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板的包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27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板的包边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饰板的包边结构,涉及建筑材料中的装饰板,具体用于装饰板的包边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

中国专利[实用新型] 一种防起拱包边式装饰板 - 201320006767.6;一种防起拱包边式装饰板,在主平面段、阴角段和阳角段的装饰面上通过铁钉或螺钉分别固定有主龙骨、阴角龙骨和阳角龙骨;主龙骨由主龙骨左框、主龙骨中空弹性体和主龙骨右框成型在一起构成,主龙骨左框呈框形,主龙骨右框呈框形,相邻的二个板块分别插套在主龙。

该申请中,对装饰板的包边结构进行了公开,但是该包边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生产制造且成本高。

又例如:

中国专利[发明] 一种新型装饰板材结构 - 201410103483.8;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饰板材结构,包括板材主体及若干设置在板材主体边缘的包边,所述板材主体为常用的微晶石、玻璃、石材等,通过在板材主体边缘设置包边,减少板材主体边缘的磨边工序或减少精细抛光的工序,简化装饰板材加工的工艺,且包边采用不锈钢等。

该申请中,对装饰板的另一种包边结构进行了公开,且该中包边结构涉及的装饰板较为单一,应用范围有限,不便于广泛使用。

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装饰板的包边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饰板的包边结构。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装饰板的包边结构,包括用于包裹装饰板的包边槽,所述包边槽的周围固定围绕有第一抵触边、第二抵触边、第三抵触边,三条边围绕装饰板的边缘进行包围并形成包边槽,第一抵触边呈U形结构,第二抵触边与第三抵触边固定连接成直角结构,第三抵触边与第一抵触边之间固定有弯折边,弯折边与包边槽之间连通有弯槽。

所述第一抵触边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向上翘起的左缓冲弧与右缓冲弧。

所述第一抵触边右侧的右缓冲弧与弯折边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弯槽设于右缓冲弧右侧与第三抵触边左上侧及弯折边下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抵触边的左侧端头上设有圆弧形的导头。

所述第一抵触边左侧的左缓冲弧上固定有固定边。

所述固定边的左端头向下延伸有卡条。

所述卡条的下端头上设有圆弧形的卡头。

所述固定边下侧的卡条与左缓冲弧之间设有卡槽。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

2、选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

3、简洁性包边,易于安装,缓冲明显,卡接稳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装饰板的包边结构100,包括用于包裹装饰板的包边槽1,所述包边槽1的周围固定围绕有第一抵触边2、第二抵触边3、第三抵触边4,三条边围绕装饰板的边缘进行包围并形成包边槽1,第一抵触边2呈U形结构,第二抵触边3与第三抵触边4固定连接成直角结构,第三抵触边4与第一抵触边2之间固定有弯折边6,弯折边6与包边槽1之间连通有弯槽61;至少具有简洁性包边,易于安装,缓冲明显,卡接稳定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 利用一个开口的包边槽1对装饰板进行包裹,沿着装饰板的边沿进行包边,其中,利用第一抵触边2、第二抵触边3、第三抵触边4形成的三条边围护装饰板的边缘部位,可以将包边槽1围护形成一U形的开口槽,进而将装饰板插接在U形的包边槽1中。

参见图1~图2中所示,一种装饰板的包边结构100,包括用于包裹装饰板的包边槽1,利用包边槽1对装饰板进行安装与围护。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包边槽1的周围固定围绕有第一抵触边2、第二抵触边3、第三抵触边4,三条边围绕装饰板的边缘进行包围并形成包边槽1;

包边槽1由上侧面、下侧面、右侧面形成的三个侧面围护而形成;

其中,包边槽1对装饰板进行安装时,

第一抵触边2沿着包边槽1的上侧面对装饰板进行抵触与围护;

第二抵触边3沿着包边槽1的下侧面对装饰板进行抵触与围护;

第三抵触边4沿着包边槽1的右侧面对装饰板进行抵触与围护;

进而形成上、下、右三个侧面抵触性安装装饰板的结构。

第一抵触边2呈U形结构,利用第一抵触边2的U形结构底侧对装饰板的上侧面进行抵触性的反弹,提高对装饰板上侧面的反弹及缓冲效果。

第二抵触边3与第三抵触边4固定连接成直角结构,呈直角结构可以对直角边缘的装饰板进行卡接定位,若为其他角度的装饰板,也可以将第二抵触边3与第三抵触边4固定连接的角度修整为45—180度范围内,提高卡接装饰板的范围。

第三抵触边4与第一抵触边2之间固定有弯折边6,利用两者间固定连接的弯折边6,在对装饰板进行包边时,通过弯折边6的变形提高装饰板与包边结构间的紧密性与适应性。

弯折边6与包边槽1之间连通有弯槽61。

利用包边槽1右侧上部形成的弯槽61,通过弯槽61在第三抵触边4与弯折边6之间进行过渡,进而形成弯曲与变形的缓冲间隙,可以应对装饰板的变形以及装饰板边缘的受力缓冲。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抵触边2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向上翘起的左缓冲弧21与右缓冲弧22。

沿着第一抵触边2的左右两侧进行缓冲,在第一抵触边2两侧形成两个弧形结构,通过两个弧形结构即左缓冲弧21与右缓冲弧22,沿着实现第一抵触边2的左右两侧进行弧形的变形与反弹性的缓冲,可以在该种结构下,安装不同厚度的装饰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抵触边2右侧的右缓冲弧22与弯折边6的左侧固定连接。

利用右缓冲弧22与弯折边6的左侧,通过右缓冲弧22可以增强弯折边6的变形区间,间接增强弯槽61抗击缓冲以及适应受力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弯槽61设于右缓冲弧22右侧与第三抵触边4左上侧及弯折边6下侧的位置。

将弯槽61设于右缓冲弧22、第三抵触边4及弯折边6三者连接的位置,通过三者的固定连接实现弯槽61的受力时,较大范围的缓冲。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抵触边3的左侧端头上设有圆弧形的导头31。

在安装装饰板时,利用端头位置的圆弧形的导头31可以方便第二抵触边3卡接在装饰板的底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抵触边2左侧的左缓冲弧21上固定有固定边5。

利用固定边5端头的卡头52不仅可以对装饰板进行卡接固定;而且通过固定边5上安装钉子或螺栓可以将装饰板固定墙壁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边5的左端头向下延伸有卡条51。

利用卡条51对装饰板的上部表面进行卡接,卡头52抵触在装饰板的表面上,利用卡条51的弹性弯曲可以实现对装饰板表面的抵触。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卡条51的下端头上设有圆弧形的卡头52。

通过卡头52与装饰板的表面进行接触,进而实现抵触效果,且抵触时采用圆弧形的结构进行抵触,避免损伤装饰板的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边5下侧的卡条51与左缓冲弧21之间间隔有卡槽53。

利用卡槽53实现卡头52以及卡条51的变形,且在卡槽53中可以设置或安装钉子,以对装饰板进行固定。

在本申请结构的高度、长度、壁厚、形状的细微变化,基于说明书图纸的变化,均在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