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分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225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分流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源头减排与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分流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内涝灾害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亟需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每逢雨季,各地城市轮番上演“城市看海”的景象,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和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而暴雨过后又很快陷入干燥缺水的窘境,热岛效应显著。根据水利部官方统计数据,我国当前水资源短缺情况十分突出,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这一系列现象充分反映了当前水资源利用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从而使得城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稳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已经成为一种解决当前水资源利用问题的新兴技术,在实现雨水源头减排与控制,减轻城市雨洪灾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分流结构,克服现有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较多的雨水无法自动分流的不足,提高收集雨水的水质,促进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分流结构,主体包括屋面集雨板、分流口、上边沿、下边沿、上导墙和下导墙。

所述屋面集雨板置于屋顶之上,屋面集雨板在其下部位置留有分流口,在分流口正下方放置有弃水箱,屋面集雨板末端的正下方放置有储水箱;所述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设置在分流口上下端的两侧,上边沿、下边沿的两侧分别设有上导墙和下导墙。

所述分流口为竖直窄缝结构,分流口长度为屋面集雨板宽度的80%~90%,分流口宽度为2厘米,在达到初期雨水分流目的的同时减少中后期雨水的弃流量损失。

所述上边沿采用挑流鼻坎的结构设计。

所述下边沿采用弧形结构,下边沿顶端高程低于上边沿顶端高程,下边沿末端与屋面集雨板平滑连接。

所述上导墙和下导墙分别设置在上边沿、下边沿的左右两侧,对屋面集雨板径流雨水流动过程进行导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分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口为竖直窄缝结构,在降雨初期降雨强度较小时,雨水在屋面汇流的速度较慢,对大气进行淋洗后产生的含有较多污染物的初期雨水经分流口进入弃水箱,弃水箱中的雨水引入市政污水管网或经过地面土壤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沉淀及生化作用后补给地下水。在降雨活动中后期降雨强度较大时,由于雨水汇流后流速较大,雨水通过上边沿的挑流鼻坎结构进行挑流时能够产生更大的挑距,从而使中后期雨水越过分流口,沿着下边沿流动并最终落入储水箱,储水箱中雨水能够供给居民的一般性生活用水,本实用新型根据降雨初期与中后期的屋面径流大小差异,利用雨水自身惯性巧妙地实现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的分离、分流,有助于雨水的洁净收集与利用,应用前景广阔。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下边沿采用弧形结构,下边沿末端与屋面集雨板平滑连接,该设计能够有效减少通过上边沿的挑流鼻坎结构挑流的雨水在跌落到下边沿时产生的飞溅的现象,提高雨水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分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分流结构及附属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屋面集雨板;2-分流口;3-上边沿;4-下边沿;5-上导墙;6-下导墙;7-弃水箱;8-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分流结构,主体包括屋面集雨板1、分流口2、上边沿3、下边沿4、上导墙5和下导墙6,屋面集雨板1置于屋顶之上,屋面集雨板1在其下部位置留有分流口2,分流口2正下方设置弃水箱7,上边沿3、下边沿4分别位于分流口2的上下两侧,上边沿3、下边沿4两侧分别设置上导墙5和下导墙6,屋面集雨板1底部的正下方设置储水箱8,弃水箱7和储水箱8均放置在屋顶。

本实施例中,在降雨活动初期,雨水在降落到屋面集雨板1之前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淋洗,因而初期雨水中含有的杂质较多,水质条件较差,由于降雨活动初期的降雨强度较小,雨水在屋面汇流的速度较慢,在通过上边沿3的挑流鼻坎结构进行挑流时所获得的挑距较小,无法越过分流口2,雨水仅能通过分流口2流进弃水箱7中,最终可将这部分水质较差的初期雨水引入市政污水管网,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在降雨活动中后期,水质条件较好,降雨强度较大,雨水汇流后流速较大,雨水通过上边沿3的挑流鼻坎结构进行挑流时能够产生更大的挑距,从而使中后期雨水能够越过分流口2,沿着下边沿4流动并最终落入储水箱8,储水箱8中收集的雨水可以供给居民的日常用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