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转角处的套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0271阅读:4109来源:国知局
立柱转角处的套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幕墙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立柱转角处的套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套芯1和立柱2多为铝合金材质,当立柱出现转角或偏移时,由于传统的套芯不能弯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用钢套芯代替铝合金套芯,如图1所示,将两个钢套芯根据立柱转角,偏移后采用钢焊接接成一个套芯1,但经常会遇到下列问题:

1.钢套芯与铝合金立柱2容易产生钢铝双金属腐蚀,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2.当立柱2转角角度并不固定或者有多个转角角度时,不同转角立柱2的套芯1之间不能互用,会大大增加套芯的制作量,降低经济效益;

3.对套芯1焊接精度的要求较高,且容易产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立柱转角处的套芯结构,通过使用该结构,适应不同转角大小的立柱,有利于机械化生产,降低使用成本,也便于施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柱转角处的套芯结构,包括一套芯本体,以及至少两组穿透所述套芯本体两侧壁的调节机构,每组调节机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两端延伸至所述套芯本体的外侧,并抵于立柱内壁上,形成紧配合,每一根所述调节杆均具有沿其延伸方向上移动的自由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杆为两端设有外螺纹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抵于所述套芯本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每一根所述调节螺栓的两侧端部分别套有橡胶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芯本体分为上连接段及下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段与下连接段上分别设有一组穿透所述套芯本体左、右侧壁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套芯本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顶端抵于所述立柱内壁上。

另一种技术方案为,所述套芯本体分为上连接段及下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段与下连接段上分别设有一组穿透所述套芯本体左、右侧壁的第一所述调节机构,以及一组穿透所述套芯本体前、后侧壁的第二所述调节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芯本体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型材件,对应每一组所述调节机构处开设有穿透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套芯本体与若干组调节机构组成,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与固定螺母,通过调整每一根调节杆与套芯本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可适应不同偏转角度的立柱安装需要,且调节方便;

2.由于套芯本体为铝合金型材件,替换原有的钢套芯,从而可避免双金属腐蚀,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3.同一种套芯结构标准件可适应多种不同转角大小的立柱,有利于机械化生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4.调节螺栓两端套设有橡胶套,使得调节螺栓两端与立柱之间连接充分、固定牢靠,同时减少了调节螺栓端部与立柱之间长期接触可能产生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套芯;2、立柱;3、套芯本体;4、调节杆;5、上立柱;6、下立柱;7、下连接段;8、上连接段;9、凸起;10、固定螺母;11、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2~3所示,一种立柱转角处的套芯结构,包括一套芯本体3,以及至少两组穿透所述套芯本体3两侧壁的调节机构,所述套芯本体3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型材件,对应每一组所述调节机构处开设有穿透孔;每组调节机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两端延伸至所述套芯本体3的外侧,并抵于立柱内壁上,形成紧配合,每一根所述调节杆4均具有沿其延伸方向上移动的自由度。

如图3所示,所述套芯本体3分为上连接段8及下连接段7,分别对应上立柱5和下立柱6,所述上连接8段与下连接段7上分别设有一组穿透所述套芯本体3左、右侧壁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套芯本体3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凸起9(凸肋),所述凸起9顶端抵于所述立柱内壁上,使套芯本体3与立柱前后之间充分卡死,限定了立柱的前后位移。

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杆4为两端设有外螺纹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母10,所述固定螺母10抵于所述套芯本体3的外壁上。根据上立柱5的偏转角度,调节上连接段8上的一组调节机构,旋开固定螺母10,将调节螺栓向左或右移动,以此调整调节螺栓向套芯本体3外侧突出长度,适应上立柱5的偏转角度,当调节螺栓端部抵于上立柱5内壁时,旋紧固定螺母10,使套芯本体3与调节螺栓连接更加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根所述调节螺栓的两侧端部分别套有橡胶套11,使得调节螺栓两端与立柱之间连接充分、固定牢靠,同时减少了调节螺栓端部与立柱之间长期接触可能产生的磨损,提高使用安全性。

实施例二:一种立柱转角处的套芯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点在于:所述套芯本体分为上连接段及下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段与下连接段上分别设有一组穿透所述套芯本体左、右侧壁的第一所述调节机构,以及一组穿透所述套芯本体前、后侧壁的第二所述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机构及第二调节机构,可适应立柱在左右、前后各个方向上的偏转,满足各种装配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