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5416发布日期:2018-07-04 03:1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针织企业竞争更加激烈,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电脑针织横机为采用横向编织针床进行编织的机器,用以生产成形衣片、成形衣坯,和沙发布、台布、窗帘布等家用织物,现有的针织横机的织造技术,品种单一,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下,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电脑针织横机在作业时需要通过纱导对纱线进行引导,引导纱线作往复的导纱运动,完成对纱线的加捻;现有的纱导多为一体结构,因纱导的导纱部为作业面、故易受损,纱导的固定部作为支撑面、受损慢,如不更换纱导继续使用,会使纱线损坏;如更换,需要对纱导整体进行拆卸、更换,不仅影响作业效率,还加大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的电脑针织横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包括控制系统、机头、机头驱动器、排针板、进线装置、断线装置、高位罗拉装置、副罗拉装置、三角装置,所述三角装置包括起针三角、挺针三角、弯纱三角、眉毛三角和中心三角组成,所述起针三角分为左起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所述弯纱三角分为左弯纱三角和右弯纱三角,所述眉毛三角分为左眉毛三角和右眉毛三角;所述左起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同弯纱三角配合形成针织的运动轨迹,通过机头移动推动针织上升参加工作,由起针三角开关控制其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所述挺针三角,继起针三角作用之后,继续推动针踵使针织上升由线圈打开针舌滑到针杠上,完成退圈;所述眉毛三角,改变针织的运动方向,使针织下降,完成垫纱过程和避免针织上窜,由旋转推块左右旋转控制其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所述弯纱三角,继眉毛三角之后,继续压迫针织下降,完成成圈过程,其位置的高低决定新线圈的大小和织物的密度;所述中心三角,一个眉毛三角退出工作,其进入工作状态通过机头移动用于引反休止编织的针织参加工作,退出工作状态左右眉毛三角进入工作状态实现休止编织,由中心推块控制其是否参加工作;所述进线装置包括纱导,所述纱导用于引导纱线作往复的导纱运动,完成对纱线的加捻。

进一步地,所述纱导包括纱导本体,纱导本体包括连接部、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导纱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向内凹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组件,连接槽的另一侧壁的中部横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连接至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套、纵向布设于转轴套底部的转轴手柄、横向布设于转轴套中部的卡爪,所述卡爪包括和转轴套进行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以及和导纱部进行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卡爪的连接端呈圆柱形,卡爪的连接端的上部开设有齿条连接口,所述齿条连接口的侧壁向外凸设有一个以上的齿条;所述导纱部的底部向内凹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呈半圆形,固定槽的前端内置有方形的固定口,所述固定口内布设有一个以上的齿轮,固定槽的内壁上通过拉簧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呈半圆弧形,压板的内侧面和其中一端面为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卡爪置于固定槽内,齿条位于固定口内且和齿轮啮合连接,压板的内侧面紧贴卡爪连接端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导纱部上布设有导纱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手柄包括和转轴套连接的垂直段、以及连接于垂直段下部的折弯段,所述转轴手柄的垂直段与折弯段之间的内夹角大于90°,转轴手柄的垂直段与折弯段均内置于连接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壁的上中部分别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套合至转轴套内;连接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转轴套的长度,两个转轴的内间距小于转轴套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的齿顶距固定口和固定槽之间交接处的距离等于齿条的齿牙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电脑针织横机为休止编织,操作快捷简便,提高生产效率;部分衣片一次成形,不需要分开织造,缩短了后整理生产流程,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可实现立体编织的功能,提高效率。本发明通过转轴组件上的卡爪和固定槽内的齿轮啮合连接继而使连接部和导纱部进行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同时在固定槽内通过压板紧贴卡爪,使连接部和导纱部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卡爪和固定槽之间的间隙过大而使齿条和齿轮分离,增加连接的牢固性,提高作业的稳定性;本发明方便对纱导本体的连接部或导纱部进行单独的更换,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保证成品效果;压板的内侧面和其中一端面为圆弧过渡连接,方便卡爪顺着压板内侧面进入至固定槽内,避免压板因尖角存在和卡爪连接时相互碰撞、造成卡爪的磨损,有效延长卡爪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三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纱导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纱导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纱导的导纱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01为起针三角、102为挺针三角、103为弯纱三角、104为眉毛三角、105为中心三角、1为连接部,2为导纱部,3为固定槽,4为连接槽,5为转轴手柄,6为卡爪,7为导纱槽,8为压簧,9为固定口,10为齿条,11为齿条连接口,12为齿轮,13为压板,14为拉簧,15为转轴套,16为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包括控制系统、机头、机头驱动器、排针板、进线装置、断线装置、高位罗拉装置、副罗拉装置、三角装置,所述三角装置包括起针三角101、挺针三角102、弯纱三角103、眉毛三角104和中心三角105组成,所述起针三角101分为左起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所述弯纱三角103分为左弯纱三角和右弯纱三角,所述眉毛三角104分为左眉毛三角和右眉毛三角;所述左起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同弯纱三角103配合形成针织的运动轨迹,通过机头移动推动针织上升参加工作,由起针三角101开关控制其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所述挺针三角102,继起针三角101作用之后,继续推动针踵使针织上升由线圈打开针舌滑到针杠上,完成退圈;所述眉毛三角104,改变针织的运动方向,使针织下降,完成垫纱过程和避免针织上窜,由旋转推块左右旋转控制其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所述弯纱三角103,继眉毛三角104之后,继续压迫针织下降,完成成圈过程,其位置的高低决定新线圈的大小和织物的密度;所述中心三角105,一个眉毛三角104退出工作,其进入工作状态通过机头移动用于引反休止编织的针织参加工作,退出工作状态左右眉毛三角104进入工作状态实现休止编织,由中心推块控制其是否参加工作;所述进线装置包括纱导,所述纱导用于引导纱线作往复的导纱运动,完成对纱线的加捻。

电脑针织横机的眉毛三角104分成两块,增加了中心三角105,并且都可以垂直针床活动,分别由旋转推块和中心推块控制其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休止编织和自动引返,旋转推块在中间状态,左右眉毛三角104处于工作位置,若向左旋转时,左眉毛三角104退出工作,往右旋转则右眉毛三角104退出工作,中心推块向左推时,中心三角105退出工作,向右拉时则中心三角105进入工作状态。

电脑针织横机的纱导,包括纱导本体,所述纱导本体包括连接部1、和连接部1可拆卸连接的导纱部2,所述连接部1的一侧向内凹设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的侧壁上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组件,连接槽4的另一侧壁的中部横置有压簧8,所述压簧8的一端连接至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套15、纵向布设于转轴套15底部的转轴手柄5、横向布设于转轴套15中部的卡爪6,所述卡爪6包括和转轴套15进行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以及和导纱部2进行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卡爪6的连接端呈圆柱形,卡爪6的连接端的上部开设有齿条连接口11,所述齿条连接口11的侧壁向外凸设有一个以上的齿条10;所述导纱部2的底部向内凹设有固定槽3,所述固定槽3呈半圆形,固定槽3的前端内置有方形的固定口9,所述固定口9内布设有一个以上的齿轮12,固定槽3的内壁上通过拉簧14连接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呈半圆弧形,压板13的内侧面和其中一端面为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卡爪6置于固定槽3内,齿条10位于固定口9内且和齿轮12啮合连接,压板13的内侧面紧贴卡爪6连接端的外侧壁。

所述导纱部2上布设有导纱槽7。

所述转轴手柄5包括和转轴套15连接的垂直段、以及连接于垂直段下部的折弯段,所述转轴手柄5的垂直段与折弯段之间的内夹角大于90°,转轴手柄5的垂直段与折弯段均内置于连接槽4中。

所述连接槽4的两侧壁的上中部分别布设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套合至转轴套15内;连接槽4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转轴套15的长度,两个转轴16的内间距小于转轴套15的长度。

所述齿轮12的齿顶距固定口9和固定槽3之间交接处的距离等于齿条10的齿牙长度。

当纱导本体需要更换时,推动转轴手柄5的折弯段向连接槽4内运动,压簧8压缩,卡爪6的连接端的齿条10和齿轮12分离不再啮合,齿条10自固定口9内移出,卡爪6的连接端沿固定槽3滑出,卡爪6自固定槽3内滑出过程中,紧贴卡爪6连接端外侧壁的压板13受力带动拉簧14压缩,继而使卡爪6自导纱部2内滑出,导纱部2和连接部1分离,松开转轴手柄5,转动手柄5在压簧8的带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可进行导纱部2或连接部1的更换作业。

值得说明的是,当纱导本体更换后需要固定时,拉动转轴手柄5的折弯段向连接槽4外运动,卡爪6的连接端顺着压板13的内侧面和其中一端面圆弧过渡连接处进入至固定槽3,继而再进入固定口9内,齿条10和齿轮12啮合固定,压板13的内侧面紧贴卡爪6连接端的外侧壁进行加固,松开转轴手柄5,连接槽4内的压簧8恢复至初始状态,压簧8既起到缓冲作用,又起到支撑连接作用,避免转轴手柄5随意摆动,影响齿条10和齿轮12的啮合效果。

齿条10的齿牙的材质为铁,齿轮12的齿牙端涂覆磁性漆,齿条10和齿轮12在啮合连接的基础上进行吸附连接,齿条10和齿轮12连接的更加牢固,继而使连接部1和导纱部2连接的更加牢固,保证作业使用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述技术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