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式防渗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313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粘式防渗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建筑防渗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粘式防渗带。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中,需要使用各种塑料、橡胶、金属、水泥制品的穿越件或预 埋件,由于穿越件或预埋件材料的物理系数与建筑结构体的物理系数不相符, 穿越件或预埋件外围与建筑结构体之间在温差、湿度变化、震动的条件下产生 微小缝隙,从而形成渗、漏水的通路。传统的止水方式是在水泥制品外围加埋 大于其横截面的钢板止水片,或是在钢制品的外围焊接大于其横截面的钢板止 水片,这种止水方式大大增加了安装的难度,成本较高,且对于塑料、橡胶制 品的穿越件或预埋件,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相配套的防水材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便、成本低、性能可靠的自粘式防 渗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自粘式防渗带,由柔性防水层、遇水膨胀层 和水性不干胶层组成,其中,水性不干胶层上复合一层遇水膨胀层,在遇水膨 胀层上复合一层柔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与水性不干胶层共同将遇水膨胀层包 裹在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以水性不干胶层作为里层,将本实用新 型缠绕粘贴在建筑穿越件或预埋件外壁与混凝土层接触的位置处。当建筑穿越 件或预埋件与混凝土层之间产生缝隙时,水沿着缝隙往下渗漏。由于水性不干胶层有一定的吸水性能,遇水膨胀层又具有吸水膨胀的功能,所以当水接触到 水性不干胶层时被其吸收,内部的遇水膨胀层遇到水后产生膨胀,将建筑穿越 件或预埋件与混凝土层之间产生的缝隙堵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厚度薄、成本低,性能 可靠,能够直接缠绕于塑料、橡胶、金属、水泥制品的穿越件或预埋件上,与 穿越件或预埋件一起植入混凝土结构之中,与结构体形成一体。而柔性防水层 与水性不干胶层将遇水膨胀层包裹在内部的结构设计,又使得遇水膨胀层不至 于过分膨胀以至于疏松,而失去防渗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图中,l为柔性防水层,2为遇水膨胀层,3为水性不干胶层,4为混凝土 层,5为建筑穿越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自粘式防渗带,由柔性防水层l、遇水膨胀层2和水性不干胶层3组成,其 中,水性不千胶层3上复合一层遇水膨胀层2,在遇水膨胀层2上复合一层柔性 防水层1,柔性防水层1与水性不干胶层3共同将遇水膨胀层2包裹在内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以水性不干胶层3作为里层,将本实用新型缠绕粘贴 在建筑穿越件5外壁与混凝土层4接触的位置处即可。当建筑穿越件5与混凝 土层4之间产生缝隙时,水沿着缝隙往下渗漏。由于水性不干胶层3有一定的吸水性能,遇水膨胀层2又具有吸水膨胀的功能,所以当水接触到水性不干胶
层3时被其吸收,内部的遇水膨胀层2遇到水后产生膨胀,将建筑穿越件5与 混凝土层4之间产生的缝隙堵死。
权利要求1、自粘式防渗带,由柔性防水层(1)、遇水膨胀层(2)和水性不干胶层(3)组成,其特征在于,水性不干胶层(3)上复合一层遇水膨胀层(2),在遇水膨胀层(2)上复合一层柔性防水层(1),柔性防水层(1)与水性不干胶层(3)共同将遇水膨胀层(2)包裹在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渗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粘式防渗带。本实用新型由柔性防水层、遇水膨胀层和水性不干胶层组成,其中,水性不干胶层上复合一层遇水膨胀层,在遇水膨胀层上复合一层柔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与水性不干胶层共同将遇水膨胀层包裹在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性能可靠。
文档编号E04B1/66GK201296981SQ20082019931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
发明者吴胜华, 成文峰 申请人:南昌市细杨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