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车库及用于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559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充电车库及用于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及具有该收放线装置的充电车库。



背景技术:

收放线装置用于在载车板移动时,电连接载车板与平移框,相关技术中,收线器不能识别载车板上升和下降的快慢,采用开关量检测,如果载车板上升太快或者下降太快都不能保证电缆实时同步收紧,不能实时收紧可能会使得电缆被别的设备摩擦或者机械破损,将导致供电不安全和不稳定,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连续控制电线与载车板同步移动的用于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用于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的充电车库。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包括:电机;电线,所述电线适于电连接所述充电车库的载车板与所述充电车库的平移框;收线卷筒,所述收线卷筒与所述电机相连以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绕转动轴线转动以收卷或展开所述电线;张力检测装置,所述张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线的张力;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张力检测装置相连,以根据所述张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值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电线与所述充电车库的载车板同步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结构简单,可实时控制电机的转速,使电线与充电车库的载车板同步移动,结构简单,控制精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车库包括平移框;载车板,所述载车板沿上下方向可移动,所述载车板可选择性地与所述载车板固定;收放线装置,所述收放线装置为第一方面所述的收放线装置,所述电线电连接所述载车板与所述平移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车库,实时控制电线与载车板同步移动,用电更安全,且使充电车库的结构更加紧凑,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同等体积下,可以布置更多的车位,且确保了车辆的正常充电、负载的正常工作,提升了工作可靠性和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充电车库1000、

收放线装置100、电机110、电线120、中间段121、第一竖直段122、第二竖直段123、第一弧面124、第二弧面125、收线卷筒130、

张力检测装置140、

控制器150、

电滑环160、

第一支撑轮171、第二支撑轮172、

导向轮180、驱动器190、

载车板200、升降驱动装置400、升降电机410、传动组件420、钢丝绳收卷筒430、钢丝绳4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车库1000。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车库1000包括载车板200、平移框(图未示出)和收放线装置100。

载车板200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即载车板200可以做升降运动,平移框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即平移框可以沿左右方向水平移动,载车板200可选择性地与平移框固定,载车板200可以与平移框固定,载车板200也可以与平移框脱离,载车板200与平移框固定后可以随平移框一起沿左右方向移动,载车板200与平移框脱离后,载车板200可以单独做升降运动。

载车板200的升降运动由升降驱动装置400驱动,升降驱动装置400可以包括传动组件420,通过升降电机410驱动传动组件420以实现载车板200的上下移动,载车板200与钢丝绳440相连,升降驱动装置400驱动载车板200上下移动时,钢丝绳收卷筒430收卷或展开钢丝绳440。可选地,传动组件420可以为齿轮传动组件。当然传动组件420还可以是链传动组件。

收放线装置100用于电连接载车板200和平移框,即收放线装置100是用于电连接载车板200上的负载与平移框上的电源的,从而使载车板200上的负载处于通电状态,以实现负载始终有效、或者实现对车辆的充电以及充电车库1000的可靠运转。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充电车库1000的收放线装置100。如图1-图3所示的用于充电车库1000的收放线装置100包括电机110、电线120、收线卷筒130、张力检测装置140和控制器150。

电线120适于电连接充电车库1000的载车板200与充电车库1000的平移框,可以理解的是,电线120是用于连接载车板200上的负载与平移框上的电源的,从而使载车板200上的负载处于通电状态。

收线卷筒130与电机110相连,收线卷筒130适于在电机110的驱动下绕转动轴线转动以收卷或展开电线120。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收线卷筒130用于收卷或展开电线120,即载车板200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收线卷筒130收卷或展开电线120,例如收线卷筒130适于在充电车库1000的载车板200向上移动时收卷电线120,且收线卷筒130适于在充电车库1000的载车板200向下移动时展开电线120,充分利用载车板200的重力,无需另外设置收卷电线120的结构,收放线装置100结构简单、省力且占用空间小。

如图1所示,电线120的一端适于与充电车库1000的载车板200电连接,电线120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电滑环160与充电车库1000的平移框电连接,通过采用电滑环160,可以实现收线卷筒130转动时电线120仍能平稳可靠地电连接载车板200与平移框,使充电车库1000的运行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电滑环160也可以称为导电滑环,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且转动时内环与外环保持电连接,具体地,电滑环160的外环与收线卷筒130相连,二者同步转动,电线120的一端通过外环与载车板200电连接,电线120的另一端通过内环与平移框电连接。

优选地,电滑环160同轴地安装在收线卷筒130上,即电滑环160的中心轴线与收线卷筒130的转动轴线重合,这样的结构,使得收放线装置100的结构稳定好,收线卷筒130转动时,平衡性好。

优选地,电线120可以为扁平线缆,收线卷筒130收卷电线120时为多层收卷,即电线120逐圈缠绕到收线卷筒130上,在收线卷筒130的径向上,电线120为多层,电机110驱动收线卷筒130转动,实现了电线120的自动叠加。

张力检测装置140用于检测电线120的张力,控制器150与张力检测装置140相连,控制器150可以根据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控制电机110的转速以使电线120与充电车库1000的载车板200同步移动,具体地,电线120与钢丝绳440同步移动。

可选地,控制器150可以通过驱动器190控制电机110。

可以理解的是,电线120的张力的大小可以体现出电线120的松紧程度,电线120的松紧程度可以体现出电线120的收卷速度与钢丝绳440的收卷速度是否同步。通过张力检测装置140实时测量电线120的张力,控制器150根据该实时的张力检测值,实时调节电机110的转速,以确保电线120与充电车库1000的载车板200同步移动。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收线卷筒130收卷或展开电线120时,控制器150可以根据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控制电机110的转速,使电线120与载车板200同步移动,这样电机110的转速根据实时测量到的张力检测值,实时进行控制,始终使电线120与充电车库1000的载车板200同步,控制精度高,且这样电线120移动的空间与载车板200移动的空间重合,无需额外为电线120设置移动空间,利于充电车库1000的小型化,电机110在控制器150的控制下,实现收线卷筒130对电线120的自动收卷或展开,使用更加方便。

此外,电线120在载车板200移动过程中,始终电连接载车板200的负载与平移框的电源,从而使载车板200上的负载始终通电,使负载始终有效,从而保证充电车库1000的正常运行以及充电车库1000的工作可靠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充电车库1000的收放线装置100,可以实时控制电机110的转速以实现电线120与载车板200的同步移动,结构简单、运行时节省空间、实现电线120的自动收卷与展开,且载车板200上下移动时,载车板200的负载与平移框的电源始终电连接,确保了车辆的正常充电、负载的正常工作,提升了充电车库1000的工作可靠性和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车库1000,通过采用上述收放线装置100,实现载车板200与平移框的电连接,使结构更加紧凑,间接提升充电车库1000的空间利用率,工作可靠性高,且可实现电线120的自动收卷与展开,并可实时调节电机110的转速以实现电线120与载车板200的同步移动,避免出现电线120拉断或过松的情况,使用便利,安全性好。

下面参照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充电车库1000的收放线装置100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电线120适于电连接载车板200与平移框,收线卷筒130与电机110相连以在电机110的驱动下绕转动轴线转动以收卷或展开电线120。

为了确保电线120与载车板200能够同步移动,通过张力检测装置140检测电线120的张力并将该检测值反馈给控制器150,从而可以方便、准确地、实时地控制电机110的转速。

例如电机110转速过快时,电线120的移动速度高于载车板200的移动速度,则电机110根据检测值降速,避免出现拉断电线120的情况,电机110转速过慢时,电线120的移动速度低于载车板200的移动速度,则电机110根据检测值升速,避免出现电线120打结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检测电线120的张力,张力检测装置140的布置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图2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充电车库1000的收放线装置100包括电机110、电线120、收线卷筒130、张力检测装置140、第一支撑轮171和第二支撑轮172。

如图2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张力检测装置140位于第一支撑轮171与第二支撑轮172之间,电线120依次穿过第一支撑轮171与张力检测装置140之间的间隙、张力检测装置140与第二支撑轮172之间的间隙,且电线120分别与第一支撑轮171、张力检测装置140、第二支撑轮172接触,即电线120与第一支撑轮171、张力检测装置140、第二支撑轮172均有接触。这种张力检测装置140的设置位置,符合三点弯曲法,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且收放线装置100的结构更简单。

可以理解的是,载车板200较重,且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为了节省电线120的长度,改善电线120的受力状态,电线120均是竖直设置的,大体与载车板200垂直。

可选地,张力检测装置140、第一支撑轮171和第二支撑轮172均可以安装在载车板200上,这样,载车板200上下移动时,张力检测装置140、第一支撑轮171和第二支撑轮172也随之移动,使电线120的张力的测量更方便,且使收放线装置100的结构更简单。

优选地,第一支撑轮171与第二支撑轮17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这样电线120与第一支撑轮171的接触面、电线120与第二支撑轮172的接触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且电线120的受力更均衡。

如图2所示,张力检测装置140与电线120的接触面为第一弧面124,第一支撑轮171和第二支撑轮172与电线120的接触面均为第二弧面125,第一弧面124与第二弧面125的弯曲方向相反,也就是说,第一支撑轮171与第二支撑轮172均位于电线120的一侧,张力检测装置140位于电线120的另一侧,且电线120上位于第一支撑轮171与张力检测装置140之间的部分、电线120上位于第二支撑轮172与张力检测装置140之间部分为非直线,使得电线120与张力检测装置140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且电线120的受力更均衡。

如图3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充电车库1000的收放线装置100包括电机110、电线120、收线卷筒130、张力检测装置140和导向轮180。

如图3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张力检测装置140与导向轮180间隔开设置,电线120穿过导向轮180与张力检测装置140之间的间隙,且电线120与导向轮180和张力检测装置140均接触。

如图1所示,电线120包括中间段121,中间段121位于导向轮180与张力检测装置140之间,且中间段121与导向轮180相切,且中间段121与张力检测装置140相切。优选地,中间段121水平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使电线120的走向合理,且使得电线120与张力检测装置140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且电线120的受力更均衡。

具体地,电线120可以包括第一竖直段122、第二竖直段123和水平设置的中间段121,中间段121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段122的下端相连,中间段121的另一端与第二竖直段123的上端相连,第一竖直段122的上端与收线卷筒130相连,第二竖直段123的下端与载车板200相连,电线120的走向合理,受力均衡。

可选地,导向轮180与张力检测装置140的位置如图3所示,即导向轮180位于张力检测装置140的左侧,从收线卷筒130出来的电线120,先经过导向轮180,经过导向轮180后,电线120的走向发生改变,例如从竖直方向改为水平方向,然后电线120经过张力检测装置140,经过张力检测装置140后,电线120的走向再次发生改变,例如从水平方向改为竖直方向,最终电线120与充电车库1000的载车板200连接。

但本发明的导向轮180和张力检测装置140的布置位置,并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180与张力检测装置140的位置可以调换,即导向轮180位于张力检测装置140的右侧,从收线卷筒130出来的电线120,先经过张力检测装置140,经过张力检测装置140后,电线120的走向发生改变,然后电线120经过导向轮180,经过导向轮180后电线120的走向再次发生改变,最终电线120与充电车库1000的载车板200连接。

下面参照图2和图3并结合图1描述,收放线装置100的工作过程:

收线卷筒130收卷电线120时,载车板200向上移动,控制器150根据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控制电机110转速的工作过程如下:

电线120的移动速度快,则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大于预定值,控制器150根据该检测值控制电机110降速,实现电线120与载车板200同步。

电线120的移动速度慢,则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小于预定值,控制器150根据该检测值控制电机110升速,实现电线120与载车板200同步。

收线卷筒130展开电线120时,载车板200向下移动,控制器150根据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控制电机110转速的工作过程如下:

电线120的移动速度慢,则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大于预定值,控制器150根据该检测值控制电机110升速,实现电线120与载车板200同步。

电线120的移动速度快,则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小于预定值,控制器150根据该检测值控制电机110降速,实现电线120与载车板200同步。

简言之,根据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的大小,可以判断电线120的移动速度的快慢,这样控制器150就可以通过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来控制收卷或展开电线120的快慢,以保证电线120与载车板200实时同步移动。这种张力检测装置140,可实时反馈张力的检测信号,控制精度高,且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制造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充电车库1000的收放线装置100,通过设置张力检测装置140和控制器150,控制器150根据张力检测装置140的检测值,实时控制电机110的转速,实现电机110转速的自动调整,避免出现电线120拉断或过松的情况出现,电线120收卷效果好,可靠性高。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充电车库1000的收放线装置100,收线卷筒130采用电机110驱动,通过张力检测装置140和控制器150的配合,实时控制电机110的转速,实现电线120与载车板200同步移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布置容易,避免出现电线120过松或过紧,电连接可靠性高,且载车板200移动时载车板200与平移框始终电连接,载车板200的负载始终处于通电状态,即负载一直处于有效状态,充电车库1000的可靠性高且使用便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车库1000,通过设置上述收放线装置100,实时控制电线120与载车板200同步移动,用电更安全,且使充电车库1000的结构更加紧凑,间接提升了充电车库1000的空间利用率,同等体积下,可以布置更多的车位,且确保了车辆的正常充电、负载的正常工作,提升了工作可靠性和使用便利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