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保温外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3169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保温外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保温外墙板,属于建筑墙材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家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政策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得到大力推广,预制外墙板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

然而,传统的装配式自保温外墙板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其截面构造多采用单排大孔形式,大孔与大孔之间的薄肋贯通全板,易形成冷热桥。其次,板板拼接多采用混凝土后浇带进行处理,不仅增加施工难度,也易在拼缝处形成冷热桥;且板板之间的刚性粘结,在热胀冷缩时易造成墙板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变形能力强且不易形成冷热桥的自保温外墙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保温外墙板,包括墙板基体及设置在墙板基体内的预制保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基体由上横肋板、下横肋板以及将所述上横肋板与下横肋板连接成一个整体的中间肋板构成,在所述上横肋板内设置有一排相间隔的半圆形孔道,在所述下横肋板上也设置有一排相间隔的半圆形孔道,在所述中间肋板上设置有一排相间隔的矩形孔道;所述预制保温件包括半圆形预制保温件和矩形预制保温件;所述半圆形预制保温件预先埋设在所述上横肋板内的半圆形孔道和下横肋板内的半圆形孔道内,所述矩形预制保温件预先埋设在所述矩形孔道内;在所述矩形预制保温件和半圆形预制保温件上分别设置有支撑孔。

位于上横肋板内的半圆形孔道位于相邻两矩形孔道间隔处的上方,位于下横肋板上的半圆形孔道位于相邻两矩形孔道间隔处的下方,上横肋板内相邻两半圆形孔的间隔处位于所述矩形孔道的上方,下横肋板内相邻两半圆形孔的间隔处位于所述矩形孔道的下方;位于上横肋板内的半圆形孔道和位于下横肋板内的半圆形孔道相对设置且相对面为平面。

在所述墙板基体的横向拼接面上设有阴榫槽和阳榫槽各一个。

所述墙板基体的横向拼接面由两个端部拼界面和位于两个端部拼接面之间的中部拼界面组成,所述阳榫槽凸出于所述端部拼界面,所述阴榫槽凹陷于所述端部拼界面,所述中部拼界面位于所述端部拼接面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装配式建筑用自保温外墙板截面空腔共有三排,内外两排空腔设计为半圆形,中间一排设计为矩形。当外墙板受风载等外力作用时,板内外两侧应力最大,相比矩形空腔,半圆形抗变形能力强,承载力更大,不易发生腔壁开裂等质量问题,板面中间应力小。中间设为矩形,因为该位置为中性轴,墙板变形后中间部位应力应变低于上下两侧,矩形可在保证合理壁厚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的空芯面积。矩形空腔可在保持较大空腔面积的前提下满足承载力需求,同时起到打断半圆之间的贯通薄肋,防止产生冷热桥的作用。

(2)板板连接采用榫接方式,每一侧连接面有阴阳榫槽各一个,与传统单榫槽连接方式相比,板与板之间咬合得更为紧密,整体性能优异,雨水的渗透路径增长,同时在拼缝两端填入防水密封胶,防水效果大大提升。

(3)阴阳榫槽之间的水平连线较外墙板横向拼接面基线偏内侧,可灌入更多的保温抗裂粘结砂浆,在保证粘结强度的前提下起到墙板空腔保温的作用,有效预防冷热桥的产生,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式建筑用自保温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配式建筑用自保温外墙板横截面构造示意图。

图3为装配式建筑用自保温外墙板水平向板板拼接示意图。

其中:1-墙板基体;2-半圆形预制保温件;3-矩形预制保温件;4-半矩形预制保温件;5-环形肋;6-上横肋板;7-下横肋板;8-中间肋板;9-阴榫槽;10-阳榫槽;11-支撑孔;12-弹性防水密封胶;13-保温粘结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保温外墙板,包括墙板基体1,墙板基体1由上横肋板6、下横肋板7和中间肋板8组成,上横肋板6和下横肋板7各设置有一排相间距的半圆形孔道,内设半圆形预制保温件2,中间肋板设置一排相间距的矩形孔道,内设矩形预制保温件3及半矩形预制保温件4。在墙板基体1的横向拼接面上设有阴榫槽9和阳榫槽8各一个;墙板基体的横向拼接面由两个端部拼界面和位于两个端部拼接面之间的中部拼界面组成,阳榫槽8凸出于端部拼界面,阴榫槽9凹陷于端部拼界面,中部拼界面位于端部拼接面的内侧。

为了便于矩形预制保温件3及半矩形预制保温件4的安装,在矩形预制保温件3及半矩形预制保温件4上分别加工有支撑孔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保温外墙体拼接示意图,以外墙板横截面为参考,拼接缝上下两端填入弹性防水密封胶12,中部灌入保温抗裂粘结砂浆1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