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599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连接节点,具体涉及一种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混凝土部分组合构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洲提出的一种新型组合构件,其截面的基本型式是在H型钢构件的翼缘间填充混凝土。这种组合构件具有承载力大、刚度大、抗火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实际应用。

钢-混凝土部分组合构件通常是在工厂预制H型钢、内灌混凝土并养护加工完成。然而,为了方便构件的拼接,构件制作时节点区通常是预先不灌混凝土的,待构件在结构中安装完成后再对节点区后填充混凝土。

常用的钢-混凝土部分组和构件节点区的填充方法是:在构件安装完成后,在节点区支模板再灌注混凝土。然而,由于节点区较短,施工较为繁琐,且现场可能漏浆。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施工且不会出现漏浆的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其包括预制梁以及预制的混凝土填充块;其中,所述预制梁具体为H型钢梁,其包括腹板和设置在腹板两侧的翼缘;所述预制梁沿其长度方向分为中间区和节点区,在中间区内灌混凝土;所述节点区嵌入所述混凝土填充块;所述翼缘上焊接有小钢筋,所述小钢筋抵接在混凝土填充块的外侧;所述混凝土填充块和小钢筋的外侧抹细石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进一步为:所述H型钢梁的中间区的截面设有系杆;所述系杆埋设于混凝土中。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还为:所述混凝土填充块长度a等于或小于节点区长度,高度h等于或小于H型钢腹板高度,宽度b小于中间区混凝土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预制的混凝土填充块代替现场灌注混凝土,施工便捷、快速且不会出现漏浆等问题。

2.小钢筋可以固定混凝土填充块,防止其脱落。

3.混凝土填充块与小钢筋间抹细石混凝土可以使构件节点区与中间区的混凝土外表面齐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预制梁和混凝土填充块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施工完成后中间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其由预制梁1以及预制的混凝土填充块3组成。

其中,所述预制梁1沿其长度方向分为中间区和节点区,在中间区内灌混凝土2,节点区预留,预先不灌混凝土。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梁1具体为H型钢梁,其包括腹板11和设置在腹板11两侧的翼缘12;所述混凝土2位于翼缘12之间。所述H型钢梁1的中间区梁的截面设有系杆6,即系杆6拉结上下翼缘12,并埋设在混凝土2中。

所述节点区嵌入所述混凝土填充块3。其中,所述混凝土填充块3长度a等于或小于节点区长度,高度h等于或小于H型钢腹板11高度,宽度b小于中间区混凝土的宽度。

所述翼缘12上焊接有小钢筋4,所述小钢筋4抵接在混凝土填充块3的外侧。

所述混凝土填充块2和小钢筋4的外侧抹细石混凝土5,使得节点区混凝土外表面与中间区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预制梁的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如下:

1),预制预制梁1。

2),根据节点区的大小预先制备混凝土填充块3。

3),待预制的部分组合预制梁拼装到建筑结构中后,往节点区嵌入嵌入混凝土填充块3。

4),嵌入混凝土填充块3后,在预制梁1的节点区的焊接小钢筋4,小钢筋4位于混凝土填充块3的外侧,用于止挡混凝土填充块3掉落,防止混凝土填充块3脱落。

5),在混凝土填充块3和小钢筋4的外侧抹细石混凝土5。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