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底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13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板底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板底膜,尤其涉及强化复合地板用的底膜。
背景技术
强化复合地板以其耐磨、稳定的优点,且强化复合地板成本低廉,可用电脑仿真出各种木纹、颜色和图案,同时抗冲击、抗静电,安装方便,易于保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但强化复合地板有个致命的缺陷,即防水性能极差,一旦经水泡损坏,不可修复。因此,强化复合地板在铺设和使用时,需要进行防水,特别是针对地面的防水,最常用的手段时在强化复合地板铺设前,在地面增设一层底膜;目前市场上的强化复合地板用底膜均为最廉价的塑料薄膜,但该底膜强度低,易破损,往往在铺设过程中,该底膜就因强化复合地板的碰撞而破损,使得防水用的底膜形同虚设,且该底膜在铺设过程中需要由多块拼合而成,以覆盖所有的地面,但底膜的拼合处只是简单的叠加,易受铺设工作影响,易错开,造成叠加不充分,因此保护效果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地板底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板底膜,包括由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层和由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的表面,且紧贴于所述缓冲层,所述防护层包括固定部和防护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缓冲层相互层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两侧,且防护部上设 置有连接条;所述防护层内掺杂纤维。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层除了提供强化复合地板缓冲外,还进一步提高了强化复合地板的隔热、隔音效果;而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护层有效地阻止地面的潮气上升。铺设时,每个缓冲层与相邻的缓冲层相拼合,固定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部,相邻的底膜相互正反面拼接,每个防护部均与相邻的缓冲层相贴合,使得每个缓冲层的拼合缝的正反两面均有防护部,防水防潮以及密封效果更好,同时强度更高,不易破损;传统的地板用底膜的总厚度较低,地板底膜往往承受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地板下表面的平整度较差的情况下,因此底膜的机械强度较低,防护可靠性较低,而本发明中,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护层本身具有一定的韧性,强度较大,且防护层内参杂的纤维可形成纤维网,该纤维网具有较大的韧性,不易破裂,当外部有较大压力加于防护层时保护防护层不破,进一步提高防护层的机械强度,而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层强度较低,当防护层和缓冲层相互固定后,缓冲层在防护层的限制上不易破裂,提高了缓冲层的强度;同时,强化复合地板材质较硬,且传统的铺设过程中仅仅通过单薄的底膜直接置于地面,因此强化复合地板的脚感较差,增高缓冲层可增加强化复合地板的缓冲使得强化复合地板的脚感更接近于实木地板,且缓冲层和防护层内掺杂的纤维组成的纤维网也能增加底膜的弹性,进一步增强地板的脚感;连接条可采用条形双面胶,由于地板的铺装现场往往比较杂乱,增加连接条可使得底膜在铺设过程中更易被固定,不会因为现象杂乱而发生偏移等意外。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和固定部呈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或长方形,位于所述固定部两侧的所述防护部的宽度相等。传统的长方形地板的铺设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地板底膜铺设方向倾斜于地板的铺设方向,长方形的地板底膜铺设方向与地板的铺设方向相垂直,而传统的正文形地板的铺设过程中,采用正方形的地板底膜,这三种不同的地板底膜采用不同的铺设方式,增加了底膜与地板下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底膜和地板之间在相对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内部掺杂纤维。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层较为脆弱,机械强度较低,而铺设于地板下方后,需要承受较大应力,极易破裂,在其内部掺杂纤维,用于提高缓冲层的韧性,保证了缓冲层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呈无序排列。无序排列的纤维以任意顺序混杂于防护层内,且与防护层的纤维相互缠绕,进一步提高了防护层的韧性,不易破裂,保证防护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纤维为玻璃纤维、尼龙纤维、竹纤维或羊毛纤维。玻璃纤维具有较高的硬度,尼龙纤维具有较强的韧性,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等优点,而羊毛纤维的隔热性较强, 可根据地板铺设的场合不同,可选择掺杂一种或几种纤维,以取得相应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热压技术相结合。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结合部由热压形成多条热压线,并形成热压线网。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结合部由热压形成多条热压线,所述热压线包括相互垂直的经热压线和纬热压线,所述经热压线和纬热压线将所述固定部表面划分成多个方形的组合块,所述组合块与所述缓冲层之间存在缓冲腔体。缓冲层和固定部之间的热压线组成均匀的网状结构,并在固定部表面形成大量方形的组合块,这些组合块与缓冲层之间存在缓冲腔体,同时这些热压线会对组合块产生挤压,在缓冲部和固定部表面形成大量均匀的小突起,这个小突起间接提升了底膜的厚度,因此较原有的缓冲层和固定部更具弹性,同时增大了地板底膜与地板下表面的结合面积,并以此增加了地板底膜与地板下表面的摩擦力;而网状的结合部将无序排列的纤维固定,使得这些纤维构成相对稳定的弹性网,增强缓冲层和固定部的韧性;由于运输时地板底膜需要打包或卷起,而由小型的方形组合块拼接构成的结构平整度更高,在包装被打开后更易在短时间恢复平整,铺装时更方便省时。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5^1.8mm ;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0.02^0.12mm。地板往往铺设于水泥地面上,而由于工艺原因,传统的水泥地面的水平度和平整度往往不可能很高,如地面有小突起或小凹陷,这些不平整之处均可能会对地板产生较大的应力,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地板造成损害,而该厚度的底膜可在一定程度上过滤这些突起和凹陷,使得地板铺设于相对平整的水平面上,延长地板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缓冲层的结合缝正反面均有防护层,防护效果更好;
2、地板铺设后脚感好、舒适,隔音隔热效果好;
3、强度高,不易破损,防护可靠性高。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安装示意图。图中,1、缓冲层,2、防护层,21、防护部,22、固定部,3、连接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
一种地板底膜,如图1所示,包括由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层I和PVC材料制成的防护层2,防护层2包括与缓冲层I固定连接的固定部22,固定部22与缓冲层I通过热压相互紧贴,缓冲层与固定部之间的结合部呈均匀网状,网孔为正方形,缓冲层与固定部的非结合面形成小突起,固定部22的两侧设置有宽度相等的防护部21,防护部21设置有连接条3,防护层2和缓冲层I内掺杂纤维,纤维为玻璃纤维,纤维呈无序排列;其中缓冲层I的厚度为
0.5mm ;防护层2的厚度为0.02mm。铺装时,如图2所示,相邻的底膜相对铺设,相邻缓冲层I相互紧靠,固定部22紧贴于相邻的缓冲层I上,并通过连接条3固定;底膜的铺设方向与地板的铺设方向相垂直。
实施例二:
一种地板底膜,由多块平行四边形的底膜接合而成,底膜侧边的锐角角度为45度,底膜包括由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层I和PVC材料制成的防护层2,防护层2包括与缓冲层I固定连接的固定部22,固定部22与缓冲层I通过热压相互紧贴,固定部22的两侧设置有宽度相等的防护部21,防护部21设置有连接条3,防护层2和缓冲层I内掺杂纤维,纤维为玻璃纤维,纤维呈无序排列;其中缓冲层I的厚度为1.8mm ;防护层2的厚度为0.12mm。铺装时,相邻的底膜相对铺设,相邻缓冲层I相互紧靠,固定部22紧贴于相邻的缓冲层I上,并通过连接条3固定;底膜的铺设方向与地板的铺设方向之间的角度为45度。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缓冲层I的厚度为1.0mm ;防护层2的厚度为0.1mm。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层和由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的表面,且紧贴于所述缓冲层,所述防护层包括固定部和防护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缓冲层相互层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两侧,且防护部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防护层内掺杂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和固定部呈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或长方形,位于所述固定部两侧的所述防护部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内部掺杂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呈无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为玻璃纤维、尼龙纤维、竹纤维或羊毛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热压技术相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结合部由热压形成多条热压线,并形成热 压线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结合部由热压形成多条热压线,所述热压线包括相互垂直的经热压线和纬热压线,所述经热压线和纬热压线将所述固定部表面划分成多个方形的组合块,所述组合块与所述缓冲层之间存在缓冲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5^1.8mm ;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0.02^0.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板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和固定部呈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或长方形,位于所述固定部两侧的所述防护部的宽度相等,且所述防护部设置有连接条;所述缓冲层采用发泡材料制成,该缓冲层内掺杂有纤维,缓冲层与防护层内的纤维均呈无序排列;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热压技术相结合,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结合部呈网状,所述结构部的网孔为方形。
全文摘要
一种地板底膜,包括由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层和由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的表面,且紧贴于所述缓冲层,所述防护层包括固定部和防护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缓冲层相互层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两侧,且防护部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防护层内掺杂纤维。本发明缓冲层的结合缝正反面均有防护层,防护效果更好;地板铺设后脚感好、舒适,隔音隔热效果好;强度高,不易破损,防护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E04F15/18GK103225385SQ20131009636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杨庆锋 申请人:浙江润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