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变截面边梁载车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58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变截面边梁载车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变截面边梁载车板,主要包括变截面结构的左边梁、变截面结构的右边梁和警示边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自载车板出入口位置至中段位置的边梁改为与中间车板等高,可用于行车,以大幅提高车辆驶入、驶出载车板的便捷性,增加用户使用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意愿,为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推广应用带来积极效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变截面边梁载车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提高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载车板使用便利性问题。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受多种因素限制,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载车板左、右边梁之间形成的停车面宽度尺寸通常在1.9m至2.0m之间,只比适停车辆的左、右轮胎外缘宽度尺寸略大。载车板内部停车面净宽较窄的直接后果是大大增加了车辆驶入、驶出载车板的难度,车辆驶入载车板前须整体基本正对载车板中心位置。而多数情况下正常行车线路与进出机械式设备的停车线路相互垂直,为此,司机往往需要反复操作才能调整车辆至合适位置。另外,车辆进入载车板后若发现需要作出方向或行走路线的调整(即使是微调),也往往因为车辆轮胎外缘已触及或紧贴边梁而难以实现,只能选择原路退回,调整状态之后再重新驶入。不少司机因此把在载车板停车视为畏途而放弃使用机械式停车设备。这样的结果在客观上妨碍了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变截面边梁载车板,以大幅提高车辆进入载车板停放的便捷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变截面边梁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边梁载车板,是指载车板的左边梁I和右边梁3为变截面结构,具体是:左边梁I和右边梁3自前方出入口位置至中间位置的一段边梁的上表面与中间车板4的上表面等高,使得自前方出入口位置至中间位置的一段边梁可以全部被车辆进出时利用;左边梁I和右边梁3自中间位置至后方位置的一段边梁的上表面高出中间车板4的上表面,以防止车辆进出时越界,并起到车辆停放时的横向定位作用。为表述方便,以载车板的车辆出入口位置为前方,相对另一端为后方;以前后方向为纵向,以左右方向为横向;目前使用、通用形式的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载车板主要由结构钢架5、中间车板4、挡车杆2、左边梁I和右边梁3组成;其中,结构钢架5作为主要受力结构;中间车板4、左边梁I和右边梁3固定安装在结构钢架之上;中间车板4安装在中间位置,起到承载车辆作用并为车辆进出提供通道;左边梁I及右边梁3分别安装在中间车板4的两旁,其上表面高出中间车板的上表面,以防止车辆进出时越界,并起到车辆停放时的横向定位作用;左边梁I及右边梁3的横截面多为矩形,除前方出入口位置有部分区域作出楔形过度、减少车辆轮胎直接碰撞边梁所造成的损伤之外,其余纵向位置为横向等截面结构(即横向截面保持不变);挡车杆2安装在中间车板4的后方位置,起到阻挡车辆车轮越界、在车辆停放时起到纵向定位作用;所述变截面边梁载车板,是指载车板的左边梁I和右边梁3为变截面结构,具体是自前方出入口位置至中间位置的一段边梁的横截面形状相对于自中间位置至后方位置的一段边梁的横截面形状有显著改变,自前方出入口位置至中间位置的一段边梁区域可被车辆进出时利用,为车辆进出载车板提供便利。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大幅提高车辆驶入、驶出载车板的便捷性,增加用户使用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意愿,为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推广应用带来积极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推广使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la、图lb、图lc、图1d和图1e是目前使用的载车板结构简图。图中,1_左边梁,2-挡车杆,3-右边梁,4-停车板,5-结构钢架。
[0008]图2a、图2b、图2c和图2d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载车板结构简图。图中,1-左边梁,2-挡车杆,3-右边梁,4-停车板,5-结构钢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0010]如图la、图lb、图lc、图1d所示为目前机械式停车设备使用的通用形式的载车板,其中图1a为正视图,图1b为侧视图,图1c为俯视图,图1d为图1c的A区域放大图。从图la、图lb、图1c可以看出,左边梁I与右边梁3内缘所形成的宽度净空尺寸为固定值且仅略大于适停车辆左、右轮胎的外缘最大宽度尺寸,左边梁I与右边梁3的上表面高于停车面,不能行车。从图1d可以看出,右边梁3前方出入口位置有部分区域作出楔形过渡,以减少车辆轮胎直接碰撞边梁所造成的损伤;左边梁I须作类似处理。综合图la、图lb、图lc、图1d所示,左边梁I及右边梁3除前方出入口位置有部分区域作出楔形过渡之外,其余纵向位置为横向等截面结构(即横向截面保持不变)。从图1e可见,车辆基本上只能正对载车板驶入、驶出。
[0011]如图2a、图2b、图2c和图2d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变截面边梁载车板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其中图2a为俯视图,图2b为侧视图,图2c为图2a的B区域放大图,图2d为图2b的C区域放大图。从图2a、图2b、图2c和图2d对照观察,即可以看出以下特征:左边梁I和右边梁3为变截面结构,具体是:左边梁I和右边梁3自前方出入口位置至中间位置的一段边梁的上表面与中间车板4的上表面等高,使得自前方出入口位置至中间位置的一段边梁可以全部被车辆进出时利用;左边梁I和右边梁3自中间位置至后方位置的一段边梁的上表面高出中间车板4的上表面,以防止车辆进出时越界,并起到车辆停放时的横向定位作用。
[0012]上述实施例所示,由于自出入口位置至中间位置一段的载车板的横向宽度增大,车辆的可行车面积增大,故车辆可稍偏离载车板中心驶入、驶出。在实际操作中,车辆驶入载车板之后应尽量调整位置,最终在载车板居中停放,使得载车板的荷载均匀。因此,载车板后段区域不宜再增加停车面宽度,故此部份区域的边梁无须改变截面。
[0013]采用变截面边梁的载车板自出入口位置至中段位置的一段区域的边梁被用于行车,虽然给车辆的出入带来方便,但也可能影响到司机最终停车时的横向定位。为此,可以在左边梁I和右边梁3自出入口位置至中段位置(即变截面区域)其中左边梁I和右边梁3与中间车板4等高的区域,分别对左边梁I和右边梁3的位置黏贴、喷涂或安装警示边线,用作停车边线参考,以方便司机操控、调整车辆。该警示边线建议为黄色或其他明显区别于停车板原来颜色并使用反光材料,以利于司机观察,建议使用防滑材料以减少车辆轮胎侧滑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变截面边梁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边梁载车板,是指载车板的左边梁(I)和右边梁(3 )为变截面结构,具体是:左边梁(I)和右边梁(3 )自前方出入口位置至中间位置的一段边梁的上表面与中间车板(4)的上表面等高,使得自前方出入口位置至中间位置的一段边梁可以全部被车辆进出时利用;左边梁(I)和右边梁(3)自中间位置至后方位置的一段边梁的上表面高出中间车板(4)的上表面,以防止车辆进出时越界,并起到车辆停放时的横向定位作用。
【文档编号】E04H6/22GK203769384SQ201320831093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日
【发明者】梁崇彦 申请人:梁崇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