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83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构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在进行多层楼房的施工时,对于每层之间的楼层板和楼房顶层的楼顶板大都采用现场浇注混凝土的形式,以实现楼层板和楼顶板的整体性来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质量。目前,传统技术在对此施工时,大都是通过人工将大量的模板在施工现场组装成楼板模具,并通过大量的支撑材料对其模具进行支撑,然后再现场浇注混凝土制作成楼层板和楼顶板,楼层板和楼顶板经养护周期后再拆除模板和支撑材料,因此,它存在耗费工时及人力物力相当大、施工效率低下的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研制了带肋叠合式预制构件,其由混凝土预制薄板和至少一个截面为T形的加强肋组成,加强肋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供二次布设钢筋和穿线管所用。制作时,先浇注混凝土预制薄板,然后在该薄板上安装加强肋模具并浇注混凝土而形成加强肋预制件,以科学有效的提高预制薄板的强度,最终完成带肋叠合式预制构件的制作。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建筑施工中能够直接吊装到每一层建筑物墙体的顶部上,然后在其上经二次布设钢筋和穿线管后,再现场浇注混凝土,以此形成一个整体的楼层板和楼顶板,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一、能够替代浇注楼层板和楼顶板的混凝土模板,因此,它在建筑施工中无须支撑,故大大节省了传统建筑施工中所需的大量模板和支撑材料, 并节省了大量的工时及人力物力,使得施工成本大大降低、施工效率大大提高;二、能够与现场浇注的混凝土叠合,并能够使加强肋部分嵌入混凝土内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楼层板和楼顶板。但是,传统技术在制作加强肋时,主要采用人工凭经验将各种形状的模板通过拼装方式来设置加强肋预制件的模具,并通过人工在模具内逐个摆放作为孔模的若干个塑料泡沫块的方式,以实现在加强肋上所开设的通孔,它存在的缺点是一、人工凭经验拼装模具存在人为因素较大,容易使所形成的模具标准化和互换性较差,它直接影响到加强肋的标准化和互换性较差,因此给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储运、安装和施工带来较大的麻烦;二、加强肋预制件上各个通孔的设置位置及相互之间的距离差异较大,它容易使二次布设的钢筋和穿线管在穿过通孔时而引起的不规整现象,严重时则影响到楼层板和楼顶板的建筑质量;三、由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特性,其能够使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上的通孔发生孔径缩小现象,因此对塑料泡沫块形成了握裹力,使得各塑料泡沫块很难从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上的通孔内取出,对此,传统技术普遍采取对各塑料泡沫块进行逐个破坏的方式, 其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及人力物力,而且造成了大量的塑料泡沫块无法再次使用的缺陷。如何能够将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模具制作为标准化和互换性较强的工业化产品,并具有拆装简便、无须进行脱模处理和操作省时省力的特点,以保证加强肋预制件以及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是当前建筑和建材行业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加强肋模具标准化和互换性较差,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混凝土预制件的需要,以及拆装繁琐、须进行脱模处理和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它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截面分别由垂直板体和位于垂直板体下部的水平板体组成,呈L状,第一模板的第一水平板体与第二模板的第二水平板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相互对应,第一水平板体与第二水平板体之间设置距离L ;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第一弹性衬膜和第二弹性衬膜,并且第一弹性衬膜的第一下部衬膜套装在第一水平板体上、第二弹性衬膜的第二下部衬膜套装在第二水平板体上;第一下部衬膜和第二下部衬膜相互对应的边沿分别为凹凸状,第一下部衬膜上的第一凸部与第二下部衬膜上的第二凸部相接触,第一下部衬膜上的第一凹部与第二下部衬膜上的第二凹部相对应;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分别安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弹性衬膜和第二弹性衬膜相接触,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有距离;第一挡板上分别开设第一钢筋孔和第二钢筋孔,第二挡板上分别开设第三钢筋孔和第四钢筋孔,第一钢筋孔与第三钢筋孔相互对应,第二钢筋孔与第四钢筋孔相互对应。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内分别设有空腔,其空腔内分别设置若干个条呈垂直方向的承重加强筋,承重加强筋与空腔壁连接。第一凸部上开设凹槽,第二凸部上设置凸块,凹槽与凸块相互配合。第一挡板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定位卡和第二定位卡,第一定位卡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钉,第二定位卡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螺钉;第二挡板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定位卡和第四定位卡,第三定位卡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三定位螺钉,第四定位卡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四定位螺钉;第一定位卡和第三定位卡分别卡装在第一模板顶端上,第一定位螺钉和第三定位螺钉分别与第一模板相紧密接触;第二定位卡和第四定位卡分别卡装在第二模板顶端上,第二定位螺钉和第四定位螺钉分别与第二模板相紧密接触。所述第一钢筋孔、第二钢筋孔、第三钢筋孔和第四钢筋孔分别为呈垂直方向的条形孔,第一挡板外侧面上分别安装第一钢筋托架和第二钢筋托架,第一钢筋托架和第二钢筋托架分别为在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托杆,呈梳子状,第一钢筋托架和第二钢筋托架分别与第一挡板铰连,并分别设置在第一钢筋孔和第二钢筋孔之间,第一钢筋托架与第一钢筋孔相对应,第二钢筋托架与第二钢筋孔相对应;第二挡板外侧面上分别安装第三钢筋托架和第四钢筋托架,第三钢筋托架和第四钢筋托架分别为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托杆,呈梳子状,第三钢筋托架和第四钢筋托架分别与第二挡板铰连,并分别设置在第三钢筋孔和第四钢筋孔之间,第三钢筋托架与第三钢筋孔相对应,第四钢筋托架第四钢筋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对应设置,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截面分别由垂直板体和位于垂直板体下部的水平板体组成,呈L状,第一模板的第一水平板体与第二模板的第二水平板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相互对应,第一水平板体与第二水平板体之间设置距离L ;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第一弹性衬膜和第二弹性衬膜,并且第一弹性衬膜的第一下部衬膜套装在第一水平板体上、第二弹性衬膜的第二下部衬膜套装在第二水平板体上,所以,当混凝土浇注后,混凝土与弹性衬膜相接触,其不仅能够形成截面为T形的加强肋,而且能够利用弹性衬膜本身的橡胶材料特性与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方便脱离,它无须对模具事先进行脱模处理,故节省了大量的工时及人力物力因第一下部衬膜和第二下部衬膜相互对应的边沿分别为凹凸状,第一下部衬膜上的第一凸部与第二下部衬膜上的第二凸部相接触,第一下部衬膜上的第一凹部与第二下部衬膜上的第二凹部相对应,第一下部衬膜上的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设置若干个,第二下部衬膜上的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设置若干个,所以,当混凝土浇注后,它能够在加强肋上形成若干个形状规则、相互之间距离相等的通孔;因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分别安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弹性衬膜和第二弹性衬膜相接触,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有距离,所以,它能够任意确定加强肋模具的尺寸长短,以满足制作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规格不同的需要;因第一挡板上分别开设第一钢筋孔和第二钢筋孔,第二挡板上分别开设第三钢筋孔和第四钢筋孔,第一钢筋孔与第三钢筋孔相互对应,第二钢筋孔与第四钢筋孔相互对应,所以,它能够有效避免在加强肋模具内布设的多根钢筋进行预应力处理时的相互错位;因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内分别有空腔,其空腔内分别设置若干个条呈垂直方向的承重加强筋,承重加强筋与空腔壁连接,所以,空腔能够增大弹性,使脱模更加方便快捷,空腔内的承重加强筋能够增加空腔的抗压强度,以有效防止被混凝土压迫变形;因第一凸部上开设凹槽,第二凸部上设置凸块,凹槽与凸块相互配合,所以,它能够使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相互接触得更加紧密,以避免混凝土砂浆泄漏以及被混凝土压迫变形;因第一挡板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定位卡和第二定位卡,第一定位卡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钉,第二定位卡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螺钉,第二挡板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定位卡和第四定位卡,第三定位卡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三定位螺钉,第四定位卡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四定位螺钉;第一定位卡和第三定位卡分别卡装在第一模板顶端上,第一定位螺钉和第三定位螺钉分别与第一模板相紧密接触;第二定位卡和第四定位卡分别卡装在第二模板顶端上,第二定位螺钉和第四定位螺钉分别与第二模板相紧密接触,所以,它能够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规范、准确和可靠定位,并且能够方便拆装,以此满足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从根本上保证了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因第一钢筋孔、第二钢筋孔、第三钢筋孔和第四钢筋孔为呈垂直方向的条形孔,第一挡板外侧面上分别安装第一钢筋托架和第二钢筋托架,第一钢筋托架和第二钢筋托架分别为在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托杆,呈梳子状,第一钢筋托架和第二钢筋托架分别与第一挡板铰连,并分别设置在第一钢筋孔与第二钢筋孔之间,第一钢筋托架与第一钢筋孔相互对应,第二钢筋托架与第二钢筋孔相对应;第二挡板外侧面上分别安装呈梳子状的第三钢筋托架和第四钢筋托架,第三钢筋托架和第四钢筋托架分别为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托杆,呈梳子状,第三钢筋托架和第四钢筋托架分别与第二挡板铰连,并分别设置在第三钢筋孔与第四钢筋孔之间,第三钢筋托架与第三钢筋孔相互对应,第四钢筋托架第四钢筋孔相对应,所以,条形孔能够满足呈上下排列形式的多根钢筋多层设置的需要,并且呈梳子状的钢筋托架能够分别托起呈上下排列形式的每一层钢筋上的每一根钢筋,以此满足制作加强肋预制件规格大小不同的需要,并能够有效避免多根钢筋在经预应力处理时的相互错位。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强肋模具标准化和互换性较强、拆装简便、无须进行脱模处理、 操作省时省力,以及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混凝土预制件的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建材行业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主要示意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第一弹性衬膜3和第二弹性衬膜4,并且第一弹性衬膜3的第一下部衬膜3a套装在第一水平板体Ia上、第二弹性衬膜4的第二下部衬膜4a套装在第二水平板体2a的结构形式;图3为图1的B-B视图,主要示意第一凸部3b和第二凸部4b内分别有空腔,以及第一凸部3b上开设凹槽3bb,第二凸部4b上连接凸块4bb,凹槽3bb与凸块4bb相互配合的结构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它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截面分别由垂直板体和位于垂直板体下部的水平板体组成,呈L状,第一模板1的第一水平板体Ia与第二模板2的第二水平板体2a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相互对应,第一水平板体Ia与第二水平板体2a之间设置距罔L ;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第一弹性衬膜3和第二弹性衬膜4, 并且第一弹性衬膜3的第一下部衬膜3a套装在第一水平板体Ia上、第二弹性衬膜4的第二下部衬膜4a套装在第二水平板体2a上;CN 202292997 U
说明书
5/7页第一下部衬膜3a和第二下部衬膜4a相互对应的边沿分别为凹凸状,第一下部衬膜3a上的第一凸部3b与第二下部衬膜4a上的第二凸部4b相接触,第一下部衬膜3a上的第一凹部3c与第二下部衬膜4a上的第二凹部4c相对应;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分别安装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弹性衬膜3和第二弹性衬膜4相接触,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6之间有距离;第一挡板5上分别开设第一钢筋孔5a和第二钢筋孔5b,第二挡板6上分别开设第三钢筋孔6a和第四钢筋孔6b,第一钢筋孔5a与第三钢筋孔6a相互对应,第二钢筋孔 5b与第四钢筋孔6b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凸部3b和第二凸部4b内分别设有空腔,其空腔内分别设置若干个条呈垂直方向的承重加强筋,承重加强筋与空腔壁连接。第一凸部3b上开设凹槽 3bb,第二凸部4b上设置凸块4bb,凹槽3bb与凸块4bb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挡板5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定位卡51和第二定位卡52,第一定位卡51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钉51a,第二定位卡52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螺钉52a ;第二挡板6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定位卡61和第四定位卡62,第三定位卡61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三定位螺钉61a,第四定位卡62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四定位螺钉62a ;第一定位卡51和第三定位卡61分别卡装在第一模板 1顶端上,第一定位螺钉51a和第三定位螺钉61a分别与第一模板1相紧密接触;第二定位卡52和第四定位卡62分别卡装在第二模板2顶端上,第二定位螺钉52a和第四定位螺钉 62a分别与第二模板2相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钢筋孔5a、第二钢筋孔5b、第三钢筋孔6a和第四钢筋孔6b 分别为呈垂直方向的条形孔,第一挡板5外侧面上分别安装第一钢筋托架53和第二钢筋托架54,第一钢筋托架53和第二钢筋托架54分别为在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托杆,呈梳子状,第一钢筋托架53和第二钢筋托架54分别与第一挡板5铰连,并分别设置在第一钢筋孔5a和第二钢筋孔5b之间,第一钢筋托架53与第一钢筋孔5a相对应,第二钢筋托架54与第二钢筋孔5b相对应;第二挡板6外侧面上分别安装第三钢筋托架63和第四钢筋托架64,第三钢筋托架 63和第四钢筋托架64分别为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托杆,呈梳子状,第三钢筋托架63和第四钢筋托架64分别与第二挡板6铰连,并分别设置在第三钢筋孔6a和第四钢筋孔6b之间,第三钢筋托架63与第三钢筋孔6a相对应,第四钢筋托架64第四钢筋孔 6b相对应。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先通过混凝土布料机械在生产线上进行工业化制作混凝土预制薄板, 该薄板的厚度为30mm,并按照操作规程在混凝土凝固前的规定时间内,将加强肋模具安放并组装在混凝土预制薄板上,即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第一弹性衬膜3和第二弹性衬膜4,并且第一弹性衬膜3的第一下部衬膜3a套装在第一水平板体Ia 上、第二弹性衬膜4的第二下部衬膜4a套装在第二水平板体2a上,并将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之间,并使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分别与第一弹性衬膜3和第二弹性衬膜4相接触,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6之间的距离是根据制作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的长度、规格而设定。此时,分别紧固第一定位螺钉51a和第二定位螺钉52a,使第一挡板5分别通过第一定位卡51和第二定位卡52定位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的一个位置上,并分别紧固第三定位螺钉61a和第四定位螺钉62a,使第二挡板6分别通过第三定位卡61和第四定位卡62定位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的另一个位置上。这时,第一下部衬膜3a上的第一凸部3b与第二下部衬膜4a上的第二凸部4b相接触,第一下部衬膜3a上的第一凹部3c与第二下部衬膜4a上的第二凹部4c相对应,第一下部衬膜3a上的第一凸部3b和第一凹部3c设置若干个,第二下部衬膜4a上的第二凸部4b和第二凹部4c设置若干个,以此,当混凝土浇注后能够在加强肋上形成若干个形状规贝U、相互之间距离相等的通孔。第一凸部3b和第二凸部4b内分别设有空腔,其空腔内分别设置若干个条呈垂直方向的承重加强筋,承重加强筋与空腔壁连接,空腔能够增大自身的弹性而方便脱模,空腔内的承重加强筋能够增加空腔的抗压强度,以避免被混凝土压迫变形。第一凸部3b上开设的凹槽3bb与第二凸部4b上设置的凸块4bb相互配合,以保证第一凸部3b和第二凸部4b 相互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避免混凝土砂浆泄漏,并可防止其被混凝土压迫变形。此时,可在加强肋模具内布设钢筋,并使各条钢筋分别穿过第一挡板5上的第一钢筋孔5a和第二钢筋孔5b、第二挡板6上的第三钢筋孔6a和第四钢筋孔6b,这时,通过生产线上设置的钢筋预应力处理设备对所布设的多根钢筋进行预应力处理,该处理过程的同时也是对加强肋模具的中心位置定位,以此保证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的标准化。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上开设的第一钢筋孔5a、第二钢筋孔5b、第三钢筋孔6a 和第四钢筋孔6b均为呈垂直方向条形孔,条形孔能够满足加强肋规格大小不同和模具内布设钢筋数量多少的需要。因呈梳子状的第一钢筋托架53、第二钢筋托架54、第三钢筋托架63和第四钢筋托架64上分别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托杆,所以通过每一个托杆分别托住呈上下排列形式的每一层钢筋上的每一根钢筋。此时,分别扳动第一钢筋托架53、第二钢筋托架54、第三钢筋托架63和第四钢筋托架64,使其打开后能够分别与第一钢筋孔5a、第二钢筋孔5b、第三钢筋孔6a和第四钢筋孔6b相对应,以此分别托住呈上下排列形式的每一层钢筋上的每一根钢筋,以避免钢筋在模具内经预应力处理时的相互错位。此时,通过混凝土布料机械向加强肋模具内浇注混凝土,以形成一个高度为65mm 左右呈T形的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混凝土凝固经养护期后即可进行脱模,即分别旋开第一定位螺钉51a、第二定位螺钉52a、第三定位螺钉61a和第四定位螺钉62a,取下第一挡板 5和第二挡板6,然后分别拆卸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最后分别将第一弹性衬膜3和第二弹性衬膜4与加强肋预制件相脱离,这时,在预制薄板上形成了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加强肋, 由此完成了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整体制作。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在垂直方向上开设若干个钢筋孔的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 6,第一挡板5上垂直方向排列的钢筋孔分别与第二挡板6上垂直方向排列的钢筋孔相一一对应,以替代呈梳子状的第一钢筋托架53、第二钢筋托架54、第三钢筋托架63和第四钢筋托架64,若干个呈垂直方向开设的钢筋孔也能够分别托住呈上下排列形式的每一层钢筋上的每一根钢筋,也能够满足加强肋规格大小不同和模具内布设钢筋数量多少的需要,也能够避免钢筋在模具内经预应力处理时的相互错位。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凸部3b和第二凸部4b内也可不设置空腔,以增大其抗压强度、 防止其被混凝土压迫而变形的情况发生,在脱模时通过第一凸部3b和第二凸部4b本身橡胶材料的弹性特点,以及配合人工敲打振动的方式,也可实现与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相分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凸部3b上也可不开设的凹槽3bb,第二凸部4b上也可不设置的凸块4bb,其相互之间为平面接触形式,也能起到防止混凝土砂浆泄漏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分别定位安装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形式,还可采用销钉或卡槽等其它定位方式。加强肋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加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以及分别安装在其上的第一弹性衬膜3和第二弹性衬膜4的长度均较长,它是通过若干块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分别等距离安装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而实现对需要制作的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长度、规格的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对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的工业化生产,并可同时进行多条生产线制作,其规模较大、效率较高。脱模后将生产线上排列的各个加强肋混凝土预制件之间所暴露的钢筋剪断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 ),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 )的截面分别由垂直板体和位于垂直板体下部的水平板体组成,呈L状,第一模板(1)的第一水平板体(la)与第二模板 (2)的第二水平板体(2a)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相互对应,第一水平板体(Ia)与第二水平板体(2a)之间设置距离(L);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O)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第一弹性衬膜( 和第二弹性衬膜 G),并且第一弹性衬膜(3)的第一下部衬膜(3a)套装在第一水平板体(Ia)上、第二弹性衬膜的第二下部衬膜Ga)套装在第二水平板体Oa)上;第一下部衬膜(3a)和第二下部衬膜Ga)相互对应的边沿分别为凹凸状,第一下部衬膜(3a)上的第一凸部(3b)与第二下部衬膜Ga)上的第二凸部Gb)相接触,第一下部衬膜(3a)上的第一凹部(3c)与第二下部衬膜Ga)上的第二凹部Ge)相对应;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 上分别安装第一挡板( 和第二挡板(6),第一挡板(5) 和第二挡板(6)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 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弹性衬膜(3) 和第二弹性衬膜(4)相接触,第一挡板( 与第二挡板(6)之间有距离;第一挡板(5)上分别开设第一钢筋孔(5a)和第二钢筋孔(5b),第二挡板(6)上分别开设第三钢筋孔(6a)和第四钢筋孔(6b),第一钢筋孔(5a)与第三钢筋孔(6a)相互对应,第二钢筋孔(5b)与第四钢筋孔(6b)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凸部(3b)和第二凸部(4b)内分别设有空腔,其空腔内分别设置若干个条呈垂直方向的承重加强筋,承重加强筋与空腔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凸部(3b)上开设凹槽(3bb),第二凸部(4b)上设置凸块(4bb),凹槽(3bb)与凸块 (4bb)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5)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定位卡(51)和第二定位卡(52),第一定位卡(51)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钉(51a),第二定位卡(52)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螺钉(5 );第二挡板(6)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定位卡(61)和第四定位卡(62),第三定位卡(61)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三定位螺钉(61a),第四定位卡(62) 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第四定位螺钉(6 );第一定位卡(51)和第三定位卡(61)分别卡装在第一模板(1)顶端上,第一定位螺钉(51a)和第三定位螺钉(61a)分别与第一模板(1)相紧密接触;第二定位卡(5 和第四定位卡(6 分别卡装在第二模板( 顶端上,第二定位螺钉(52a)和第四定位螺钉(62a)分别与第二模板( 相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孔( )、第二钢筋孔( )、第三钢筋孔(6a)和第四钢筋孔(6b)分别为呈垂直方向的条形孔,第一挡板( 外侧面上分别安装第一钢筋托架(5 和第二钢筋托架 64),第一钢筋托架(5 和第二钢筋托架(54)分别为在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托杆,呈梳子状,第一钢筋托架(5 和第二钢筋托架(54)分别与第一挡板(5)铰连,并分别设置在第一钢筋孔(5a)和第二钢筋孔(5b)之间,第一钢筋托架(53)与第一钢筋孔(5a)相对应,第二钢筋托架(54)与第二钢筋孔(5b)相对应;第二挡板(6)外侧面上分别安装第三钢筋托架(63)和第四钢筋托架(64),第三钢筋托架(63)和第四钢筋托架(64)分别为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托杆,呈梳子状,第三钢筋托架(63)和第四钢筋托架(64)分别与第二挡板(6)铰连,并分别设置在第三钢筋孔(6a)和第四钢筋孔(6b)之间,第三钢筋托架(63)与第三钢筋孔(6a)相对应,第四钢筋托架(64)第四钢筋孔(6b)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它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截面分别由垂直板体和位于垂直板体下部的水平板体组成,呈L状,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第一弹性衬膜和第二弹性衬膜,第一下部衬膜和第二下部衬膜相互对应的边沿分别为凹凸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弹性衬膜和第二弹性衬膜相接触,第一挡板上分别开设第一钢筋孔和第二钢筋孔,第二挡板上分别开设第三钢筋孔和第四钢筋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标准化和互换性较强、拆装简便、无须进行脱模处理,以及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混凝土预制件的显著特点。
文档编号B28B7/22GK202292997SQ20112035262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
发明者张波, 朱彤 申请人: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