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00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公路、桥梁、房屋、地下工程的新型高效经济防水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半刚性防渗膏。
背景技术
目前公路、桥梁、房屋、地下工程广泛采用的防水材料通常有刚性和柔性防水材料两大类,如防水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改性沥青、树脂聚合物等,防水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刚性防水材料由于材料孔隙率较大、致密性和与构造物的粘接性较差,一旦产生微裂缝就会出现渗漏;改性沥青类材料与构造物原结构粘接较好,但温差适应性和抗老化性能较差,防水年限受到较大局限;聚酯类材料相比效果较好,但施工较复杂、造价高,应用范围受到一定制约。目前尽管防水材料种类繁多,但性价比好,施工工艺简单,防水性能好,抗冻、抗热、抗老化都能兼顾的防渗材料尚不多见,明显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防渗效果好、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耐老化性能好,性价比高的半刚性活性系列防渗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多种活性微粉和沥青混合而成,其中还加入纤维和水泥外加剂,其配比以重量计为活性微粉100~300∶沥青50~200∶纤维0.01~0.1∶外加剂0.03~0.5;其中,活性微粉指的是比表面积600m2/kg以上的特细水泥、矿渣微粉、粉煤灰原粉、硅灰和砂的组合,其组分以重量比计为水泥30~60,矿粉10~40,粉煤灰10~40,硅灰5~20,砂80~120;沥青指的是根据构造物需要采用的快裂型、中裂型、慢裂型、慢裂快凝型乳化沥青;纤维是指聚脂防裂纤维;外加剂是指水泥减水剂、减水早强剂、缓凝剂等。
按照本发明思路可提供满足不同需要的系列配方,如1、偏柔性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下列重量比成份组成水泥50,矿粉25,粉煤灰15,硅灰10,砂100,纤维0.1,外加剂0.4,慢裂快凝型乳化沥青200。
2、偏刚性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下列重量比成份组成水泥50,矿粉25,粉煤灰15,硅灰10,砂100,纤维0.1,外加剂0.4,快裂型乳化沥青80。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是乳化沥青与活性微粉添加剂材料合适配比反应,生成的高致密性防渗材料,它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抗老化性能好,不加热、不污染环境、与原结构粘结牢固,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性价比高等优点。相比以前也有不少人在乳化沥青中加入不同的材料包括水泥,但它们加入水泥等仅仅是起填充剂的作用。本发明实际上是一种活性微粉混凝土与乳化沥青进行物理化学反应在一级网架的基础上生成一种新型的二级网架,充填于一级网架之间,刚性材料的弹性网架与柔性材料的粘塑性网架互相交叉,构成了弹塑粘性网架,形成一种刚柔相结合的致密材料。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致密性高,其渗水高度几乎为零。
(2)低温循环、抗裂性能好。
(3)高温稳定性能好。
(4)与原结构粘结性能好。
(5)耐腐蚀性能好。
(6)抗老化能力强,服役年限长。
(7)工程造价低,性价比高。
(8)勿需加热,不污染环境,节能、环保效益好,施工简便。
(9)脆度系数可根据构造物需要在3~5之间调整,可刚可柔。
(10)广泛适用于公路、桥梁、隧道、房屋等防渗、防漏,应用行业领域广。


图1是本发明使用工艺流程图。
最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半刚性活性系列防渗膏,由多种活性微粉和沥青混合而成,其中还加入纤维和水泥外加剂,其配比以重量计为活性微粉100~300∶沥青50~200∶纤维0.01~0.1∶外加剂0.03~0.5;其中,活性微粉指的是比表面积600m2/kg以上的特细水泥、矿渣微粉、粉煤灰原粉、硅灰和砂,其组分以重量比计为水泥30~60,矿粉10~40,粉煤灰10~40,硅灰5~20,砂80~120。防渗膏的刚性和柔性可通过活性微粉与沥青的添加比例变化调整,形成系列产品,然后按照图1所示流程进行施工即可,能广泛适用于公路、桥梁、隧道、房屋等防渗、防漏及裂缝处治理,应用行业领域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偏柔性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下列成份组成(重量比)水泥50,矿粉25,粉煤灰15,硅灰10,砂100,纤维0.1,水泥缓凝剂0.4,沥青200;实施例2偏刚性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下列成份组成(重量比)水泥50,矿粉25,粉煤灰15,硅灰10,砂100,纤维0.1,减水早强剂0.4,沥青80;实施例3一般用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下列成份组成(重量比)水泥30,矿粉40,粉煤灰10,硅灰5,砂80,纤维0.01,水泥减水剂0.03,沥青50;实施例4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下列成份组成(重量比)水泥30,矿粉40,粉煤灰10,硅灰5,砂80,纤维0.01,缓凝剂0.03,沥青65;实施例5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下列成份组成(重量比)水泥30,矿粉40,粉煤灰10,硅灰5,砂80,纤维0.01,水泥减水剂、减水早强剂或缓凝剂中的任一种0.03,沥青100。
本发明采用多种活性微粉材料作为添加剂与乳化沥青混合反应后生成一种活性胶乳溶液,通过喷涂或涂抹方式覆盖在清洗干净的构造物表面上,胶乳迅速渗透和填充到构造物的裂缝和空隙中和附着在其表面上,凝固后牢固粘结在构造物的表面形成一层3~5mm厚的致密性的半刚性乳胶混凝土防渗层。能广泛适用于公路、桥梁、隧道、房屋等防渗、防漏及裂缝处治,应用行业领域广,而且经济高效。
权利要求
1.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多种活性微粉和沥青混合而成,其中还加入纤维和水泥外加剂,其配比以重量计为活性微粉100~300∶沥青50~200∶纤维0.01~0.1∶外加剂0.03~0.5;其中,活性微粉指的是比表面积600m2/kg以上的特细水泥、矿渣微粉、粉煤灰原粉、硅灰和砂的组合;沥青指的是根据构造物需要采用的快裂型、中裂型、慢裂型、慢裂快凝型乳化沥青;纤维是指聚脂防裂纤维;外加剂是指水泥减水剂、减水早强剂、缓凝剂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微粉的重量比为水泥30~60,矿粉10~40,粉煤灰10~40,硅灰5~20,砂8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其特征在于偏柔性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下列重量比成份组成水泥50,矿粉25,粉煤灰15,硅灰10,砂100,纤维0.06,外加剂0.4,沥青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其特征在于偏刚性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下列重量比成份组成水泥50,矿粉25,粉煤灰15,硅灰10,砂100,纤维0.1,外加剂0.4,沥青8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刚性活性防渗膏,其特征在于介于偏刚性的防渗膏和偏柔性防渗膏之间的半刚性系列防渗膏,由下列重量比成份组成水泥50,矿粉25,粉煤灰15,硅灰10,砂100,纤维0.1,外加剂0.4,沥青100~19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刚性活性防渗膏,由多种活性微粉和沥青混合而成,其中还加入纤维和/或水泥及外加剂,其配比量以重量比计为活性微粉100~280,纤维0.01~0.10,外加剂0.03~0.5,沥青50~200。其中,活性微粉指的是比表面积600m
文档编号E04B1/64GK1793275SQ20051005741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日
发明者蒙云 申请人:蒙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