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单体泊车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4948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快速单体泊车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泊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快速单体泊车仓。



背景技术:

停车位就是相关部门规划整齐的用来专门停车的位置。有的在地下停车场,有的在普通的小区。

中国停车位很缺乏,继而在2010年除了炒房地产、看世界杯之外,还有一样就是炒停车位。在南京最高价的已经达到35万一个停车位,这既有力的彰显了停车位紧缺的现状及程度。又以广州为例,广州汽车增长率为22%,这不难想到,停车位要怎么开发才能跟上这个步伐。

在停车位很缺乏的这个大的走势的基础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抢车位,乱占车位等层出不穷,上班找不到车位、回家车无处可停、有急事更是急得团团转,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方面问题也在困扰着大家。

现有申请号为“201420193135.X”的“微型单体泊车仓”,在水平横梁与活动横梁之间设有液压升降杆组件,在液压升降杆组件具有T型伸出端部,在T型伸出端部的外侧通过平键连接有中间套,在中间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套环,且连接套环均套设在活动横梁上,且T型伸出端部、中间套和连接套环均被包覆在T型壳体内。该装置有效的增加了停车位的使用空间,但该装置中,由于整车的重量都由竖立的立柱中部所吸收,对立柱的质量要求很高,且在遇到相对糟糕的自然环境时候仓内车体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快速单体泊车仓,解决现有装置结构简单不可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单体泊车仓,包括两根立柱,所述的立柱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立柱的底座,所述的立柱顶端设置有雨篷,所述的立柱右侧壁近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所述的立柱右侧壁近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所述的立柱右侧设置有与第一铰链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杆以及与第二铰链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泊车框体,所述的泊车框体左侧壁近顶端连接有第三铰链,所述的泊车框体左侧壁近底端连接有第四铰链,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右端与第三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右端与第四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立柱与泊车框体之间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的液压升降杆顶端与第三铰链相连接,所述的液压升降杆底端与第二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立柱左侧壁近底端设置有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液压泵的控制盒,所述的控制盒正面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泊车框体为“L”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采用433频率无线电信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立柱由“工”字钢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底座由钢筋混凝土浇注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泊车框体由铸铁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单体泊车仓,通过设置平行四边形结构的支撑结构将重量分散于立柱中部和底部,提高了立柱的可靠性,同时采用无线电加密遥控技术实现了泊车仓加密遥控的功能,极大的方便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泊车框体工作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底座,3.雨篷,4.第一铰链,5.第二铰链,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泊车框体,9.第三铰链,10.第四铰链,11.液压升降杆,12.液压泵,13.控制盒,14.无线信号传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快速单体泊车仓,包括两根立柱1,立柱1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立柱1的底座2,立柱1顶端设置有雨篷3,立柱1右侧壁近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4,立柱1右侧壁近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5,立柱1右侧设置有与第一铰链4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杆6以及与第二铰链5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杆7,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泊车框体8,泊车框体8左侧壁近顶端连接有第三铰链9,泊车框体8左侧壁近底端连接有第四铰链10,第一支撑杆6右端与第三铰链9相连接,第二支撑杆7右端与第四铰链10相连接,立柱1与泊车框体8之间设置有液压升降杆11,液压升降杆11顶端与第三铰链9相连接,液压升降杆11底端与第二铰链5相连接,立柱1左侧壁近底端设置有液压泵12,液压泵1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液压泵12的控制盒13,控制盒13正面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装置14。

泊车框体8为“L”形结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14采用433频率无线电信号,立柱1由“工”字钢材料制成,底座2由钢筋混凝土浇注制成,泊车框体8由铸铁材料制成。

实施例1:使用单体泊车仓进行泊车时,一种快速单体泊车仓,包括两根立柱1,立柱1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立柱1的底座2,立柱1顶端设置有雨篷3,立柱1右侧壁近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4,立柱1右侧壁近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5,立柱1右侧设置有与第一铰链4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杆6以及与第二铰链5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杆7,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泊车框体8,泊车框体8左侧壁近顶端连接有第三铰链9,泊车框体8左侧壁近底端连接有第四铰链10,第一支撑杆6右端与第三铰链9相连接,第二支撑杆7右端与第四铰链10相连接,立柱1与泊车框体8之间设置有液压升降杆11,液压升降杆11顶端与第三铰链9相连接,液压升降杆11底端与第二铰链5相连接,立柱1左侧壁近底端设置有液压泵12,液压泵1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液压泵12的控制盒13,控制盒13正面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装置14。

泊车框体8为“L”形结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14采用433频率无线电信号,立柱1由“工”字钢材料制成,底座2由钢筋混凝土浇注制成,泊车框体8由铸铁材料制成。

控制盒13的信号输入端与无线信号传输装置14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盒13信号输出端与液压泵12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通过遥控器远程操控控制盒13,控制盒13启动液压泵12,液压油被输入进液压升降杆11内,液压升降杆11变长,泊车框体8被抬升。泊车框体8为L形结构,保证泊车框体8内的车辆始终水平。车辆重量经过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均匀分配给立柱1的中部和底端。

实施例2:不使用时,一种快速单体泊车仓,包括两根立柱1,立柱1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立柱1的底座2,立柱1顶端设置有雨篷3,立柱1右侧壁近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4,立柱1右侧壁近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5,立柱1右侧设置有与第一铰链4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杆6以及与第二铰链5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杆7,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泊车框体8,泊车框体8左侧壁近顶端连接有第三铰链9,泊车框体8左侧壁近底端连接有第四铰链10,第一支撑杆6右端与第三铰链9相连接,第二支撑杆7右端与第四铰链10相连接,立柱1与泊车框体8之间设置有液压升降杆11,液压升降杆11顶端与第三铰链9相连接,液压升降杆11底端与第二铰链5相连接,立柱1左侧壁近底端设置有液压泵12,液压泵1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液压泵12的控制盒13,控制盒13正面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装置14。

泊车框体8为“L”形结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14采用433频率无线电信号,立柱1由“工”字钢材料制成,底座2由钢筋混凝土浇注制成,泊车框体8由铸铁材料制成。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