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提升链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781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拆卸的提升链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到负载的可拆卸的提升链接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涉及 一种提升链接装置,该提升链接装置用于连接到埋设在砼板中的锚固元件,以使得能够安 全无损地将该砼板从水平位置提升到竖直位置。已知的是,用于埋设在砼元件中的锚的提 升链接装置使得砼元件能够被提升和操纵。
背景技术
通过使用薄砼板形式的墙单元使得建筑物的构筑更加方便。这些砼板墙单元最常 见的是沿水平方向浇铸而成。砼板通常在工厂中制造,然后必须将这些砼板运输到工作地 点以便竖立。这些砼板的尺寸受到能够运输的最大尺寸限制。能够通过使用由所谓立墙平 浇(tilt-up)法在现场浇铸的较大的板而实现经济性,在立墙平浇法中,在底板或铸床上 浇铸板,然后将其直接竖立到适当位置,作为墙单元。在所有情况下,必须首先将水平浇铸的板从水平位置倾斜到竖直位置,以便将其 竖立作为建筑物的墙板。优选地,在板的边缘处提升板,以使得这些板能够竖立到完全垂直的位置,然而, 由于提升而引起的板中的应力限制了能够以这种方式提升的板的尺寸。当板中的应力超过 板的强度时,必须使用浇铸到板的表面中的一列锚固件来提升板。这是大型立墙平浇板的 竖立中最常用的方式。能够利用位于板的边缘中的锚固件将在工厂中制造的较小的板从模具中倾吊起 来。当将板旋转到竖向后,能够将其运输到建筑工地周围并容易地竖立到任何位置,因为它 们被完全竖直地悬挂。这对于待要附接到框架或其它建筑结构、或靠着其它部件竖立的板 而言是特别有利的。用于埋设的提升锚和提升链之间的连接的可拆卸提升链接装置是已知的。美国专 利3,883,170公开了一种已知类型的链接装置,用于连接到锚的头部,该锚具有埋设在砼 中的大致平板的主体。该锚包括通孔,包含在可拆卸的链接装置中的闩销装置附接于该通 孔。锚浇铸在周围的凹部中,使得锚的头部位于砼的表面下方,从而保护砼免受损坏。提升链接装置呈中空环或环形主体的形式,用于连接到提升系统的可枢转的套钩 元件穿过环形主体的内部横向孔。环形主体的下部具有横向槽,该横向槽使得环形主体能 够围封锚的头部。弓形闩销装置安装成在环形主体的中空弓形腔内旋转。闩销装置具有半圆形构造并包括径向臂,该径向臂从一端延伸,并方便了闩销装 置的旋转。环形主体的上周边被去除,以形成U形槽,在旋转过程中,径向臂通过该U形槽。提升链接装置到锚的连接是通过使闩销装置在中空主体内旋转到闩销不阻塞环 形主体中的横向槽的位置而实现的。然后环形主体围封锚的头部,使得中空环形主体中的 腔的弯曲或弓形的轴线与锚的头部中的孔口的轴线对齐。然后弓形闩环在中空环形主体中 的腔中旋转,使其穿过锚的头部中的孔口,从而将锚连接到提升链接装置。WO 82/01541公布了一种提升链接装置,该提升链接装置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浇铸在砼板的表面中的锚,该砼板用于现场浇铸墙板的立墙平浇构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可拆卸的提升链接装置,该提升链接装置特别用于从位于砼板的边缘中的锚处将砼板倾吊起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埋设在砼板中的锚的提升链接装置,所 述提升链接装置包括中空的大致环形的环,和弓形闩销,所述环具有大致位于中央的孔; 横向槽,所述横向槽穿过所述环的底部,以容纳所述锚;位于所述孔的顶部的弯曲表面,套 钩或类似的连接器的大致半圆形的部分抵靠所述弯曲表面,所述弓形闩销沿弯曲路径穿过 所述底部的内部行进,并跨过所述横向槽以接合所述锚,其中,所述弯曲表面在两个基本正 交的平面中是至少部分圆形的,所述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为所述环形环的平面,所述平面中 的另一平面相对于所述环形环呈径向并穿过所述顶部,并且其中,所述环的壁厚在所述孔 的顶部附近减小,使得所述弯曲路径靠近所述弯曲表面,从而在所述套钩位于所述另一平 面中时,所述套钩在所述环上的提升中心移动离开所述锚。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埋设在砼板中的锚的提升链接装置,所 述提升链接装置包括中空的大致环形的环,和弓形闩销,所述环具有大致位于中央的孔; 横向槽,所述横向槽穿过所述环的底部,以容纳所述锚;位于所述孔的顶部的弯曲表面,套 钩或类似的连接器抵靠所述弯曲表面,所述弓形闩销沿弯曲路径穿过所述底部的内部行 进,并跨过所述横向槽,其中,所述闩销具有把手,所述把手延伸越过所述环形环,并且当所 述套钩大致竖直时,所述把手能够与所述套钩接合,所述弯曲路径呈大致圆形,并且当所述 把手与所述套钩接合时,所述闩销的弓形范围足以使所述闩销延伸跨过所述横向槽。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和协作使用的锚的立体图,图IA是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和埋设在砼板表面中的协作使用的锚的立体 图,图IB是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和埋设在砼板边缘中的协作使用的锚的立体 图,图2A是穿过图1的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的环形体的竖向剖视图,图2B是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的侧视图,图2C是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的后视图,图2D是现有技术的闩环的侧视图,图2E是穿过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的环形体的竖向剖视图,图3A是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的竖向剖视图,其中闩环逆时针旋转到完全打 开位置,图3B是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的竖向剖视图,其中闩环顺时针旋转到部分关 闭位置,图3C是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的竖向剖视图,其中闩环顺时针旋转到完全关闭位置,图3D是图3B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和闩环的横断竖向剖视图,图3E是埋设在水平砼板的边缘中的锚的提升过程开始时,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 装置的侧视图,图3D示出了当砼板到达其竖直方位时各部件的方位。图4A是本发明的提升链接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B是提升链接装置的竖向剖视图,其中闩环顺时针旋转到闭合位置,图4C是图4B所示的链接装置和闩环的横断竖向剖视图,图4D是图3D的等同视图,但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4E是图3E的等同视图,但示出了本发明的提升链接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图5是图3D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的侧视图以及图4A至4E所示的链 接装置的侧视图,以及图6是类似于图4B的视图,示出了各种几何关系。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3C所示,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1利用套钩2或类似元件附接到举升 链(未示出),该套钩2或类似元件穿过环形主体4中的中央孔3。当该已知的提升链接装 置1套在埋设的锚6之外封闭时,环形主体4的下部7位于砼的表面之下,而上部21位于 砼表面10之上。横向桥部8强化了环形主体,该桥部位于横向槽9上方,锚6配合到该横 向槽9中。该桥部8的作用是部分地封闭中央孔3,使得中央孔3具有倒圆的大致半圆形轮 廓,其直径与砼表面10大致齐平。在中空的环形主体4中有弓形闩销14(如图2D所示),该闩销具有弓形闩部17以 及径向臂15,闩部17具有弓形的中央纵向轴线19。闩销14穿过图1所示的锚6的横向孔 口 16。闩销14能够绕图2E所示的内腔5的圆形表面3A旋转,该内腔5与环形主体4的中 心20同心。内部接触点50A(图2D)位于中心18之下,而邻近径向臂15的接触点50B位 于中心18之上。闩销14沿由虚线17a和17b所描绘的旋转路径在弓形腔5(图2E)中旋转。闩部 17的弓形长度大致为虚线17a和17b所限定的旋转路径的长度的一半。闩销14的弯曲半 径19与主体4的内腔5的弯曲半径是相同的,且具有重合的中心18 (图2D)和20 (图2E)。如图2C和图3D所示,环形主体4的上部21的外周壁被去除,以形成U形槽13,在 闩销14的旋转过程中,该U形槽允许径向臂15通过。如图2A至2E及图3D所示,套钩2穿过环形主体4中的中央孔3并抵靠该中央孔 的外周面3B (图2E和3D),并能够在砼表面10的平面上方沿任何方向旋转,以便于砼表面 10上方从任何方向发起的提升操作。如图3D所示,环形主体4的上部21——其包括U形槽13——的中央横向轴线22 位于闩销14的弯曲半径19上,闩销14与环形主体4具有重合的中心18、22。中央横向轴线22与环形主体4的上部21的外表面3B相交的点23、24限定了环形主体4的上部21的最宽部分,因此,点23、24也是表面3B与套钩2之间的接触弧的端点。如图3E所示,当套钩2旋转成与锚6中的孔口 16的轴线垂直并与环形主体4的中央孔3的轴线平行时,提升中心25穿过点24并与轴线19和22同心。
这些现有技术的提升链接装置1主要设计成用于高效且安全地连接到置于砼板 的水平顶面中的提升锚6 (如上述PCT申请WO 82/01541的图3所示),并基于包含同心圆 的设计。即,连接套钩2靠在其上的外环面3B位于一圆弧上,该圆弧与环形主体4的中心 20、以及弓形闩销14在中空主体4内的旋转的弓形轴线19的中心18同心。图3E示出了当链接装置1连接到置于砼板边缘中的锚6时,砼板从水平位置倾斜 到竖直位置的情况。套钩2旋转成与锚6中的孔口 16的轴线垂直并与环形主体4中的中 央孔3的轴线平行。这些现有技术的链接装置1的同心环设计使得在套钩2和砼板11的 脆弱材料的边缘10之间的间隙很小或者没有间隙,如图3E所示。因此,如图3E所示,在实践中发现铰接的套钩2经常接触并抵靠砼板边缘10,造成 对砼板边缘10的损坏。这种接触通常较剧烈并造成惯性冲击。这种损坏需要昂贵的修补 工作,而该修补工作通常在砼板11已经竖立到其在建筑物中的最终位置后进行,但在该位 置情况下难以触及砼板11的损伤部位。为了确保提升链接装置始终不与砼板11的脆弱边缘10接触,在砼板11提升过程 中的任何时刻,提升链接装置的所有元件与砼之间都应当具有预定的距离。图4A至4E以及图5示出了优选实施方式的提升链接装置101,其中与现有技术 相比,相似部件的附图标记增加了 100。所以,提升链接装置101具有中空的大致环形的主 体104,该环形主体包括横向槽109,该横向槽使得环形主体能够套在与其协作的大致平板 的提升锚6的头部之外封闭。图4B所示的弓形闩销114安装成在环形主体104的中空弓 形腔105内沿虚线117a和117b所描绘的旋转路径在与闩销114的旋转轴线119重合的轴 线上旋转。闩销114包括弓形闩部117,该闩部具有径向臂115,径向臂115从一端延伸并便 于闩销的旋转。闩销114的弓形部117的鼻部150A的内接触点位于中心118上方的位置,而邻近 径向臂115的接触点150B位于中心118或略高于中心118处。这确保了当闩销114逆时 针旋转90度时,闩销114的鼻部150A不会通过槽109。其结果是,当在链接装置处于负载 状态下径向臂115的上表面抵靠链接装置101的桥部151 (图4A)时,链接装置101仍保持 连接于锚6。闩销的这种构造确保了除非套钩102如图4A所示那样逆时针旋转,否则链接 装置101不会与锚6分离。本发明已经确定,需要将闩销把手115的从竖直位置逆时针旋 转大于约35度的旋转角度(从图4B所示的完全封闭的水平位置逆时针旋转125度)才能 使鼻部150A越过槽109,从而提供足够的安全性,以最小化在负载状态下意外分离的风险。 关于这一点,应当注意,当套钩102处于负载状态时,其总是竖直的。径向臂115沿其长度115A从一点朝其末端115B向上逐渐变细,以通过在末端 115B和砼表面10之间提供手指空间而便于用手抓握和旋转闩销。环形主体104的上周壁被去除,以形成U形槽113,在闩销114的旋转过程中,该U 形槽允许径向臂115通过。提升链接装置101到锚6的连接是通过使闩销114在中空主体104内旋转到闩销 114不阻塞环形主体104中的横向槽109的位置而实现的。环形主体104被置于锚6的头 部外,使得中空环形主体104内的腔105(闩销114穿过该腔)的半圆形轴线(图4C)与锚 6中的孔口 16的轴线对齐。弓形闩销114在中空环形主体104的腔105中旋转,使得弓形闩销114穿过孔口 16,从而将锚6连接到提升链接装置101。环形主体104的上部121——其包括U形槽113——的中央横向轴线122位于图4D中以R13示出的弯曲半径上,该弯曲半径大于闩销114的半径119,并且与闩销114的中 心118同心。中央横向轴线122与环形主体104的上部121的外表面103B相交的点123、124限 定了环形主体104的上部121的最宽部分,因此,点123、124也是表面103B与套钩102之 间的接触弧的端点。如图4E所示,当套钩102旋转成与锚6中的孔口 16的轴线垂直并与环形主体104 中的中央孔103的轴线平行时,提升中心125穿过位于轴线122上的点124。然而,提升中 心125并不穿过闩销114的弓形轴线119,该弓形轴线119沿着闩销114在环形主体104的 腔105内旋转的路径。如图4D和4E所示,限定环形主体104的中央孔103的内壁103B(该壁为铰接的 连接套钩102所抵靠的壁)的半圆形圆弧的轴线122有意地偏离闩销114的半圆形路径的 轴线119而并不与之同心。轴线119与轴线122之间的该偏离增大了套钩102与砼板11 的表面10之间的距离。即,如图3D、4D及图5所示,当半径Rl (现有技术)与Rll相等时, 半径R13大于Rl或Rl 1,且半径R12大于现有技术的R2。优选地,限定中央孔103的内壁103B的轨迹由多段圆弧形成,以形成非圆形中央 孔 103 (图 4B)。如图5所示,对于链接装置101,从砼表面10到相邻的套钩102边缘(图5中以箭 头B示出)的间隙比链接装置1大得多(图5中以箭头A示出)。优选地,环形主体104的侧面141、142 (图4C)从桥部128的顶部向内逐渐变细, 该桥部128限定了中央孔103和链接装置环形主体104的上部121的下边界。这种逐渐变 细增大了侧面141、142与围绕锚6的砼的凹部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如图4A所示,链接装置101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套钩102由两个U形圆棒制成,所 述两个U形圆棒在端部利用横向桥片151焊接在一起。套钩102在其中央腰形收缩,这也 增大了套钩102与薄砼板11的边缘10之间的间隙,如图4E所示。如图4A所示,桥片151定位成当套钩102竖直时,与闩销114的径向臂115相干 涉并防止该径向臂转动,以预防不期望的分离。桥片151包括凹槽152,以允许闩销114的 径向臂115部分地进入桥片151从而接合桥片151,直到被凹槽152止动。径向臂115的末端斜向地背离板11的表面10,这具有使闩销114的重心沿同一方 向移动的效应。这还提供了砼表面10与径向臂115的下侧之间的间隙,当径向臂115沿离 开套钩10的方向旋转到其闭合位置并停靠在砼表面10上时,该间隙方便了对臂115的抓 握。当径向臂115朝套钩旋转时,其路径被桥片151阻挡。径向臂115停靠在桥片151中 的凹槽152的底部上。在该位置,径向臂115的逐渐变细的表面并不伸出越过由套钩102 的环部的外表面所限定的平面。这对于沿朝向径向臂115的方向利用旋转成垂直于锚6的 轴线的套钩102进行提升而言是有益的特征,因为径向臂115与砼表面10之间的接触可能 对砼表面10造成损坏,尤其是当旋转薄的砼板11时。因此,如图4A至4E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提升链接装置104呈大致环形的形式, 但具有改动的上部121,使得从弓形闩销114的弓形轴线的旋转中心118到接触点124(图4D)的距离(R13)大于弓形闩销114从其弓形轴线的中心118起的半径(R11),所述接触点 124为穿过环形环104的中央孔103的套钩元件102与环形环的周面103B之间的接触点。此外,参见图6,可以经过套钩元件102抵靠在表面103B上的接触点Pl绘制圆 Cl (以点状线示出)。圆Cl既不与弓形闩销114的中央轴线119同心,也不与环形主体104 的腔105的弓形路径117A和117B同心。在圆Cl的中心C2与弓形闩销114以及环形主体 104的弓形路径117A和117B的旋转中心118之间沿朝向环形主体104的上部的方向具偏 移距离。如图4E所示,该偏移距离增大了套钩102与砼表面10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方 式,在套钩的任何旋转过程中都能够实现和保持砼11与连接套钩元件102之间的有效间 隙。从以上描述和附图中能够看出,提升链接装置101呈具有大致位于中央的孔103 的中空的大致环形的环104的形式。穿过环的底部具有横向槽109,以容纳锚6的头部。在 孔103的顶部有弯曲的内表面103B,套钩102的大致半圆的部分抵靠该内表面103B (图4D 和4E最好地示出)。
由于表面103B在两个大致垂直或正交的平面中呈部分圆形,所以其具有两个相 对的鞍点(saddle point)。这些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为环104的平面。这些平面中的另一平 面为图4E的纸面,即相对于环形环104呈径向并穿过孔103的顶部(从而穿过环的顶部) 的平面。能够看到,在孔103的顶部附近,环104的壁厚减小或变薄,使得闩销114的弯曲 路径接近弯曲表面103B。如图4E最好地示出,其结果是当套钩102处于所述另一平面中 时,提升中心122径向向外移动从而离开锚6。这形成了改善的间隙,使得套钩102不会撞 击砼表面10。在制造可用的提升链接装置时,有若干实际因素必须考虑进去。出于经济原因,套 钩102通常由条棒制成,在能够用于待配置的载荷的情况下,条棒的直径尽可能小。此外, 提升链接装置必须能够承受锚6的载荷的五倍。因此,对于具有10吨的工作载荷的链接装 置而言,套钩可以由28mm的圆钢棒制成。由此,抵靠在环104上的套钩102的内径为54mm, 而其外径为110mm。环104在弯曲表面103B处的壁厚不能过薄,以免变薄的壁区域在负载作用下向内 弯曲(在图4D的构造或图4E的构造中)。其余壁厚优选地不减薄,以保持环104的总体强 度。除了抵靠表面103B外,孔103的其余部分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尺寸,只要其能够自由 地容纳套钩102即可。以上仅描述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对于砼板提升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 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改变。此处所用的词“包括”在“包含”或“具有”的包含性意义上使用,而非“仅 由......组成”的排它性意义。
权利要求
一种提升链接装置,所述提升链接装置用于埋设在砼板中的锚,所述提升链接装置包括中空的大致环形的环并包括弓形闩销,所述环具有大致位于中央的孔;横向槽,所述横向槽穿过所述环的底部,以容纳所述锚;位于所述孔的顶部的弯曲表面,套钩或类似的连接器的大致半圆形的部分抵靠所述弯曲表面,并且,所述弓形闩销沿弯曲路径穿过所述底部的内部并跨过所述横向槽行进以接合所述锚,其中,所述弯曲表面在两个基本正交的平面中是至少部分圆形的,所述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为所述环形环的平面,所述平面中的另一平面相对于所述环形环呈径向并穿过所述顶部,并且其中,所述环的壁厚在所述孔的顶部附近减小而使得所述弯曲路径靠近所述弯曲表面,从而,在所述套钩位于所述另一平面中时,所述套钩在所述环上的提升中心移动离开所述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所述弯曲路径的弯曲半径的中心不与位 于所述一个平面中的所述弯曲表面的弯曲半径的中心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所述闩销具有中央弓形轴线,并且当 所述套钩位于所述另一平面中时,所述套钩的提升中心位于所述闩销轴线的径向外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所述环形环在邻近所述抵靠 表面处逐渐变细。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所述弓形闩销具有径向延伸 的臂,所述臂朝其末端逐渐变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所述套钩形成为腰缩的环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所述套钩包括延伸跨过所述套钩的腰部 的横向桥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所述套钩的桥片是凹入的,以容纳所述径 向臂的末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当所述径向臂容纳在所述环中时,所述径 向臂不伸出越过所述环圈。
10.一种提升链接装置,所述提升链接装置用于埋设在砼板中的锚,所述提升链接装置 包括中空的大致环形的环并包括弓形闩销,所述环具有大致位于中央的孔;横向槽,所述 横向槽穿过所述环的底部,以容纳所述锚;位于所述孔的顶部的弯曲表面,套钩或类似的连 接器抵靠所述弯曲表面,并且,所述弓形闩销沿弯曲路径穿过所述底部的内部并跨过所述 横向槽行进,其中,所述闩销具有把手,所述把手延伸越过所述环形环,并且当所述套钩大致竖直时,所述 把手能够与所述套钩接合,所述弯曲路径呈大致圆形,并且当所述把手与所述套钩接合时, 所述闩销的弓形程度足以使所述闩销延伸跨过所述横向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在所述套钩与所述把手接合的状态下, 所述套钩必须移动经过并越过竖直位置,以使所述闩销跨过所述横向槽退回。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提升链接装置,其中,所述闩销的弓形程度超过所述大 致部分圆形的闩销路径的大约180°。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用于埋设在砼板中的锚的提升链接装置(101),该提升链接装置具有套钩(102),该套钩具有凹入的横向桥部(151)。部分圆形的闩销(114)在中空的环形环(104)的腔(105)中旋转。所述腔具有圆形的纵向轴线(119)。所述环的上部形成为U形槽(113),闩销(114)的把手(115)旋转通过该U形槽。横向槽(109)接受锚(6)的头部。所述套钩抵靠U形槽(113)的外表面(103B)。外表面(103B)的弯曲半径具有与所述腔的轴线(119)的弯曲半径的中心不重合的中心。由此,使得套钩(102)的提升中心(125)远离砼板的相邻的表面(10),从而在提升过程中保护表面(10)免受损坏。
文档编号E04G21/14GK101835948SQ200880021135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1日
发明者罗德·麦凯西姆 申请人:伍德斯托克泊卡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