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961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的钢筋,具体涉及一种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带肋钢筋具有贯通的纵肋以及设置在两根贯通的纵肋之间的月牙形横肋。采用上述带肋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受荷状态时,钢筋表面与混凝土粘结的薄弱点集中在通长的纵肋上,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也多从纵肋处开始发生。而造成钢筋混凝土构件破损的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宽度与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粘结力有关,粘结力越大,混凝土裂缝的宽度越小。因此,普通的带肋钢筋需要很多构造措施才能实现对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间断式纵肋,进而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较好的粘结力的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包括:

钢筋主体,沿所述钢筋主体的轴向间隔分布有多根横肋;

所述横肋的末端间隙位置设有纵肋,所述纵肋沿所述钢筋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相邻的所述纵肋间隔分布。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纵肋之间沿所述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一设定角度。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纵肋之间沿所述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90度。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纵肋之间沿所述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60度。

可选地,所述横肋相互平行且等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横肋相对于所述钢筋主体的轴线呈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横肋与所述钢筋主体的轴线形成的倾斜角大于等于70度且小于90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使用间断式纵肋来代替传统的贯通式纵肋,进而通过这种间断式纵肋构成的非贯通式结构来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形成通长的粘结力薄弱点,从而减小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纵肋处出现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此外,相邻的纵肋沿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一设定角度,如此,在相邻的纵肋交错设置的同时,多根横肋形成的横肋组也交错设置,进而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分布更为均匀,更加有利于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面视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面视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二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的放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三种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三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包括钢筋主体,沿钢筋主体的轴向间隔分布有多根横肋;横肋的末端间隙位置设有纵肋,纵肋沿钢筋主体的轴向延伸,且相邻的纵肋间隔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纵肋之间沿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一设定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纵肋之间沿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90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纵肋之间沿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60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横肋相互平行且等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横肋相对于钢筋主体的轴线呈倾斜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肋与所述钢筋主体的轴线形成的倾斜角大于等于70度且小于90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纵肋之间沿钢筋主体的径向相互错开,其错开角度按一设定角度差递增。

以下实施例以两列纵肋组20为例,对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作更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面视图一,图2出示了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面视图二。由图1和图2可知,本实施例的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主要包括钢筋主体10以及凸设在钢筋主体10的表面且按设计要求分布的纵肋21和横肋30。

图1和图2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本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的钢筋主体10表面纵肋21和横肋30的分布方式。具体地,钢筋主体10表面设有两列纵肋组20,该两列纵肋组20沿钢筋主体10的轴向设置,并且在钢筋主体10的表面对称布置;而每一列纵肋组20都由多根沿钢筋主体10的轴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纵肋21组成。上述两列由多根纵肋21组成的纵肋组20将钢筋主体10的表面分隔成两个区域,横肋30即位于这两个区域内;具体来说,两列纵肋组20中的纵肋21一一对应布置,其中每一对相互对应的纵肋21之间都设置沿钢筋主体10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多根横肋30。如此,将传统的带肋钢筋上的贯通型纵肋改进成为由多根纵肋21组成的间隔式纵肋组20,避免因贯通型的纵肋而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处出现贯通的粘结力薄弱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综合粘结力。

再次参照图1和图2可知,本实施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中两列纵肋组20中相互对应的两根纵肋21同一侧端部的连线与钢筋主体10轴线之间形成的倾斜角E、同斜向设置的横肋30与钢筋主体10轴线之间形成的倾斜角D一致;优选地,斜向设置的横肋30与钢筋主体10的轴线形成的倾斜角D应大于等于70度且小于90度;在倾斜角D和倾斜角E一致的基础上,相互对应的两根纵肋21之间具有位于其同一侧的两个端部之间的横肋30。为了保证本实施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均匀配置,横肋30在钢筋主体10的轴向等间隔布置;由于钢筋主体10轴向相邻的两对相互对应的纵肋21分别具有位于侧部的两个端部之间的的横肋30,那么在钢筋主体10的轴向相邻的两根纵肋21之间的间距应与在钢筋主体10的轴向等间隔布置的横肋30之间的间距一致。

此外,在图1和图2中每一对相互对应的两根纵肋21之间都设置相同数量的横肋30,并且纵肋21两侧不同的区域内的纵肋21一一对应布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也包括钢筋主体10以及凸设在钢筋主体10表面且按设计要求分布的纵肋组20和横肋30,纵肋组20也由多根纵肋21组成;而且纵肋组20与横肋30在钢筋主体10表面的布置方式与实施例一中一致。

具体参考图3和图4,其中图3出示了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4出示了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二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的放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钢筋主体10的表面沿钢筋主体10的轴向划分为多个表面分段110,每个表面分段110的长度范围内都包括相互对应的两根纵肋21以及设置在该两根纵肋21之间的横肋30;相邻两个表面分段110内的纵肋21和横肋30沿钢筋主体10的径向错开一设定角度,该设定角度为90度;也就是说,原本处于同一纵肋组20的相邻两根纵肋21沿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了90度。如此,在钢筋主体10的表面的两列纵肋组20转变为四列具有更大的纵肋20之间间距的纵肋组20,而且位于相互对应的两根纵肋20之间的横肋30也一组一组交错布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也包括钢筋主体10以及凸设在钢筋主体10表面且按设计要求分布的纵肋组20和横肋30,纵肋组20也由多根纵肋21组成;而且纵肋组20与横肋30在钢筋主体10表面的布置方式与实施例一中一致。

具体参考图5和图6,图5出示了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三种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6出示了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第三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的放大视图。与实施例2一样,钢筋主体10的表面沿钢筋主体10的轴向划分为多个表面分段110,每个表面分段110的长度范围内都包括相互对应的两根纵肋21以及设置在该两根纵肋21之间的横肋30;相邻两个表面分段110内的纵肋21和横肋30沿钢筋主体10的径向错开一设定角度,该设定角度为60度;也就是说,原本处于同一纵肋组20以连续三根纵肋21为一组,该组中后一根纵肋21与前一根纵肋21沿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了60度。如此,在钢筋主体10的表面的两列纵肋组20转变为六列具有更大的纵肋20之间间距的纵肋组20,而且位于相互对应的两根纵肋20之间的横肋30也一组一组交错布置。

当然,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设计人员可使钢筋主体10表面相邻的两个表面分段110在钢筋主体10的径向以任意角度交错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间断式纵肋带肋钢筋使用间断式纵肋来代替传统的贯通式纵肋,通过纵肋之间的间距来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形成通长的粘结力薄弱点,进而减小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纵肋处出现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此外,相邻的纵肋沿钢筋主体的径向错开一设定角度,如此,在相邻的纵肋交错设置的同时,多根横肋形成的横肋组也交错设置,进而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分布更为均匀,更加有利于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方式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