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高分子材料围巾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1266发布日期:2020-01-17 18:44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高分子材料围巾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巾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高分子材料围巾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围巾是围在脖子上的长条形、三角形、方形等面料,面料一般采用羊毛、棉、丝、莫代尔、人棉、腈纶、涤纶等,通常于保暖,也可因美观、清洁或是宗教而穿戴。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高分子材料逐渐取代了羊毛、棉、丝、莫代尔、人棉、腈纶、涤纶作为主要基料,但是高分子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含有有害物体,这样使得生产出的围巾不适宜人们佩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针对高分子材料围巾清洗设备,通过夹子将围巾固定在清洗板主体上,然后利用清洗板主体内流动的水对围巾进行冲洗,同时利用喷淋头喷淋出的水进行清洗,利用双重的清洗而提高对围巾的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针对高分子材料围巾清洗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固定设置有清洗板主体,且清洗板主体在箱体内呈倾斜角设置,所述清洗板主体顶端设置有夹子,所述夹子一侧设置有喷淋头,且夹子和喷淋头均设置于清洗板主体正上方,所述清洗板主体底端设置有集水槽,且集水槽固定设置于箱体内腔底部,所述集水槽内腔中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子将围巾固定在清洗板主体上,然后利用清洗板主体内流动的水对围巾进行冲洗,同时利用喷淋头喷淋出的水进行清洗,利用双重的清洗而提高对围巾的清洗效率,并且通过集水槽对清洗后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壁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泵,且泵的输入端设置有吸水管,所述泵的顶端设置有净化器,且净化器固定设置于箱体上,所述净化器输入端延伸至集水槽内腔,所述净化器输出端设置有输水主管,所述输水主管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一端均延伸至箱体内腔,所述第一输水管输出端设置于清洗板主体一端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通过泵对集水槽内的水进行抽取,并且输送给净化器进行净化,从而达到对废水的再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连接管,所述固定连接管输入端与第二输水管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管底端固定设置有夹子连接柱和喷头连接管,所述夹子连接柱底端与夹子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喷头连接管底端输出端与喷淋头顶部输入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达到对夹子和喷淋头固定的效果,同时可以连通第二输水管与喷头连接管,达到输送水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夹子和喷淋头均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夹子和喷淋头呈间隔式分布,且夹子和喷淋头在清洗板主体顶部呈直线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组夹子和喷淋头的设置,有利于同时对更多的围巾进行夹紧和喷淋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对围巾的清洗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板主体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吸水管一端部包裹有渗透网,且渗透网是由无纺纱布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的设置,有利于达到对清洗板主体内的围巾和水进行阻挡效果,并且使得水在清洗板主体内呈现深度,另外将渗透网设置成无纺纱布,有利于达到过滤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板主体包括清洗板和渗漏板,所述清洗板顶部设置成波纹状,所述渗漏板设置成网状结构,且渗漏板设置于集水槽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波纹状设置的清洗板,有利于围巾在清洗板主体上水流冲刷时可以上下浮动,从而更利于对围巾进行清洗,同时利用网状设置的渗漏板,有利于冲洗后的污水通过渗漏板进入到集水槽中进行回收。

进一步的,所述夹子包括上夹壁和下夹壁,所述上夹壁和下夹壁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两侧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布贯穿下夹壁上的连接板和上夹壁上的连接板,且延伸至连接板外壁一侧,所述连接板在转轴上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转弹簧,且扭转弹簧两端分别延伸至上夹壁和下夹壁内壁一侧呈贴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通过两侧的上夹壁和下夹壁达到对围巾夹紧的效果,从而使得围巾在清洗板主体顶部进行固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夹子将围巾固定在清洗板主体上,然后利用清洗板主体内流动的水对围巾进行冲洗,同时利用喷淋头喷淋出的水进行清洗,利用双重的清洗而提高对围巾的清洗效率,并且通过集水槽对清洗后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

2.利用波纹状设置的清洗板,有利于围巾在清洗板主体上水流冲刷时可以上下浮动,从而更利于对围巾进行清洗,同时利用网状设置的渗漏板,有利于冲洗后的污水通过渗漏板进入到集水槽中进行回收;

3.通过泵和净化器的设置,有利于对集水槽内收集的污水进行净化后再利用,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省了生产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洗板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清洗板主体;21、清洗板;22、渗漏板;3、夹子;31、上夹壁;32、下夹壁;33、连接板;34、转轴;35、扭转弹簧;4、喷淋头;5、集水槽;6、过滤网;7、泵;8、吸水管;9、净化器;10、输水主管;11、第一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13、固定连接管;14、夹子连接柱;15、喷头连接管;16、挡板;17、渗透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夹子3和集水槽5,其中箱体1是本装置的主体,主要起到对零件直接或者间接的支撑作用;夹子3是设置在箱体1内腔,并且将夹子3设置成多组,利用多组夹子3所喷淋出的水达到对围巾喷洗的效果,从而提高围巾的清洗效率;集水槽5是设置于箱体1内腔的底部,起到对围巾清洗后的污水回收的效果,避免了污水排放到外界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集水槽5内腔中部设置有过滤网6,有利于达到对集水槽5内的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效果。

同时在箱体1内腔顶部固定设置固定连接管13,固定连接管13顶部固定设置夹子连接柱14和喷头连接管15,所述夹子连接柱14和喷头连接管15呈间隔式分布,且夹子连接柱14和喷头连接管15在固定连接管13底部呈直线均匀分布有多组,并且喷头连接管15底端与喷淋头4进行固定连接。

在喷淋头4和集水槽5之间设置挡板16,并且挡板16在箱体1内腔呈一定倾斜角呈固定连接,有利于起到阻挡效果。

另外在箱体1的外壁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泵7和净化器9,且泵7的输入端设置有吸水管8,并且吸水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集水槽5内腔,吸水管8上包裹有由无纺纱布制成的渗透网17,有利于将集水槽5内的污水中含有的大的残渣进行过滤,避免了大的残渣进入到泵7和净化器9中提高了泵7和净化器9的工作负担。

同时净化器9的输出端设置有输水主管10,输水主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11和第二输水管12,且第一输水管11和第二输水管12均延伸至箱体1内腔顶部,第一输水管11设置于挡板16一端正上方,第二输水管12输出端与固定连接管1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清洗板主体2,清洗板主体2是由波纹状的清洗板21和网状结构的渗漏板22呈一体化制成,且清洗板主体2固定设置于两侧挡板16之间,利用波纹状设置的清洗板21,有利于围巾在清洗板主体2上水流冲刷时可以上下浮动,从而更利于对围巾进行清洗,同时利用网状设置的渗漏板22,有利于冲洗后的污水通过渗漏板22进入到集水槽5中进行回收。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夹子3,夹子3是由上夹壁31和下夹壁32组成,上夹壁31和下夹壁32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33,两侧连接板33之间设置有转轴34,转轴34两端分布贯穿下夹壁32上的连接板33和上夹壁31上的连接板33,且延伸至连接板33外壁一侧,连接板33在转轴34上转动连接,转轴34上套设有扭转弹簧35,且扭转弹簧35两端分别延伸至上夹壁31和下夹壁32内壁一侧呈贴合连接,有利于通过两侧的上夹壁31和下夹壁32达到对围巾夹紧的效果,从而使得围巾在清洗板主体2顶部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先通过夹子3将围巾一端夹紧并且至于清洗板主体2上,然后启动泵7和净化器9,泵7将集水槽5内的污水抽取后送入至净化器9内进行净化处理,待净化后的水通过输水主管10分别利用第一输水管11和第二输水管12输送至清洗板主体2内和喷淋头4中,然后利用清洗板主体2内流动的水和喷淋头4喷淋出的水达到对围巾快速的清洗效果,而清洗后产生的污水通过清洗板21进入到集水槽5中进行处理再利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