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阳光房屋面梁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1494阅读:1148来源:国知局
安全阳光房屋面梁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阳光房屋面梁型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阳光房屋面以铝方管搭建为主,少部分在方管周边镶嵌花边,也称挂耳,美观性相对提高,其连接方式采用角铝拉铆钉或自攻螺丝固定。当强台风或积雪时,极易造成阳光房下沉,甚至倒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阳光房型材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美观性好的阳光房屋面梁型材。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阳光房屋面梁型材,包括主梁、次梁和边梁三种,次梁与主梁、主梁与边梁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屋面梁框架。框架上面盖玻璃、打胶,形成阳光房屋面。参见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阳光房屋面梁型材,具体结构形状如下:

所述屋面梁型材的主梁,其横断面参见图3。包括一个内行腔、二个挂耳行腔,内行腔为长方形状,二个挂耳行腔结构对称,位于内行腔两侧,且内行腔、二个挂耳行腔的上底部(即梁上板)为同一平面,可覆盖玻璃;内行腔和挂耳行腔为结构需要而设置;挂耳行腔的上底部的边缘处设有皮条槽,皮条槽用于嵌入皮条,起密封作用,同时在玻璃与屋面梁形成缓冲层;挂耳行腔上底部的外侧设有挂件槽,该挂件槽用于挂接与主梁连接的次梁或边梁的连接件。

所述的主梁,其挂耳行腔的外侧挂件槽下部与内行腔侧边(即梁侧板)之间设计有过渡的挂耳花边,该挂耳花边一方面起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起美观装饰作用;内行腔的两侧边(即梁侧板)与下底部(即梁下板)之间可设计为弧形花边作为过渡,并起美观装饰作用。

所述屋面梁型材的次梁,其横断面参见图4。次梁与主梁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内行腔的上下高度比主梁的稍低些,一般为主梁内行腔高度的3/4左右,次梁两侧的挂耳行腔上底部(即上板)的外侧没有挂件槽,即挂耳行腔上底部边缘处的皮条槽与内行腔侧边(即梁侧板)之间直接设计为过渡的挂耳花边。

所述屋面梁型材的边梁,其横断面参见图5。边梁与主梁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挂耳行腔为单边,内行腔下部增加一托台及压条槽、插件槽等。具体包括一个内行腔、一个挂耳行腔,内行腔也为长方形状,挂耳行腔位于内行腔一侧,且内行腔、挂耳行腔的上底部(即梁上板)为同一平面;挂耳行腔的上底部的边缘处设有皮条槽,该皮条槽用于嵌入皮条,起密封作用,同时在玻璃与屋面梁形成缓冲层;挂耳行腔上底部的外侧也设有挂件槽,该挂件槽用于挂接与边梁连接的主梁或次梁的连接件;挂耳行腔的外侧挂件槽下部与内行腔侧边(即梁侧板)之间也设计有过渡的挂耳花边;内行腔上底部的另一侧设有皮条槽,该皮条槽也用于嵌入皮条,起密封作用,同时在玻璃与屋面梁形成缓冲层;内行腔设有挂耳行腔的一侧面靠近底部处设有托台,该托台用于支撑主梁;内行腔下底部(即梁下板)中间部位内侧设有插件槽,该插件槽用于边梁拼角处固定用;内行腔下底部中间部位的插件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压条槽,该压条槽(可嵌入皮条,)配压线用于固定玻璃。

所述边梁的内行腔的上底部(即梁上板)中间部位的内侧还可设置插件槽,插件槽的作用与内行腔下底部中间部位内侧的插件槽的作用一样。

所述屋面梁型材的连接件(其横断面参见图5所示)用于次梁与主梁之间、主梁与边梁之间的连接,形成屋面梁框架。其构成包括一上板,该上板通过螺丝固定次梁及主梁,使屋面梁框架形成整体,该上板左端部设有一挂件勾头,该挂件勾头可插入主梁或边梁的挂件槽内,使次梁与主梁,或主梁与边梁连接;挂件勾头下方为弧形挂耳花边,该挂耳花边的形状与主梁及边梁的挂耳行腔外侧挂耳花边形状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阳光房屋面梁型材,是对传统阳光房型材的改进,采用T形梁结构、连接挂件、托台等设计,极大地提高阳光房的安全性、美观性,加工工艺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安全阳光房屋面梁图示。

图2为图1中1-1剖面图。

图3为安全阳光房屋面梁主梁横截面图示。

图4为安全阳光房屋面梁次梁横截面图示。

图5为安全阳光房屋面梁边梁横截面图示。

图6为安全阳光房屋面梁连接件横截面图示。

图中标号:a为主梁,b为次梁,c为边梁;1为梁的内行腔,2为梁的挂耳行腔,3为挂件槽,4为皮条槽,5为挂耳花边,6为梁侧板,7为梁上板,8为梁下板,9为梁下花边;10为托台,11为压条槽,12为插件槽;13为上板,14为挂件勾头,15为连接件的挂耳花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阳光房屋面梁型材,包括主梁、次梁和边梁三种,次梁与主梁、主梁与边梁通过连接件连接。具体结构形状如下:

所述主梁的横断面如图3所示。包括一个内行腔1、二个挂耳行腔2,内行腔为长方形状,二个挂耳行腔结构对称,位于内行腔两侧,且内行腔、二个挂耳行腔的上底部7(即梁上板)为同一平面,可覆盖玻璃;内行腔1和挂耳行腔2为结构需要而设置;挂耳行腔的上底部的边缘处设有皮条槽4,皮条槽用于嵌入皮条,起密封作用,同时在玻璃与屋面梁形成缓冲层;挂耳行腔上底部的外侧设有挂件槽3,该挂件槽3用于挂接与主梁连接的次梁或边梁的连接件。

主梁的挂耳行腔的外侧挂件槽下部与内行腔侧边6(即梁侧板)之间设计有过渡的挂耳花边5,该挂耳花边一方面起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起美观装饰作用;内行腔的两侧边6(即梁侧板)与下底部8(即梁下板)之间可设计为弧形下花边9作为过渡,并起美观装饰作用。

所述主梁,其内行腔的宽度为 6 cm,高度为10cm,挂耳行腔的上底部宽度为3cm,挂耳行腔的长度为4cm。

所述次梁的横断面如图4所示。次梁与主梁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内行腔的上下高度比主梁的稍低些,为主梁内行腔高度的3/4,次梁两侧的挂耳行腔上底部7(即梁上板)的外侧没有挂件槽,即挂耳行腔上底部7边缘处的皮条槽4与内行腔侧边6(即梁侧板)之间直接设计为过渡的挂耳花边5。

所述边梁的横断面如图5所示。边梁与主梁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挂耳行腔为单边,内行腔下部增加一托台及压条槽、插件槽等。具体包括一个内行腔1、一个挂耳行腔2,内行腔1也为长方形状,挂耳行腔2位于内行腔一侧,且内行腔1、挂耳行腔2的上底部7(即梁上板)为同一平面;挂耳行腔的上底部7的边缘处设有皮条槽4,该皮条槽用于嵌入皮条,起密封作用,同时在玻璃与屋面梁形成缓冲层;挂耳行腔上底部的外侧也设有挂件槽3,该挂件槽用于挂接与边梁连接的主梁或次梁的连接件;挂耳行腔的外侧挂件槽下部与内行腔侧边6(即梁侧板)之间也设计有过渡的挂耳花边5;内行腔上底部7的另一侧也设有皮条槽4,该皮条槽也用于嵌入皮条,起密封作用,同时在玻璃与屋面梁形成缓冲层;内行腔设有挂耳行腔的一侧面靠近底部处设有托台10,该托台10用于支撑主梁;内行腔下底部8(即梁下板)中间部位内侧设有插件槽12,该插件槽12用于边梁拼角处固定用;内行腔下底部中间部位的插件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压条槽11,该压条槽11可嵌入皮条。

所述边梁的内行腔的上底部7(即梁上板)中间部位的内侧也设置插件槽12,插件槽12的作用与内行腔下底部中间部位内侧的插件槽的作用一样。

所述边梁的内行腔宽度为 9 cm,高度为11 cm,挂耳行腔的上底部宽度为 3cm ,cm,挂耳行腔的长度为 4cm。

所述连接件的横断面如图6所示,用于次梁与主梁之间、主梁与边梁之间的连接,形成屋面梁框架。其构成包括一上板13用于螺丝固定次梁及主梁,使屋面梁框架形成整体,该上板13左端部设有一挂件勾头14,该挂件勾头14可插入主梁或边梁的挂件槽内,使次梁与主梁,或主梁与边梁连接;挂件勾头下方为弧形挂耳花边15,该挂耳花边的形状与主梁及边梁的挂耳行腔外侧挂耳花边形状匹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