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凹槽的叠合板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440阅读:1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凹槽的叠合板底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凹槽的叠合板底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建筑技术中,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楼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现浇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即现有的叠合板的底板有内设置钢筋的混凝土板,这种结构的叠合板底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但其抗剪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凹槽的叠合板底板,达到提高抗剪性的目的。

一种带有凹槽的叠合板底板,包括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叠合板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底板正面设置有凹槽,凹槽沿叠合板底板边缘向叠合板底板内部开设。

本实用新型在叠合板底板边缘设置凹槽,可以在后期施工时,现浇混凝土可以直接灌浆到凹槽内,使得现浇混凝土与叠合板底板完整的结合在一起,起到提高抗剪性的目的。

优选的,叠合板底板内部配有钢筋,钢筋端部弯曲后插入凹槽内,且钢筋端部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低于或等于叠合板底板正面。本实用新型还使得叠合板底板内配的钢筋弯曲进入凹槽内,使得上层现浇混凝土与钢筋配接,进一步提高抗剪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使得叠合板底板弯曲进入凹槽内,可以保证钢筋的一致性,结构整体性能好,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抗剪性提高20-30%。

优选的,所述叠合板底板相对两边设置有对称的2个凹槽,叠合板底板内部配有钢筋,钢筋两端端部弯曲后分别插入对称的两个凹槽内,且钢筋端部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低于或等于叠合板底板正面。本实用新型还使得叠合板底板内配的钢筋弯曲进入凹槽内,使得上层现浇混凝土与钢筋配接,进一步提高抗剪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使得叠合板底板弯曲进入凹槽内,可以保证钢筋的一致性,结构整体性能好,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抗剪性提高20-30%。

优选的,所述叠合板底板的厚度为h,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4 h -1/2h,所述深度为叠合板底板正面至叠合板底板背面的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厚度为叠合板底板正面至叠合板底板背面的方向上的尺寸。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抗剪性提高20-30%。

优选的,所述叠合板底板的厚度为h,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3h,所述深度为叠合板底板正面至叠合板底板背面的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厚度为叠合板底板正面至叠合板底板背面的方向上的尺寸。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抗剪性提高20-30%。

优选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隙为400-800mm,可以保证与钢筋适配。

优选的,所述凹槽在叠合板底板正面投影的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采用上述形状,可以方便制作模具,施工简单。

所述叠合板底板一边的凹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

优选的,所述凹槽沿叠合板底板边缘绕叠合板底板一周连续开设。即所述的凹槽只有1个,即将叠合板底板边缘整体下沉形成凹槽,便于采用多个相邻板与板(小板)拼接成一个整体大板时,提高整体受力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整体结构抗剪性能提高20-30%,且能保证钢筋不外露,结构强度高,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只有一个凹槽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

一种带有凹槽的叠合板底板,包括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叠合板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底板1正面设置有凹槽3,凹槽沿叠合板底板1边缘向叠合板底板1内部开设。

本实用新型在叠合板底板1边缘设置凹槽,可以在后期施工时,现浇混凝土可以直接灌浆到凹槽内,使得现浇混凝土与叠合板底板完整的结合在一起,起到提高抗剪性的目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叠合板底板1内部配有钢筋2,钢筋2端部弯曲后插入凹槽3内,且钢筋2端部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低于或等于叠合板底板1正面。本实用新型还使得叠合板底板1内配的钢筋2弯曲进入凹槽3内,使得上层现浇混凝土与钢筋配接,进一步提高抗剪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使得叠合板底板1弯曲进入凹槽3内,可以保证钢筋的一致性,结构整体性能好,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抗剪性提高20-30%。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叠合板底板1相对两边设置有对称的2个凹槽3,叠合板底板1内部配有钢筋2,钢筋2两端端部弯曲后分别插入对称的两个凹槽3内,且钢筋2端部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低于或等于叠合板底板1正面。本实用新型还使得叠合板底板1内配的钢筋2弯曲进入凹槽3内,使得上层现浇混凝土与钢筋配接,进一步提高抗剪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使得叠合板底板1弯曲进入凹槽3内,可以保证钢筋的一致性,结构整体性能好,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抗剪性提高20-30%。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叠合板底板1的厚度为h,所述凹槽3的深度为1/4 h -1/2h,所述深度为叠合板底板1正面至叠合板底板1背面的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厚度为叠合板底板1正面至叠合板底板1背面的方向上的尺寸。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抗剪性提高20-30%。

实施例5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优选的,所述叠合板底板1的厚度为h,所述凹槽3的深度为1/3h,所述深度为叠合板底板1正面至叠合板底板1背面的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厚度为叠合板底板1正面至叠合板底板1背面的方向上的尺寸。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抗剪性提高20-30%。

优选的,相邻凹槽3之间的间隙为400-800mm,可以保证与钢筋适配。

优选的,所述凹槽3在叠合板底板1正面投影的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采用上述形状,可以方便制作模具,施工简单。

所述叠合板底板1一边的凹槽3的数量至少为2个。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凹槽3的数量只有1个,所述凹槽3沿叠合板底板1边缘绕叠合板底板1一周连续开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