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1229发布日期:2021-03-23 11:1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布料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布料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脱水、烘干、熨烫等步骤,现有的脱水方式通常是将若干布料同时投入脱水装置中进行离心脱水,在脱水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布料交缠在一起,有时候很难将布料分开,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且展开后布料往往会产生严重的褶皱,导致后续的熨烫步骤更加复杂,消耗更多电力资源,导致布料的成本提高,且布料遭受过多熨烫会使得纤维变得脆弱,导致布料的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脱水装置,简单方便地分离脱水的布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布料脱水装置,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盖体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滤水筒和筒盖,所述滤水筒的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角度为45°~120°,所述滤水筒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筒盖与滤水筒转动连接,所述筒盖的覆盖角度大于开口的角度,所述滤水筒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撑布杆,所述滤水筒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滤水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滤水筒转动,所述控制台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滤水筒与轴承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滤水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与滤水筒的轴心线同轴,所述筒盖对应弧形滑槽设置有弧形滑块。

优选的是,所述若干撑布杆环绕滤水筒的轴心线排列。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与盖体相贴合的部分设置有橡胶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布料脱水装置,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滤水筒和筒盖,滤水筒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撑布杆,脱水前将布料分别展开或缠绕在撑布杆上,滤水筒转动脱水后布料仍然与各自的撑布杆相连,不易相互交缠,方便将布料各自取下分离,且布料在脱水的过程中被撑布杆引导受离心力甩开,不会堆积成团,脱水后没有过多褶皱,为后续的熨烫步骤提供了便利,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电力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料脱水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料脱水装置的盖体打开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布料脱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布料脱水装置的滤水筒的筒盖打开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布料脱水装置的滤水筒的筒盖合拢的立体图。

其中:1、壳体;2、盖体;3、滤水筒;4、筒盖;5、开口;6、撑布杆;7、滤水孔;8、控制台;9、控制面板;10、轴承座;11、弧形滑槽;12、弧形滑块;13、出水口;14、橡胶条;15、显示屏;16、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布料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和盖体2,盖体2与壳体1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壳体1。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滤水筒3和筒盖4,滤水筒3呈水平状态,与壳体1转动连接,布料置于滤水筒3内进行脱水。如附图4所示,滤水筒3的侧壁设置有开口5,开口5沿轴向贯穿滤水筒3,开口5的截面呈扇形,扇形的角度为90°,便于布料放入,同时也能使滤水筒3保持较为稳固的状态。筒盖4与滤水筒3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滤水筒3。如附图5所示,筒盖4的覆盖角度大于开口5的角度,且筒盖4的两侧在滤水筒4的两侧形成遮挡,保证筒盖4合拢后不会有布料漏出。

滤水筒3的内部沿轴向安装有若干撑布杆6,撑布杆6环绕滤水筒3的轴心线均匀排列,用于悬挂或缠绕布料,避免布料在滤水筒3的旋转过程中堆积交缠。滤水筒3的表面均匀紧密排列有滤水孔7,筒盖4上同样密布有滤水孔7,使离心脱水的过程中分离的液体从滤水孔7中流入壳体1内。壳体1的下部形成一个储水的腔体,滤水筒3位于壳体1的中上方,避免水量过多漫入滤水筒3内。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13,聚集的积水从出水口13排出。

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台8,控制台8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用于驱动滤水3筒转动。控制台8上设置有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上具有显示屏15和若干按钮16,显示屏15用于显示装置的当前状态,按钮16用于调节滤水筒3的转速,以及控制盖体2和筒盖4的打开及合拢。

如附图3所示,壳体1的两侧安装有轴承座10,滤水筒3与轴承座10转动连接,使运动更加稳定顺畅。

如附图4、附图5所示,滤水筒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滑槽11,弧形滑槽11与滤水筒3的轴心线同轴,筒盖4对应弧形滑槽11设置有弧形滑块12,弧形滑块12在弧形滑槽11内滑动,形成筒盖4绕滤水筒3转动的效果。为使筒盖4和滤水筒3的转动更加顺滑,可以在弧形滑槽11和弧形滑块12的间隙中加入滚珠,形成与轴承相似的配合。

壳体1与盖体2相贴合的部分粘合有橡胶条,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防止盖体2开合关闭时造成大声响,同时形成良好的密封防水效果,避免脱水过程中水珠渗出弄脏场地。

工作时,打开盖体2和筒盖4,将需要脱水的布料分别悬挂在撑布杆6上,关闭筒盖4和盖体2,启动电机,滤水筒3高速旋转进行离心脱水,布料内的水通过滤水孔7流入壳体1汇集在下部,通过出水口13排出。现有的脱水方式通常是将若干布料同时投入脱水装置中进行离心脱水,在脱水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布料交缠在一起不易分开,且展开后仍留有深刻的褶皱,本实施例通过在滤水筒3中增加撑布杆6的方式,使布料在甩干的过程中也能保持有序分离,便于后续分开,减少褶皱的形成。

本实用新型布料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和盖体2,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滤水筒3和筒盖4,滤水筒3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撑布杆6,脱水前将布料分别展开或缠绕在撑布杆6上,滤水筒3转动脱水后布料仍然与各自的撑布杆6相连,不易相互交缠,方便将布料各自取下分离,且布料在脱水的过程中被撑布杆6引导受离心力甩开,不会堆积成团,脱水后没有过多褶皱,为后续的熨烫步骤提供了便利,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电力资源,提高了布料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