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石膏粉煅烧余热回收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膏粉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石膏粉煅烧生产过程中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膏粉煅烧生产过程中,高温炉膛产生大量高温烟气煤尘,必须及时排出,方能保证正常生产。而烟尘排出口的温度高达600°C以上,不仅增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的温室效应,而且大量的热量外排,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制约着石膏粉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石膏粉煅烧过程中余热得到充分利用的高效节能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炒锅上有拖轮、滚圈、齿轮等动力装置;炒锅里设有一组内热火管,内热火管开口于炒锅外壁,在炒锅一端外壁有烟气收集罩罩在内热火管一端的各个开口,与烟气收集罩相连的有烟气输送管、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和串联式箱式热交换器,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下端有积尘口,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串联式箱式热交换器与回热管相连,回热管的一端与炉膛连通;与箱式热交换器相连的有引风管、引风机、电机、烟气出口,实现烟气外排。在炒锅运转过程中,内热火管一端开口吸入来自炉膛的高温烟气煤尘,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高温烟气煤尘从另一端进入烟气收集罩,内热火管受热后外壁将热量迅速传递给炒锅里的石膏粉,烟气收集罩里的烟气煤尘进入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被处理后,煤尘进入积尘口,夹层中的冷空气被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加热,通过回热管进入炉膛,烟气输送管中的烟气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一组串联式箱式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将交换利用的热量,通过回热管进入炉膛,热量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该设备将原来不做任何处理从炉膛上部直接外排的600°C以上的高温烟气煤尘,进行科学利用,改由内热火管、烟气收集罩收集,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和箱式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交换利用的热量通过回热管由鼓风机送入炉膛二次利用,大大提高炉膛进风温度,减少了燃料用量,节省了能源,单位煤耗降低45%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外排气体温度降到120°C以内,减小了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可直接生产设备,也可对现有石膏粉煅烧炉改造获得,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炒锅,2.滚圈,3.齿轮,4.托轮,5.内热火管,6.烟气收集罩,7.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8.积尘口,9.烟气输送管,10.炉膛,11.箱式热交换器,12.引风管,13.引风机,14.烟气出口,15.鼓风机,16.地坪面,17.回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石膏粉煅烧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如图1所示,内热火管5是一组焊接于炒锅I内壁,开口于炒锅外壁,从炒锅一端到另一端的中空管;烟气收集罩6是将内热火管一端开口封闭于内的烟气回收装置,烟气收集罩6收集来自炉膛10的烟气煤尘;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7将煤尘分离下排进入积尘口 8,夹层里的冷空气受热后进入回热管17 ;烟气经烟气输送管9继续上行进入箱式热交换器11,箱式热交换器将热量交换后送入回热管17,回热管17与炉膛10相连;烟气在引风机13作用下经引风管12从烟气出口 14夕卜排,鼓风机15将热量送入炉膛,托轮4、滚圈2和齿轮3为炒锅运转的动力装置,16为地坪面。
权利要求1.石膏粉煅烧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炒锅上有拖轮、滚圈、齿轮动力装置;在炒锅里设有一组内热火管,内热火管开口于炒锅外壁,在炒锅一端外壁有烟气收集罩罩在内热火管一端的各个开口,与烟气收集罩相连的有烟气输送管、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和串联式箱式热交换器,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下端有积尘口,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串联式箱式热交换器与回热管相连,回热管的一端与炉膛连通;与箱式热交换器相连的有引风管、引风机、电机、烟气出口。
专利摘要石膏粉煅烧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属于石膏粉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炒锅里设有一组内热火管,内热火管开口于炒锅外壁,在炒锅一端外壁有烟气收集罩罩在内热火管一端的各个开口,与烟气收集罩相连的有烟气输送管、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和串联式箱式热交换器,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下端有积尘口,双层旋风除尘热交换器、串联式箱式热交换器与回热管相连,回热管的一端与炉膛连通,回收的热量进入炉膛重新利用。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直接外排的600℃以上的高温烟气煤尘经过热交换器处理后得到有效利用,单位煤耗降低45%以上,外排气体温度降到120℃以内,节能环保性能好。
文档编号C04B11/028GK202912856SQ20122014444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刘振发 申请人:三门峡市永泰石膏粉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