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提升式卸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721阅读:1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提升式卸料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施,特别是一种自动提升式卸料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卸料平台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转运中所用的必要设施,现有的常用材料转运设施为型钢悬挑式卸料平台。随着结构楼层的施工,每层架料倒运时,都要拆除下一层卸料平台,在待倒运层层重新安装,卸料平台的多次拆除和安装,给施工现场带来长期的安全隐患,也增加了作业人员重复操作的工作量。现有的型钢悬挑式卸料平台施工技术安装拆卸复杂、组装质量难以保证,如何实现卸料平台快速安装、拆卸,避免工序繁琐、浪费资源、不影响施工工期、降低安全隐患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提升式卸料平台,要解决决传统型钢悬挑式卸料平台需要反复安装和拆卸导致的操作工序繁琐、浪费资源、安全隐患大、施工工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提升式卸料平台,包括固定在结构楼板上的附墙支座、单向滑动连接在附墙支座上的竖向导轨和连接在竖向导轨上的操作平台,所述附墙支座通过三角架与结构楼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竖向导轨的下部与顶层附墙支座的三角架之间连接有提升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顶层附墙支座的三角架的水平杆外端悬挑出结构楼板边缘、且上面连接有挂环;

其余三角架的水平杆长度不超过结构楼板边缘。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升装置为电动葫芦,其主体与三角架的水平杆上的挂环连接、吊钩与竖向导轨侧面的挂钩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导轨为工字钢或H型钢。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导轨紧邻结构楼板的翼缘板卡合到附墙支座中、且翼缘板上有与附墙支座形成单向滑动的棘状制动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导轨的另一侧翼缘板通过调节拉杆和连接组件与操作平台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拉杆有两组、对应连接在操作平台的对侧,其中一组连接在操作平台前端与竖向导轨之间、另一组连接在操作平台中部与竖向导轨之间。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拉杆包括钢管和连接在钢管两端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钢管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销与竖向导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平台包括两根悬挑固定在竖向导轨上的悬挑主梁、一组连接在两根悬挑主梁之间的次梁、平铺在悬挑主梁和次梁上的平台面板、连接在悬挑主梁和次梁上的围护结构。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坠装置,所述防坠装置的下端与附墙支座连接、上端支撑于任一制动块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附墙支座与竖向导轨连接成主体结构,通过提升装置做为牵引实现提升,操作平台可随竖向导轨同步提升,竖向导轨的爬升速度快,节省施工时间,实现卸料平台的快速拆卸,避免了卸料平台反复拆除和在新楼层重新搭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施工材料的快速、高效、安全周转,一次安装循环使用,具有安全系数高、刚性强度大、稳定性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施工方便、不占用塔吊吊次,能缩短施工周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且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抵抗受力变形及受弯变形的特点,承载能力高于同规格传统型钢悬挑式卸料平台。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材料转运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平台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平台面板、2-围护立网、3-调节拉杆、4-竖向导轨、5-附墙支座、6-挂环、7-提升装置、8-防坠装置、9-结构楼板、10-结构梁、11—固定销、12—三角架、13—悬挑主梁、14—次梁、15—连接组件、16—螺杆、17—制动块、18—横杆、19—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提升式卸料平台,包括固定在结构楼板9上的附墙支座5、单向滑动连接在附墙支座5上的竖向导轨4和连接在竖向导轨4上的操作平台,还包括防坠装置8。

所述附墙支座5通过三角架12与结构楼板9可拆卸连接,顶层附墙支座5的三角架12的水平杆外端悬挑出结构楼板9边缘、且上面连接有挂环6;其余三角架12的水平杆长度不超过结构楼板9边缘。

所述竖向导轨4的下部与顶层附墙支座5的三角架12之间连接有提升装置7,所述提升装置7为电动葫芦,其主体与三角架12的水平杆上的挂环6连接、吊钩与竖向导轨4侧面的挂钩连接;电动葫芦的额定起重量为8.0t、链条长8m、单台净重约72kg、电机功率500W、提升速度为1500mm/min;所述竖向导轨4为工字钢或H型钢,其中工字钢为9m长14#工字钢;所述竖向导轨4紧邻结构楼板9的翼缘板卡合到附墙支座5中、且翼缘板上有与附墙支座形成单向滑动的棘状制动块17,所述制动块17为钢块、并间隔200mm设置一块;所述竖向导轨4的另一侧翼缘板通过调节拉杆3和连接组件15与操作平台连接;所述调节拉杆3有两组、对应连接在操作平台的对侧,其中一组连接在操作平台前端与竖向导轨之间、另一组连接在操作平台中部与竖向导轨之间,所述调节拉杆3采用规格为Φ70mm*3.5mm的钢管制作;所述调节拉杆3包括钢管和连接在钢管两端的螺杆16,所述螺杆16的一端与钢管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销11与竖向导轨4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杆16的螺纹规格为T40。

所述操作平台包括两根悬挑固定在竖向导轨4上的悬挑主梁13、一组连接在两根悬挑主梁13之间的次梁14、平铺在悬挑主梁13和次梁14上的平台面板1、连接在悬挑主梁13和次梁14上的围护结构;所述悬挑主梁13的内侧间隔设置有三个连接孔,所述次梁14的内侧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孔,其中悬挑主梁13采用12#槽钢制作,次梁14采用10#槽钢制作;所述平台面板1可设四至六块,其中最内侧的一块搭接在结构楼板9上,所述平台面板1采用1000mm*2100mm*3mm的花纹钢板制作;所述围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平台面板1外周的围护立网2、水平连接在围护立网2顶端和上部的横杆18、竖直连接在围护立网2两侧和中间的竖杆19;所述横杆18和竖杆19均采用规格为48mm*48mm*3.5mm的方钢管制作,所述围护立网2采用规格为1500mm*4000mm*3mm的钢板网制作,防护高度1500mm;所述竖杆19的下端延伸出围护立网2下边缘、并插入悬挑主梁13和次梁14上的连接孔内,且竖杆19的底端用螺母紧固;两片相邻的围护立网2间通过连接组件15连接。

所述防坠装置8的下端与附墙支座5连接、上端支撑于任一制动块17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过程:

步骤一:将附墙支座5用配套的螺栓与螺母固定在结构楼板9上;

步骤二:用塔吊吊起竖向导轨4卡合到顶层附墙支座5内,并沿附墙支座竖向下落到合适位置后顶好防坠装置8防止下滑;

步骤三:将操作平台通过连接组件15连接在竖向导轨4的下端;

步骤四:在操作平台的对侧安装两组调节拉杆3,其中一组连接在操作平台前端与竖向导轨之间、另一组连接在操作平台中部与竖向导轨之间,连接处并用钢销11固定;

步骤五:通过螺杆16调节调节拉杆3的长度,保证平台面板1水平;

步骤六:将提升装置7上端与三角架12上的挂环6连接,下端与竖向导轨4侧面的挂钩拉结连接;

步骤七:当需要提升操作平台时,启动提升装置7,通过提升装置7对竖向导轨4的提拉提升操作平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