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8720发布日期:2020-10-30 21:3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缝抬压脚机构,当压脚需要抬起时,电磁铁通电,电磁铁会向下顶出接头,接头会向下压抬压脚杠杆绕着抬压脚螺钉逆时针旋转,抬压脚杠杆逆时针旋转带动弯钩向下运动,弯钩向下运动会拉动连接板向下旋转,连接板和压脚轴固定连接,连接板向下旋转带动压脚轴向上旋转,压脚轴与压脚固定连接,压脚轴向上旋转带动压脚向上旋转,故此时完成抬压脚动作;当压脚需要放下时,电磁铁断电,抬压脚在自身旋转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上旋转,故带动压脚轴和压脚向下旋转,完成压脚向下运动。

在使用缝纫机时,有时需要压脚长时间抬起,这时电磁铁需要长时间通电,电磁铁长时间通电容易造成发热,极大的缩短了电磁铁的寿命,且电磁铁所产生的力不能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电磁铁持续通电发热的包缝抬压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磁铁、抬压脚杠杆、弯钩、连接板、压脚轴和压脚,所述电磁铁能够驱动抬压脚杠杆向下旋转并带动弯钩下移,所述弯钩下移能够通过连接板带动压脚轴向上旋转,所述压脚轴向上旋转能够带动压脚抬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和抬压脚杠杆之间设有与电磁铁连接的顶杆、与压抬压脚杠杆连接的动杆以及位于顶杆和动杆之间圆筒状的定杆,所述动杆的下端部设有驱动动杆向上移动的第一弹簧,所述定杆的上端部向内成型有两块以上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以定杆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限位块的下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动杆上设有两个以上与限位块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凹槽之间的动杆上均设有“z”字型的斜齿,所述斜齿的两个上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顶杆上设有两个以上与限位块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顶杆的下端设有与限位块数量相同的顶齿,所述顶齿的下端面为倾斜面。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斜齿和顶齿的数量均为三个。

在上述的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中,所述限位块下端的倾斜面、斜齿上端的两个倾斜面以及顶齿下端的倾斜面其倾斜方向和角度相同。

在上述的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中,所述顶杆下端面上设有与顶杆同轴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弹簧。

在上述的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中,所述顶杆的外半径小于等于定杆的内半径,所述顶杆的外半径大于限位块与定杆中轴线的最小距离,所述安装槽的半径小于等于限位块与定杆中轴线的最小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中,所述动杆包括圆柱状的主体和成型于主体侧壁上的圆柱状的凸起,所述斜齿均设于圆柱状凸起的上端,所述第一限位凹槽设于凸起的外侧壁上并将凸起上下贯穿,所述圆柱状的上端从能够伸入安装槽内并与第二弹簧抵靠。

在上述的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中,包括脚踏板和设于脚踏板行程中部的感应点,所述感应点能够感应脚踏板的通过并控制电磁铁通电。

本包缝抬压脚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时,动杆在定杆中滑动,定杆上的限位块的下端部位于动杆上的第一限位凹槽内,顶杆也在定杆中滑动,限位块的上端部位于顶杆上的第二限位凹槽内;向下按压顶杆,由于定杆是固定不动的,顶杆会向下运动,当运动到一定程度时,顶杆的b处顶住动杆的c处,继续向下按压顶杆时,顶杆会顶住动杆向下运动,当顶杆继续向下运动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动杆会脱离定杆的限位块,由于动杆向下运动会压缩第一弹簧,所以动杆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f,又由于图4中的a、b、c三处均是倾斜面,所以当这个按压式装置运动到图4的状态时,动杆脱离了限位块的周向约束,动杆的倾斜面c会沿着顶杆的倾斜面b和定杆限位块的倾斜面a向右旋转,当旋转到一定程度时会运动到如图5的状态,可以看出该状态顶杆的d处会顶住动杆的e处,接着电磁铁会停止工作,顶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会回复到初始位置,动杆会继续享有旋转直到动杆的e处与定杆限位块的f处抵靠,此时若无再有的外力,动杆会一直维持向下运动s长距离的状态,并且此时由于动杆的下移导致抬压脚杠杆绕抬压脚螺钉向下旋转并通过弯钩带动压脚轴旋转,从而实现抬压脚的动作。

当再次按下顶杆时,顶杆向下顶住动杆向下运动,同理,当动杆的斜面c向下运动到与定杆的斜面a齐平时,此时其失去向左的径向约束力,所以动杆4会沿着斜面再次向右旋转,当旋转到一定程度时,该按压式装置又会运动到图3状态,动杆又会向上退回s长距离。

把按压式装置安装在包缝机上,替换普通接头,当电磁铁第一次通电时,电磁铁会向下顶出,会向下压顶杆,根据上述工作原理的介绍可知,当第一次按压顶杆时,动杆会向下运动s长距离,并被定杆顶住固定,故抬压脚杠杆会被动杆向下顶出s长距离,此时抬压脚杠杆会绕着抬压脚螺钉逆时针旋转,抬压脚杠杆绕抬压脚螺钉逆时针旋转会向下拉动弯钩,弯钩向下运动拉动连接板向下运动,连接板与压脚轴固定连接,压脚轴与压脚固定连接,所以连接板向下运动会带动压脚向上抬起,由于此时动杆被定杆顶住,所以即使电磁铁不通电动杆也不会收缩,故电磁铁不需要一直通电压脚也会一直处于抬起状态,避免了需要电磁铁一直通电来维持压脚处于抬起状态,这样避免了电磁铁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电磁铁的寿命;当电磁铁第二次通电时,电磁铁再次向下压顶杆,根据上述工作原理的第二次按压可得动杆又会回归到原始状态,因此动杆会向上退回s长度,没有动杆顶住抬压脚杠杆,抬压脚会在自身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压脚就会向下压下,此时完成压脚放下。

根据上述描述可得,完成压脚抬起和放下需要电磁铁两次通电,与以前的老结构一直通电不同,故该结构的电控结构也与老结构不同,如图9所示,当脚踏板从初始状态运动到脚踏板踩下状态时,脚踏板被感应点感应此时电磁铁第一次通电,当松脚后脚踏板返回初始状态,脚踏板又被感应点感应,电磁铁第二次通电,这样就可以完成一次踩下脚踏板,电磁铁也可以完成两次通电,且电磁铁的通电时间较短。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杆、顶杆和动杆配合,实现电磁铁通电一次后动杆下移并锁定,实现抬压脚动作,电磁铁再次通电,动杆解除锁定并恢复初始位置,压脚放下,避免了抬压脚时电磁铁持续通电,解决了抬压脚过程中电磁铁因长时间持续通电而过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杆、定杆和动杆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顶杆、定杆和动杆的初始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杆下移后即将右转的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杆右转后与顶杆抵靠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杆右转后与限位块抵靠的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脚踏板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电磁铁;2、抬压脚杠杆;3、弯钩;4、连接板;5、压脚轴;6、压脚;7、顶杆;71、第二限位凹槽;72、顶齿;73、安装槽;74、第二弹簧;8、动杆;81、主体;82、凸起;821、第一限位凹槽;822、斜齿;83、第一弹簧;9、定杆;91、限位块;10、脚踏板;11、感应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9:

本包缝抬压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磁铁1、抬压脚杠杆2、弯钩3、连接板4、压脚轴5和压脚6,电磁铁1能够驱动抬压脚杠杆2向下旋转并带动弯钩3下移,弯钩3下移能够通过连接板4带动压脚轴5向上旋转,压脚轴5向上旋转能够带动压脚6抬起,电磁铁1和抬压脚杠杆2之间设有与电磁铁1连接的顶杆7、与压抬压脚杠杆2连接的动杆8以及位于顶杆7和动杆8之间圆筒状的定杆9,动杆8的下端部设有驱动动杆8向上移动的第一弹簧83,定杆9的上端部向内成型有两块以上限位块91,限位块91以定杆9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限位块91的下端面为倾斜面,动杆8上设有两个以上与限位块91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821,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凹槽821之间的动杆8上均设有“z”字型的斜齿822,斜齿822的两个上端面均为倾斜面,顶杆7上设有两个以上与限位块91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71,顶杆7的下端设有与限位块91数量相同的顶齿72,顶齿72的下端面为倾斜面。作为优选的,限位块91、第一限位凹槽821、第二限位凹槽71、斜齿822和顶齿72的数量均为三个。

在上述的一种包缝抬压脚装置中,限位块91下端的倾斜面、斜齿822上端的两个倾斜面以及顶齿72下端的倾斜面其倾斜方向和角度相同;顶杆7下端面上设有与顶杆7同轴的安装槽73,安装槽73内设有第二弹簧74;顶杆7的外半径小于等于定杆9的内半径,顶杆7的外半径大于限位块91与定杆9中轴线的最小距离,安装槽73的半径小于等于限位块91与定杆9中轴线的最小距离;动杆8包括圆柱状的主体81和成型于主体81侧壁上的圆柱状的凸起82,斜齿822均设于圆柱状凸起82的上端,第一限位凹槽821设于凸起82的外侧壁上并将凸起82上下贯穿,圆柱状的上端从能够伸入安装槽73内并与第二弹簧74抵靠。

进一步的,本包缝抬压脚装置包括脚踏板10和设于脚踏板10行程中部的感应点11,感应点11能够感应脚踏板10的通过并控制电磁铁1通电。

本包缝抬压脚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3所示,初始状态时,动杆8在定杆9中滑动,定杆9上的限位块91的下端部位于动杆8上的第一限位凹槽821内,顶杆7也在定杆9中滑动,限位块91的上端部位于顶杆7上的第二限位凹槽71内;向下按压顶杆7,由于定杆9是固定不动的,顶杆7会向下运动,当运动到一定程度时,顶杆7的b处顶住动杆8的c处,继续向下按压顶杆7时,顶杆7会顶住动杆8向下运动,当顶杆7继续向下运动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动杆8会脱离定杆9的限位块91,由于动杆8向下运动会压缩第一弹簧83,所以动杆8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又由于图4中的a、b、c三处均是倾斜面,所以当这个按压式装置运动到图4的状态时,动杆8脱离了限位块91的周向约束,动杆8的倾斜面c会沿着顶杆7的倾斜面b和定杆9限位块91的倾斜面a向右旋转,当旋转到一定程度时会运动到如图5的状态,可以看出该状态顶杆7的d处会顶住动杆8的e处,接着电磁铁1会停止工作,顶杆7在第二弹簧74的作用下会回复到初始位置,动杆8会继续享有旋转直到动杆8的e处与定杆9限位块91的f处抵靠,会形成如图6所示的状态,此时若无再有的外力,动杆8会一直维持向下运动s长距离的状态,并且此时由于动杆8的下移导致抬压脚杠杆2绕抬压脚螺钉向下旋转并通过弯钩3带动压脚轴5旋转,从而实现抬压脚6的动作。

当再次按下顶杆7时,顶杆7向下顶住动杆8向下运动,同理,当动杆8的斜面c向下运动到与定杆9的斜面a齐平时,此时其失去向左的径向约束力,所以动杆84会沿着斜面再次向右旋转,当旋转到一定程度时,该按压式装置又会运动到图3状态,动杆8又会向上退回s长距离。

把按压式装置安装在包缝机上,替换普通接头,当电磁铁1第一次通电时,电磁铁1会向下顶出,会向下压顶杆7,根据上述工作原理的介绍可知,当第一次按压顶杆7时,动杆8会向下运动s长距离,并被定杆9顶住固定,故抬压脚杠杆2会被动杆8向下顶出s长距离,此时抬压脚杠杆2会绕着抬压脚6螺钉逆时针旋转,抬压脚杠杆2绕抬压脚6螺钉逆时针旋转会向下拉动弯钩3,弯钩3向下运动拉动连接板4向下运动,连接板4与压脚轴5固定连接,压脚轴5与压脚6固定连接,所以连接板4向下运动会带动压脚6向上抬起,由于此时动杆8被定杆9顶住,所以即使电磁铁1不通电动杆8也不会收缩,故电磁铁1不需要一直通电压脚6也会一直处于抬起状态,避免了需要电磁铁1一直通电来维持压脚6处于抬起状态,这样避免了电磁铁1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电磁铁1的寿命;当电磁铁1第二次通电时,电磁铁1再次向下压顶杆7,根据上述工作原理的第二次按压可得动杆8又会回归到原始状态,因此动杆8会向上退回s长度,没有动杆8顶住抬压脚杠杆2,抬压脚6会在自身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压脚6就会向下压下,此时完成压脚6放下。

根据上述描述可得,完成压脚6抬起和放下需要电磁铁1两次通电,与以前的老结构一直通电不同,故该结构的电控结构也与老结构不同,如图9所示,当脚踏板10从初始状态运动到脚踏板10踩下状态时,脚踏板10被感应点11感应此时电磁铁1第一次通电,当松脚后脚踏板10返回初始状态,脚踏板10又被感应点11感应,电磁铁1第二次通电,这样就可以完成一次踩下脚踏板10,电磁铁1也可以完成两次通电,且电磁铁1的通电时间较短。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杆7、顶杆7和动杆8配合,实现电磁铁1通电一次后动杆8下移并锁定,实现抬压脚6动作,电磁铁1再次通电,动杆8解除锁定并恢复初始位置,压脚6放下,避免了抬压脚6时电磁铁1持续通电,解决了抬压脚6过程中电磁铁1因长时间持续通电而过热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