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复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98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复合墙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墙板,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复合墙板。



背景技术:

复合墙板作为一种装饰墙面及吊顶的材料在室内装修中的使用十分普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金属面板与保温层复合而成的环保复合墙板,具有美观坚固、保温隔热效果好、防水防潮且无须油漆等优点,但美中不足的是现有的复合墙板除可起到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外并无其他的功能,比如在冬季低温季节为冬季无供暖地区的房屋提供可提升室内温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在解决现有产品所存在的使用功能较为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既能装饰美化室内环境还能提升室内温度的多功能的电加热复合墙板。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面板层,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金属面板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电热层,金属面板层、电热层、保温层复合而成,电热层由铜制导线、绝缘层、包覆于绝缘层内的发热层组成,发热层使用碳纤维丝并通过铜制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作为优选,发热层还包括底布,碳纤维丝固定于底布。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电热层相连接且带有测温探头的温控器,测温探头与金属面板层相接触,温控器根据温控探头提供的温度控制电热层与外部电源的连通或断开。

作为优选,金属面板层采用铝合金且外表面包覆有PVC保护膜,保温层采用发泡聚氨酯,电热层朝向保温层的侧面覆盖有TPU保护层。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面板层和保温层之间设置电热层,电热层通电后产生热量加热金属面板层再通过金属面板层将热量辐射到室内空间,从而提升室内的温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装饰功能外还具有提升室内温度的供暖功能,同时由于金属面板层、电热层、保温层复合为一体,故而不仅供暖效果较好而且具有安装和使用较为方便、使用和维护成本较低、不占室内空间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材料采用碳纤维丝,由于碳纤维丝的电热能转换率高达99%,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升温较快且节能高效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中包覆发热层的绝缘层采用UV绝缘漆,由于UV绝缘漆的绝缘性能较好且可快速固化,碳纤维丝与铜制导线被固定于快速固化的UV绝缘漆内,不仅可防止在使用时发生漏电还确保了碳纤维丝与铜制导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覆盖发热层的TPU保护层所具有的高强度、耐高温及防水防腐性能则可避免发热层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因振动或腐蚀而受到损坏,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发热层的发热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中电热层设置带有测温探头的温控器,通过温控器控制电热层的通电或断电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控制,在提高了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同时还可节省电力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中金属面板层采用铝合金且包覆PVC保护膜,使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轻便美观易清洗的优点,同时PVC保护膜所具有的绝缘性能还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发热层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发热层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设置的金属面板层1,电热层2,保温层3,金属面板层1、电热层2、保温层3复合而成,金属面板层1采用铝合金且外侧包覆PVC保护膜,保温层3采用发泡聚氨酯,电热层2由铜制导线21、绝缘层24、包覆于绝缘层24内的发热层22组成,发热层22使用碳纤维丝222并通过铜制导线21及温控器4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发热层22包括底布221、穿设于底布221的碳纤维丝222,碳纤维丝222的两端与铜制导线21相连接;

温控器4的测温探头41与金属面板层1相接触,温控器4根据温控探头41提供的温度控制碳纤维丝222的通电或断电。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温控器4根据预先设定的温度在发热层22通电和断电之间进行切换。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需要升温时,温控器4切换至发热层22通电,碳纤维丝23通电后发热并加热金属面板层1,升温后的金属面板层1向室内辐射热量进而提升室内温度;当测温探头41检测到金属面板层1温度上升至高于设定的最高温度时,温控器4切换为发热层22断电,碳纤维丝23断电后发热层22停止发热,金属面板层1温度缓慢下降,当测温探头41检测到金属面板层1的温度下降至低于设定的最低温度时,温控器4又切换至通电,碳纤维丝23通电后发热,金属面板层1温度又再上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在温度较低时提升室内温度,通过温控器4还可将室内温度控制在设定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碳纤维丝与底布的固定连接除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穿设于底布外,还可以采用如粘合等其他固定连接方式,碳纤维丝也可以是使用单根或多根。因此,如上所述附图及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和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能成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附图或实施例做出等效或等同的改变和调整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