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拼式隔板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2072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建筑物构造,具体涉及一种对拼式隔板墙。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结构通常是指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目前,建筑结构大多采用混合结构或者框架结构,但是目前上述结构施工复杂,工期时间长,材料耗费多,建筑物自重大,整体性及抗震性差。

建筑结构中隔墙板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中的部分问题,但是目前隔墙板自身还存在着问题,现有的隔墙板基本都是整体式结构,单块板自重大,在工厂预制及施工现场都需要大型起重设备,现场安装时精度难以控制,并且运输不方便,施工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拼式隔板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拼式隔板墙,包括底板,底板两侧的连接端形成能够拼接成凹槽的连接肋,底板中部形成多个能够拼接成空腔的构造肋,所述的凹槽中设置有交错的连接件。

所述的底板内设置有钢筋。

所述的凹槽槽底与连接件之间还设置有垫板。

所述的钢筋横纵交错分布。

本发明装配方便,装配精度易于控制,灵活性好,拼接式的空腔能够用于管路布局、保温、降噪,而且拼接式的空腔不易产生裂缝,凹槽与连接件的装配,易于操作,装配后的力学性能好,本发明能够降低施工的复杂度,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底板 2 构造肋

3 连接肋 4 钢筋

5 连接件 6 凹槽

7 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对拼式隔板墙,包括底板1,底板1两侧的连接端形成能够拼接成凹槽6的连接肋3,底板1中部形成多个能够拼接成空腔7的构造肋2,所述的凹槽6中设置有交错的连接件5。

本发明中的构造肋2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根据要拼接的空腔7形状而定为各种形状。

优选的,构造肋2的形状为矩形状。空腔7由拼接的方式形成,能够有效的裂缝的产生。

本发明中的连接肋3只要能够实现拼接出凹槽6即可。连接肋3可以提高刚度和承载力。

空腔7可以起到保温并且减轻构件的自重,还可以布置管线,节省空间。

优选的,连接肋3的形状为Z字形。

本发明中的连接件5可以但不限于钢板、螺栓、螺母的组合件。连接件5把单块底板1连为整体,并与建筑物主体连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装配完成后可以用砂浆抹平凹槽6。

所述的底板1内设置有钢筋4。能够增加底板1的力学性能。

所述的凹槽6槽底与连接件5之间还设置有垫板。能够增加两个或者四个隔板墙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的钢筋4横纵交错分布。

本发明装配方便,装配精度易于控制,灵活性好,拼接式的空腔能够用于管路布局、保温、降噪,而且拼接式的空腔不易产生裂缝,凹槽与连接件的装配,易于操作,装配后的力学性能好,本发明能够降低施工的复杂度,缩短工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拼接式空腔7或者隔板墙通过凹槽、连接件相拼接的连接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