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74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将电机和提升系统设置在两个立柱的顶部之间,必须在符合规定的层高设置,对上方层高要求高,且两个立柱的顶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上方层高要求小,节约上部空间的一种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包括左右放置的两组立柱机构,每组立柱机构包括前后放置的两个立柱,一侧的两个立柱顶端共同放置有承重梁,承重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牛头,另一侧的两个立柱顶部之间设有电机梁,电机梁上方的两端设有提升系统,两个提升系统之间设有轴,贯穿轴设有电机,另一侧的每个立柱通过三个导轨支架连接有导轨,两个导轨之间通过滚轮连接有配重系统,两个导轨之间通过滚轮连接有桥箱,桥箱置于两组立柱机构之间,桥箱四个角的下方分别设有一个缓冲座,每个缓冲座的顶部设有缓冲垫。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组立柱机构的两个立柱之间还设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每个第一横梁置于两个立柱之间的中部,第二横梁置于第一横梁的下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机梁下方的中部连接有两个第一斜拉,两个第一斜拉的顶端连接在电机梁上,两个第一斜拉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立柱的侧壁上,承重梁下方的中部连接有两个第二斜拉,两个第二斜拉的顶端连接在承重梁上, 两个第二斜拉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立柱的侧壁上,两个第一横梁下方的中部均连接有两个第三斜拉,两个第三斜拉的顶端连接在第一横梁上,两个第三斜拉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立柱的侧壁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上方层高要求小,节约上部空间的优点。


图1为本发明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中标号1-立柱、2-承重梁、3-牛头、4-电机梁、5-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提升系统、8-轴、9-电机、10-导轨支架、11-导轨、12-配重系统、13-桥箱、14-缓冲座、15-缓冲垫、16-第一斜拉、17-第二斜拉、18-第三斜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图2、图3示出了本发明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左右放置的两组立柱机构,每组立柱机构包括前后放置的两个立柱1,一侧的两个立柱1 顶端共同放置有承重梁2,承重梁2的两端分别设有牛头3,另一侧的两个立柱1顶部之间设有电机梁4,电机梁4上方的两端设有提升系统7,两个提升系统7之间设有轴8,贯穿轴 8设有电机9,另一侧的每个立柱1通过三个导轨支架10连接有导轨11,两个导轨11之间通过滚轮连接有配重系统12,两个导轨11之间通过滚轮连接有桥箱13,桥箱13置于两组立柱机构之间,桥箱13四个角的下方分别设有一个缓冲座14,每个缓冲座14的顶部设有缓冲垫15。每组立柱机构的两个立柱1之间还设有第一横梁5和第二横梁6,每个第一横梁5置于两个立柱1之间的中部,第二横梁6置于第一横梁5的下方。电机梁4下方的中部连接有两个第一斜拉16,两个第一斜拉16的顶端连接在电机梁4上,两个第一斜拉16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立柱1的侧壁上,承重梁2下方的中部连接有两个第二斜拉17,两个第二斜拉17的顶端连接在承重梁2上,两个第二斜拉17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立柱1的侧壁上,两个第一横梁5下方的中部均连接有两个第三斜拉18,两个第三斜拉18的顶端连接在第一横梁5上,两个第三斜拉18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立柱1的侧壁上。 使用时,将汽车置于桥箱13上,启动电机9,提升系统7运转,将桥箱13连带汽车向上提升。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上方层高要求小,节约上部空间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放置的两组立柱机构, 每组所述立柱机构包括前后放置的两个立柱(1 ),一侧的两个所述立柱(1)顶端共同放置有承重梁(2),所述承重梁(2)的两端分别设有牛头(3),另一侧的两个所述立柱(1)顶部之间设有电机梁(4),所述电机梁(4)上方的两端设有提升系统(7),两个所述提升系统(7)之间设有轴(8 ),贯穿所述轴(8 )设有电机(9 ),另一侧的每个所述立柱(1)通过三个导轨支架 (10)连接有导轨(11),两个导轨(11)之间通过滚轮连接有配重系统(12),两个导轨(11)之间通过滚轮连接有桥箱(13),所述桥箱(13)置于所述两组立柱机构之间,所述桥箱(13)四个角的下方分别设有一个缓冲座(14),每个所述缓冲座(14)的顶部设有缓冲垫(15)。
2.根据权利要求1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立柱机构的所述两个立柱(1)之间还设有第一横梁(5)和第二横梁(6),每个所述第一横梁(5)置于所述两个立柱(1)之间的中部,所述第二横梁(6)置于所述第一横梁(5)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梁 (4)下方的中部连接有两个第一斜拉(16),所述两个第一斜拉(16)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电机梁(4)上,所述两个第一斜拉(16)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 (1)的侧壁上,所述承重梁(2)下方的中部连接有两个第二斜拉(17),所述两个第二斜拉 (17)的顶端连接在所述承重梁(2)上,所述两个第二斜拉(17)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1)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一横梁(5)下方的中部均连接有两个第三斜拉(18),所述两个第三斜拉(18)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5)上,所述两个第三斜拉(18)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1)的侧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机房曳引式汽车专用升降机,包括左右放置的两组立柱机构,每组立柱机构包括前后放置的两个立柱,一侧的两个立柱顶端共同放置有承重梁,承重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牛头,另一侧的两个立柱顶部之间设有电机梁,电机梁上方的两端设有提升系统,两个提升系统之间设有轴,贯穿轴设有电机,另一侧的每个立柱通过三个导轨支架连接有导轨,两个导轨之间通过滚轮连接有配重系统,两个导轨之间通过滚轮连接有桥箱,桥箱置于两组立柱机构之间,桥箱四个角的下方分别设有一个缓冲座,每个缓冲座的顶部设有缓冲垫。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上方层高要求小,节约上部空间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H6/18GK102400580SQ20111036735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陆兴华 申请人:江苏金冠立体停车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