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捣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式振捣器。
背景技术:
用混凝土拌合机拌和好的混凝土浇筑构件时,必须排除其中气泡,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混凝土振捣器就是机械化捣实混凝土的机具。
常规的平板式振捣器不能定向行走,需要手动推动,不仅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而且不容易走直线,造成整个混凝土构件不均匀,振捣效果不佳,还需要二次摊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平板式振捣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式振捣器,包括平板、振动装置、导向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振动装置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平板上方;所述支架上设有牵引环;所述牵引装置通过牵引绳连接在所述牵引环上,牵引所述平板和振动装置定向移动;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架在所述牵引绳下的U形架;所述U形架通过带有支脚的竖杆立在底面上。牵引装置通过牵引绳牵引平板和振动装置,U形架对牵引绳起支撑和导向作用,防止牵引绳左右摆动,实现平板和振动装置的定向移动,保证整个混凝土构件振捣均匀,质量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U形架内壁设有用于减小所述牵引绳与U形架之间摩擦力的滚珠。滚珠使得牵引绳与U形架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延长牵引绳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竖杆包括内杆和外筒;所述内杆下端伸入所述外筒内;所述内杆和所述外筒均等间距地设有一列通孔,所述内杆与外筒通过至少1根穿过对应通孔的横杆固定。通过调节内杆插入外筒的长度而调节整根竖杆高度,使得混凝土构件处于很大高度范围内时,本实用新型均能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脚下方设有万向轮。便于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万向轮上带有刹车装置。便于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牵引装置通过牵引绳牵引平板和振动装置,U形架对牵引绳起支撑和导向作用,防止牵引绳左右摆动,实现平板和振动装置的定向移动,保证整个混凝土构件振捣均匀,质量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板式振捣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U形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板;2、振动装置;3、牵引装置;4、支架;5、牵引环;6、牵引绳;7、U形架;8、支脚;9、内杆;10、外筒;11、横杆;12、万向轮;13、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平板式振捣器,包括平板1、振动装置2、导向装置和牵引装置3;所述振动装置2通过支架4安装在所述平板1上方;所述支架4上设有牵引环5;所述牵引装置3通过牵引绳6连接在所述牵引环5上,牵引所述平板1和振动装置2定向移动。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架在所述牵引绳6下的U形架7;所述U形架7内壁设有用于减小所述牵引绳6与U形架7之间摩擦力的滚珠13。所述U形架7通过带有支脚8的竖杆立在底面上。所述竖杆包括内杆9和外筒10;所述内杆9下端伸入所述外筒10内;所述内杆9和所述外筒10均等间距地设有一列通孔,所述内杆9与外筒10通过至少1根穿过对应通孔的横杆11固定。通过调节内杆9插入外筒10的长度而调节整根竖杆高度。所述支脚8下方设有万向轮12;所述万向轮12上带有刹车装置,便于移动与固定。
牵引装置通过牵引绳牵引平板和振动装置,U形架对牵引绳起支撑和导向作用,防止牵引绳左右摆动,实现平板和振动装置的定向移动,保证整个混凝土构件振捣均匀,质量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