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181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包括保温板主体(1),上矩形条(2),下矩形条(3),“井”字型凹凸面(4),上矩形条(2)和下矩形条(3)都设置在保温板主体(1)的四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无需使用锚固件,可节约成本,易于施工,通过保温板面的机械咬合力与粘结层粘结,通过下矩形条(3)和上矩形条(2)互补形成一整体,使得保温板与保温板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增强了保温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更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建材市场上的发泡水泥保温板具有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不燃烧,防水,与墙体粘结力强,强度高,无毒害放射物质,环保的特点,与建筑物使用寿命同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其前景广阔,但在保温板与粘结层粘结施工过程中,保温板与保温板之间连接的空隙不能有效的控制,往往会形成一定的缝隙,从而降低了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同时,在保温板与粘结层粘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锚固件穿过保温板与粘结层,使其贴于粘结层。这种粘结方法不仅破坏了保温板,而且大量地使用锚固件,浪费了材料,不利于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无需使用锚固件,通过保温板面的机械咬合力使其与粘结层相粘结固定的保温板,并且具有保温板与保温板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的特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包括保温板主体、上矩形条、下矩形条、“井”字型凹凸面,所述的保温板主体的四边分别设置有上矩形条和下矩形条,以及上表面设置有均匀“井”字型的凹凸面。
[0005]所述的上矩形条的个数为四个,分别置于保温板主体的四边,上矩形条的高度为保温板主体厚度的一半,宽为2?3厘米,长度为保温板主体边长的一半
[0006]所述的下矩形条的个数为四个,分别置于保温板主体的四边,下矩形条的高度为保温板主体厚度的一半,宽为2?3厘米,长度为保温板主体边长的一半。
[0007]所述的“井”字型凹凸面的高差为I?2厘米,“井”字型凹凸面的宽相等为3?5厘米,“井”字型凹凸面的间距为10?15厘米,长与保温板主体的长度相等。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I)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无需使用锚固件,可节约成本,易于施工。
[0010](2)通过下矩形条和上矩形条互补形成一整体,使得保温板与保温板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增强了保温效果;通过保温板面的机械咬合力与粘结层粘结,不使用锚固件,美观、保温效果有所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发泡水泥保温板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保温板主体;2-上矩形条;3-下矩形条;4-井”字型凹凸面。
[0013]图2为发泡水泥保温板剖面图
[0014]其中2-上矩形条;3_下矩形条;4_井”字型凹凸面。
[0015]图3为发泡水泥保温板与粘结层粘结剖面图
[0016]其中1-保温板主体;4-井”字型凹凸面;5-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包括保温板主体1、上矩形条2、下矩形条3、“井”字型凹凸面4。
[0019]所述的上矩形条2的个数为四个,分别置于保温板主体I的四边,上矩形条2的高度为保温板主体I厚度的一半,宽为2?3厘米,长度为保温板主体I边长的一半。
[0020]所述的下矩形条3的个数为四个,分别置于保温板主体I的四边,下矩形条3的高度为保温板主体I厚度的一半,宽为2?3厘米,长度为保温板主体I边长的一半。
[0021]所述的“井”字型凹凸面4的高差为I?2厘米,“井”字型凹凸面4的宽相等为3?5厘米,“井”字型凹凸面4的间距为10?15厘米,长与保温板主体I的长度相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包括保温板主体(I)、上矩形条(2)、下矩形条(3)、“井”字型凹凸面(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板主体(I)的四边均设置有一个上矩形条(2)和一个下矩形条(3),其中,保温板主体(I)的相对的两边设置相反,即一边左上侧设置上矩形条(2),右下侧设置下矩形条(3),而另一边左下侧设置下矩形条(3),右上侧设置上矩形条(2),所述的保温板主体(I)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的“井”字型凹凸面(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上矩形条(2)的个数为四个,分别置于保温板主体(I)的四边,上矩形条(2)的高度为保温板主体(I)厚度的一半,宽为2?3厘米,长度为保温板主体(I)边长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下矩形条(3)的个数为四个,分别置于保温板主体(I)的四边,下矩形条(3)的高度为保温板主体(I)厚度的一半,宽为2?3厘米,长度为保温板主体(I)边长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字型凹凸面(4)的高差为I?2厘米,“井”字型凹凸面(4)的宽相等为3?5厘米,“井”字型凹凸面(4)的间距为10?15厘米,长与保温板主体(I)的长度相等。
【文档编号】E04B1/80GK204001243SQ20142018900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张伟林, 刘晓凤, 徐州, 杨军伟, 王宏 申请人:安徽建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