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枕套翻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6381发布日期:2019-01-22 22:16阅读:1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用枕套翻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用枕套翻面装置。



背景技术:

枕头是家纺里的一个小类,分枕套和枕芯两部分。对于大型的纺织厂商而言,每天需要将成千上万的枕芯套置于枕套内。由于枕套在刚刚缝纫完成之后是反向的,人们通常需要手工捏住枕套的四个角把枕套翻转过来,但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翻转水平有差异,枕套的四个角往往翻转的不够彻底,这就导致在套装枕芯时操作更加困难,并导致整个产品的平整度较差。此外,现有的手工翻转方式还具有费时费力,操作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用枕套翻面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织用枕套翻面装置,包括支杆和底座,支杆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上端;支杆分为左右对称的左支杆、右支杆;左支杆、右支杆的中部通过横向的连接杆固定相接;

底座由左底板、右底板以及连接板组成;左底板、右底板、连接板均为L型板,左底板、右底板左右对称,且左底板、右底板通过横向的连接板固定相接;左支杆、右支杆的下端均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上;

左支杆、右支杆均为圆柱形,且左支杆、右支杆上端的直径平滑变窄形成翻套尖端,翻套尖端的顶部设置有磨削面。

支杆、连接杆及底座的材质均为钢材。

支杆的高度为100-140cm。

左支杆、右支杆之间的间距与枕套的长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流水线上的枕套翻面工作由纯手工转变为半手工,从而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且枕套翻面效果好,不会存在边角翻转不彻底的状况,因此可以避免对下一工序中套装枕芯的操作产生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适应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支杆;2、右支杆;3、连接杆;4、左底板;5、右底板;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所示的一种纺织用枕套翻面装置,包括支杆和底座,支杆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上端;支杆分为左右对称的左支杆1、右支杆2;左支杆1、右支杆2的中部通过横向的连接杆3固定相接;

底座由左底板4、右底板5以及连接板6组成;左底板4、右底板5、连接板6均为L型板,连接及站立都非常稳固;左底板4、右底板5左右对称,且左底板4、右底板5通过横向的连接板6固定相接;左支杆1、右支杆2的下端均固定设置于连接板6上;

左支杆1、右支杆2均为圆柱形,且左支杆1、右支杆2上端的直径平滑变窄形成翻套尖端,翻套尖端的顶部设置有磨削面,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划伤枕套。

支杆、连接杆3及底座的材质均为钢材,质量较重,可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任意挪动,从而保证产品的使用稳定性。

支杆的高度为100-140cm,可根据人们的身高进行定制,以使用者操作省力、舒适为准。

左支杆1、右支杆2之间的间距与枕套的长度相匹配,可根据枕套尺寸的不同进行定制,从而保证较好的翻面及翻角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法为:人工捏住枕套开口的一端,将同一侧面的两个端点同时套入至本装置的翻套尖端上,同时捏住开口端向下拉动枕套,当另一端的端点均到达翻套尖端时,枕套的翻面工作完成,取下枕套并进行枕芯的套装。

传统的枕套纯人工手动翻面一天可处理200件产品,而通过本产品处理的枕套每人每天可增加至1000件,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并简化生产线流程,使枕套的翻面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实用性极强;此外,本装置可保证枕套的翻面质量,不会存在边角翻转不彻底的状况,因此可以避免对下一工序中套装枕芯的操作产生不利影响。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