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免支撑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2399阅读:3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免支撑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免支撑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进步、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实施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能大幅减少用工、缩短工期、改善工人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符合“四节一环保”要求,是我国建筑企业、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已在国内蓬勃发展。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之一,也是现在国内运用最多、推广最热门的结构体系之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叠合梁、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等结构构件,现阶段主要采用可调独立支撑或钢管扣件支撑等搭设承重体系,支撑构件安装施工,较为繁琐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安全、优质、快速的施工方法,提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安装效率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目前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的吊装需要稳定的支撑体系,常规施工方案采用可调独立支撑体系或钢管扣件支撑体系等,存在着搭设工序复杂、安全隐患众多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免支撑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免支撑安装方法,是采用定型角码固定在预制柱、预制叠合梁顶部,来支撑预制叠合梁、叠合板等构件,实现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不搭设可调独立支撑体系或钢管扣件支撑体系的安装方法。构件安装就位后,易可根据叠合板结构上荷载作业情况或堆载情况,在叠合梁、叠合板下增加可调独立支撑或钢管支撑等,方法灵活、便捷。预制柱顶与叠合梁侧的支撑角码,在结构楼面整浇层浇捣完成并养护至拆模强度后,可拆除再利用。

支撑角码的固定,是采用m20螺栓将角码与预制柱或预制叠合梁内预埋的连接套筒连接固定的;角码、连接套筒、m20螺栓等均采用工具化、定型化部件,采购方便、质量可靠。

连接套筒的预埋在预制构件加工厂内,随着构件的预制一同预埋,工厂化的制作保证了预埋位置的准确、埋设的质量与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免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构件与支撑角码深化设计,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建模、深化,在构件内布置支撑角码与预埋连接套筒位置;

(2)预制柱、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加工,按照深化设计位置预埋连接套筒;在构件模具与钢筋骨架完成后,在设计位置预埋连接套筒;常规柱顶布置2个,梁两端底部对应柱位置各布置1个,梁两侧边按照板的分块布置,每块板边两端对应位置各布置1个,板对应梁设置位置布置;

(3)预制构件运输至现场,先吊装预制柱,并在柱顶安装支撑角码,采用m20螺栓将角码与柱顶预埋套筒连接固定;按照构件先预制柱,在预制叠合梁,再预制叠合板的吊装顺序,先连接固定柱顶支撑角码,角码上设置的条形孔可方便安装高度的调节;

(4)梁就位安装,将梁吊运至柱顶,搁置在柱顶支撑角码上,并在梁两端采用m20螺栓将柱顶支撑角码与梁端预埋套筒连接固定;梁端预埋的连接套筒与支撑角码的固定可以保证梁的稳定、牢固,并且在预制板吊装过程中不会产生滑落、偏移等问题;

(5)安装梁侧边支撑角码,采用m20螺栓将角码与两侧面预埋套筒连接固定;梁侧边角码主要用于支撑叠合板,支撑角码上设置的条形孔可方便安装高度的调节;螺栓应拧紧。

(6)板就位安装,将板吊运至梁面,搁置在梁侧支撑角码上,并采用m20螺栓将梁侧支撑角码与板内预埋套筒固定;板内预埋的连接套筒与支撑角码的固定可以保证板的稳定、牢固,并且预制叠合板上水电安装施工、钢筋绑扎施工等作业过程中叠合板不会产生滑落、偏移等问题;

(7)完成预制构件安装,可视工程结构情况,增设梁板下支撑,进行加固;考虑工程差异性,若叠合板上有重荷载作业或堆载较大时,可在预制梁、预制板下增加加固支撑;

(8)结构楼面整浇层浇捣完成并养护至拆模强度后,拆除各构件支撑角码。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1)中的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构件与支撑角码深化设计,是采用revit软件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构件建模的基础上,对支撑角码位置、尺寸进行布置,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构件的模型包括了钢筋模型、吊装与起模埋件模型、机电预埋管线与孔洞模型以及支撑角码预埋的连接套筒模型与支撑角码模型,形成构件大样图与分解图,为构件的加工、吊装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深化与位置、尺寸设计,进行碰撞检查,保证位置的准确,避免构件内部品位置冲突造成的缺陷与返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2)中预埋连接套筒是在预制构件加工时预埋,在工厂内埋设完成,工厂化作业避免了施工现场作业的误差与缺陷,保证了埋件的成型质量;埋设方法为:在构件模具与钢筋骨架完成后,在设计位置预埋连接套筒,常规柱顶布置1个,梁两端底部对应柱位置各布置一个,长跨梁两侧边按照两端、中间各布置3个,短跨梁两侧边按照两端各布置2个,板对应梁设置位置布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3)中预制柱吊装完成后,在柱顶安装支撑角码,采用m20螺栓将角码与柱顶预埋套筒连接固定;柱顶的支撑角码主要作用是支撑预制叠合梁,角码上设置了条形孔可方便安装高度的调节,采用普通扳手将m20螺栓拧入预埋连接套筒,螺栓应拧紧、密实。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4)中梁吊运至离柱顶30cm左右,吊机下落速度放缓,校对定位位置后,搁置在柱顶支撑角码上;梁两端用m20螺栓将柱顶支撑角码与梁端预埋套筒连接固定,即采用普通扳手将m20螺栓拧入预埋连接套筒,螺栓应拧紧、密实,连接固定作用是保证梁的稳定、牢固,并且在预制板吊装过程中预制梁不会产生滑落、偏移等问题。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5)中梁侧边的支撑角码,是用m20螺栓将角码与两侧面预埋套筒连接固定,主要作用为支撑叠合板,支撑角码上设置的条形孔可方便安装高度的调节,即采用普通扳手将m20螺栓拧入预埋连接套筒,螺栓应拧紧、密实。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6)中板吊运至距离梁面30cm左右,吊机下落速度放缓,校对定位位置后,搁置在支撑角码上,用m20螺栓将梁侧支撑角码与板内预埋套筒固定,即采用普通扳手将m20螺栓拧入预埋连接套筒,螺栓应拧紧、密实,连接固定作用是保证板的稳定、牢固,并且预制叠合板上水电安装施工、钢筋绑扎施工等作业过程中叠合板不会产生滑落、偏移等问题。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7)中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可视工程结构情况、施工情况,在预制叠合梁、叠合板下增设支撑,进行加固,支撑可采用可调钢管独立支撑,也可采用普通钢管支撑。此种情况主要为叠合板上有重荷载作业或堆载较大时。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8)中结构楼面整浇层浇捣完成并养护至拆模强度后,各构件支撑角码的拆除,主要为采用扳手将m20螺栓拧出,拆除的螺栓与角码均可再次利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施工方法具有:

(1)加工方便、准确,采用三维建模、构件模拟,对预制构件、钢筋、埋件、构件内预留预埋管线等进行深化、布置,确保了各组件位置的准确,通过模型、构件模拟指导加工、施工,更方便快捷;

(2)施工便捷,采用角码支撑预制叠合梁、叠合板构件,安装、拆卸方便,并且省去了可调独立支撑体系或钢管支撑体系等支撑架的搭设,节约了工期与人工,降低了成本;

(3)构造合理,充分利用了预制构件自身的强度与刚度,通过角码、螺栓、预埋连接套筒的连接固定,形成稳定、简洁的临时结构体系,可稳定承受竖向、横向荷载,确保建筑结构与施工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角码与连接套筒三维模型图;

图2是预制柱与预制叠合梁角码支撑连接示意图;

图3是预制叠合梁与预制叠合板角码支撑连接示意图;

图4是预制叠合梁与预制叠合板角码支撑另一视角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免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构件与支撑角码深化设计,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建模、深化,在构件内布置支撑角码与预埋连接套筒位置;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构件与支撑角码深化设计,是采用revit软件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构件建模的基础上,对支撑角码位置、尺寸进行布置,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构件的模型包括了钢筋模型、吊装与起模埋件模型、机电预埋管线与孔洞模型以及支撑角码预埋的连接套筒模型与支撑角码模型,形成构件大样图与分解图,为构件的加工、吊装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深化与位置、尺寸设计,进行碰撞检查,保证位置的准确,避免构件内部品位置冲突造成的缺陷与返工。

模型建立:采用revit绘图软件对设计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数据绘制三维模型,模型包括了构件结构模型、钢筋骨架与预埋件模型、水电安装工程预留预埋管线模型、吊装与连接套筒埋件模型等,此模型为构件钢筋与预埋埋件制作、水电安装预埋预留、吊装与连接套筒预埋、构件吊装等提供翻样图的技术支撑,通过对模型节点、截面细化分解,可形成各部位施工深化图。

角码支撑设计与预埋:模型建立后,需要对角码支撑预埋件的位置进行排布设计,角码支撑安装在柱顶或梁顶,即角码支撑顶面与预制构件的现浇区底面平,因此需根据构件内钢筋分布情况调整连接套筒上下左右位置,预制柱顶连接套筒位置与预制叠合梁底连接套筒位置应对应布置;预制叠合梁侧边连接套筒位置与预制叠合板底连接套筒位置应对应布置。通过深化与位置、尺寸设计,进行碰撞检查,保证了位置的准确,避免了构件内部品位置冲突造成的缺陷与返工。角码尺寸须根据构件尺寸计算设计。

(2)预制柱、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加工,按照深化设计位置预埋连接套筒;在构件模具与钢筋骨架完成后,在设计位置预埋连接套筒;常规柱顶布置2个,梁两端底部对应柱位置各布置1个,梁两侧边按照板的分块布置,每块板边两端对应位置各布置1个,板对应梁设置位置布置;预埋连接套筒是在预制构件加工时预埋,在工厂内埋设完成,工厂化作业避免了施工现场作业的误差与缺陷,保证了埋件的成型质量;埋设方法为:在构件模具与钢筋骨架完成后,在设计位置预埋连接套筒,常规柱顶布置1个,梁两端底部对应柱位置各布置一个,长跨梁两侧边按照两端、中间各布置3个,短跨梁两侧边按照两端各布置2个,板对应梁设置位置布置。

(3)预制构件运输至现场,先吊装预制柱,并在柱顶安装支撑角码,采用m20螺栓将角码与柱顶预埋套筒连接固定;按照构件先预制柱,在预制叠合梁,再预制叠合板的吊装顺序,先连接固定柱顶支撑角码,角码上设置的条形孔可方便安装高度的调节;

预制柱吊装完成后,在柱顶安装支撑角码,采用m20螺栓将角码与柱顶预埋套筒连接固定;柱顶的支撑角码主要作用是支撑预制叠合梁,角码上设置了条形孔可方便安装高度的调节,采用普通扳手将m20螺栓拧入预埋连接套筒,螺栓应拧紧、密实。

(4)梁就位安装,将梁吊运至柱顶,搁置在柱顶支撑角码上,并在梁两端采用m20螺栓将柱顶支撑角码与梁端预埋套筒连接固定;梁端预埋的连接套筒与支撑角码的固定可以保证梁的稳定、牢固,并且在预制板吊装过程中不会产生滑落、偏移等问题;梁吊运至离柱顶30cm左右,吊机下落速度放缓,校对定位位置后,搁置在柱顶支撑角码上;梁两端用m20螺栓将柱顶支撑角码与梁端预埋套筒连接固定,即采用普通扳手将m20螺栓拧入预埋连接套筒,螺栓应拧紧、密实,连接固定作用是保证梁的稳定、牢固,并且在预制板吊装过程中预制梁不会产生滑落、偏移等问题。30cm左右具体为上下2cm的误差范围。

(5)安装梁侧边支撑角码,采用m20螺栓将角码与两侧面预埋套筒连接固定;梁侧边角码主要用于支撑叠合板,支撑角码上设置的条形孔可方便安装高度的调节;螺栓应拧紧。梁侧边的支撑角码,是用m20螺栓将角码与两侧面预埋套筒连接固定,主要作用为支撑叠合板,支撑角码上设置的条形孔可方便安装高度的调节,即采用普通扳手将m20螺栓拧入预埋连接套筒,螺栓应拧紧、密实。

(6)板就位安装,将板吊运至梁面,搁置在梁侧支撑角码上,并采用m20螺栓将梁侧支撑角码与板内预埋套筒固定;板内预埋的连接套筒与支撑角码的固定可以保证板的稳定、牢固,并且预制叠合板上水电安装施工、钢筋绑扎施工等作业过程中叠合板不会产生滑落、偏移等问题;板吊运至距离梁面30cm左右,吊机下落速度放缓,校对定位位置后,搁置在支撑角码上,用m20螺栓将梁侧支撑角码与板内预埋套筒固定,即采用普通扳手将m20螺栓拧入预埋连接套筒,螺栓应拧紧、密实,连接固定作用是保证板的稳定、牢固,并且预制叠合板上水电安装施工、钢筋绑扎施工等作业过程中叠合板不会产生滑落、偏移等问题。

(7)完成预制构件安装,可视工程结构情况,增设梁板下支撑,进行加固;考虑工程差异性,若叠合板上有重荷载作业或堆载较大时,可在预制梁、预制板下增加加固支撑;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可视工程结构情况、施工情况,在预制叠合梁、叠合板下增设支撑,进行加固,支撑可采用可调钢管独立支撑,也可采用普通钢管支撑。此种情况主要为叠合板上有重荷载作业或堆载较大时。

(8)结构楼面整浇层浇捣完成并养护至拆模强度后,拆除各构件支撑角码。结构楼面整浇层浇捣完成并养护至拆模强度后,各构件支撑角码的拆除,主要为采用扳手将m20螺栓拧出,拆除的螺栓与角码均可再次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