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变形丝,用于制造该复合变形丝的方法,用该复合变丝制作的机织和针织织物,以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86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变形丝,用于制造该复合变形丝的方法,用该复合变丝制作的机织和针织织物,以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具有各自相互不同缩率的组分丝而组成的复合变形丝,尤其是复合变形丝有助于获得柔软和高抗拉,牢固及有回弹性的织物,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复合变形丝的方法,由复合变形丝制作的机织和针织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复合变形丝的设备。通过一起喂入并且假捻两根相互不同伸长率的丝线而获得的具有皮芯型结构的复合变形丝则是已知的技术。这种方法能够生产出一种高卷曲和高膨松的具有皮芯型两层结构的复合变形丝,其皮芯型两层结构是由一个低伸长率的组分丝线作为芯和另一个高伸长率的组分丝线作为皮而组成的,复合变形丝用于通常目的的类似精纺机织和针织物的材料。另一方面,JP-A-06-057562揭示了一种用于生产具有极好膨松性和柔软性的复合变形丝的方法,它是在假捻加热器与锭子之间把一根以较快喂给率而喂入的卷曲组分丝线(B)围绕在另一根比较慢喂给率而喂入的组分丝线(A)上。然而,这些传统的方法具有的一些问题是由于复合变形丝是高卷曲和高膨松,闪闪发光的,因而不利于织物外观和柔软性,和不利于织物呈现的美感,并且对于秋季和冬季服装穿着者的感觉来说的重要的热绝缘性能也是不能满足的。在前者的方法情况中通过附加的加捻,在后者的方法情况中通过在横截面上使用一多边形丝线而解决这些问题。然而,这些方法不被认为是十分满意的,迄今为为止,尤其与羊毛织物相比,还没有获得在涉及到张力,牢固性,回弹性以及热绝缘性方面令人满意良好的织物。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先有技术缺陷问题,以便提供具有非常柔软的机织和针织织物,并且这些织物仍然有高抗拉性,牢固性和回弹性。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变形丝,该复合变形丝包括至少一组分丝线A和一组分丝线B,每一组分丝线都是被假捻和卷曲的,组分丝线B具有比组分丝线A较短的长度或至少在经受热处理时此组分丝线A有较大的收缩率,并且组分丝线B的一些单纤维,至少在热处理之后,组分丝线B的每一所述的单纤维纵向排列上,具有其连续交替粗和细的部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包括有这种复合变形丝的机织或针织织物。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复合变形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是把至少两个组分丝线A和B促使成一起并喂入到一假捻器,由此假捻组分丝线A和B,其特征在于当组分丝线A和B被促成一起时,组分丝线A和B具有相互不同的温度。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生产包括至少两丝线组分A和B的复合变形丝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丝线组分A和B的至少一个丝线组分温度的装置,以致于丝线组分A和B具有相互不同的温度。导丝装置,该装置是用来把每一丝线A和B在处于不同温度时汇集在一。用来把组分丝线A和B喂入到假捻器的装置;用于假捻组分丝线A和B的假捻器。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和用于生产其方法和设备将结合附图在下面做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表示具体表现于本发明复合变形丝之中的组分丝线B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更详细表示了具体表现于本发明复合变形丝之中的具有条纹凹痕的组分丝丝线B的示意图;图3表示具体表现于本发明复合变形丝之中的组分丝线B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代表性地表示具体表现于本发明方法的方法原理的示意图;图5是代表性地表示适合于用来生产本发明复合变形丝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代表性地表示适合于用来生产具体表现于本发明复合变形丝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7是代表性地表示一有槽导丝器的示意图,该有槽导丝器作为使用在生产具体表现于本发明复合变形丝方法之中的一个结合点控制体的实例;图8是代表性地表示猪尾形导丝器的示意图,该猪尾形导丝器作为使用在生产具体表现于本发明复合变形丝方法之中的结合控制件的另一实例。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包含有各被假捻和卷曲的组分丝线A和组分丝线B。在本发明中,组分丝线是被假捻和卷曲的。如果他们不被假捻和卷曲,织物就会变得缺乏膨松和较小的体积,以致于不利的是由这样的丝线而制成的织物看起来象纸。此外,在本发明中,被假捻和卷曲的组分丝线A和B至少具有不同的丝线长度或收缩率,如果他们在丝线长度或缩率方面不存在差异,那么在后面的步骤中,例如在染色,或热处理如热定型之后的洗涤,对于形成共轭皮芯型两层结构是十分困难的,其中共轭皮芯型两层结构是由较大收缩率的组分丝线形成的芯和由较小收缩率的组分丝线形成的外皮而形成的。在本发明中,由于有选择地使用一些组分纱线将会为一芯组分和一皮组分,从而将满足各种目的或应用,能获得所希望的织物。此外,为使通过增加织物体积而改善织物手感并由此防止织物变得粗糙和硬,沸水收缩率差别较好为5-85%。如果沸水收缩率的差别小于5%,则体积是不适当的,并有一倾向是这样的一些效果和张力,牢固性和回弹性都不能被表明。如果其差别大于85%,坯布织物宽度必定被加宽,这就限制了可被适用的织机的选择。其沸水收缩率差别最好为5-60%。复合变形丝的沸水收缩率较好为10-90%,所具有的关于张力,牢固性,回弹性和好看的线条在缝合式服装中可获得。然而,由于仅收缩率上的差异不能是获得具有足够好的感观指标织物的唯一手段,较高收缩率的作为复合变形丝芯部的组分丝线B具有连续交替地至少呈现在轴向方向上的粗和细部分,并且较好的是还有膨胀部分,它们可象块状的粗部或凹痕横向延伸过纤维,当在丝中它们类似一些条纹痕存在。此外,较好地是构成组分B的至少一些单纤维是内变形的,并且这样微小结构可具有非常小的间隙能够生产高弹性手感,其形成在一些组分单纤维之中。单纤维的内变形能够通过在正交尼科尔棱镜所使用的一种偏光显微镜下被观察到的干涉条纹的存在而被证实。在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丝线所被示出的图1和2中,块状粗的部分和条纹痕分别表示为B1和B2。这些单纤维的独特结构不会这样明显地表现在假捻丝线中,但是在后面的一些步骤中,通过热处理等而被显示出来。通常,在机织或针织织物的染色和整理工艺中,织物是通过洗涤、定型、染色等的干热或湿热而被热处理,并且象织物形成之后这样的热处理。其显示出独特结构,由于在组分丝线的单纤维之中形成有一些非常微小间隙,并且由于会移动它们,从而提供了张力,牢固性和回弹性。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织物感观指示,当粗细部分被显露时,收缩率情况伴随有结构的变化和变形发生,致使形成一些非常小的间隙并且至少在组分丝线之间,或单纤维之中,或织物组织中位移。此外,由于在组分丝线之间的收缩率差异,因形成的皮芯型结构协助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织物感观指标。此外,凹痕提供条纹状的外形总是等于单纤维直径,并且由于独特截面的变形,在假捻线上细条纹外形能够改善发光效应的产生。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最好还具有一些纵向相互邻近的部分,并且具有相互独立的从0.2到20mm的各自长度,每一部分具有一个与其邻近部分不同的双折射。这样纤维的双折射能以0.2到20mm的间隙基本循环变化。如果双折射间隙小于0.2mm或大于20mm,由所机织或针织其复合变形丝而形成的织物在纤维之间不会有足够量的间隙,并且作为本发明结果不会有其它方法能够获得的特别高的回弹性。双折射间隔最好是0.3到12mm。在本发明复合变形丝中组分丝线A和B的比例数量较好的是达到组分丝线A比B的重量比为10∶90-90∶10,在这样的情况中,由于在纤维当中有间隙的原因,从而能够获得类似于精纺毛织物的一些所希望的特性,即热绝缘性和柔软性,张力,牢固性和回弹性。此外,丝线收缩率能够达到最小值,以便在复合变形丝的生产期间增进操作的便利。为进一步增进操作的便利,其比率最好为30∶70-70∶30。在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中,在机织或针织织物内其呈现强的张力,牢固性,并在机织或针织织物的表面上呈现柔软的织物手感,较好的是,构成组分丝线B的单纤维的平均细度大于构成组分丝线A的单纤维的平均细度,并且组分丝线B的总细度大于组分丝线A的总细度。图1-3是显微照片,它们表示了在热处理之后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的组分丝线B结构的一些实例。在图1中,组分丝线B的单纤维具有连续交替呈现在轴向上的粗细部分。交替呈现的粗细部分在假捻丝线上是不能被清楚地看到的,但是通过后面的热处理而被显露出。在热收缩中较小的部分不变化,而在热收缩中较大的部分改变为较粗。换句话说,收缩中的差异被显露以形成粗细部分同样较好的是条纹状的凹痕仅存在于一部分单纤维上。此外,较好的是凹痕是通过在假捻步骤中组分丝线A而形成的。图2是示于图1条纹状凹痕B2的一解释图。在图3中,除了粗细部分连续交替出现在于轴向方向外,组分丝线B的单纤维还有一些块状的粗部B1和条纹状的凹痕B2。较好的是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含有非常细的特性上变形的单纤维,如图1-3所示,由于变形能够通过染色和整理工艺中的热处理而被进一步显示出。如上所述,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可表明为基本二维的平缓波状卷曲而不表现为致密的和复杂的三维卷曲。此外其单纤维也可具有一些以短的间距交替地呈现于轴向方上的粗细部分,并且具有一些区域,在该区域中提供于径方向上的条状凹痕总是等于单纤维外观的直径。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最好表示出自然延长的特性,如果在假捻之后的热处理条件被适当的选择,并在这种情况中,除了上述由于收缩率而得到的一些特征外,自然伸长致使至少在组分丝线之间,或在单纤维当中或在织物组织中形成的间隙和位移得以进一步提供从而改善了织物手感。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在热处理下较好的是具有0.2-25%的自然伸长率。此外,为了由对提供柔软性的组分丝线所释放的压力将被组分丝线A表达,组分丝线B较好的是具有0.2-25%。自然伸长率。此外,对于所要减少假捻纱线特有的尖部,随着聚合物结构由后面的热处理而被轻轻移动,产生在假捻步骤中的截面变形被进一步转变而恢复原截面形状,由此减少了闪光效应,从而显示出温和的光泽。在本发明中,复合变形丝的卷曲刚性的百分比最好为2-30%。如果卷曲刚性大于30%,则形成了具有致密三维结构的卷曲丝,从而增加了膨松性和体积,但出现有为传统复合变形丝所特有的海棉感。此外,在对于降低织物手感和等级的倾向中,张力和牢固性由作为三维阻碍的单纤维卷曲而被削弱,因此,其卷曲刚性较好的是保持在30%或更少,最好为2-20%。在这种情况中,可获得象天然羊毛一样的柔和波状的卷曲,从而克服了传统高卷曲丝线的缺陷。此外,在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中,如果组分丝线A和B具有不同的丝线长度,较好的是至少两组分丝线A和B是被交缠的以便更好的把组分丝线集合成一体,和把不同长度和丝线均匀地排布在轴向方向上,从而来改善机织和针织物的表面等级。在后面的加工步骤中如机织工艺或针织工艺,其交缠能够增加便利性,操作方便性。交缠频率不作特定的限定,但较好的满意频率是组分纤维相互不被分离,而且又不影响织物手感和等级。用于本发明的至少两个组分丝线最好是热塑性合成纤维。例如,可使用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氯乙类纤维,聚偏氯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或纤维素纤维。这些纤维在截面外形,特性等方面不被限定。此外,未拉伸丝线,半拉伸丝线,拉伸丝线等可采用任何所希望的组合,并且单丝丝线和复合丝丝线也可采用任何所希望的组合。为获得具有良好手感的柔软机织或针织织物,较好的是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至少形成有线圈,卷缩,松驰部分,或绒毛等,这是因为各个丝线的长度存在差异。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最好每米有40或更多外伸纤维,在此,“外伸纤维”意思是纤维从丝线表面上伸出长度1mm或更长,且也能以线圈、卷缩、松驰部分、绒毛等形式出现。外伸纤维是丝线以50米/分的速度在0.1克/旦的张力下,使用一绒毛计数器(由TorayEngineeringk.k所生产的Model.DT104)而测量的。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通过在随后的假捻,和后来的机织或针织的加工等任一步骤中的热处理而能控制收缩率。也可完成附加的或其它的热处理以便后面的机织或针织工艺。用于制备具体表现于的复合变形丝的一个较好方法描述如下。在本发明中,必须使用至少两种组分丝线,但为表示复合变形丝的特征,例如,为使得具有抗静电效应或类似混色花线效应等,则较好是使用三种或四种组分丝线。图4是典型地表示具体表现于本发明方法的方法原理的示意图。一些丝线通过一个装置而被喂入其所喂入丝线是以相同或不同的速度,而且丝线被处理,以便提供不同温度的组分丝线A和B。随后丝线被结合并通过一个假捻旋转器8的假捻作用而被假捻,以形成他们为一复合变形丝。图5是典型地表示适合于用来生产具体表现于本发明复合变形丝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5中,组分丝线A和组分丝线B被分别地喂入相应的第一罗拉组1和第一较拉组2,然后被分别喂入通过相应的热板3和4,并在被结合在一起之后经过一冷却板7,而且经过一个相应地设置在第二罗拉组9上游的假捻转动器8。被假捻的丝线然后通过位于第二罗拉组9和第三罗拉组11之间的交缠喷嘴10而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在第三罗拉组11下游卷绕为一卷装12。在这种情况中,第一罗拉组1和第二罗拉组2能以相同速度或不同速度转动,它们能够根据所被喂入丝线的特性和加工的稳定性而被设定。重要的是热板3和4具有不同的温度。温度差能够任意选择。当然,也能较好可行的是仅一组分丝线被加热而另一组分丝线不被加热,即一个热板不被加热或不使用,使组分丝线A和B具有温差。这样的一种设备表示在图6中而所有其它方面都相同于图5。此外,加热器的温度较好是高于组分丝线B的玻璃转化温度。具有温差的组分丝线A和B通过丝线通路控制件5、6而被导向,以便在结合点P处合并。这样,在结合点的下游,具有较低温度的组分丝线通过具有较高温度的丝线而被加热,以致在丝线假捻时候,具有温差的组分丝线相互之间给子热和得到热。在该热处理中,具有较高温的组分丝线通过热传导加热具有较低温度的组分丝,这时候具有较高温度的组分丝线由具有较低温度的组分丝线而冷却。因此,具有较低温度的组分丝线在丝线的径向方向上和/或在丝线的轴向方向上被非均匀的热处理。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这种方法使其具有较低温度的组分丝线在轴向方向上能被非均匀的加热,这是因为由于加捻的结果而使纤维位移。这种热处理在轴向方向上改变了单纤维内和其之间的内部结构,并引起纤维和丝线变形,使得呈现出粗细不均匀部分并且是频繁交替地呈现于轴向方向上。也可通过这种方法来提供不均匀部分,频繁交替改变收缩的部分,成块状的粗部,和提供有横向延伸于单纤维和组分丝线的条纹的凹痕,以及基本上为二维的柔和波状卷曲,这种卷曲不同于由传统假捻步骤而获得的致密三维卷曲。此外,鉴于纤维的物理特性,复合变形丝在单纤维轴向方向上改变了收缩率和最常见的杨氏模量。另一方面,在径向方向上,由于部分加捻形成条状凹痕总是等于单纤维的直径所造成的拉紧和挤压作用,从而产生一特性复合变形丝。在单纤维内和单纤维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复合变形丝不均匀的热处理通过任何后面的热处理步骤,例如通过机织和针织工艺之后的湿热或干热处理而能够形成,以呈现出频繁交替变化的成形、缩率、卷曲等。这样,可获得一个特性机织或针织织物。提供冷却板7使由假捻要实现的结构将被有效冷却和固定,并且为稳定加工过程使在假捻期间丝线通过能够得以控制和防振动(波动)。然而,冷却板不是绝对必需的。为使得提供在本发明中的组分丝线具有温差,如图2所示,仅其中之一的组分丝线可被加热,而另一组分丝线提供室温温度,以便他们在结合点处可有温差,或两组分丝线都可被加热,而在结合点处有温差。对于加热,如用于通常假捻,可使用一干热板或加热于一个空心管等,并且也可使用任何其它的加热装置。当然,加热介质不被限制。用于本发明的假捻旋转器可以是下列任一类型外接触型摩擦假捻器,皮带握持式假捻器,转子式假捻器等,根据加工条件如所使用的组分丝线,加工速度和假捻量而适当的选择假捻器。在用于生产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的方法中,为了改善由机织或针织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而获得的织物的表面等级,所被假捻的组分丝线最好为紧密地结合一起。为了把组分丝线紧密地结合一起,可使用一些流体处理喷嘴或交缠喷嘴等,此外也可使用任何其它方法,如Z捻,交替捻,熔融胶合,或粘合剂结合法。用于本发明的组分丝线可以是拉伸的丝线和/或半拉伸丝线和/或未拉伸丝线。用作至少两组分丝线A和B的组分丝线也可以是不同的种类或相同的种类。由于通过加热可用来改变纤维内部结构,因此采用热塑聚合物是较好的。例如,可使用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纤维素纤维等。当然,所能使用的这些纤维不用考虑其形式,例如,细度,丝的数量,截面形状,可染性,光泽,加捻或未加捻等等,另外,也不考虑物理特性,例如强力伸长特征,收缩率和杨氏模量。本发明在并合中至少使用两个,但最好使用更多的组分丝线。例如,当三个组分丝线用于并合时,所有丝线可以是具有不同的温度,或其中两个组分丝线是相同的温度而另一丝线的温度较高或较低于这两个组分丝分。然而,所有三个组分丝线可以是由各个不同的聚合物制成,或也可由相同的聚合物制成。通过机织或针织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而生产的织物将在下面做详细的描述。由于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具有如上所述的细的结构,以致必然使得在单纤维当中具有一些很小的间隙,由机织或针织复合变形丝而生产的织物能够是抗拉的,牢固的和弹性的。为使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是圆形的,从而获得机织或针织物具有粗糙手感,并改善加工性能,还有较好的方式是提供5-3000捻/分附加有S捻或Z捻。用于生产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的设备将在下做更详细的描述。用于生产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的这种设备具有一些用来分别喂入两个或更多组分丝线的丝线喂给装置,一个加热器,一假捻器,一个设置在加热器与假捻器之间的丝线通路控制件。至少其中之一的组分丝线被喂经过加热器,被喂的经过加热器的组分丝线和没有被喂经过任何加热器的组分丝线通过一丝线控制件而被并合,并且导入到假捻器中。假如,具体地说一被喂给经过加热器的组分丝线与一个没被喂给经过任何加热器的组分丝线合并在一起,并且它们通过在丝线通路控制件下游的假捻器而被假捻。丝线通路控制件可以是一对杆如图5和6所示,或是一金属或陶瓷有槽导丝件13(如图7所示),或是如图8所示的猪尾形导丝件14和15。丝线通路控制件可单独使用,或与一些附加丝线通路控制件组合一起使用,而且控制件的数量不被限制。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结合下列实例将更加详细的描述。给出在实例中的沸水收缩率,卷曲刚性百分比和自然伸长率的这些数值是根据下列方法而测量的。(1)沸水收缩率和卷曲刚性百分比是根据JTS-L-1090而测量的。(2)自然伸长率一种20mg/d的负载自一个如绞丝而形成的样品上悬挂下来,而样品在由室温加热到98℃的水中被处理(加热速率2℃/分),并用一整天的时间进行空气干燥。样品在此时的长度L1被测量出。然后,样品在一个180℃的烘箱中处理5分钟并且被冷却。测量出样品在此时的长度L2,自然伸长率,如原始长度%,通过下列公式而被获得。在上述处理和测量中,20mg/d的负载一直被保持悬挂着。自然伸长率%=[(L2-L1)/L1]×100%实施例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半无光聚合物根据通常的方法而被熔融纺,从而生产一种包括有72根长丝和具有180%断裂伸长率的组分丝线A(128旦)和一种包括有30根长丝和具有200%断裂伸长率的组分丝线B。它们分别地半拉伸,卷绕并且使用由图6的设备,而完成的工艺方法将被复合假捻。参看图6,第一罗拉组1和2,与第二罗拉组9分别设定205米/分和339米/分,而热板3设定为150℃以用来加热组分丝线A。组分丝线B被安排在室温下的空气中运行。作为假捻旋转器8,一种外接触型摩擦假捻器被用来假捻和复合组分丝线,并且复合变形丝通过设置在罗拉组9与11之间的交缠喷嘴10而被交缠。随后,卷绕被交缠的丝线。在这个实例中获得的复合变形丝具有一皮芯型结构,其包括由不同收缩率的组分丝线A和B而制成的高卷曲组分丝线和仅少量卷曲的组分丝线。此外,被热处理的组分丝线B具有一种粗细部分连续交替呈现在轴向方向上的结构,并且一些单纤维丝被变形,从而具有块状的粗部和条状凹痕,这此部分处的双折射以0.5-10.0mm的间隔基本循环变化。运行在结合点P与假捻旋转器8之间的组分丝线被抽样,以测量在0.1g/d负载时的假捻量,其假捻量达到1740(捻/米)。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然后被加捻以便提供500捻/米,其将被用作纬纱(密度64根纱/英寸),包括有36根长丝并由相同聚合物制成的具有75旦的一丝线作为经纱,由此用来机织-织物。该织物根据传统的方法被染色和整理。所获得机织织物是柔软的,抗拉的,牢固的,有回弹性的,和高的热绝缘性的,看起来象精纺毛织物。当然,被染色的织物不要示出任何闪光效应并且具有深的和平静的色彩。表1表示了这样生产的具体表现于本发明的复合变形丝的性能,并且还示出了在交缠之前而所抽样组分丝线A和B的性能,相应的一些数值被分别的测量。在图6所示的设备中,在加热器3与假捻旋转器8之间,设置有直径为5mm并且涂覆有No400目的人造金刚石的研磨棒。在该实例中获得的复合变形丝和由该丝获得的机织织物除了在实例1中所获得特征外还具有类似短纤纱的绒毛和手感。实例3使用实例1中本发明复合变形丝作为经纱和纬纱以用来在示于表2的四种条件级别下生产一些平面机织织物,这些织物具有经密50根纱/英寸,纬密43根纱/英寸。机织织物根据通常方法而被染色和整理,并且测定其处理数据。级别1至4的所有织物具有高的抗拉性,牢固性和回弹性。级别1和2的织物具有羊毛状的手感,而级别3和4的织物具有类似经向条花特征的起绉组织。所染的织物不会显示出任何闪光效应,而是呈现一种深的和平静的色泽。表2</tables>*1在附加加捻完成后捻回不被定形,*2在附加加捻完成后捻回被60℃湿热定形。由上所述便将能理解到,本发明会使机织或针织织物产品有利的用于生产男衬衫,女衬衫,成套衣服,茄克衫,运动上衣,衬裤,男式上衣,裤子,制服,工作服等,呈现出良好的张力特性,牢固性,回弹性和热绝缘性等,并且在外观和手感方面尤其是令人满意的。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变形丝,它至少包括组分丝线A和B,各丝线是被假捻和卷曲的,组分丝线B具有比组分丝线A较短的长度或至少在经受热处理时比组分丝A较大的缩率,并且组分丝线B的一些单纤维,至少在热处理之后,组分丝线B的每一所述的单纤维纵向排列上,具有其连续交替的粗和细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构成组分丝线B的一些单纤维的至少一部分是内变形的纤维,以便具有一些纵向相互邻近的部分,所述的这些部分具有相互独立的从0.2到20mm的各自长度,每一部分具有一个与其邻近部分不同的双折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组分丝线A和B所具有的丝线A与丝线B的重量比为10∶90-90∶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构成于组分丝线B的单纤维具有的平均细度大于构成于组分丝线A的单纤维的平均细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组分丝线B的总细度大于组分丝线A的总细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组分丝线A和B各自具有相应相互不同的沸水收缩率,其收缩率差为5-85%,并且复合变形丝具有10-90%的沸水收缩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组分丝线B在热处理下具有0.2-25%的自然伸长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每一组分丝线具有一自然伸长率,以致复合变形丝在热处理下具有0.2-25%的自然伸长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它具有2-30%的卷曲刚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构成于组分丝线B的一些单纤维的至少一部分是这样的一些纤维,即在热处理之后每一纤维至少具有一些膨胀部分。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构成于组分丝线B的一些单纤维的至少一部分是这样的纤维,其每一纤维具有一些横向延伸过纤维的凹痕。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它具有交缠的部分。13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复合变形丝,它具有从由线圈、卷缩、松驰部分和绒毛所构成的项目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个特征。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形丝,其特征是它含有至少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的组合丝线。15用于生产复合变形丝的方法,其包括的步骤为至少把两组分丝线A和B汇集在一起,而且将其喂入到一假捻器并由此进行假捻,其中,当组分丝线A和B被汇集在一起时,组分丝线A和B其有各自相互不同的温度。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组分丝线A和B被汇集在一起以形成一复合丝线,并且复合丝线喂入到假捻器以形成复合变形丝。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组分丝线A和B被汇集一起时,组分B的温度高于组分丝线B的玻璃转化温度。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的组分丝线A和B被汇集一起时,处于较低温度的这种丝线组分A和B具有一个在其丝线纵向变化的不均匀的温度。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分丝线B是由热塑性合成纤维构成,该纤维是从由半拉伸的纤维和未拉伸的纤维所构成的纤维组中选择出的。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假捻是采用从外接触型摩擦假捻器,皮带握持式假捻器,转子式假捻器中选择的一设备而完成的。21一种机织或针织织物,其含有一种复合变形丝,该复合变形丝包括至少组分丝线A和B,每一丝线被假捻和卷曲,组分丝线B具有比组分丝线A较短的长度或至少在受到热处理时比组分丝线A有较大的缩率,并且组分丝线B的一些单纤维,至少在热处理之后,组分丝线B的每一所述的每一所述的单纤维的纵向排列上,具有其连续交替的粗和细的部分。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织或针织织物,其中复合变形丝被加捻,以提供5-3000捻回/米。23用于生产包括至少两种丝线组分A和B的复合变形丝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控制丝线组分A和B的至少一个丝线组分温度的装置,以便丝线组分A和B具有相互不同的温度,用来把每一丝线A和B在处于不同温度时汇集在一起的导丝装置,用来把组分丝线A和B喂入到一假捻器的装置;和用于假捻组分丝线A和B的假捻器。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提供一个加热器以用来加热组分丝线A和B的至少一种丝线。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中导丝装置是设置在加热器与假捻器之间。全文摘要一种复合变形丝含有各被假捻和卷曲的组分丝线A和组分丝线B。组分丝线B具有较短的丝线长度或至少在热处理之后有较大的收缩率。组分丝线B的一些单纤维在纵向方向上具有连续交替的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文档编号D01H1/18GK1152641SQ96112028公开日1997年6月25日申请日期1996年9月12日优先权日1995年9月13日发明者村上确司,甲斐二男子,国贞秀明申请人:东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