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固定部件的木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257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带固定部件的木塑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般用途的模壳或模板构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在国外,建筑商和承包商对模板极为重视,因为模板和使用模板的费用占整个混凝土结构工程费用的50%〜60%,工业发达国家的建筑模板技术,不断开发和应用高性能、节能环保型模板材料,是国际建筑模板业发展的现实和趋势。目前在建筑行业所使用的模板多为普通胶合板,但只能周转3〜5次,寿命短。金属模板虽然寿命长,但价格昂贵,操作笨重。木塑复合模板因其抗冲击强度和抗弯模量较低的致命缺陷,很难在建筑施工领域推广使用。现有技术中,建筑立模时需要采用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形成型面,模板短暂支撑混凝土,待混凝土固化后,可将模板拆除;模板可以反复利用;传统的建筑模板主要有木模和钢模两种,木模由木质材料制成,可以由实木板制成,也可以将木工板、木质多层复合板直接作模板使用,其一可以裁切,使用比较方便,钢模由钢质材料制成,由于单个钢模面积较小,立模时一般需要以扣件将其一一相连,形成整体,上述模板均有其不足之处,木模和钢模均不耐水,木模在水的浸泡下,容易变形;钢模则容易生锈,而且其重量大,组装不便,成本较高。

授权公告号为CN104775610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木塑建筑模板,包括它由A塑料薄膜、A玻璃纤维布、B玻璃纤维布、B塑料薄膜和一组复合粉料层组成,A塑料薄膜、A玻璃纤维布、B玻璃纤维布和B塑料薄膜分别由下至上依次叠加形成木塑建筑模板,且A塑料薄膜、A玻璃纤维布、B玻璃纤维布和B塑料薄膜之间分别夹有复合粉料层。该方案领用废料制成,解决了现有技术成本高的问题。但是层与层之间需要用工业胶水连接,因为工业胶水中含有甲醛等挥发性有害物质,新生产的木塑板中的有害物质会从木塑板上微小的间隙散发出来,但是密封在木塑板中部的有害物质要通过木塑板内微小间隙散发完全是非常慢的,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有害物质的长期残留一方面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也会给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固定部件的木塑板,以解决现有木塑板中的有害物质散发出来非常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带固定部件的木塑板,由A塑料薄膜、A玻璃纤维布、B玻璃纤维布、B塑料薄膜和若干复合粉料层组成,A塑料薄膜、A玻璃纤维布、B玻璃纤维布和B塑料薄膜分别由下至上依次叠加形成木塑板,A塑料薄膜、A玻璃纤维布、B玻璃纤维布和B塑料薄膜之间分别夹有复合粉料层,所述木塑板内设有中空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上设有若干通孔,固定部件连通至木塑板表面,通孔位于A塑料薄膜、A玻璃纤维布、B玻璃纤维布、B塑料薄膜和复合粉料层两两接触的接触面上,固定部件包括通气管和若干空心杆,通气管与空心杆连通,空心杆与通气管呈角度设置。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本产品中各层(下文均以“各层”代指A塑料薄膜、A玻璃纤维布、B玻璃纤维布、B塑料薄膜和复合粉料层)用工业胶水粘接,本产品中的固定部件位于木塑板中,用于粘接各层的工业胶水所散发出来的有害气体从位于层与层接触的接触面的通孔进入中空的固定部件。因为固定部件连通至木塑板表面,使有害物质从固定部件散发到木塑板外。

因为通气管与空心管呈角度设置,空心管使固定部件的横截面面积沿通气管的轴向变化,而本产品中各层分别是一体的,所以各层之间分离时,会受到固定部件横截面比较大的部位的阻碍,因此各层之间要分离,必须克服空心管带来的阻力,进而防止了各层在使用期间发生分离。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产品中各层接触面有工业胶水,而通孔位于各层接触面,因此工业胶水散发的有害物质会通过通孔进入空心杆或通气管,通过通气管快速排到木塑板外。因此本产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害物质散发慢的问题。

2. 本产品中通气管与空心管呈角度设置,使固定部件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给各层分离时增加了阻力,防止了各层在使用期间发生分离。另外,通气管与空心管呈角度设置,使空心杆向通气管侧面延伸,从而相对于空心杆与通气管平行,即通气管侧壁与空心杆侧壁线相连,增加了固定部件与工业胶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在增加的面积上设置通孔,即增加了通孔的数量。使更多的有害气体能从增加的通孔进入空心杆,从通气管排出,从而增加了有害物质排出的速度。

3.本产品含有一体的玻璃纤维布,使本产品具有玻璃纤维的强度,增强了本产品的强度。

上述方案为基础方案,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一:所述空心杆包括第一空心杆和第二空心杆,第一空心杆和第二空心杆分别位于通气管的两端,第一空心杆和第二空心杆分别朝向木塑板中部。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空心杆和第二空心杆分别朝向木塑板中部,使第一空心杆和第二空心杆分别与通气管形成倒钩状,倒钩状使固定部件的横截面积由到两端时突然增大,因此倒钩状的空心杆和通气管使各层分离时更困难,因此进一步防止了各层分离。

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二:所述复合粉料层由废旧木塑板制成。废旧的木塑板再利用,节约了成本。

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三:所述固定部件的数量为4个,固定部件分别位于木塑板四角。各层分离时,通常由四个角开始分离,随后分离速度逐渐加快。位于固定件4个角的固定件,将本产品的四个角固定,防止产品由四的角开始分离,从而防止了本产品各层快速分离。

基于优化方案基础方案一的优化方案四:所述第一空心杆和第二空心杆分别垂直与通气管。垂直的空心杆使固定部件的横截面积增至最大,进一步增加了各层分离时所受到的阻力,从而进一步防止了本产品分离。

基于优化方案四的优化方案五:所述空心杆分部于A塑料薄膜、A玻璃纤维布、B玻璃纤维布、B塑料薄膜和复合粉料层两两接触的各接触面上。空心杆分布于各层接触面上,使空心杆与各层的接触面的接触面积更大,使能设置通孔的位置更多,各层接触面的通孔越多,有害物质排出越快,因此进一步加快了有害物质从本产品中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带固定部件的木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开箱前,本产品与制板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气孔1、通气管2、空心杆3、A塑料薄膜4、A复合粉料层5、A玻璃纤维布6、B复合粉料层7、B玻璃纤维布8、C复合粉料层9、B塑料薄膜10、固定柱11、制板箱12。

实施例:本方案中的带固定部件的木塑板,由A塑料薄膜4、A玻璃纤维布64、B玻璃纤维布8、B塑料薄膜10和一组复合粉料层组成,由上至下依次是A塑料薄膜4、A复合粉料层5、A玻璃纤维布64、B复合粉料层7、B玻璃纤维布8、C复合粉料层9、B塑料薄膜10,各层之间由工业胶水连接,木塑板内制造时放有4个中空的固定部件,4个固定部件分别位于木塑板四角。固定部件上一体成型有若干通孔,固定部件连通至木塑板表面,通孔位于A塑料薄膜4、A玻璃纤维布64、B玻璃纤维布8、B塑料薄膜10和复合粉料层两两接触的接触面上两两接触的接触面上,固定部件包括通气管2和若干空心杆3,通气管2与空心杆3连通,空心杆3 与通气管2呈直角设置。空心杆3分部于A塑料薄膜4、A玻璃纤维布6、B玻璃纤维布8、B塑料薄膜10和复合粉料层两两接触的各触面各接触面上。另外空心杆3与通气管2也可呈钝角和锐角,也能同时达到通气和防止分离的效果。

本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制板箱12,制板箱12内一体成型有固定柱11,本产品的制造方法为:

S1.备料。

复合粉料层由废旧木塑材料、废棉纱和助剂组成,其重量分配比为:

废旧木塑材料20-60,废棉纱5-15,助剂5-10。

材料处理如下:

a.将废旧木塑材料制成颗粒料,颗粒直径为0.5-1 mm。

b.将废棉纱处理加工制成翻新棉纱,并将废棉纱烘干切为3-10 mm段状棉纱。废棉纱是工业废棉纱或废旧衣布处理加工所得棉纱。

c.将助剂、棉纱段、木塑材料颗粒料和混合并搅拌制成复合粉料。

助剂由石粉、助熔剂、偶联剂和稳定剂组成,其重量分配比为:

石粉28-32助熔剂18-22偶联剂18-22。

稳定剂28-32。

石粉是超细滑石粉、碳酸钙或/和硅藻土组成,或者其中任意两种组成。

助熔剂是富马酸改性聚丙烯、低分子量聚乙烯、氧化聚乙烯或/和氧化聚丙烯组成,或者其中任意2种或3种组成。

偶联剂是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或/和铝酸酯偶联剂,或者其中任意两种组成。

A塑料薄膜4和B塑料薄膜10由废旧塑料制成,将废旧塑料颗粒料,颗粒直径为0.5-1 mm。废旧塑料是PP、PE、P℃C、PS或常规量大的工业塑料废弃物。

废旧木塑材料是废旧的木塑制品或木塑加工余料。

A玻璃纤维布6和B玻璃纤维布8是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玻璃纤维布或采用MHA-PP结合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规格为100-200g/mm2,网眼平均大于2mm,厚度为l-2mm,呈5mm2的方形纤维布散料。

S2.复合。

a.将各通气管2穿进制板箱12上的固定柱11,将固定部件的位置固定。

b.将废旧塑料颗粒料铺设在制板箱12中,对制板箱12加热加压,热压温度为180-200℃,压力为2-5MPa,热压时间为20-35min,进入热压阶段后,刚开始时每隔2.5-3.5min卸压1次,共卸压2-4次,热压完成后将材料连同制板箱12送入空气加压机内冷压定型,压力为2-5MPa,冷压时间为25-30min,成型后形成A塑料薄膜4。

c.在A塑料薄膜4上铺上一层工业胶水,加入复合粉料,加压成型后形成A复合粉料层5。

d.在A复合粉料层5上铺上一层工业胶水,将纤维布散料平铺在A复合粉料层5上,形成A玻璃纤维布6。

e.在A玻璃纤维布6上铺上一层工业胶水,加入复合粉料,加压成型后形成B复合粉料层7。

f. 在B复合粉料层7上铺上一层工业胶水,将纤维布散料平铺在B复合粉料层7上,形成B玻璃纤维布8。

g.在B塑料薄膜10铺上一层工业胶水,加入复合粉料,加压成型后形成C复合粉料层9。

h.在C复合粉料层9上铺上一层工业胶水,将热熔状态的废旧塑料颗粒料,加压、冷却形成B塑料薄膜10。

S3.开箱。

开箱将木塑板取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