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吹塑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15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熔融吹塑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熔融吹塑方法和实施熔融吹塑方法的模头组件,特别是涉及具有许多粘合剂分配孔(在其两侧的每一侧都有空气分配孔)的模头组件,其中来自许多粘合剂分配孔的粘合剂流被来自空气分配孔的相对高速度,相对高温度的空气流拉伸和拉细形成粘合剂长丝。
熔融吹塑是通过拉伸和拉细第一流体流,象熔融热塑性塑料,用来自相邻的第二流体流,象加热的空气,的剪切力,以相对于第一流体流高的速度,形成纤维或长丝的方法。这些熔融长丝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尺寸范围在十分之几微米和几百微米之间,这取决于熔融吹塑材料和特殊应用的要求。熔融吹塑方法的应用尤其包括,形成无纺织织物和分散熔融吹塑粘合剂材料用于生产各种人体流体吸收卫生制品,象一次性尿布和不连续衬垫,妇女卫生巾,患者垫物,和手术服中粘接衬底。
在美国专利5145689中(标题为“熔融吹塑模头”,1992年9月8日授予ALLEN等人)例如,细长的模头组件包括汇合表面(其用串联排列的许多孔形成顶点)而确定的三角形模头尖梢。通过空气板沿着模头尖梢的汇合表面排列并间距隔离开而形成的连续空气通道沿着模头尖梢的的汇合表面朝着顶点(在该处高速度空气拉伸和拉细从许多孔分散的聚合物流)指向高温度,高速度空气的汇合层。美国专利5145689也揭示了在许多孔上游设置的可驱动阀组件以便选择性地控制聚合物流到模头尖梢的孔中。
本发明的发明者认识到对于形成熔融吹塑粘合剂和其它长丝所需要的压缩并加热的空气是熔融吹塑方法的一个昂贵方面。本发明者也认识到用沿着串联孔相对侧面配置的汇合空气流层拉伸和拉细从一系列模头的孔分散的流体对于熔融吹塑方法是低效率的组合,它需要相当大量的压缩空气,因此是昂贵的。更特别的是,每一空气层的相当大部分对熔融吹塑方法影响很小因为仅仅贴近各个流体流相对两侧的空气层的那些部分在拉伸和拉细分散的流体时才有明显的影响。也仅仅是汇合空气流层的剪切分力(其平行于分散的流体流方向)影响分散流体的拉伸和拉细。汇合空气流层的压缩分力(其垂直于分散的流体流动方向流动)不影响分散流体的拉伸和拉细。本发明者进一步认识到最大化空气流的剪切分力将熔融材料被拉伸和拉细最大化的比率并降低所需压缩空气的量,这导致降低生产费用。
本发明的发明者认识到沿着驱动流体供应控制阀和流体分散孔之间的流体供应导管的任何残留流体在流体供应结束之后都有从流体分散孔继续流动的趋势。在应用中需要熔融流体的准确分散,包括将熔融吹塑粘合剂施加到基片上,然而,在流体供应结束之后从流体孔的任何连续的熔融流体流都是非常不希望的。本发明者也认识到在许多熔融吹塑粘合剂应用中,包括人体流体吸收卫生制品的生产需要均匀生产和应用熔融吹塑长丝。特别是,需要应用熔融吹塑材料在基片上或其它表面上的相容合层并在由熔融吹塑材料覆盖的面积和未覆盖的面积之间产生良好确定的界面或分界。在人体流体吸收卫生制品的生产中,例如,绝对需要精确控制熔融吹塑粘合剂在基片特殊面积上的应用,因为仅仅基片的指定部分需要粘合而其它区域或是不需要粘合或是作为废物而报废。
本发明的发明者进一步认识到熔融吹塑模头的现有技术和生产限制了可以使用模头的熔融吹塑的应用范围。特别是,许多熔融吹塑模头需要精确的机械加工技术来生产通常很小直径的流体分散孔和模头的其它性能。对于某些应用模头的生产要求是现存技术的极限,而在许多其它应用中模头的生产要求是费用过高的。
鉴于以上的讨论,己表明需要对于现有技术中熔融吹塑方法和实施熔融吹塑方法的装置进行改进。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新颖的熔融吹塑方法和为实施熔融吹塑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新颖装置。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新颖的熔融吹塑方法和人体流体吸收卫生制品的生产中,为应用熔融吹塑粘合剂至基片的经济且可用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新颖的熔融吹塑方法和为形成熔融吹塑长丝减少所需流体量,特别是为减少拉伸和拉细熔融吹塑粘合剂长丝而所需空气量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新颖的熔融吹塑方法和装置用于消除残留流体在终止流体供应到孔之后从主体元件的流体分散孔中流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新颖的熔融吹塑方法和装置用于控制熔融吹塑长丝的应用,特别是有选择地控制分散流体本体流动速率,和有选择地控制分散流体波动参数,和有选择地控制施于包括熔融吹塑长丝边缘定界的基片的熔融吹塑长丝的图形。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熔融吹塑模头组件,它包括许多层合元件,用于对应于交替系列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孔分配第一和第二流体,其中第二孔中的一个位在第一孔的基本上相对的侧面上,且其中第一和第二流体流的方向基本上不会聚。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熔融吹塑模头组件,它包括许多层合元件或板,用于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孔交替系列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孔分配第一和第二流体,其中每一第一孔和基本上位于第一孔两相对的侧面的第二孔形成流体分散孔的阵列,且其中许多的至少两个阵列共线,或平行排列,或在熔融吹塑模头组件内相互不平行排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新颖的可安装在模头接套组件上的熔融吹塑模头组件其将流体供至模头组件,其中许多的至少两个模头接套组件相邻排列形成相邻模头组件的阵列。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性和优点在研究以下的带有附图的发明的详细说明时就会清楚了,为了易于理解附图可以是不成比例的,其中相同的结构和步骤用相应的数字和标记加以标注。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示范性熔融吹塑方法的示意图。
图2a是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几个其它方面的熔融吹塑方法的熔融吹塑模头的局部截面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几个示范性实施例的结构中所排列的具有许多流体分散孔阵列的熔融吹塑模头的透视图,其中每一阵列包括第一孔和在其基本上相对两侧包围的第二孔。
图3a-3z表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模头组件或本体元件的各个板。
图4a-4f表示包括几个图3的单独的板的示范性模头组件或本体元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5是包括几个图3的单独的板的示范性局部组装模头组件的透视图。
图6是包括几个图3的单独的板的示范性模头组件部分的局部透视图。
图7表示用于与图3-5示范性模头组件连接的示范性模头接套组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1是熔融吹塑过程或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分配的第一流体形成以第一流速的流体流F1和基本上沿着第一流体流F1相对两侧分配的第二流体形成以第二流速的分离的第二流体流F2。根据此结构,第一流体流F1位于分离的第二流体流F2之间,其中,每一第一流体流F1的基本上相对侧面都被第二流体流F2包围形成如图1所示流体流阵列。第二流体流F2的第二流速大于第一流体流F1的第一流速结果第二流体流F2拉伸并拉细第一流体流F1形成第一流体长丝FF。箭头F1和F2的长度是象征性的,尽管与其间的相对速度不成比例。第一流体流F1和第二流体流F2一般是方向非会聚的。图1显示第一流体流F1和其两侧的平行方向的第二流体流F2,使得第二流体流F2在第一流体流F1上剪切分力的拉伸效果最大。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发散地指向第一流体流F1和第二流体流F2以控制流体长丝FF的应用或分散是有利的,基本上不会对用于拉伸第一流体流F1的第二流体流F2的剪切分力产生不利地影响。
更一般地说,本方法可以通过分散第一流体以第一速度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F1和分散第二流体以第二速度形成许多第二流体流F2来实施,其中许多第一流体流F1和许多第二流体流F2以交替序列排列,结果许多第一流体流F1中每一个在基本上相对的侧面上被许多第二流体流F2之一包围。根据此结构,在交替序列中许多第一流体流F1中每一个都有其中一个第二流体流F2在基本上第一流体流F1的侧面上。许多第二流体流F2的第二速度大于许多第一流体流F1的第一速度,结果许多第二流体流F2拉伸和拉细许多第一流体流F1形成许多第一流体长丝FF,正如上面所讨论的那样。许多第一流体流F1和沿着第一流体流F1的基本上相对的侧面的许多第二流体流F2一般是方向非会聚的。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模式,许多第一和第二流体流在交替序列中的排列相对有效地利用许多第二流体流F2的剪切分力用于拉伸和拉细许多第一流体流F1形成许多第一流体长丝。
图1显示包括第一流体长丝FF(其在两侧第二流体流F2的作用下波动,此波动一般归因于流体流的不稳定性)的第一流体流F1。第一流体流波动一般特征在于可变化的摆幅参数和频率参数。该波动例如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流体流F1和一或多个两侧第二流体流F2之间的间距,或通过改变一或多个第二流体流F2的量,或通过改变一或多个第二流体流F2的速度来控制。波动的频率参数一般通过改变第二流体流F2相对于第一流体流F1速度的速度来控制。波动的摆幅一般通过改变第一流体流F1和第二流体流F2之间的间距,或通过改变第二流体流F2的流体体积或数量采控制。波动的对称性一般通过改变第二流体流F2之一相对于其它第二流体流F2来控制。优先控制波动对称性对于控制第一流体长丝的边缘轮廓或边缘清晰度在某些应用中(如以下进一步所讨论的)是一有效的方式。控制第一流体流F1波动参数的这些方法也可应用于控制许多第一流体流和相应的许多第一流体长丝的波动参数。
图2a是实施本发明方法的典型熔融吹塑模头组件或本体元件10的局部截面图。一般,从本体元件第一孔12分散的第一流体形成第一流体流F1,从第二孔14分散的第二流体形成分离的第二流体流F2,其在第一流体流F1基本上相对侧面的两侧形成孔阵30在图2b中可参见其中之一。特别是,本体元件10可以包括许多第一孔12每一孔都被基本上相对侧面上许多个第二孔14中的一个包围形成以上所讨论的第一和第二流体流的交替序列。更一般地说,本体元件10可以包括许多至少两个孔阵,其中每个都由第一孔和在第一孔基本上相对侧面上的第二孔形成。例如,图2b显示一本体元件10,其在几个典型构形内具有许多至少两个孔阵30。根据一个构形,本体元件10的通用表面11包括平行排列的第一孔阵32和第二孔阵34,尽管不需要其线,提供交错的第一流体长丝FF,其在基本上平行的平面内波动,为了清楚起见仅显示了其中之一。在一更特别的构形中,由交错的孔阵32和34生产的流体长丝FF可以被控制得稍微搭接。在另一构形中,孔阵36以相对于其它孔阵32或34之一的角度定向形成第一流体长丝FF,其在所示的横断面内波动。而在另一构形中,一或多个孔阵30和38相对于其它孔阵32,34,和36设置在本体元件10的其它表面13和19,提供三维流沐长丝分布。这些典型的基本构形也可以结合产生又一个另外构形。
图2a显示一个相对于第一孔12的在本体元件10的孔径15中凹入的第二孔。根据此构形,凹入的第二孔14阻止第一流体流从第一孔12向上移动到第二孔14以防止其阻塞。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孔12的每一基本上相对的侧面上的两个多元第二孔14相对于第一孔12是凹入的。图2也显示了具有从第二孔14向外延伸增加锥度的孔径15,其形成一锥形孔径17。根据此可替换的构形,锥形孔径17阻止第一流体流F1从第一孔12向上移动到第二孔14,如以上所讨论的那样。锥形孔径17也例如,通过加宽或提高第二流体流F2的截面面积,改进第二流体流F2。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孔12基本上相对的侧面上多元凹口15中两个具有增加的锥度形成锥形孔径17如以上所讨论的那样。一般,本体元件10的第一孔12和第二孔14可以具有任何截面形状其中包括圆形、矩形和一般是多边形。
在实施图2a所示的本发明模式中,随着汇合分离的第三流体流F3以便在终止第一流体供应之后堵闭第一孔12的残留第一流体流,大约在第一孔12的输出端附近产生一高压区16。根据本发明的这一方面,汇合第三流体流F3不管是从相同的侧面还是从第一流体流F1和第二流体流F2序列相对的侧面方向都是收敛的,结果汇合第三流体流F3可满足在大约在第一孔12的输出端附近产生一高压区16。另一方面,高压区16可以通过偏移或汇合第二流体流F2来形成,其中偏移的第二流体流F2形成汇合的第三流体流F3。在优选的构形中,大约在第一孔12的输出端附近形成高压区16的汇合的第三流体流F3在第一流体流F1的方向上没有第三流体流F3的分力从而保证残留的第一流体流被堵闭。此汇合第三流体流F3大约在第一孔12的输出端附近形成高压区16以便在终止第一流体供应之后堵闭残留第一流体流的方法也可适用于堵闭多元第一孔每一个的残留第一流体流,其中在多元第一孔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端附近产生对应的高压区16。
在实施本发明如图2a所示的另一模式中,通过分散第一流体穿过第一孔12的增大孔径18并用分离的第二流体流F2在比第一流体流的第一流动速度大的第二流动速度拉伸第一流体流从第一孔12形成分离的第一流体流F11和F12,其中分离的第一流体流F11和F12形成相应的分离的第一流体长丝。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两侧的第二流体流F2在第一流体流基本上相对的侧面形成相应的低压区,其趋于分离从第一孔12的增大孔径18排出的第一流体流。此方法也适用于从本体元件的多元第一孔的一或多个形成分离的第一流体流,其中相应的一或多个第一孔12具有如以上所讨论的增大孔径18。
从第一孔12形成分离的第一流体流F11和F12的另一模式包括在接近第一孔12的出口用汇合的第四流体流形成高压区16,然后用分离的第二流体流F2在比第一流体流的流动速度大的第二流动速度拉伸第一流体流F11和F12,其中分离的第一流体流F11和F12形成相应的分离的第一流体长丝。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第四流体流可以从第一和第二流体流形成的序列,或阵列的相对的侧面方向汇合,结果汇合的第四流体流可满足形成高压区16,如以上所讨论的那样。为了实施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孔12不需要增大的孔径18,其也适用于从本体元件多元第一孔中的每一个形成分离的第一流体流,其中在多元第一孔中的每一个出口附近形成相应的高压区1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从多元第一孔以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度分散第一流体形成多元第一流体流,从多元第二孔以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度分散第二流体形成多元第二流体流。根据本发明的相关方面,多元第一流体流的一或多个本体流动速率通过改变相应的第一孔12的尺寸和穿过对应的第一孔12的流体压力二者或之一来控制,其中对应的一或多个第一流体流具有不同的本体流动速率。多元第二流体流的一或多个本体流动速率可相似地控制。而根据本发明的相关方面,具有许多序列或以交替序列排列的许多第一孔和许多第二孔(如以上所讨论的那样)的熔融吹塑模头或本体元件还包括第一方式(用于提供给多元第一孔12的一或多个基本上均匀分布的第一流体以在第一速度并在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率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F1)和第二方式(用于提供给多元第二孔14的一或多个基本上均匀分布的第二流体以在第二速度并在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率形成许多第二流体流F2)。根据本发明的这一方面,通过拉伸和拉细来自模头组件的许多第一孔的许多第一流体流形成的许多第一流体长丝的分散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流体对许多第一孔12的分布来控制。
在图3,4和5中,示范性的模头组件100包括许多叠层元件或板。图3的板从图3a的板开始结束于图3s的板一个落在另一个上面而被组装。图3f-3k的板分别对应于图4a-4f的板,图3f-3l的板对应于图5的组件,它显示了许多第一孔110和第二孔120(如以上所讨论的那样)的交替序列。提供到模头组件100的第一和第二流体按如下所述被分配到许多第一孔110和第二孔120。将第一流体,通过图3h(也在图4c中显示)的板内的许多通道134,从图3f(也在图4a中显示)的板内的第一闸板腔入口132提供到图3g(也在图4b中显示)的板内的第一闸板腔130和图3i(也在图4d中显示)的板内的第一储料腔140(在该处将第一流体储存)。然后将第一流体从储料腔140通过图3j(也在图4e中显示)的板内的许多通道136提供到图3k(也在图4f中显示)的板内的许多第一狭缝109。当图3k的板配置在图3j的板和图3l的板之间时,这许多第一狭缝109形成许多在图5中所示的第一孔110。将第二流体,通过图3n的板内的许多通道135,从图3f-3o的板内的第二闸板腔入口152提供到图3o的板内的第二闸板腔150和图3m的板内的第二储料腔160(在该处将第二流体储存)。然后将第二储料腔160内储存的第二流体通过图3l的板内的许多通道137提供到图3k的板内的许多第二狭缝1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穿过每一通道134的第一流体本体流动速率通过改变通道134的尺寸来控制。在图3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将从第一闸板腔130提供的第一流体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并通过许多通道134(具有变化的尺寸以补偿沿着第一闸板腔出口部分的压力减小并通过每一通道134提供基本上相同的第一流体本体流动速率)提供到第一储料腔140。基本上均匀分布的第一流体在第一储料腔140内储存并通过第一储料腔出口的许多通道1 36提供到许多第一孔110。而这许多第一孔110(它们基本上尺寸相同)将均匀分布的第一流体分散以第一速度和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率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类似地,将从第二闸板腔150提供的第二流体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并通过许多通道135(具有变化的尺寸以补偿沿着第二闸板腔出口部分的压力减小并通过每一通道135提供基本上相同的第二流体本体流动速率)提供到第二储料腔160。基本上均匀分布的第二流体在第二储料腔160内储存并通过第二储料腔出口的许多通道137提供到许多第二孔120。而这许多第二孔120(它们基本上尺寸相同)将均匀分布的第二流体分散以第二速度和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率形成许多第二流体流。
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穿过任一或多个孔110和120的流体本体流动速率可通过改变对应的孔的尺寸而选择性地变化。在交替的或相重的构形中,穿过任一或多个第一和第二孔110和120的流体本体流动速率可通过改变横断对应的孔的压力而选择性地变化。横断孔的压力可以例如通过沿着至所选择孔的流体流动通道形成一个造成流体压力降低的附加模腔,而降低。如果模头组件由许多如上讨论的单个的板组装,则附加模腔或腔可以在所存在的其中一块板内或在一附加板内很容易地形成。
图5相对于许多第一狭缝109,它们形成许多第一孔110,显示许多设置在凹口内带有锥形孔径121的第二狭缝119,它们形成许多第二孔120。如以上所讨论的,此构形降低了第一流体流从许多第一孔110移动向上返回并进到许多第二孔120的趋势并且改进了许多第二流体流。为了得到此构形,图3j-3l的板具有相应的锥形狭缝121以便当图3j-3l的板组装时提供锥形孔径。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图3j-3l的板可以具有狭缝构形以便相对于图2a提供以上所讨论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构形任何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模头组件100包括第三种方式以在许多第一孔110的每一出口附近用会聚的第三流体流产生高压区,其中高压区在终止提供第一流体至第一孔之后阻塞来自相应的第一孔的残留的流体流(如以上所讨论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相关方面,将许多第二流体流转向形成如以下所讨论的高压区。
在图3和6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模头组件100包括许多叠层元件或板,其中图3b-3f的板分别对应于图6的局部模头组件中的板502-506。根据此示范性的构形,第三流体从第三流体入口172延伸穿过图3b-3e的板供入图3e的板中的第一分布腔170,穿过图3d的板中的许多孔173,供入图3c的板中的模腔174,和供入图3b的板中的模腔176。然后从模腔176穿过图3c的板中的第一多元孔178(该孔178形成会聚第三流体流的第一分力)提供第四流体。第三流体也从第三流体入口172(其持续延伸穿过图3e-3q的板)供入图3q的板中的第二分布腔180,供入图3r的板中的多元孔183,供入图3s的板中的腔184,以及供入图3t的板中的腔186。然后从腔186穿过图3s的板中的第二多元孔188(该孔188形成会聚第三流体流的第二分力)提供第四流体。多元孔173和183有各种尺寸,它们分别补偿腔170和180中的压力变化并均匀分布和把第三流体流供入腔174和184。根据此构形,会聚的第三流体流分别从孔178和188以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率被分配。然而,如以上所讨论的,穿过任何一或多个孔178和188,第三流体本体流动速率可以有选择地变化。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会聚从第一多元孔178发散的第三流体流的第一分力和会聚从第二多元孔188发散的第三流体流的第二分力会聚在多元第一孔110每一个出口附近形成高压区。在此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会聚第三流体流在第一流体流的流动方向上没有流动分力,其中许多高压区可用于阻止或堵塞终止第一流体供至第一流体入口132之后残留流体从多元第一流体孔的流动。在另一应用中,会聚第三流体流可用于形成如上讨论的分离的第一流体流。
模头组件100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形成许多基本上相同厚度的板,或者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许多具有不同厚度的板,其中,每块板的厚度均由如图3-5中所示限定的导管或腔的尺寸确定。该板可由金属、塑料和陶瓷连同其它材料构成,该板可通过冲压、冲孔、化学蚀刻、机械加工,和激光切割连同其它方法制造,它们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对费用是显著的。此外,包括许多板的模头组件100,如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所示,在孔或阵列,和流体流动与分布通道的构形中,提供相当大的设计灵活性,该设计和制造不受限于现有技术钻孔方法所施加的束缚。例如,可以容易地制造本模头组件的板,以生产具有基于一或多个图2b示范性构形的结构的模头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流体被供至模头组件100的普通流体共界面上对应的第一和第二流体入口132和152。图7是用于安装模头组件100和向其提供流体的示范性模头接套组件200。该模头接套组件200包括安装在界面210模头组件的其具有第一流体出口212,第二流体出口214,和控制或第三流体出口216,它们每一个都通过对应的导管连接到接套200本体部分220上对应的流体入口213,215和217。在另一实施例中,模头接套组件200包括带有第一流体出口232,第二流体出口234,和控制或第三流体出口236的第二界面230,它们也通过对应的导管延长部分,未示,连接到接套200本体部分220上对应的流体入口213,215和217。第二安装界面230以相对于第一安装界面210的某一角度,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是90度角,定位。
模头组件100通过将模头组件100安装到安装界面210或230上而连接到接套200。在每一安装界面210和230的流体出口附近的座上配置一密封元件,像O形圈,未示,以便在模头组件100和接套200之间提供密封。模头组件100和安装界面210与230也可以包括啮合对中接头以便于模头组件100在接套200上的对中和安装。在某一构形中,模头组件100安装在接套界面210和对应的夹持板240(该板夹持模头组件100安装在界面上)之间。一未示的螺栓通过夹持板230的中心孔232,并通过模头组件100的中心孔,配置到接套组件200的本体部分220的螺孔222内,这使得易于相对于接套组件200安装和拆卸模头组件100。类似的夹持板(未示)安装在未使用的安装界面上以密封其上的流体出口。在未示的另一构形中,第二模头组件100被安装在第二安装界面结果接套200同时将流体提供到两个模头组件。
图3a是模头组件流体转换界面板,用于使单个流体流转向或形成第二流体流或形成第三流体流,如以上所讨论的那样。该流体流动转换板包括第一流体入口132,转换的流体入口190,初始流体流动通道192(其将流体入口190与第三流体入口172连接),和第二流体流动通道194(其将流体入口190与第二流体入口152连接)。该初始流体流动通道192是在初级通道192和第二通道194之间造成不对称最小阻力的通道,结果供至流体入口190的流体具有沿着弯曲的初级流体流动通道192朝着第三流体入口172流动的趋势。来自流体入口190的流体通过沿着初级通道192引入的阻塞(其造成流体沿着第二通道194朝着第二流体入口152流动)而从初级通道192转移到第二通道194。在此示范性实施例中,阻塞是从控制流体入口193引入的一控制空气流,其推动转换的流体朝着第二流体流动通道194流动。图3a的板还包括带有相对端部分的狭缝195,其通过图3b的板中对应的孔196和197连接到在图3c和3d相邻板中为流体压力平衡而形成的凹口198。根据此构形,第一流体出口212,第二流体出口214,和模头组件接套200的控制流体出口216分别连接到第一流体入口132,转换的流体入口190,和图3a的转换板的控制流体入口193以便将流体供至模头组件100。
在一应用中,模头组件接套200连接到可从ITWDynatec,Hendersornvile,Tennessee买到的MR-1300注嘴模件,其包括靠压缩空气驱动的阀用于控制第一流体供至模头组件接套200的第一流体入口213。接套200的控制空气入口215连接到MR-1300阀驱动空气供给源以便提供控制空气流至模头组件100的控制流体入口193,当MR-1300阀被打开将第一流体供至模头组件100的第一流体入口132时其引导流体从换向流体入口190至模头组件的流体入口152。根据此构形,供至模头组件100的第一和第二流体如以上所讨论的从第一孔110和第二孔120被分散。当MR-1300阀被关闭以终止第一流体供应时,就终止至模头组件100控制流体入口193的控制空气,其中来自换向流体入口190的流体被引导到流体入口172形成会聚的空气流,其阻塞来自第一孔的第一流体,如以上所讨论的那样。
图3z是模头组件流体界面板,用作图3a中模头组件流体换向界面板的替换物,其中模头组件100的流体入口190直接连接到第二流体入口152,而模头组件100的流体入口193直接连接到第三流体入口172。根据此构形,接套200的控制空气入口215连接到MR-1300阀驱动空气供应源以便当MR-1300阀闭合从而终止第一流体至模头组件100的第一流体入口132时,将控制空气提供到模头组件100的流体入口193。此专用构形提供更灵敏的残留第一流体流动阻塞,因为不需要换向延迟以形成会聚第三流体流。这样模头组件的会聚第三流体流在第二流体流存在(其拉伸和拉细第一流体流),但不受其影响下形成高压区。在此外的另一构形中,供至流体入口193的流体独立于MR-1300阀驱动空气供应源在相应的流体流范围内提供更多的控制。
根据另一示范性应用,此处揭示的熔融吹塑方法和装置在制造过程(包括人体流体吸收卫生制品的生产)中将熔融吹塑的粘合剂分散至基片上。根据这些应用的构形,其示于图7中,许多至少两个相邻的模头组件100配置在对应的并排排列的模头组件接套200中形成许多对应每一相邻模头组件100相邻的第一孔110和第二孔120的线性排列。为了熔融吹塑粘合剂分散实施,模头组件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其在每一面上的尺寸均在大约0.001和0.030英寸之间。然而这些尺寸并不受限制,对于这些应用或其它应用,它们可大可小。在一构形中,许多相邻模头组件的至少最末端的一个第一孔具有改进的第一流体流动波动以便控制(根据本发明以上所讨论的方面和实施例)从模头组件阵列分散的熔融吹塑粘合剂的边缘轮廓或边缘定界。在另一构形中,将许多相邻模头组件的许多第一孔定位以产生许多第一流体流的轻微发散,这就提供了均匀的熔融吹塑粘合剂在基片上的应用。在另一构形中,至少多元第一流体流一或多个根据以上所讨论的一或多个构形具有不同的本体流动速率。模头组件100的板可连同其它方式一道在高温和压力下通过低温焊接、钎焊、机械紧固,熔接和粘合剂粘接而组装。
虽然本发明的以上叙述己能使本技术领域的任何熟练人员制造和使用本发明所被认为的最佳模式,然而本技术领域的任何熟练人员都理解和明白在此处所揭示的特殊示范性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存在许多变形、组合、改性和同等物。因此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处所揭示的特殊示范性实施方案而是限定在附加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熔融吹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第一速度分散第一流体形成第一流体流;沿着基本上第一流体流相对的两侧以第二速度分散第二流体形成分离的第二流体流;用分离的第二流体流以比第一流体流的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拉伸第一流体流;和沿着第一流体流的两侧非会聚引导第一流体流和分离的第二流体流,其中通过拉伸第一流体流而拉细第一流体流形成第一流体长丝。
2.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改变第一流体流和至少一个分离的第二流体流之间的空间之一,通过改变至少分离的第二流体流之一的数量,和通过改变至少分离的第二流体流之一的速度来控制第一流体流波动的步骤。
3.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从本体元件的第一孔分散第一流体形成第一流体流;终止从第一孔分散的第一流体的供应;随着会聚分离的第三流体流而在第一孔出口附近产生高压区;和终止第一流体的供应之后用贴近第一孔出口所产生的高压区阻塞来自第一孔的残留第一流体流。
4.权利要求3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分离的第二流体流更改方向形成会聚第三流体流的步骤。
5.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分散来自本体元件第一孔的第一流体形成第一流体流;通过分散第一流体穿过第一孔的增大直径形成来自第一孔的分离的第一流体流并用分离的第二流体流以比第一流沐流的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拉伸第一流体流,其中分离的第一流体流被拉细形成对应的分离第一流体长丝。
6.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分散来自本体元件第一孔的第一流体形成第一流体流;随着会聚第四流体流通过贴近第一孔的出口产生高压区并用分离的第二流体流以比第一流体流的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拉伸第一流体流形成来自第一孔的分离的第一流体流,其中分离的第一流体流被拉细形成对应的分离第一流体长丝。
7.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沿着第一流体流的两侧以平行于第一流体流和分离的第二流体流的方向引导的步骤。
8.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发散地引导第一流体流和分离的第二流体流的步骤。
9.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的步骤以第一速度分散第一流体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以第二速度分散第二流体形成许多第二流体流,以交替序列排列许多第一流体流和许多第二流体流,结果多元第二流体流的每一个基本上位于多元第一流体流的每一个相对的侧面;用许多第二流体流以比许多第一流体流的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拉伸许多第一流体流;和非会聚地引导许多第一流体流和许多第二流沐流;其中许多第一流体流被拉细形成许多第一流体长丝。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从本体元件的许多第一孔分散第一流体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终止从许多第一孔分散的第一流体的供应;随着会聚第三流体流而在多元第一孔的每一个出口附近产生高压区;和终止第一流体的供应之后用贴近多元第一孔的每一个出口所产生的高压区阻塞来自多元第一孔的残留第一流体流。
11.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分散来自本体元件的许多第一孔的第一流体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通过分散第一流体穿过每一多元第一孔中每一个的增大直径形成来自多元第一孔中每一个的分离的第一流体流并用许多第二流体流以比许多第一流体流的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拉伸许多第一流体流,其中分离的第一流体流被拉细形成对应的分离第一流体长丝。
12.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分散来自本体元件的许多第一孔的第一流体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随着会聚第四流体流通过贴近多元第一孔中每一个的出口产生的高压区并用许多第二流体流以比许多第一流体流的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拉伸许多第一流体流形成来自多元第一孔中每一个的分离的第一流体流,其中分离的第一流体流被拉细形成对应的分离第一流体长丝。
13.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分散第一流体的步骤以在第一速度和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度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
14.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改变至少许多第一流体流之一和至少许多两侧第二流体流之一之间的空间之一,通过改变至少许多第二流体流之一的数量,和通过改变至少许多第二流体流之一的速度来控制至少许多第一流体流之一波动的步骤。
15.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改变对应的第一孔尺寸和跨越对应的第一孔的第一流体压力之一来控制至少许多第一流体流之一的数量的步骤。
16.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节流阀模腔内基本均匀地分布第一流体,基本均匀地分布由第一节流阀模腔入口提供的第一流体;从第一节流阀模腔出口提供在第一节流阀模腔内分布的基本均匀分布的第一流体;存储从第一节流阀模腔出口提供的在第一储料缸模腔内基本均匀分布的第一流体从第一储料缸模腔出口提供在第一储料缸模腔内存储的基本均匀分布的第一流体;和分散从第一储料缸模腔出口从许多第一孔提供的基本均匀分布的第一流体以第一速度和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率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节流阀模腔内基本均匀地分布第二流体,基本均匀地分布由第二节流阀模腔入口提供的第二流体;从第二节流阀模腔出口提供在第二节流阀模腔内基本均匀分布的第二流体;存储从第二节流阀模腔出口提供的在第二储料缸模腔内基本均匀分布的第二流体;从第二储料缸模腔出口提供在第二储料缸模腔内存储的基本均匀分布的第二流体;和分散从第二储料缸模腔出口从许多第二孔提供的基本均匀分布的第二流体以第二速度形成许多第二流体流。
18.一种熔融吹塑装置,它包括在本体元件中的许多第一孔用于分散第一流体和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在本体元件中的许多第二孔用于分散第二流体和形成许多第二流体流;以交替序列排列的许多第一孔和许多第二孔致使许多第二流体孔之一基本上位于多元第一孔中每一个相对侧面上;定位的许多第一孔和许多第二孔以便非会聚地引导许多第一流体流和许多第二流体流;和间隔的许多第一孔和许多第二孔致使许多以第一速度的第一流体流从许多第一孔被许多以比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的第二流体流拉伸;其中通过拉伸许多第一流体流而拉细许多第一流体流形成许多第一流体长丝。
19.权利要求1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本体元件中的许多第三孔用于分散第三流体和形成许多第三流体流;为了会聚第三流体流并在贴近多元第一孔中每一个出口产生高压区而排列的许多第三孔;其中高压区在终止第一流体的供应之后阻塞来自对应的第一孔的残留流体流。
20.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中为了平行引导许多第一流体流和许多第二流体流而定位许多第一孔和许多第二孔。
21.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中为了分散地引导许多第一流体流和许多第二流体流而定位许多第一孔和许多第二孔。
22.权利要求1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基本上均匀地分布供至许多第一孔的第一流体以第一速度和以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率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的第一工具;和用于基本上均匀地分布供至许多第二孔的第二流体以第二速度形成许多第二流体流的第二工具。
23.权利要求22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贴近许多第一孔的每一出口用会聚第三流体流产生高压区的第三工具,其中高压区在终止第一流体的供应之后阻塞来自对应的第一孔的残留流体流。
24.权利要求22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从多元第一孔的每一个形成分离的第一流体流的第四工具。
25.权利要求24的装置,第四工具包括连接到多元第一孔的每一个增大的孔径,其中通过用许多第二流体流以比许多第一流体流的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拉伸许多第一流体流可从多元第一孔中每一个形成分离的第一流体流。
26.权利要求24的装置,第四工具包括贴近许多第一孔的每一出口用会聚第四流体流产生的高压区,其中通过用许多第二流体流以比许多第一流体流的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拉伸许多第一流体流可从每一多元第一孔形成分离的第一流体流。
27.权利要求1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本体元件中的第一节流阀模腔,该第一节流阀模腔具有第一节流阀模腔入口和第一节流阀模腔出口;在本体元件中的第一储料缸模腔,该第一储料缸模腔具有连接到第一节流阀模腔出口的第一储料缸模腔入口且第一储料缸模腔具有连接到许多第一孔的第一储料缸模腔出口,其中供至第一节流阀模腔入口的第一流体以第一速度和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度被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到许多第一孔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
28.权利要求27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本体元件中的第二节流阀模腔,该第二节流阀模腔具有第二节流阀模腔入口和第二节流阀模腔出口;在本体元件中的第二储料缸模腔,该第二储料缸模腔具有连接到第二节流阀模腔出口的第二储料缸模腔入口且第二储料缸模腔具有连接到许多第二孔的第二储料缸模腔出口,其中供至第二节流阀模腔入口的第二流体被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到许多第二孔形成许多第二流体流。
29.权利要求18的装置,配置在本体元件对应的孔径中的多元第二孔的每一个相对于许多第一孔凹入本体元件中的许多第二孔。
30.权利要求18的装置,配置在本体元件对应的增大孔径中的多元第二孔的每一个相对于许多第一孔凹入本体元件中的许多第二孔。
31.权利要求1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许多至少两个相邻排列的本体元件,其中每一本体元件的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交替序列顺序地与相邻的本体元件的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交替序列对准。
32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中本体元件是包括许多叠层元件的模头组件。
33.权利要求32的装置,模头组件的许多叠层元件包括在本体元件中具有第一节流阀模腔的第一板,该第一节流阀模腔具有第一节流阀模腔入口和第一节流阀模腔出口;在本体元件中具有第一储料缸模腔的第二板,该第一储料缸模腔具有连接到第一节流阀模腔出口的第一储料缸模腔入口,且该第一储料缸模腔具有连接到许多第一孔的第一储料缸模腔出口;和具有许多第一孔和许多第二孔的第三板,其中供至第一节流阀模腔入口的第一流体被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到许多第一孔以第一速度和基本上相同的本体流动速率形成许多第一流体流。
34.权利要求33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本体元件中具有第二节流阀模腔的第四板,该第二节流阀模腔具有第二节流阀模腔入口和第二节流阀模腔出口;在本体元件中具有第二储料缸模腔的第五板,该第二储料缸模腔具有连接到第二节流阀模腔出口的第二储料缸模腔入口,且该第二储料缸模腔具有连接到许多第二孔的第二储料缸模腔出口,其中供至第二节流阀模腔入口的第二流体被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到许多第二孔形成许多第二流体流。
35.权利要求33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第六板,该第六板具有许多连接到第一节流阀模腔和第一储料缸模腔的通道;和在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的第七板,该第七板具有许多连接第一储料缸和许多第一孔的通道,其中在第六板中的许多通道和在第七板中的许多通道加工成这样的尺寸以便基本均匀地分布从第一节流阀模腔提供到许多第一孔的第一流体。
36.权利要求34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在第四板和第五板之间的第八板,该第八板具有许多连接第二节流阀模腔和第二储料缸模腔的通道;和在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的第九板,该第九板具有许多连接第二储料缸模腔和许多第二孔的通道,其中在第八板中的许多通道和在第九板中的许多通道加工成这样的尺寸以便基本均匀地分布从第二节流阀模腔提供到许多第二孔的第二流体。
37.权利要求34的装置,该第三板包括具有许多第一开口和许多第二开口的第十板;带有许多连接第一储料缸模腔至第十板中的许多第一开口的第一出口的第十一板;和带有许多连接第二储料缸模腔至第十板中的许多第二开口的第二出口的第十二板;其中第十板配置在第十一板和第十二板之间以便形成许多第一孔和许多第二孔。
38.权利要求34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具有连接到第三流体入口的第三节流阀模腔的第十三板;具有第三储料缸模腔和许多会聚流体孔的第十四板;在第十三板和第十四板之间的第十五板,该第十五板具有许多连接第三节流阀模腔和第三储料缸模腔的流体通道;具有连接第三储料缸模腔和十四板的许多会聚流体孔的模腔的第十六板;具有连接到第四流体入口的第四节流阀模腔的第十七板;具有第四储料缸模腔和许多会聚流体孔的第十八板;在第十七板和第十八板之间的第十九板,该第十九板具有许多连接第四节流阀模腔和第四储料缸模腔的流体通道;和具有连接第四储料缸模腔和许多第十八板的会聚流体孔的模腔的第二十板,其中供至第三流体入口和第四流体入口的第三流体被引导会聚并形成贴近许多第一孔的高压区。
39.权利要求3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三流体入口的流体界面板,该流体界面板的第一流体入口连接到第一板的第一节流阀模腔,该流体界面板的第二流体入口连接到第四板的第二节流阀模腔,该流体界面板的第三流体入口连接到第十三板的第三流体入口和第十七板的第四流体入口。
40.权利要求39的装置,该流体界面板是流沐转换界面板,它包括连接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三流体入口的普通流体入口,和用于转换供至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三流体入口之间的普通流体入口的流体的控制流体入口。
41.权利要求39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模头接套组件,其具有用于安装模头组件的第一模头组件界面,该第一模头组件界面具有用于供应第一流体至流体界面板的第一流体入口的第一流体供应出口,该第一模头组件界面具有用于供应第二流体至流体界面板的第二流体入口的第二流体供应出口,而第一模头组件界面具有用于提供第三流体至流体界面板的第三流体入口的第三流体供应出口。
42.权利要求41的装置包括许多相邻排列的至少两个模头接套组件以便形成许多对应的相邻排列的模头组件。
43.权利要求1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模头接套组件,其具有用于安装模头组件的第一模头组件界面,该第一模头组件界面具有第一流体供应出口用于提供第一流体至模头组件,而第一模头组件界面具有第二流体供应出口用于供应第二流体至模头组件。
44.权利要求43的装置,该模头接套组件具有用于安装模头组件的第二模头组件界面,该第二模头组件界面具有第一流体供应出口用于提供第一流体至模头组件,而第二模头组件界面具有第二流体供应出口用于提供第二流体至模头组件。
45.权利要求1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许多至少两个孔的阵列,每一孔阵列由第一孔和在第一孔基本上相对的侧面上配置的两个第二孔构成,其中许多孔阵列以平行方位排列。
46.权利要求1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许多至少两个孔的阵列,每一孔阵列由第一孔和在第一孔基本上相对的侧面上配置的两个第二孔构成,其中许多孔阵列以非平行方位排列。
47.权利要求1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许多至少两个孔的阵列,每一孔阵列由第一孔和在第一孔基本上相对的侧面上配置的两个第二孔构成,其中许多孔阵列在本体元件的分离面上排列以提供三维尺寸的第一流体流。
全文摘要
一种熔融吹塑方法和装置,用于通过由许多叠层元件构成的模头组件的许多第一孔分散粘合剂以第一速度形成许多粘合剂流,并通过模头组件中的许多第二孔分散空气以第二速度形成许多空气流。许多第一孔和第二孔以交替序列排列致使多元第二孔之一位于多元第一孔的每一个的基本上相对的侧面上,多元第一孔的与基本上相对侧面上的一多元第二孔侧面相接,其中许多第一孔和第二孔被定位以便非会聚引导许多粘合剂流和许多空气流。用许多空气流以比许多粘合剂流的第一速度高的第二速度拉伸和拉细许多粘合剂流,其中将许多粘合剂流拉细形成可用于生产吸收人体流体的卫生制品的许多粘合剂长丝。
文档编号D01D5/098GK1188824SQ9712280
公开日1998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8日
发明者郭巨秋 申请人:伊利诺斯工具制造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