管303与安装盒30之间的弹簧302被压缩,同时开启转轴20内的负压腔201,让连通管301和吸毛管303内形成负压,进而让织物50上的茸毛通过吸毛板305上的第一通孔306进入到吸毛管303中,实现对茸毛的定位;同时吸毛管303靠近转轴20的一端拉动拉条310向下移动,拉条310带动电热丝304向靠近第三滑槽315的方向移动。

当烧毛单元中的吸毛管303转动至如图2的状态时,吸毛管303被压缩至安装盒30的最下端,此时第二滑槽309与第三滑槽315连通,电热丝304部分滑动至第三滑槽315中,电热丝304对第一通孔306中的茸毛烧断,实现烧毛处理,负压腔201对烧断后的茸毛进行抽吸,避免茸毛粘附在织物50上;然后关闭负压腔201,此时蒸汽腔102通过第二通孔307和第三通孔308与吸毛管303连通,蒸汽通过吸毛管303和吸毛板305上的第一通孔306喷出,对织物50的局部进行冷却,保证织物50的表面不被电热丝304烧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