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溢流染色机用原料混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4571发布日期:2019-10-09 04:4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常温溢流染色机用原料混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染色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常温溢流染色机用原料混合机构。



背景技术:

常温溢流染色机常温常压松式绳状浸染设备的一种。由不锈钢制的常压染槽、循环泵、过滤器和热交换器、加料槽、加料泵、管路系统以及进出布导辊等组成,常温溢流染色机是将环形绳状织物南循环泵输送加热的染液经溢流送布器推动在输布管中运行并送人染槽染液中,再经可调速的主动升布辊提升送至溢流送布器反复循环染色,现有的常温溢流染色机染色液配制速度较慢,影响染色加工效率,且染色液在配制的过程中,原料缺乏预先处理,染色原料直接与水混合,染色原料中存在的颗粒较大原料造成其与水溶解时间较长,从而容易出现搅拌溶解不够完全的现象,延长搅拌时间,增加了加工的成本,从而导致染色液配制时间较长,耽误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常温溢流染色机用原料混合机构,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常温溢流染色机用原料混合机构,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内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外顶端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上端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一侧设有搅拌杆转动机构,所述搅拌杆转动机构一侧设有原料研磨机构,所述集水槽一侧且在承载架的下端面上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插设有抽水管,所述水箱上方且在承载架上端面设有一号水泵,且所述抽水管上端穿过承载架与一号水泵相连接,所述一号水泵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于一号水泵的一端穿过搅拌箱延伸至搅拌箱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下方且在集水槽一侧设有数显浓度检测仪,所述数显浓度检测仪一端连接有检测探头,且所述检测探头穿过集水槽延伸至集水槽内部,所述搅拌箱一侧底部连接有一号出水管,所述搅拌箱远离于一号出水管的一侧面连接有二号出水管,且所述一号出水管和二号出水管远离于搅拌箱的一端均穿过承载架和集水槽延伸至集水槽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二号出水管下方且在集水槽一侧设有二号水泵,所述二号水泵靠近集水槽的一侧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于二号水泵的一端穿过集水槽延伸至集水槽内部,所述二号水泵通过出液管与集水槽相连接,所述二号水泵远离于出液管的输出端连接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远离于二号水泵的一端连接有过滤器。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杆转动机构由一号伺服电机、电机轴、一号轴承、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二号轴承、三号轴承、隔板和搅拌杆构成,所述固定框中间设有水平的隔板,所述隔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所述一号伺服电机下端穿过隔板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底端连接有一号轴承,所述电机轴通过一号轴承与固定框内底部相连接,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一号齿轮,所述电机轴一侧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底端穿过固定框和搅拌箱延伸至搅拌箱内部,所述搅拌杆顶端穿过固定框与隔板相连接,所述搅拌杆与隔板的连接处设有二号轴承,所述搅拌杆与固定框底部的连接处设有三号轴承,所述搅拌杆且在搅拌箱内的下端四周均匀水平连接有若干搅拌桨。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研磨机构由研磨框、入料口、二号伺服电机、研磨棒、斜板和下料管构成,所述固定框远离于一号伺服电机的一侧外顶端连接有研磨框,所述研磨框一侧连接有两个二号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二号伺服电机一侧的输出端穿过研磨框连接有研磨棒,两个所述研磨棒中间上方且在研磨框顶端设有入料口,两个所述研磨棒中下下方且在研磨框底部一侧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穿过隔板、固定框和搅拌箱延伸至搅拌箱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出水管和二号出水管上均连接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桨上均匀设有若干孔径相等的透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研磨框底部设有斜板,且所述斜板地势低的一侧与下料管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原料研磨机构,保证配制原料细度和粉末颗粒大小均匀度,加快原料与水溶解的速度,从而加快原料的配制速度;

2、通过在集水槽的内设有浓度检测探头,可以保证原料混合的浓度,避免出现浓度过高过低的问题,本设计采用的机构结构简单,效率高,不仅可以严格控制原料混合的浓度,也避免了搅拌溶解不够完全的现象,减少混合时间,加快工期。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料研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搅拌杆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架;2、集水槽;3、搅拌箱;4、固定框;5、搅拌杆转动机构;51、一号伺服电机;52、电机轴;53、一号轴承;54、一号齿轮;55、二号齿轮;56、二号轴承;57、三号轴承;58、隔板;59、搅拌杆;6、原料研磨机构;61、研磨框;62、入料口;63、二号伺服电机;64、研磨棒;65、斜板;66、下料管;7、搅拌桨;8、水箱;9、抽水管;10、一号水泵;11、进水管;12、一号出水管;13、二号出水管;14、电磁阀;15、数显浓度检测仪;16、检测探头;17、二号水泵;18、出液管;19、热交换器;20、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常温溢流染色机用原料混合机构,包括承载架1,所述承载架1内设有集水槽2,所述集水槽2外顶端连接有搅拌箱3,所述搅拌箱3上端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内一侧设有搅拌杆转动机构5,所述搅拌杆转动机构5一侧设有原料研磨机构6,所述集水槽2一侧且在承载架1的下端面上连接有水箱8,所述水箱8内插设有抽水管9,所述水箱8上方且在承载架1上端面设有一号水泵10,且所述抽水管9上端穿过承载架1与一号水泵10相连接,所述一号水泵10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远离于一号水泵10的一端穿过搅拌箱3延伸至搅拌箱3内部。

其中,所述水箱8下方且在集水槽2一侧设有数显浓度检测仪15,所述数显浓度检测仪15一端连接有检测探头16,且所述检测探头16穿过集水槽2延伸至集水槽2内部,所述搅拌箱3一侧底部连接有一号出水管12,所述搅拌箱3远离于一号出水管12的一侧面连接有二号出水管13,且所述一号出水管12和二号出水管13远离于搅拌箱3的一端均穿过承载架1和集水槽2延伸至集水槽2内部。

其中,所述二号出水管13下方且在集水槽2一侧设有二号水泵17,所述二号水泵17靠近集水槽2的一侧连接有出液管18,所述出液管18远离于二号水泵17的一端穿过集水槽2延伸至集水槽2内部,所述二号水泵17通过出液管18与集水槽2相连接,所述二号水泵17远离于出液管18的输出端连接有热交换器19,所述热交换器19远离于二号水泵17的一端连接有过滤器20。

其中,所述搅拌杆转动机构5由一号伺服电机51、电机轴52、一号轴承53、一号齿轮54、二号齿轮55、二号轴承56、三号轴承57、隔板58和搅拌杆59构成,所述固定框4中间设有水平的隔板58,所述隔板58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51,所述一号伺服电机51下端穿过隔板58连接有电机轴52,所述电机轴52底端连接有一号轴承53,所述电机轴52通过一号轴承53与固定框4内底部相连接,所述电机轴52上套设有一号齿轮54,所述电机轴52一侧设有搅拌杆59,所述搅拌杆59底端穿过固定框4和搅拌箱3延伸至搅拌箱3内部,所述搅拌杆59顶端穿过固定框4与隔板58相连接,所述搅拌杆59与隔板58的连接处设有二号轴承56,所述搅拌杆59与固定框4底部的连接处设有三号轴承57,所述搅拌杆59且在搅拌箱3内的下端四周均匀水平连接有若干搅拌桨7。

其中,所述原料研磨机构6由研磨框61、入料口62、二号伺服电机63、研磨棒64、斜板65和下料管66构成,所述固定框4远离于一号伺服电机51的一侧外顶端连接有研磨框61,所述研磨框61一侧连接有两个二号伺服电机63,两个所述二号伺服电机63一侧的输出端穿过研磨框61连接有研磨棒64,两个所述研磨棒64中间上方且在研磨框61顶端设有入料口62,两个所述研磨棒64中下下方且在研磨框61底部一侧连接有下料管66,所述下料管66穿过隔板58、固定框4和搅拌箱3延伸至搅拌箱3内部。

其中,所述一号出水管12和二号出水管13上均连接有电磁阀14,控制搅拌箱3内的是混合料从一号出水管12和二号出水管13流入到集水槽2中。

其中,所述搅拌桨7上均匀设有若干孔径相等的透水孔,边与搅拌桨7在搅拌箱3内的搅拌更加顺畅。

其中,所述研磨框61底部设有斜板65,且所述斜板65地势低的一侧与下料管66相连接,便于研磨成粉状态的研磨料从下料管66中导入至搅拌箱3中。

具体的: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先将原料从入料口62中加入,启动二号伺服电机63,两个二号伺服电机63带动研磨棒64搅拌,对原料进行研磨粉碎,粉碎完成后从下料管66中流入到搅拌箱3中,启动一号水泵10,一号水泵10将水箱8内的水从抽水管9以及进水管11中导入至搅拌箱3中,开启一号伺服电机51,一号伺服电机51带动电机轴52转动,电机轴52通过一号齿轮54带动二号齿轮55转动,二号齿轮55在一号轴承53和二号轴承56的作用下带动搅拌桨7转动,对搅拌箱3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开启电磁阀14将搅拌箱3中的混合料从一号出水管12和二号出水管13流入到集水槽2中,由于集水槽2内设有的浓度检测探头16,集水槽2外侧的数显浓度检测仪15可以检测出集水槽2内的染液的浓度,根据染液浓度的不同补水或者添加原料,最后通过二号水泵17将集水槽2中的染液进行加压流经热交换器19以及过滤器20到达喷嘴,对布料表面进行染色,本设计采用的机构结构简单,效率高,不仅可以严格控制原料混合的浓度,也避免了搅拌溶解不够完全的现象,减少混合时间,加快工期。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