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给进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3920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给进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给进器,属于纱线纺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纱线纺织设备中有一类装置是控制丝线给进的,用于控制给进纱线本身的张力并保持稳定的输出,称为纱线给进器,一般包括张力传感器、马达和电子控制单元。
市售的这类设备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故障风险较高,难以保持进线张力的恒定。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纱线给进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有利于保持纱线张力的稳定输出。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4]—种纱线给进器,包括张力传感器、马达和电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给进器含有一个转角圆角过渡的纺锤形主体,所述马达设置在主体的中部,马达正面设有由马达同步带动的卷轮,卷轮的中心处于主体的中心线上;所述张力传感器设置在主体的下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主体内部的控制板,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张力传感器所反馈的张力信号,对马达的启停转速做出调整。
[0005]纺锤形主体有利于绕线稳定。
[0006]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进线器,进线器含有一个与主体上端面连接的底座和一个进线板,进线板的中部开孔处于主体的中心线上;进线板的高度不超过卷轮的高度;进线板含有一个矩形槽,矩形槽的槽底面为圆弧面;进线板的侧壁内设一个凸齿,凸齿朝向矩形槽槽底的内边为圆弧边。
[0007]所述圆弧边的端点与进线板侧壁之间的高度大于矩形槽圆弧面的直径;进线板另一个侧壁开设与凸齿相配合的通槽;凸齿伸入通槽,防止纱线逃逸。
[0008]所述卷轮含有一个突出与主体外立面的筒体;所述筒体外部均匀设有竖直的防滑条;所述筒体设有三个围绕筒体中心均匀分布的内凹部;该内凹部水平截面为朝向筒体中心的内凹圆弧;筒体的顶端设有外伸边沿;外伸边沿分布除内凹部的筒体顶端。
[0009]所述进线器与卷轮之间的主体上设有分隔器,该分隔器包含一个嵌入安装在主体上的底板和一根竖直安装在底板上的分隔管,分隔管由与底板固接的竖直管和与竖直管顶部相接的弯管组成;弯管向进线器方向弯折;底板上设有用于调节底板倾斜度的调节螺钉。
[0010]所述竖直管和弯管之间的夹角为100?160°。
[0011]所述张力传感器突出安装在主体的外立面上,张力传感器的外形贴合纺锤形下部主体的侧壁;张力传感器包含用于检测纱线张力的触头,以及用于调整参数的控制键;控制键设于张力传感器的外表面上.
[0012]所述张力传感器的左侧侧壁设有导线环,张力传感器的下部底面设有理线器。
[0013]所述理线器含有一个U形主体,U形主体含有两个直线臂和一个半圆转角,直线臂上设有向内伸出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在左直线臂的中部,第一凸块含有两个圆弧边,第一圆弧边起点为左直线臂外侧边沿的一条外凸圆弧,第二圆弧边为起点为半圆转角与直线臂外切点的内凹圆弧,外凸圆弧与内凹圆弧的交点高度大于圆弧转角的半径;第二凸块包含两个形状与第一凸块一样的上、下分块,上分块与U形主体的上端面平齐,下分块与U形主体的下端面平齐;上分块、下分块的内凹圆弧和第一凸块的内凹圆弧,以及半圆转角的半圆圆弧组成了一个半径与圆弧转角半径一致的整圆。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进线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发明卷筒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发明分隔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发明理线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纱线给进器包括张力传感器16、马达3和电子控制单元。纱线给进器含有一个纺锤形主体I,纺锤形转角圆角过渡;所述马达3设置在主体的中部,马达3正面设有由马达3同步带动的卷轮12,马达3的背面为裸露的合金外壳,卷轮12的中心处于主体I的中心线上;所述张力传感器16设置在主体I的下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主体I内部的控制板,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张力传感器16所反馈的张力信号,对马达3的启停转速做出调整。
[0020]所述卷轮12含有一个突出与主体I外立面的筒体,筒体外部均匀设有竖直的防滑条9;筒体的顶端设有外伸边沿13;所述筒体设有三个围绕卷轮12中心均匀分布的内凹部10;该内凹部10水平截面为朝向筒体中心的内凹圆弧。内凹圆弧的宽度不小于两个防滑条9的间距。最佳为内凹圆弧的宽度为防滑条间距的1.5倍,内凹圆弧的高度为防滑条间距的I/2。
[0021]含外伸边沿13的卷轮12外径不大于主体中部的最大宽度。外伸边沿13分布除内凹部10的筒体顶端。所述含外伸边沿13的卷轮12外径不大于纱线给进器主体I中部的最大宽度。防滑条9设计增大了绕线阻力,并可保持张力稳定;内凹圆弧设计方便检修挑线,同时还具有散热的功能。
[0022]所述主体I的顶部设有进线器6,进线器6含有一个与主体上端面连接的底座5和一个进线板7,进线板7的中部开孔处于主体I的中心线上。进线板7的高度不超过卷轮12的高度。如图2所示,进线板7含有一个矩形槽17,矩形槽17的槽底面为圆弧面20;进线板7的侧壁内设一个凸齿21,凸齿21朝向矩形槽17槽底的内边为圆弧边。圆弧边的端点与进线板7侧壁之间的高度大于矩形槽17圆弧面的直径。进线板7的另一个侧壁开设与凸齿21相配合的通槽22。凸齿21伸入通槽22,防止纱线逃逸。所述进线板7通过外侧壁上的滑槽8与底座5连接。
[0023]所述进线器6与卷轮12之间的主体I上设有分隔器4,该分隔器4包含一个嵌入安装在主体上的底板8和一根竖直安装在底板上的分隔管11,分隔管11由与底板8固接的竖直管27和与竖直管顶部相接的弯管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