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结构的染色机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45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结构的染色机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染色机,尤其涉及一种没有喷染死角,且布匹通过时亦不会扭转呈绳状的改良结构的染色机喷嘴。
一般染色厂所使用的常温或高温快速染色机,其染色的原理,主要是借喷嘴所喷出的染液和布匹浸染槽中循环,以达到染色效果。其中染色品质的好坏,约70~80%取决于喷嘴的功效,而染槽对于布匹浸染的效果,仅占约20%~30%。由此可知,喷嘴对于染色机的重要性,犹如汽车中的引擎一样,所以,布匹染色的成败,喷嘴的设计与功能占有很大的因素。
习用染色机所使用的喷嘴,主要分为二大类,第一种为矩形喷嘴(一般称为溢流喷嘴);另一种为圆形喷嘴(一般称为喷流喷嘴)。然而其在实际浸染工程使用时,皆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兹配合附图叙述如后如


图1至图3所示,为习用圆形喷嘴的示意图,该圆形喷嘴(1)水流由环状导水口(11)注入,其所喷出的染液是呈倒圆锥状而相交于一点,如图3所示,这种喷流喷嘴特点为水的流量小而压力大,因而带动布匹(C)的力量大且速度快。但是其缺点是该喷嘴所喷出的染液是相交一点,虽然因此具有较大的水压可带动布匹(C)循环运转,但是也因而造成布匹(C)扭转而呈绳状,较易形成直线摺痕,为其最大缺点。
又,图4至图6所示,为习用矩形喷嘴的示意图,该矩形喷嘴(2)的导水口(21)是呈长方形,其两侧所喷出的水流的相交位置概呈片状(线状),如图6所示,而不是呈点状,其特点为水的流量大而压力小,因此布匹较不易呈绳状,但其缺点是矩形喷嘴的各端角处会形成喷流的“死角”,于是流经此处的布匹(C),不易喷染均匀,为其最大缺点。
本创作人有鉴于习用圆形喷嘴或矩形喷嘴皆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于是针对问题点而积极谋求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染色机喷嘴,该喷嘴的导水口内径是概呈一椭圆形体,且令其前、后两侧为直线平行对称状,又,左、右两侧为圆弧对称状;导水口上方的本体入口,其内径亦按导水口内径的相对比例概呈椭圆形体,且由上而下呈渐缩状态,借此,其喷染时具有无死角的优点,且布匹通过时亦不会扭转呈绳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结构的染色机喷嘴,包括一喷嘴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喷嘴本体的导水口内径概呈一椭圆形体,且令其前、后两侧为直线平行对称状,又左、右两侧为圆弧对称状,导水口上方的本体入口,其内径亦依导水口内径的相对比例概呈椭圆形体,且由上而下呈渐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习用圆形喷嘴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习用圆形喷嘴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3-3断面的示意图。
图4是习用矩形喷嘴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是习用矩形喷嘴的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6-6断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8-8断面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9-9断面的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7、8、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改良型喷嘴(3),其特征在于该喷嘴(3)的导水口(31)内径概呈一椭圆形体,且令其前、后两侧(F)、(B)为直线平行对称状,又,左、右两侧(L)、(R)为圆弧对称状;导水口(31)上方的本体入口(32),其内径亦按导水口(31)内径的相对比例概呈椭圆形体,且由上而下呈渐缩状态。
借助上述特征,本实用新型在喷染布匹(C)时,其前、后直线部分所喷出的染液或水流,会呈线状(片状)相交,而非相交一点,故布匹(C)不会扭转而呈绳状。此外,左、右两侧的圆弧部分(L)、(R),亦对布匹(C)的端角进行喷染,所以没有任何死角。故,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巧妙设计,而完全摒除习用矩形喷嘴及圆形喷嘴的缺点,并撷取两者的优点融合于一身,为一具有进步性的新型喷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构造,为昔所无,且确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并具有可供产业利用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要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染色机喷嘴,包括一喷嘴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喷嘴本体的导水口内径概呈一椭圆形体,且令其前、后两侧为直线平行对称状,又左、右两侧为圆弧对称状,导水口上方的本体入口,其内径亦依导水口内径的相对比例概呈椭圆形体,且由上而下呈渐缩状态。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结构的染色机喷嘴,包括一喷嘴本体,该喷嘴本体的导水口内径概呈一椭圆形体,且令其前、后两侧为直线平行对称状,又左、右两侧为圆弧对称状,导水口上方的本体入口,其内径亦依导水口内径的相对比例概呈椭圆形体,且由上而下呈渐缩状态。其喷染时具有无死角的优点,且布匹通过时亦不会扭转呈绳状。
文档编号D06B3/00GK2384965SQ9921470
公开日2000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30日
发明者陈木山 申请人:陈木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