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板框式陶瓷压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40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缠绕板框式陶瓷压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式陶瓷压砖机,特别是其中的主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缠绕式陶瓷压砖机都具有一个主框架,该主框架包括上梁、下梁和支撑在上梁、下梁之间的立柱。在已有技术中,整个下梁就是一个单一的零件,体形庞大,重达几十吨,一般只能以铸造形式制作毛坯,对铸造工艺要求非常严格,一旦铸造工艺存在缺陷,整个下梁就会报废,加工难度大,再者,整个上梁也是一个重达几十吨的铸件,同样存在上述缺点,而且在上梁内还要预留作油箱用的空腔,空腔表面清砂难度大,人工打磨费工费时。另一方面,由于上梁和下梁都是体积庞大而且笨重的铸件,因此在将上梁、下梁以及立柱缠绕成一体时,缠绕工艺复杂,缠绕难度大,缠绕设备负荷重,而且最后完成的主框架也很笨重,给整机的安装、运输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缠绕式陶瓷压砖机的主框架结构,提供一种便于加工、简化缠绕工艺、降低加工成本的缠绕板框式陶瓷压砖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缠绕板框式陶瓷压砖机包括一个主框架,该主框架包括上梁、下梁和支撑在上梁、下梁之间的立柱,特别地,立柱分为前后两排,相应地,上梁分为前后两块竖立的板状体,分别架设在前后两排立柱之上,下梁亦分为前后两块竖立的板状体,分别垫托在前后两排立柱之下;上梁以及下梁的前块板状体与前排立柱缠绕成一体构成前板框,上梁以及下梁的后块板状体与后排立柱缠绕成一体构成后板框;在上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之间固定有上托板,在下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之间固定有下托板,使前板框和后板框连接成一体构成主框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梁和下梁分为前后两块板状体,因此上梁和下梁的毛坯制造方式可有多种选择,可以铸造,可以锻造,还可以选用厚钢板制作,毛坯加工方便,降低了加工成本,此外,由于整个主框架分为前板框和后板框,两块板框可分别缠绕,因此缠绕工艺得到简化,并使缠绕设备负荷大大减少,缠绕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又进一步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降低了缠绕式陶瓷压砖机的制造成本,简化了制造工艺,使主框架的重量大大减轻,方便了整机的安装和运输。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想,不再是上梁与油箱整体铸造成型,避开了难度大的铸造和清砂工艺,使上梁的制造尤为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缠绕板框式陶瓷压砖机的主框架包括上梁、下梁和前后两排立柱。上梁分为前后两块竖立的板状体1a、1b,分别架设在前后两排立柱2a、2b之上。下梁亦分为前后两块竖立的板状体3a、3b,分别垫托在前后两排立柱2a、2b之下。上梁的前块板状体1a、下梁的前块板状体3a以及前排立柱2a,由钢丝4缠绕成一体,构成前板框,上梁的后块板状体1b、下梁的后块板状体3b以及后排立柱2b,由钢丝5缠绕成一体,构成后板框。在上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1a、1b之间连接有上托板6,由螺钉7固定,在下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3a、3b之间连接有下托板8,由螺钉9固定,使前板框和后板框连接成一体构成主框架。这种主框架结构与已有技术相比,上梁和下梁的加工方式更加灵活,而且重量减轻,便于加工,并使缠绕设备负荷大大减少,简化了缠绕工艺,使整台陶瓷压砖机加工成本降低。上梁以及下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1a、1b、3a、3b的曲线形状可以是圆弧形、抛物线形或其它曲线形状,但最好是圆弧形,以使钢丝受力均匀。同已有的缠绕式陶瓷压砖机一样,在下梁上还固定有用于支撑整机的支脚10。与主框架的结构改进相适应,陶瓷压砖机的油箱11和充液阀12安装在上托板6的上面,活塞杆13和主活塞缸14安装在上托板6的下面,上托板6还开设有连接在充液阀12与活塞杆的液压通道15之间的液压通道16,下托板8兼作为整机的工作台。由于本实用新型无需对充液阀12、活塞杆13以及主活塞缸14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特殊的改动,可采用与已有技术一样的结构,因此说明书中的各附图均以简化结构表示。油箱11可用板材焊接而成,以避免费工费时的清砂工序。
图1中的上梁和下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都不是单纯的半圆形,其左右两侧都存在直线段,无法采用立式车床加工其中的圆弧面,只能上大型镗铣床加工。为此,图3、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作了进一步改进。该实施例的上梁和下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1a、1b、3a、3b都是半圆形。这样就可以用立式车床加工其中的圆弧面,与镗铣床加工相比,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作为更好的加工方式,还可以先将上梁的板状体与下梁的板状体用夹具对接成一块板后,再上立式车床加工,这样可同时加工上梁和下梁的圆弧面,使加工效率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缠绕板框式陶瓷压砖机,包括一个主框架,该主框架包括上梁、下梁和支撑在上梁、下梁之间的立柱,其特征在于立柱分为前后两排,相应地,上梁分为前后两块竖立的板状体,分别架设在前后两排立柱之上,下梁亦分为前后两块竖立的板状体,分别垫托在前后两排立柱之下;上梁以及下梁的前块板状体与前排立柱缠绕成一体构成前板框,上梁以及下梁的后块板状体与后排立柱缠绕成一体构成后板框;在上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之间固定有上托板,在下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之间固定有下托板,使前板框和后板框连接成一体构成主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板框式陶瓷压砖机,其特征是上梁和下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都是半圆形。
专利摘要一种缠绕板框式陶瓷压砖机,包括一个主框架,其主要特点在于主框架的立柱分为前后两排,相应地,主框架的上梁和下梁也分为前后两块竖立的板状体,上梁以及下梁的前块板状体与前排立柱缠绕成一体构成前板框,上梁以及下梁的后块板状体与后排立柱缠绕成一体构成后板框,在上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之间固定有上托板,在下梁的前后两块板状体之间固定有下托板,使前板框和后板框连接成一体构成主框架。本实用新型的上梁和下梁的毛坯制造方式可有多种选择,加工方便,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由于整个主框架分为前板框和后板框,两块板框可分别缠绕,因此缠绕工艺得到简化,并使缠绕设备负荷大大减少,缠绕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又进一步降低了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B28B3/00GK2645884SQ03237810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罗明照, 韦峰山 申请人:广东佛陶集团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