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纱自动接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861阅读:30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纱自动接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断纱自动接线器,属于纺纱机械。
纺纱机在纺细纱时最容易在导纱钩与前罗拉皮辊之间出现断纱情况。当出现断纱时,主要靠操作工人找到断头,将纱条绕过导纱钩,再将断头喂入罗拉的两皮辊之间,使纱条与粗纱重新接续;还有的根本找不到断头部位。既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费时费工,又增加了纺织工人的劳动强度。到目前为止尚无用机械动作实现自动接线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完全不要人工操作,在前罗拉皮辊与导纱钩之间可自动监测自然断纱情况,当出现断纱时靠机械动作能够使筒管暂时脱离锭托,实现自动快速接线的断纱自动接线器。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自动接线器是由接线器和挑筒器两部分组成,在前罗拉皮辊与导纱钩之间安有接线器接线器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导杆转动,静夹片和带有触头的动夹片由滑块压接并伸出外壳的槽外,由滑块带动两夹片沿导杆做往复直线运动。触头与弹片滑动接触,光源和遮光罩上带有窄缝的光电管与纱条运行方向垂直对应安置。挑筒器部分与床面固定,电磁铁由卡接器卡接在床面上。连杆的一端与电磁铁铁芯相连,另一端与挑筒器支架相接,位与床面上的挑筒器支架上连接有挑筒卡和压托卡。滑块与静夹片相配合的凹台带有弧面,边沿为一直角;与动夹片相配合的凹台的凹面向里倾斜,边沿为一圆角。动夹片的一端带有弯曲触头,与触头接触且呈L状的弹片一端带有缺口。另一端由弹簧及销钉与外壳连接,弹片上设有折边突起,在接线器内还设有由弹片端部触动控制的换向开关。挑筒器支架为活动连接,在压托卡与锭托接触的一面设有滚珠。
本实用新型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接线器内结构示意图。
图3滑块的仰视图。
图4滑块的A-A向剖视图。
图5滑块与静、动夹片的配合图。
图6动夹片的结构图。
图7静夹片的结构图。
图8弹片的侧视图。
图9弹片的俯视图。
图10遮光罩示意图。
附图中1、电机,2、齿轮,3、导杆,4、滑块,4a、弧面凹台,4b、倾斜凹台,5、动夹片,6、静夹片,7、触头,8、弹片,8a、突起,8b、缺口,9、弹簧,10、接线器,11、槽,12、换向开关,13、前罗拉皮辊,14、导纱钩,15、光电管,16、光源,17、控制电路,18、挑筒器,19、电磁铁,20、连杆,21、床面,22、支架,23、挑筒卡,24、压托卡,25、卡接器,26、销钉,27、遮光罩,28、窄缝,29、筒管,30、锭托。
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在前罗拉皮辊13与导纱钩14之间安装有接线器10。如图2所示,电机1通过齿轮2带动导杆3正反向旋转,从而带动与导杆3螺纹连接的滑块4沿导杆3径向往复运动。滑块4下面具有二个凹台4a、4b(参见图3),凹台4a的底面为弧面(参见图4),边沿为直角;凹台4b的底面向里倾斜,边沿为一圆角。如图5所示,静夹片6与凹台4a配合,带有弯曲触头7的动夹片5与凹台4b配合,动夹片5(图6)和静夹片6(图7)同时分别压接于滑块4的凹台4b和凹台4a内,且夹线部分暴露于边沿为弧面的槽11外,纱条位于两夹片之间,L状的弹片8一端带有缺口8b,另一端弯曲状由销钉26与弹簧9连接在接线器10的外壳上。弹片8上还带有折边突起8a(参见图8、图9),触头7与弹片8相接触。在接线器10内与弹片8上缺口8b的相应位置还装有换向开关12。参见
图10,在遮光罩27上开有窄缝28的光电管15与光源16对应安置在接线器10上部的两侧,并与纱条运行方向相垂直。挑筒器18固定在床面21,电磁铁19由卡接器25卡接在纺纱机的床面21上,连杆20的一端与电磁铁19铁芯相接,另一端与位于床面21之上的挑筒器18支架22连接。带有挑筒卡23和压托卡24的支架22为一四连杆结构,挑筒卡23位于筒管29的细颈处,下面带有滚珠的压托卡24与锭托30接触。电磁铁19通过导线与控制接线器10的控制电路17相连接,并可同步动作。
在纺纱机正常运转时,光源与光电管一直处于带电工作状态,纱条遮挡住射入遮光罩窄缝中的光线,光电管不动作。当在前罗拉皮辊与导纱钩之间出现断纱时,由于没有纱条对光电管透入光的遮挡,光源的光线直接射入光电管窄缝,光电管接受光源而接通控制电路。启动电机带动齿轮使导杆转动,压接动、静夹片且与导杆螺纹连接的滑块沿导杆径向运动。这时触头与弹片下表面接触,并且由于弹片对触头的压力,使带有弯曲触头的动夹片向静夹片靠拢夹住纱条,随着滑块的位移,直至将纱条断头送至前罗拉皮辊断纱处与粗纱进行接续。实现接线时,由于滑块的位移。带动动夹片的触头沿弹片下表面发生位移,使弹片逐渐抬起。当触头移至弹片缺口处时,弹片弹至最高位置而触动换向开关,使电机倒转。在弹片触动换向开关的瞬间,触头在弹片缺口处脱开且位于弹片之上,动、静夹片分离。由于电机倒转,滑块带动触头沿弹片上表面返回。当触头返回抵住了弹片的折边突起时,推动弹片发生横向位移,带缺口的一端又触动换向开关,使电机停转,触头又位于起始位置。
在光电管接收到由于断纱而射入遮光罩光源信号的同时,与接线器同一电路控制的电磁铁也发生同步动作,铁芯带动连杆,利用杠杆作用,又带动以四连杆机构活动连接的挑筒器支架上的挑筒卡把筒管向上抬起,使其脱离旋转的锭托,此时纱条不再扭转,而带有滚珠的压托卡则向下压住锭托。当接线器的触头从弹片缺口处脱开的瞬间,弹片触及换向开关,使电机倒转,电磁铁也同时释放,压脱卡也脱离锭托,挑筒器又恢复静止状态,完成整个自动接线过程。此时,除光电管及光源继续带电工作外,接线器和挑筒器均处于断电状态,只有靠光电管接收光源信号后动作,才能使控制电路重新启动,从而带动接线器和挑筒器工作。
为使纱条被动、静夹片夹住时不易滑脱,可在两夹片的夹线部位套上橡胶管。位于动夹片一侧槽边的横截面带有弧度,有利于动夹片的夹紧或脱开。还可在挑筒器支架上连接一摆动压力装置,可对落下的筒管产生瞬间压力,使筒管与锭托更好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可自动监测导纱钩与前罗拉皮辊之间的断纱情况,当出现断纱时,接线器马上动作,在极短的时间内使断头与粗纱重新接续。不会因断纱而出现筒管空转的情况,也可解决由人工接线而出现费工费时的不足。能完全取代人工操作,实现接线自动化,提高纺纱机的产量和产品质量,为暂时无能力全部更换新机型并急需解决断纱接线难题的厂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自动接线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断纱自动接线器,包括导纱钩、前罗拉皮辊、锭托、床面,其特征是在前罗拉皮辊与导纱钩之间安有接线器,接线器由电机带动导杆转动,静夹片及带有触头的动夹片由滑块压接并伸到外壳的槽外,由滑块带动静、动夹片沿导杆做直线往复运动,触头与弹片滑动接触,和光源相对应的光电管与纱线运动方向垂直安装;电磁铁由卡接器卡接在床面上,连杆的一端与电磁铁铁芯相连,另一端与挑筒器支架相接,位于床面之上的挑筒器支架上连接有挑筒卡和压托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是滑块下面压接静夹片的凹台带有弧度,压接动夹片的凹台的凹面向里倾斜,动夹片的一端具有弯曲触头,与触头接触且成L状的弹片一端带有缺口,另一端由弹簧及销钉与外壳连接,弹片上还设有折边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是接线器内还设有由弹片端部触动控制的换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是挑筒器支架为活动连接。压托卡与锭托接触的一面安有滚珠。
专利摘要一种断纱自动接线器。由接线器和挑筒器两部分构成。在前罗拉与导纱钩之间可自动监测断纱情况并能实现自动接线。挑筒器与接线器同步动作,可使筒管暂时脱离锭托。本接线器可完全取代人工监测和接线实现接线自动化。提高纺纱机的产量和产品质量。为暂时无能力更换新机型并急需解决断纱接线难题的厂家提供一种理想的自动接线装置。
文档编号D03J1/16GK2093849SQ9120833
公开日1992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18日
发明者张志新, 马松林 申请人:张志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