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1275发布日期:2020-01-17 18:4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清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



背景技术:

肠道病毒感染是儿童常见疾病,可引起手足口病,自2008年手足口病在我国大范围流行以来,造成了我国1800万儿童感染,导致了3500余例儿童的死亡,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及健康。

手足口病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粪口途径、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污染物特别是被服、毛绒玩具等物品容易藏匿病毒,且易造成他人感染。现常用的织物消毒方法为紫外线消毒或在太阳下晾晒,但是此种消毒方法不彻底,而普通消毒水也难以对肠道病毒污染的织物达到消毒的目的,这样容易导致病毒的传播。为更好的阻断织物传播导致的病毒传染,包括院内及院外的传染,需要一种方便使用的专门针对肠道病毒感染的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以减少织物引起的病毒播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该清洗机可对肠道病毒感染的织物自动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包括外壳和洗涤内桶,所述洗涤内桶位于外壳内侧,外壳内侧顶部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的底部均设有出液管,出液管处设有流量传感器和第一阀门;洗涤内桶上方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处设有第二阀门,第一储液盒的出液管与进水管连通,进水管与出液管的连通处设有凹槽和分水板,第二储液盒的出液管通到洗涤内桶,洗涤内桶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洗涤内桶的外部底面设有压力传感器,外壳顶部设有显示屏和控制器。

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清洗机盖,清洗机盖上设有观察窗和把手。

所述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的顶部均设有加液口和储液盒盖,第一储液盒内装有含氯消毒液,第二储液盒内装有洗衣液。加液口盖用于向储液盒中补充含氯消毒液或洗衣液。

所述洗涤内桶的内部底端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凸纹,转盘底部设有驱动转盘的电机。

所述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电机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向控制器传输信息,控制器接收信息之后做出处理,控制器计算所需含氯消毒液的量和洗衣液的量,控制电机、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启闭。

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洗涤内桶内,进水管的进水端外接水源,进水管的出水端低于进水管的进水端。进水管倾斜向下设置防止水和含氯消毒液倒流。

所述凹槽有多个,分水板上设有多个通孔。凹槽和分水板的作用是使含氯消毒液与水的混合更均匀,形成稀释的消毒液后注入洗涤内桶。

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

所述分水板有两个,两个分水板的通孔尺寸不同。

所述两个分水板有间距地安装在进水管上。

其中,织物放进洗涤内桶之后,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织物重力来计算织物的数量,控制器根据织物的数量计算需要添加的含氯消毒液的量,开启第一储液盒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含氯消毒液从第一储液盒的出液口流出,水从进水管流进洗涤内桶,含氯洗衣液与水在进水管中混合稀释,避免含氯消毒液直接接触织物,造成织物损伤,当流量传感器检测到含氯消毒液添加足量之后,第一阀门关闭,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洗涤内桶的水位到达预设水位时,第二阀门关闭,显示屏上显示浸泡时间;含氯消毒液浸泡完成之后,排出消毒液,开启第二阀门加入清水漂洗;漂洗完成后,控制器根据织物的量计算所需洗衣液的量,开启第二储液盒的第一阀门和进水管的第二阀门,洗衣液从第二储液盒的出液口流到洗涤内桶,水从进水管流进洗涤内桶,水和洗衣液在洗涤内桶中混合,洗涤织物,完成洗涤后加入清水漂洗两遍。整个清洗过程依次为消毒液浸泡、漂洗、洗衣液洗涤和最终的漂洗两遍。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使用含氯消毒液对肠道病毒感染的衣服、床上用品、毛绒玩具、毛巾、抹布等织物浸泡并清洗,能够对织物进行彻底消毒,本装置具有自动配比消毒液的功能,可根据织物量自动计算水量并自动加入适量的消毒液,操作方便,可在医疗机构和家庭中使用,对织物进行消毒及清洗,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的侧视图。

图4为进水管与出液管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所示,1为外壳、2为洗涤内桶、3为第一储液盒、4为第二储液盒、5为出液管、6为进水管、7为凹槽、8为分水板、9为清洗机盖、10为观察窗、11为出水口、12为加液口、13为转盘、14为显示屏、15为电机、16为液位传感器、17为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肠道病毒感染织物自动消毒清洗机,如图1~4所示,包括外壳1和洗涤内桶2,所述洗涤内桶位于外壳内侧,外壳内侧顶部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储液盒3和第二储液盒4,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的底部均设有出液管5,出液管处设有流量传感器和第一阀门;洗涤内桶上方设有进水管6,进水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处设有第二阀门,第一储液盒的出液管与进水管连通,进水管与出液管的连通处设有凹槽7和分水板8,第二储液盒的出液管通到洗涤内桶,洗涤内桶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16,洗涤内桶的外部底面设有压力传感器17,外壳顶部设有显示屏14和控制器。

外壳顶部设有清洗机盖9,清洗机盖上设有观察窗10和把手。为了满足消毒和洗涤的需求,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的顶部均设有加液口12和储液盒盖,第一储液盒内装有含氯消毒液,第二储液盒内装有洗衣液。所述洗涤内桶的内部底端设有转盘13,转盘上设有凸纹,转盘底部设有驱动转盘的电机。所述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电机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向控制器传输信息,控制器接收信息之后做出处理,控制器计算所需含氯消毒液的量和洗衣液的量,控制电机、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启闭。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洗涤内桶内,进水管的进水端外接水源,进水管的出水端低于进水管的进水端。洗涤内桶上还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口11。进水管倾斜向下设置防止水和含氯消毒液倒流。所述凹槽有多个,分水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凹槽为半圆弧形凹槽。所述分水板有两个,两个分水板的通孔尺寸不同。所述两个分水板有间距地安装在进水管上。

其中,织物放进洗涤内桶之后,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织物重力来计算织物的数量,控制器根据织物的数量计算需要添加的含氯消毒液的量,开启第一储液盒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含氯消毒液从第一储液盒的出液口流出,水从进水管流进洗涤内桶,含氯洗衣液与水在进水管中混合稀释,避免含氯消毒液直接接触织物,造成织物损伤,当流量传感器检测到含氯消毒液添加足量之后,第一阀门关闭,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洗涤内桶的水位到达预设水位时,第二阀门关闭,显示屏上显示浸泡时间;含氯消毒液浸泡完成之后,排出消毒液,开启第二阀门加入清水漂洗;漂洗完成后,控制器根据织物的量计算所需洗衣液的量,开启第二储液盒的第一阀门和进水管的第二阀门,洗衣液从第二储液盒的出液口流到洗涤内桶,水从进水管流进洗涤内桶,水和洗衣液在洗涤内桶中混合,洗涤织物,完成后加入清水漂洗两遍。整个清洗过程依次为消毒液浸泡、漂洗、洗衣液洗涤和最终的漂洗两遍。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