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24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导热散热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具有增强导热散热结构的系统,尤其涉及ー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散热器为汽车中的ー种常用部件,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汽车散热片对关键部件的配合进行散热导热,其散热片的主体为主片,在该主片内设置多个散热管、散热带,在主片的侧面设置有平板的侧板来达到导热散热的效果,其エ艺复杂,散热效果不理想。由于在装配焊接本散热器时,需要将散热器芯子的四角边散热带端头与侧板压装将散热器芯子压装到散热器内时,在压装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散热器芯子的四角边散热带 端头与侧板的松动,会导致焊接不良,从而导致焊接质量的严重缺陷,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整体焊接性能。。众所周知,热量的传递有三种方式对流、传导和辐射。目前很多技术领域对导热散热装置的散热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对流或强制对流増加鳍片的数目以增大散热面积,从而加强对流的传热效果;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例如选用导热率为229w/mk的纯铝,导热率为386w/mk的纯铜。目前,有些导热装置在导热板与散热器之间的界面上涂ー层散热硅胶。由于硅胶干燥后变成颗粒状,造成导热板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无法密合而增加接触面间的热阻,致使光源与散热器界面间的传热能力大幅下降,无法获得良好散热的效果。现阶段由于硅胶干燥后变成颗粒状,造成导热板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无法密合而增加接触面间的热阻,致使光源与散热器界面间的传热能力大幅下降,无法获得良好散热的效果。此外,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其功用是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向除起动机外的所有用电设备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当汽车发动机所需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发电机能及时向蓄电池充电,井向全车用电设备直接供电。汽车用发电机可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汽车交流发电机由于在许多方面优于直流发电机,例如,交流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単,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和低速充电性能好等显著特点,故,交流发电机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而取代直流发电机。现有的汽车交流发电机结构主要包括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后盖部件连接装配等构成。交流发电机工作时,其在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时会产生热量。同时,现有的汽车发电机的后盖采用散热孔结构,如果发动机距离发电机较近,则由于受到发动机室的热作用,发电机周围的温度会显著上升。另外,当发动机为隔声而封闭起来的时候,发电机周围的温度上升将更为剧烈。温度会对发电机性能产生影响,并且从而缩短发电机的使用寿命。专利号200620073509. X公开了ー种车用发动机中冷散热系统,它包括有中冷器、风扇、护风罩、散热器。散热器通过中冷器与风扇组联接。在系统中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含有传感装置与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传感装置与继电器配合实现对发动机中冷散热系统的总体控制。通过设置在系统内的7个传感器(中冷器进气温度传感器、中冷器出气温度传感器、散热器进水温度传感器、散热器出水温度传感器、发动机出水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采集各项相关的技术參数反馈到程序控制器,程序控制器将采集到各传感器的信号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分析比较做相应的智能处理。这种习用的系统采用7个模拟信号传感器,数据误差比较大,成本较高,而且所采用的继电器控制,是模拟电压控制,系统太过于繁杂,安装烦琐且无报错功能。此外,该系统使用传统电机,能耗大,寿命短。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研究结论,从节能和环保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汽车动カ系统将从今天的燃油的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代用燃料发动机)过渡到内燃机与电动机的混合动カ系统。在混合动カ系统汽车中,油电混合动カ电动车在技术上已经成熟,是近期内可以产业化的车辆。油电混合动カ电动车的基本思想,是以内燃机做为基本的动力,而以电弥补内燃机在耗油和污染方面缺点。与纯电动汽车比较,油电混合动カ电动车由于电池的容量大大减小,而使整车自重减小、成本降低;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カ性可达到内燃 机的水平。不必要重新建设庞大的充电设施和取消每天的充电维护工作;保证驾车和乘坐的舒适性(保证空调、暖风、动カ转向等的使用)。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比较,油电混合动カ电动车可使原动机在最佳的エ况区域稳定运行,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污染、噪声和油耗。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居民区或其它对环保要求特别严格的地区,可关闭发动机,采用纯电动方式驱动车辆,实现“零排放”。通过电动机回收汽车減速和制动时的能量,进ー步降低汽车的能量消耗和排放污染。因为汽车行驶时,用电设备都要靠发电机提供能量,如果发电机的工作不可靠,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等都会有致命的影响,而温度又是影响发电机工作的关键因素。采用新技术的油电混合动カ电动车更加要求发电机内的调节器智能芯片具有优良的运算性能和稳定性。如果发电机的环境温度过高,发电机内的调节器智能芯片的运算性能和稳定性将受到影响。根据类型不同,发电机的环境温度最高限制在80-100°C。因此,如何改善发电机及汽车其它配件的散热是当今ー个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提出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散热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设计ー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散热器以铝合金,铜,陶瓷基板为主,结构复杂、占空间大、重量厚重和散热效能较差的不足,该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通过对汽车钣金外表面镀设有烤漆表层,在所述烤漆表层上和玻璃主体上均依次镀设有三层透明纳米层膜,实现了导热散热性能优、加强玻璃表面和钣金烤漆的硬度、不易老化、隔离紫外线及红外线有害光线、便于养护和安装拆卸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ー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其包括汽车钣金和玻璃主体,所述玻璃主体安装在汽车钣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钣金外表面镀设有烤漆表层,所述烤漆表层上和玻璃主体上均依次镀设有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 ;其中,所述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均具有锯齿状纳米级粗糙面。[0015]如上所述的ー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所述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的厚度在O. 25 O. 5mil 之间。如上所述的ー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所述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的厚度在O. 25 O. 5mil 之间。如上所述的ー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所述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的厚度在O. 25 O. 5mil 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良好的导热散热效果,解决车辆在太阳底下晒数小时都令车身内太热难以入坐的问题;提高车辆玻璃的透光率的问题;可快速散热、防止车内温度过高、隔离紫外线及红外线有害光线、加强玻璃表面硬度;散热效能是温度差幂次方散热,温度愈高,散热效能愈好;加工养护简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钣金烤漆表层上和玻璃主体上透明纳米层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汽车钣金烤漆表层或玻璃主体2为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 ;3为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 ;4为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ー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ー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其包括汽车钣金和玻璃主体,所述玻璃主体安装在汽车钣金上;其特征在干,所述汽车钣金外表面镀设有烤漆表层,所述烤漆表层上和玻璃主体上均依次镀设有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 ;其中,所述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均具有锯齿状纳米级粗糙面;所述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的厚度在O. 25 O. 5mil 之间。实施例2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ー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其包括汽车钣金和玻璃主体,所述玻璃主体安装在汽车钣金上;其特征在干,所述汽车钣金外表面镀设有烤漆表层,所述烤漆表层上和玻璃主体上均依次镀设有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 ;其中,所述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均具有锯齿状纳米级粗糙面;所述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的厚度在O. 25 O. 5mil 之间。实施例3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ー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其包括汽车钣金和玻璃主体,所述玻璃主体安装在汽车钣金上;其特征在干,所述汽车钣金外表面镀设有烤漆表层,所述烤漆表层上和玻璃主体上均依次镀设有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 ;其中,所述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均具有锯齿状纳米级粗糙面;所述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的厚度在O. 25 O. 5mil 之间。我们知道,Imil =千分之一英寸,看见本实用新型的膜厚度很薄,透视散热效果相当优良。经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汽车行业,还 可以同时适用于广告喷画、彩画等广告纸类印刷品、以及单独车玻璃等领域,在汽车散热行业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满足了现代汽车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其包括汽车钣金和玻璃主体,所述玻璃主体安装在汽车钣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钣金外表面镀设有烤漆表层,所述烤漆表层上和玻璃主体上均依次镀设有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 ;其中,所述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和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均具有锯齿状纳米级粗糙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内层透明纳米层膜A的厚度在0. 25 0. 5mil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透明纳米层膜B的厚度在0. 25 0. 5mil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层透明纳米层膜C的厚度在0. 25 0. 5mil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增强导热散热系统,通过在烤漆表层上和玻璃主体上均依次镀设有三层透明纳米层膜,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散热器结构复杂、占空间大、重量厚重和散热效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导热散热性能优、加强玻璃表面和钣金烤漆的硬度、不易老化、隔离紫外线及红外线有害光线、便于养护和安装拆卸的有益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C03C17/34GK202463932SQ2011205564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许康华, 许竞新 申请人:深圳市绿方光电散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