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出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1262发布日期:2021-03-23 11:1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出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溢流染色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出布装置。



背景技术:

溢流染色机,主要用于各类纯棉、纯涤、涤棉、氨纶等针织坯布的前后处理及染色,特别对高附加值的新合纤及超细纤维染色尤为适宜,同时也可作为织物的煮炼、漂白、预缩、碱减量等加工。

授权公告号为cn2060523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溢流染色机,包括设有出布口的染缸、连接于染缸上端的导布装置,所述导布装置包括支架、滑移连接于支架上的导布环体、铰接于支架上的摆动体、连接于导布环体上且带动导布环体靠近出布口或靠近摆动体运动的驱动组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布料从出布口取出后,布料上仍带有较多的液体,经过导布环体,导布环体对布料具有一定的挤水作用,导布环将布料上的液体挤出后,挤出的液体直接滴洒至地面上,对地面造成污染,挤出的液体也会使地面湿滑,增大操作人员摔倒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布料经过导布环后布料上的液体滴洒至地面上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出布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出布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出布装置,包括染缸,所述染缸上设置有出布口,所述出布口远离缸体的一端设置有液体收集箱,所述液体收集箱上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开设有供液体流至液体收集箱内的通孔,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导布环,所述导布环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液体收集箱内;所述液体收集箱远离出布口的一侧设置有挤水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染色完毕后从出布口取出,并且经过导布环,导布环将布料上的液体挤出,挤出的液体洒落至操作平台上,并且通过操作平台上的通孔流至液体收集箱内,同时导布环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液体收集箱内,减少洒落至地面上的液体,减少对地面的污染,并且减小地面的湿滑程度,减小操作人员因地面湿滑而摔倒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挤水装置包括支架、主动辊、挤水杆和用于收集从布料上挤出的液体的集水箱,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液体收集箱侧壁连接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主动辊转动连接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主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挤水杆上设置有将布料抵紧于主动辊上抵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经过导布环后,进入主动辊与挤水杆之间,并且通过抵紧组件进一步将布料上的液体挤出,并且挤出的液体收集至集水箱内,使后续布料出布时,减少布料上残留的液体,在后续出布过程中,进一步减少液体洒落至地面上,进一步减少对地面的污染,减小地面的湿滑程度。

优选的,所述抵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缩弹簧和抵紧块,所述挤水杆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抵紧块滑移连接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一端与安装槽槽底连接、另一端与抵紧块连接;所述抵紧块朝向主动辊的一端设置成光滑的圆弧形;所述抵紧块及安装槽上设置有防止抵紧块掉出挤水杆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经过导布环后,经过主动辊和抵紧块之间,抵紧块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将布料抵紧于主动辊上,具有增强对布料挤水效果的作用;并且抵紧块朝向主动辊的一端设置成光滑的圆弧形,有效避免尖锐的棱角对布料造成损伤;限位组件的设置能有效防止抵紧块掉出挤水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于安装槽远离安装槽槽底的一端,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于抵紧块靠近安装槽槽底的一端,所述第二挡板滑移连接于安装槽槽底至第一挡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块上的第二挡板滑移连接于安装槽槽底至第一挡板之间,有效防止抵紧块掉出挤水杆,保证抵紧块将布料抵紧,保证抵紧块与主动辊对布料的挤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集水箱内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连接有方便操作人员手持过滤板的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箱内设置过滤板,过滤板起到过滤布料上的毛絮的作用,方便后续对集水箱的清洗;支撑块对过滤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提手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手持过滤板,方便操作人员将过滤板安装与取出集水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固定连接于支架上,所述液体收集箱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杆插接配合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上侧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杆滑移连接于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杆上端开设有与第二定位杆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杆下端端面设置成倾斜,在从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定位杆下端端面至插接槽槽底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液体收集箱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定位杆定位的第二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架与液体收集箱侧壁连接时,解除将第二定位杆定位的第二定位组件,将支架向靠近液体收集箱方向移动,使第一定位杆与液体收集箱的插接槽插接配合,在第一定位杆插接至插接槽内的过程中,第一定位杆先与第二定位杆下端的倾斜面抵接,使第二定位杆受到朝上的作用力,使第二定位杆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直至第二定位杆完全进入第一定位槽内,继续将第一定位杆插接至插接槽内,当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对准时,第二定位杆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与第二定位槽插接配合,再通过第二定位组件将第二定位杆进行定位即可。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和插销,所述定位块连接于液体收集箱侧壁上端,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定位杆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当插销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时,所述第二定位杆插接至第二定位槽内;当插销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时,所述第二定位杆脱出第二定位槽;所述插销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插销丢失的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保证第二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杆上的第二定位槽插接时,将插销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当需要将支架从液体收集箱上取出时,将插销从第二连接孔上拔出,使插销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此时使第二定位杆脱出第二定位槽,即可将支架从液体收集箱上取出。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弹簧和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固定连接于插销上,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限位片靠近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块靠近限位片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动插销带动限位片向远离定位块的方向移动,使原本为原长的第二弹簧被伸长,第二弹簧伸长使插销受到朝向定位块方向的趋势力,当操作人员松开插销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插销向靠近定位块的方向移动,限位片和第二弹簧的设置能有效防止插销丢失。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架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将支架底部的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使操作人员在移动支架时更加方便简单。

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两侧连接有方便操作人员行走至操作平台上的台阶;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穿孔,所述导布环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穿孔,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位于连接杆上方、且与连接杆抵接,所述第二紧固螺母位于连接杆下方、且与连接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平台上台阶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行走至操作平台上,方便操作人员将布料从出布口取出。并且导布环上的螺纹杆通过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定位于连接杆上,当从出布口取出的布料厚度较大,而在导布环上卡住时,可将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拧松,更换上内圈直径更大的导布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导布环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液体收集箱内,减少洒落至地面上的液体,减少对地面的污染,并且减小地面的湿滑程度,减小操作人员因地面湿滑而摔倒的可能性;

2、布料经过导布环后,进入主动辊与挤水杆之间,并且通过抵紧组件进一步将布料上的液体挤出,并且挤出的液体收集至集水箱内,使后续布料出布时,减少布料上残留的液体,在后续出布过程中,进一步减少液体洒落至地面上,进一步减少对地面的污染,减小地面的湿滑程度;

3、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将支架定位于液体收集箱侧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液体收集箱与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导布环与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挤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示出了抵紧组件、限位组件;

图6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一定位组件;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示出了第二定位组件和连接组件。

附图标记:1、染缸;11、出布口;12、液体收集箱;121、插接槽;122、第一定位槽;2、操作平台;21、通孔;22、台阶;23、扶手;24、连接杆;3、导布环;31、螺纹杆;32、第一紧固螺母;33、第二紧固螺母;4、挤水装置;41、支架;411、滚轮;42、主动辊;421、驱动电机;43、挤水杆;431、安装槽;44、集水箱;441、支撑块;442、过滤板;443、提手;5、抵紧组件;51、第一压缩弹簧;52、抵紧块;6、限位组件;61、第一挡板;62、第二挡板;7、第一定位组件;71、第一定位杆;711、第二定位槽;72、第二定位杆;721、第二连接孔;722、第三连接孔;8、第二定位组件;81、定位块;811、第一连接孔;82、插销;9、连接组件;91、第二弹簧;92、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出布装置。参照图1,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出布装置包括染缸1,染缸1放置于地面上,染缸1外形设置成胶囊状,染缸1上开设有两个沿染缸1长度方向分布的出布口11。

参照图1和图2,出布口11远离缸体的一端设置有液体收集箱12,液体收集箱12的外形设置成长方体,液体收集箱12放置于地面上,液体收集箱12上方设置有操作平台2,操作平台2外形设置成长方体,操作平台2的长度方向与染缸1的长度方向平行,操作平台2的宽度小于液体收集箱12的宽度。

操作平台2上开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通孔21,液体从操作平台2上的通孔21掉落至液体收集箱12内。

操作平台2上固定连接有台阶22,台阶22沿操作平台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操作平台2的两端,且台阶22放置于地面上。台阶2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23。

操作平台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4,且连接杆2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扶手23固定连接。连接杆24上设置有两个导布环3,两个导布环3沿连接杆24长度方向分布。

参照图2和图3,连接杆24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穿孔(穿孔在图中未示出),导布环3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1,螺纹杆31向上穿过穿孔,螺纹杆3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32和第二紧固螺母33,第一紧固螺母32位于连接杆24上方、且第一紧固螺母32下端端面与连接杆24上端抵接,第二紧固螺母33位于连接杆24下方、且第二紧固螺母33上端端面与连接杆24下端抵接。

导布环3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液体收集箱12内。

参照图1和图4,液体收集箱12远离出布口11的一侧设置有挤水装置4,挤水装置4包括支架41、主动辊42、挤水杆43和集水箱44。

支架41包括两块竖直设置的竖板,两块竖板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411,滚轮411与地面接触。主动辊42转动连接于两块竖板上,主动辊42水平设置,竖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21,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与主动辊42同轴固定连接。

参照图4和图5,挤水杆43位于主动辊42上方,且挤水杆43固定连接于两块竖板上,挤水杆43水平设置。挤水杆43下端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431,两个安装槽431沿挤水杆43长度方向分布,安装槽431沿竖直方向设置。

挤水杆43上设置有抵紧组件5,抵紧组件5包括第一压缩弹簧51和抵紧块52,抵紧块52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槽431内,第一压缩弹簧51一端与安装槽431槽底抵接、另一端与抵紧块52靠近安装槽431槽底的一端抵接。

抵紧块52朝向主动辊42的一端设置成光滑的圆弧形,且圆弧形向下凸出。

抵紧块52及安装槽431上设置有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包括第一挡板61和第二挡板62,第一挡板61固定连接于安装槽431远离安装槽431槽底的一端,且第一挡板61的设置使安装槽431形状为t型。第二挡板62固定连接于抵紧块52靠近安装槽431槽底的一端,第二挡板62与抵紧块52结合后形状为t型。第二挡板62滑移连接于安装槽431槽底至第一挡板61之间。

集水箱44固定连接于两块竖板之间,集水箱44外形设置成长方体,集水箱44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41,支撑块441外形设置成长方体,支撑块441的长度方向与集水箱44的宽度方向平行。支撑块441上放置有过滤板442,过滤板442外形设置成长方体形,过滤板442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板442上端固定连接于提手443。

参照图1和图6,两块竖板及液体收集箱1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7,第一定位组件7包括第一定位杆71和第二定位杆72,第一定位杆71固定连接于竖板靠近液体收集箱12的一侧,第一定位杆71水平设置,且第一定位杆71外形设置成长方体。液体收集箱12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杆71插接配合的插接槽121,插接槽121水平设置。插接槽121上侧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槽122,第一定位槽122与插接槽121连通。第二定位杆72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一定位槽122内。

第一定位杆71上端开设有第二定位槽711,第二定位杆72与第二定位槽711插接配合。第二定位杆72下端端面设置成倾斜,在从上至下的方向上,第二定位杆72下端端面至插接槽121槽底的距离逐渐减小。

参照图6和图7,液体收集箱12侧壁上端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8,第二定位组件8包括定位块81和插销82,定位块81固定连接于液体收集箱12侧壁上端,定位块81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孔811,第二定位杆72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孔721和第三连接孔722后,第二连接孔721和第三连接孔722沿第二定位杆72长度方向分布。

当插销82穿过第一连接孔811和第二连接孔721时,第二定位杆72插接至第二定位槽711内。当插销82穿过第一连接孔811和第三连接孔722时,第二定位杆72脱出第二定位槽711。

插销82上设置有连接组件9,连接组件9包括第二弹簧91和限位片92,限位片92外形设置成圆柱,限位片92同轴固定连接于插销82上,第二弹簧91一端与限位片92靠近定位块81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块81靠近限位片92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出布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当布料在染缸1内染色完毕后,先将竖板向靠近出布口11的方向移动,将插销82拔出第二定位杆72时第一定位杆71与液体收集箱12的插接槽121插接配合,在第一定位杆71插接至插接槽121内的过程中,第一定位杆71先与第二定位杆72下端的倾斜面抵接,使第二定位杆72受到朝上的作用力,使第二定位杆72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直至第二定位杆72完全进入第一定位槽122内,继续将第一定位杆71插接至插接槽121内,当第二定位槽711与第一定位槽122对准时,第二定位杆72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与第二定位槽711插接配合,再将插销82穿过第一连接孔811和第二连接孔721即可。

然后将布料从出布口11取出,再将布料经过导布环3,导布环3将布料上的液体挤出,挤出的液体洒落至操作平台2上,并且通过操作平台2上的通孔21流至液体收集箱12内。

布料经过导布环3后进入主动辊42和挤水杆43之间,并且在抵紧块52的作用下将布料抵紧与主动辊42上,被抵紧块52和主动辊42挤出的液体被收集至收集箱内。

当布料出布完成后,操作人员手持插销82,将插销82拔出第二连接孔721,再将第二定位杆72向上拔出第二定位槽711,再松开插销82,使插销82在第二弹簧91的弹性作用力下穿过第一连接孔811和第三连接孔722。再将两块竖板向远离出布口1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连接杆24脱出插接槽12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