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真空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21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型真空保温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型真空保温板。



背景技术:

建筑物大都进行外墙隔热保温处理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例如使用外墙保温板和抹一定厚度的保温砂浆层。涂抹保温砂浆层施工速度慢,且存在保温效果差和易开裂等缺陷。外墙保温板为金属的面板和发泡材料层的复合体,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制作成本高,大都用于高档建筑物;二是保温板比较重,需要在外墙上安装龙骨,然后通过螺钉将保温板固定在龙骨上,施工比较费时费力,相应的也增加了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重量轻且制作和安装成本低的加强型真空保温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加强型真空保温板,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岩棉保温层和真空封装岩棉保温层的封装套,所述封装套由边缘通过热熔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上封皮和下封皮形成,上封皮和下封皮的边缘连接在一起后二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岩棉保温层真空封装在空腔内;岩棉保温层的上表面与上封皮之间设有将上封皮与岩棉保温层连接在一起的粘接层,岩棉保温层的下表面与下封皮之间设有将下封皮与岩棉保温层连接在一起的粘接层。

所述岩棉保温层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装有玻化微珠形成的内保温层。

所述上封皮和下封皮均为五层结构,由内及外依次为PVC层或PE层、尼龙层、铝箔层、PET层和玻璃纤维布层。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岩棉保温层来进行保温隔热,岩棉的绝热性能、吸声性能和防火性能都非常强,并且质地很轻,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隔热、隔音和防火效果好的优点,而且还具有重量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封皮和下封皮均通过粘接层与岩棉保温层粘结在一起,即使上封皮和下封皮发生破损进气使真空包装失效,也不会发生因进气造成封皮与岩棉保温层发生脱开而出现的鼓泡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板表面不易出现鼓泡现象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封皮和下封皮均为五层结构,其强度高,不易破损,可保持内部真空状态,从而使得保温板具有更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尤其是铝箔层的采用,能够有效的反射热辐射,能更好的提高保温隔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建筑粘结剂连接在外墙表面,安装简便,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参照图1,包括岩棉保温层1和真空封装岩棉保温层的封装套2,所述封装套2由边缘通过热熔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上封皮21和下封皮22形成,上封皮21和下封皮22的边缘连接在一起后二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岩棉保温层1真空封装在空腔内。岩棉保温层1的上表面与上封皮21之间设有将上封皮21与岩棉保温层1连接在一起的粘接层3,岩棉保温层1的下表面与下封皮22之间设有将下封皮22与岩棉保温层1连接在一起的粘接层3。粘接层3的设置可将上封皮21和下封皮22与岩棉保温层1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即使上封皮21和下封皮22局部出现破损,保温板也不会因内部进气出现表面鼓泡现象。

上封皮21和下封皮22的结构相同,均为五层结构,由内及外依次为内层4、副内层5、中间层6、副外层7和外层8。内层4为PVC层或PE层,PVC为聚氯乙烯的英文简称,PE为聚乙烯的英文简称;副内层5为尼龙层;中间层6为铝箔层;副外层7为PET层,PET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英文简称;外层8为玻璃纤维布层。五层结构上封皮21和下封皮22使得封装套2强度高,不易破损,可保持内部真空状态,从而使得保温板具有更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尤其是铝箔层的采用,能够有效的反射热辐射,能更好的提高保温隔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参照图2,第二种结构的保温板与上述第一种结构的保温板其本相同,也包括岩棉保温层1和封装套2,封装套2也由边缘通过热熔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上封皮21和下封皮22形成,上封皮21和下封皮22也均为五层结构,岩棉保温层1也真空封装在封装套2内,上封皮21和下封皮22也通过粘接层3与岩棉保温层1连接。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岩棉保温层1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装有玻化微珠形成的内保温层9,玻化微珠采用膨胀玻化微珠,膨胀玻化微珠内部多孔空腔结构,表面玻化封闭,光泽平滑,理化性能稳定,具有绝热、防火、耐高低温、抗老化、吸水率小等优异特性,尤其是质轻,容重仅60~80kg/m³,大大小于岩棉的容重。

第一种结构的保温板的保温层厚度为岩棉保温层1的厚度,第二种结构的保温板的保温层厚度为岩棉保温层1和内保温层9的厚度之和,若二者的保温层厚度相同,显然第二种结构的保温板的重量轻,连接强度相同的情形下,第二种结构的保温板的连接强度更高。

尤其是,在需要加大保温板的保温层厚度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时,第二种结构的保温板的结构优势体现的更加明显;具体体现如下所述。如果采用第一种结构,保温层的厚度增加就只能仅靠增加岩棉保温层1的厚度,这样保温板的重量就会变大,连接强度会降低;但是如果采用第二种结构,由于岩棉保温层1内设有内腔且内腔中装有玻化微珠,因此保温板的保温层厚度为岩棉保温层1和内保温层9的厚度之和,可以减小岩棉保温层1的厚度而增加内保温层9的厚度,从而可使得保温板的重量增加较少甚至不增加,即保温板具有增厚增效效果且不增重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