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泡沫混凝土制取的混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泡沫混凝土制取的混泡器,尤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泡沫混凝土的搅拌。
背景技术:
目前建材领域泡沫混凝土制取过程,采用水泥浆体和泡沫的混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是采用同一台搅拌机完成的,在搅拌机内先制备水泥浆体,制好以后,再加入泡沫混合均匀。这种制浆及泡沫混合方法是间歇进行的,不能连续进行,适用于产量不是太高,无法连续生产的间歇工艺。混泡过程中泡沫不能拌合均匀,泡沫与空气接触易于破裂,影响泡沫混凝土质量。而当产量很高,要求制浆与混泡连续不断地进行时,制浆与混泡就无法在同一台搅拌机内完成,另需增加一台专用混泡机,受制于狭小的施工场地,且增加机器的同时加大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方便的用于泡沫混凝土制取的混泡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泡沫混凝土制取的混泡器,包括混泡腔体、设在混泡腔体内的主轴,主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端轴承和后端轴承,所述的主轴上间隔焊接有搅拌齿,所述混泡腔体的前端设有水泥浆液入口,后端设有泡沫混凝土出口,混泡腔体的混泡腔体壁上设有泡沫入口。所述的搅拌齿呈圆周螺旋焊接,每螺旋一周均布焊接3个齿;所述的混泡腔体后部设有可拆卸泡沫混凝土出口管的法兰。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混泡器能使泡沫避免与空气接触,大大减少了泡沫的破裂,使泡沫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主轴两端由于焊接了轴承,主轴可以在泡沫与水泥浆液的流动带动下自由转动,浆液流速越大转动越快,并且倾斜焊接的搅拌齿增加了水泥浆与泡沫的接触机会,使混泡更均匀,提高泡沫混凝土质量,其结构简单、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泥浆液入口,2-前端轴承,3-泡沫入口,4-混泡腔体,5-搅拌齿,6_主轴,7-泡沫混凝土出口管,8-混泡腔体壁,9-后端轴承,10-法兰,11-螺栓-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泡器,主要由混泡腔体4、主轴6、前后端轴承构成,主轴6设在混泡腔体4内,主轴6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端轴承2和后端轴承9,使主轴6可以在外力作用下自由转动,所述的主轴6上间隔焊接有搅拌齿5,所述的搅拌齿5呈圆周螺旋焊接,每螺旋一周均布焊接3个搅拌齿5。所述混泡腔体4的前端设有水泥浆液入口 1,后端设有泡沫混凝土出口 7,混泡腔体4的混泡腔体壁8上设有泡沫入口 3。所述的混泡腔体4后部设有经螺栓11连接的可拆卸泡沫混凝土出口管的法兰10,便于拆卸以及检查。工作时,水泥浆液和泡沫分别通过水泥浆液入口 I和泡沫入口 3进入混泡器,水泥浆液进入混泡腔体4内冲击搅拌齿5带动主轴6转动,主轴6的转动反作用力使水泥浆液与泡沫充分混合均匀。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泡沫混凝土制取的混泡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泡腔体(4)、设在混泡腔体(4)内的主轴(6),主轴(6)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端轴承(2)和后端轴承(9),所述的主轴(6 )上间隔焊接有搅拌齿(5 ),所述混泡腔体(4 )的前端设有水泥浆液入口( I),后端设有泡沫混凝土出口(7),混泡腔体(4)的混泡腔体壁(8)上设有泡沫入口(3)。
2.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泡沫混凝土制取的混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齿(5)呈圆周螺旋焊接,每螺旋一周均布焊接3个齿。
3.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泡沫混凝土制取的混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泡腔体(4)后部设有可拆卸泡沫混凝土出口管的法兰(10)。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泡沫混凝土制取的混泡器,适用于泡沫混凝土的制取混泡过程。它包括混泡腔体、设在混泡腔体内的主轴,主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端轴承和后端轴承,所述的主轴上间隔焊接有搅拌齿,所述混泡腔体的前端设有水泥浆液入口,后端设有泡沫混凝土出口,混泡腔体的混泡腔体壁上设有泡沫入口。水泥浆和泡沫分别通过各自入口进入混泡腔体,利用浆液自身的流动,带动两端安装轴承的多齿形主轴转动,主轴转动搅拌浆液使其混合均匀。具有简单易操作、节省劳动力、大大减少混泡操作空间的特点。
文档编号B28C5/08GK203062942SQ2013200322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马金荣, 路庆涛, 陶祥令, 刘珊, 王琳, 朱宝磊, 曾卫, 刘聘, 陈阳光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