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352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砂石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石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所以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把砂石从包装袋中倒出,再用运输小推车将砂石运输到下一个加工工位。由于作为原材料的砂石会有大小不一的尺寸产生,若尺寸过大,下一道工序无法使用。大小不一的砂石被运输到下一个加工工位后,还需要工人将较大尺寸的砂石人工挑出,才可以对剩下的砂石进行进一步加工,浪费了大量人力。

一些工厂将此处进行改良,将倾倒包装袋处设置带有倾角的上料皮带,在上料皮带的最上端固定上料架,上料架上固定设有与地面垂直的锥形上料斗,上料斗正下方设有带有过滤孔的过滤板,过滤板下方设置接料箱。上料斗设置成锥形的结构为了将砂石有引导作用,引导砂石掉落在过滤板正上方。

其中上料皮带带着砂石上升至最上端,砂石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在上料斗内下落至过滤板上,由于过滤孔的尺寸使得尺寸过大的砂石无法通过过滤板,留在过滤板表面,而普通的砂石均可通过过滤板掉落在接料箱内。工人可以将滞留在过滤板表面的大尺寸砂石进行研磨处理,待符合标准后再使用,而针对接料箱内的普通砂石可以直接运输到下一工位。利用砂石的自身重力,在过滤孔尺寸的制约下自动初级筛选砂石尺寸节省了大量人力。

但是由于砂石从上升皮带的最高点从上料斗掉落在过滤板上,上料斗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砂石在下落过程中会对上料斗的靠下尺寸较小处内壁会有碰撞,由于砂石的重量较大,会对上料斗内壁产生强大的冲撞力,上料斗的侧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被砂石撞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但是为了保证上料斗的稳定性,上料斗是固定连接在皮带下端的,不易更换,长时间设备将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料斗便于维修的砂石上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砂石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皮带以及上料架,上料架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料斗、过滤板以及接料箱,所述上料斗包括固定斗和更换斗,固定斗与上料架固定连接,固定斗外壁上垂直设有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上固定设有第二定位板,更换斗插入第二定位板与固定斗外壁之间,固定斗、更换斗以及第二定位板三者上相对位置上设有三个同心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上料斗分为固定斗和更换斗,第二定位板通过与第一定位板固定连接实现与固定斗的相对固定连接。更换斗插入第二定位板与固定斗外壁之间,然后用螺栓将三者通过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实现固定,螺栓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可靠。固定斗与上料架固定连接,更换斗与固定斗可拆卸固定连接,需要维修下料斗时只需要定期更换维修更换斗即可,节省人力,避免维修时需要将整个上料斗取下更换。

较佳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下表面与更换斗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需要用螺栓将固定斗、更换斗以及第二定位板固定连接,更换斗插在固定斗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固定斗与爹定位板上面的螺纹孔位置始终不变。在装配更换斗的过程中需要只需要将更换斗上面的螺纹孔与上述二者的螺纹孔对准即可。更换斗上面的螺纹孔不便于观察,第一定位板下表面与更换斗抵接使得更换斗插入固定斗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后,直接将更换斗抵接在第一定位板下表面上,更换斗上面的螺纹孔就会与固定斗以及第二定位板上面的螺纹孔同心,加快工人的装配更换斗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第二定位板与更换斗之间相适配的设有带有螺纹孔的垫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垫片使得更换斗插入第二定位板与固定斗之间没有余量,在砂石上料机构工作的过程中不会由于砂石的冲撞而产生晃动,保证更换斗与固定斗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砂石上料机构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螺栓的头部位于第二定位板外壁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螺栓从第二定位板外壁侧依次通过第二定位板、更换斗以及固定斗上的螺纹孔,使得工人将螺栓从第二定位板外壁侧进行拆装,第二定位板外壁位于外侧,便于工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较佳的,所述第二定位板上的螺纹孔为沉头螺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螺纹孔设置为沉头螺纹孔使得第二定位板表面没有螺栓的凸出,外观整洁,同时能够避免砂石下落时产出的飞尘污染螺栓,保证螺栓与螺纹孔连接的顺滑。

较佳的,所述固定斗上的螺纹孔深度小于固定斗壁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孔的深度小于固定斗壁厚使得螺纹孔为盲孔,由于螺纹孔是从固定斗的外壁开始的,所以固定斗的内壁上是没有螺纹孔的,固定斗的内壁为砂石下落时需要经常与砂石直接接触的工作面,将固定斗内壁设置成平滑的无孔表面能够避免砂石的碎屑掉入螺纹孔导致堵塞螺纹孔现象的产生。

较佳的,所述固定斗外壁上设有引导凸起,更换斗内壁上设有相适配的引导凹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每次装配更换斗都需要将更换斗由下至上的插入第二定位板内壁以及固定斗外壁之间,而且还需要将更换斗上的螺纹孔与第二定位板以及固定斗外壁上的螺纹孔轴心对齐,第一定位板起到的是纵向定位的作用,引导凸起与引导凹陷相配合使得更换斗右下至上向上移动时,引导凹陷在引导凸起上相对移动,起到移动作用,只要引导凹陷与引导凸起相适配的配合好,就可以保证当更换斗与第一定位板抵接时,更换斗上螺纹孔的位置正好为安装位置,不需要额外调节,节省人力,提高下料斗的维修效率。

较佳的,所述引导凸起和引导凹陷设有多条且相互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更换斗相对于固定斗的滑移更加平稳,而且引导凸起与引导凹陷在砂石上料机构正常工作时起到加固左右,当上料斗受到砂石对其内壁的径向撞击时,引导凸起与引导凹陷相互配合,能够加固固定斗与更换斗的位置不发生偏移,进一步提高设备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在固定斗周向外壁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斗与更换斗是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处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设置多个能够使得固定斗与更换斗的连接更加稳定。

较佳的,所述固定斗下端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连接部,连接部使得固定斗内壁与更换斗内壁相连处平缓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斗的内壁和更换斗的内壁为砂石上料机构工作时上料斗的工作面,对砂石下落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将固定斗内壁与更换斗内壁相连处用连接部设置成平缓相连的状态,能够保证砂石下落时更加平稳,减少砂石对更换斗的撞击,保证更换斗与固定斗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清洁生产,需要维修下料斗时只需要定期更换维修更换斗即可,节省人力,避免维修时需要将整个上料斗取下更换。保证更换斗与固定斗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砂石上料机构的稳定性,便于工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砂石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上料斗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砂石上料机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为了体现引导凸起和引导凹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砂石上料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上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皮带;11、上料箱;2、上料架;3、上料斗;31、固定斗;32、更换斗;4、过滤板;41、接料箱;5、第一定位板;51、第二定位板;6、螺栓;7、引导凸起;71、引导凹陷;8、连接部;81、连接螺钉;9、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砂石上料机构,如图1所示,上料皮带1相对于地面呈倾角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上料皮带1从左至右呈上升趋势,上料皮带1的左端设有一个敞口的上料箱11子,工人在此把包装袋打开后,将包装袋内的原料倾倒在上料箱11内,上料皮带1左端头插入箱子中,并与上料箱11内壁相适配,保证导入上料箱11的砂石都会落在上料皮带1上。上料箱11右侧设有供皮带带动砂石向右运动的上料口(图中未标出)。上料皮带1的右端为上料皮带1的最高点,与上料架2固定连接。

在上料皮带1右端的正下方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四棱锥形的上料斗3。上料斗3的下方设有与上料架2固定的过滤板4,过滤板4水平放置,过滤板4上的过滤孔供正常尺寸的砂石通过,防止较大尺寸的砂石通过。在过滤板4下方设有一个接料箱41,通过过滤板4的砂石进入接料箱41内,未通过过滤板4的砂石滞留在过滤板4上表面。

上料斗3从中部分为位于上方的固定斗31以及位于下方的更换斗32。固定斗31的上端边缘与上料架2固定连接。由于上料斗3为四棱锥形,固定斗31和更换斗32都相应的有四个侧壁。

结合图2,固定斗31的侧壁外部即外壁上设有与固定斗31外壁垂直的第一定位板5,与第一定位板5一体成型有第二定位板51,第二定位板51的内壁与地面相对垂直,第二定位板51的上端与第一定位板5相接。更换斗32插入固定斗31外壁与第二定位板51内壁之间,且更换斗32上端与第一定位板5的下表面抵接。

第二定位板51内壁与更换斗32外壁之间设有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垫片9,垫片9左端与第二定位板51内壁抵接,垫片9右端与更换斗32的外壁抵接,使得更换斗32左右没有余量。螺栓6依次穿过第二定定位板、垫片9、更换斗32和固定斗31上螺纹孔。在第二定位板51上的螺纹孔为沉头螺纹孔,螺栓6为沉头螺栓6,使得螺栓6安装在第二定位板51上时,螺栓6的头部不超出第二定位板51外壁的表面。垫片9和更换斗32上的螺纹孔均为贯穿的螺纹孔。在固定斗31上的螺纹孔为盲孔,即固定斗31上的螺纹孔的深度小于固定斗31的壁厚,当螺栓6从固定斗31外壁进入固定斗31时,螺栓6不会从固定斗31的内壁传出进而进入固定斗31内部。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从第二定位板51上安装拆卸螺栓6都便捷省力,同时不会影响固定斗31内壁正常的下料工作。

如图3所示,更换斗32每次都是从固定斗31的正下方右下至上的直线向上插在第二定位板51以及固定斗31外壁之间,插入之后将垫片9放入,再将螺栓6从第二定位板51的外壁侧依次连接即可。

如图4所示,在固定斗31外壁上固定设有两个长条形且相互平行的引导凸起7,在更换斗32内壁上设有与引导凸起7相适配的引导凹陷71,引导凹陷71同为两条。使得更换斗32相对于固定斗31的滑移更加平稳,而且当上料斗3受到砂石对其内壁的径向撞击时,引导凸起7与引导凹陷71相互配合,能够加固固定斗31与更换斗32的位置稳定性。

其中,工人从上料箱11的上端将砂石原料从包装袋倒入上料箱11内部,砂石落在上料皮带1上,上料皮带1由于与砂石的摩擦力作用,带动砂石上升至上料架2上方,然后再上料皮带1的右端端头掉落至上料斗3内。经过过滤板4后进入接料箱41内,未经过过滤板4的较大砂石滞留在过滤板4上表面待工人拿走。在上料过程中,更换斗32会经常受到撞击,若更换斗32损坏,拧松螺栓6,拿下垫片9,即可将更换斗32由上向下的从第二定位板51与固定斗31外壁之间取走。换上新的更换斗32再放入垫片9,拧紧螺栓6即可实现下料斗的快捷方便的维修。每次只需更换换料斗即可,固定斗31始终与上料架2保持恒久的固定连接,砂石上料机构的上料工作安全可靠。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更换斗32外壁上设有一个连接螺钉81,连接螺钉81位于螺栓6的下方。

结合图6,在固定斗31下方固定设有相适配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连接部8,连接部8使得固定斗31下端与更换斗32的内壁平缓连接。连接螺钉81从更换斗32的外壁依次进入更换斗32与连接部8并与二者螺纹连接,在连接部8上的螺纹孔为盲孔,不干涉连接部8的内壁。

其中,由于连接部8与固定斗31固定连接,所以连接螺钉81使得固定斗31与更换斗32的连接更加稳固。连接部8能够减少砂石对更换斗32的撞击,使得砂石下落时更加平稳。在保证下料斗便于维修的同时保证下料斗的工作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