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指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我国在大力推进传统建筑向工业化建筑转型。传统建筑中,绝大部分的工作需在施工现场完成,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堆料场地大、施工人员短缺等问题成为抑制建筑产业进步的壁垒,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的钢筋在工厂内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镀锌压型钢板焊接成一体的组合模板,具有施工快速、抗震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好、防水性能好等众多优点,钢板剪力墙同样采用工业化生产线生产,混凝土直接灌注在钢板围成的腔体内,也不需要模板,施工速度快,然而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钢板剪力墙缺乏可靠的连接方式,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连接构造,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连接构造,能够提高施工速度,增强整体结构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连接构造,包括剪力墙、加劲板、钢筋桁架、支座钢筋、底部钢板,所述加劲板从剪力墙穿设而过,位于剪力墙两侧的所述底部钢板固设在加劲板上,所述钢筋桁架设置在底部钢板上方,剪力墙两侧的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通过贯穿剪力墙的支座钢筋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部钢板通过定位螺栓与加劲板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与下弦钢筋通过波浪形的腹筋连接。
进一步,所述剪力墙焊接在加劲板上下两侧,剪力墙与加劲板的接触点留设有坡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以加劲板作为支座,无须另增支撑构件,节省工序,提高施工速度,支座钢筋提高了钢筋桁架对剪力墙地侧向支撑作用,增强了节点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灌注混凝土后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剪力墙1,加劲板2,上弦钢筋3,下弦钢筋4,腹筋5,
支座钢筋6,底部钢板7,定位螺栓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双钢板组合剪力墙1的连接构造,包括剪力墙1、加劲板2、钢筋桁架、支座钢筋6、底部钢板7,其中剪力墙1由双钢板组成,加劲板2从剪力墙1中穿设而过,剪力墙1与加劲板2的接触点留设有坡口,方便焊接。
底部钢板7通过定位螺栓8与加劲板2连接固定,钢筋桁架设置在底部钢板7上方,剪力墙1两侧的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3通过贯穿剪力墙1的支座钢筋6连接,增加了结构的整体强度;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3与下弦钢筋4通过波浪形的腹筋5连接,定位螺栓8同时将下弦钢筋4固定在底部钢板7上。
完成上述设置后,混凝土直接灌注,即形成稳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同时凡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词,仅作参考用,并非绝对限定,凡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