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片自动化流水线浇筑室的减震托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1703发布日期:2018-09-04 23:2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片自动化流水线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管片自动化流水线浇筑室的减震托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截止2015年底,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25座城市先后建成开通了100余条轨道交通线,合计3000余公里。可以预见未来的轨道交通将在城市交通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方式。

世界上的地铁施工建设主要有明挖法、新奥法和盾构法三种。盾构法是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地下隧道掘进施工技术,盾构管片的生产工艺就是随着盾构施工工艺的发展而来的。

管片的生产工艺通常可简单分为:传统生产工艺和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工艺。传统生产工艺是模具在生产车间内按环成排固定摆放,有附着试振动器或用振动棒,旁边是蒸汽管路用于成型后的蒸养,作业人员在模具之间走动来完成各个工序的操作。混凝土浇捣是用桥式起重机吊着料斗行走在每个模具上方来完成,起吊时利用真空吸盘或专用夹具把蒸养脱模好的管片吊出来。自动化流水线是模具在生产线上有规律地按照一定节拍行走,作业热源站在固定的模位上完成本工序的操作,托举台固定在生产线的某个位置上。振动台的上方是混凝土料斗,搅拌好的混凝土直接输送至料斗中,等待浇捣。管片完成抹面后进入养护窑蒸养,蒸养完成后脱模堆放。

目前,在管片自动化流水线中减震托举一般采用皮囊气缸,机架放在水平面以下,需要提前做好地基,同时增加一套气路控制系统,另外皮囊气缸也易损坏,增加了成本,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片自动化流水线浇筑室的减震托举装置,使用减震橡胶板与托轮配合代替皮囊气缸,减少了前期地基施工量、使用寿命长、更安全且方便维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管片自动化流水线浇筑室的减震托举装置,包括主机架、若干个减振组件和若干个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于主机架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等间距设置,包括托轮和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设置于主机架的顶部,所述固定轴的方向与主机架的纵向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轴上套置有托轮,所述减震组件设置于滑动组件所在主机架位置的正下方,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板和减震橡胶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主机架的底部,所述主机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地面。

操作时,管片模具经过生产线油缸拉至浇筑工位,在到达浇筑工位时,模具底盘两侧的钢槽落在托轮的顶部,此时模具走轮处于悬空状态,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浇筑振捣模具因承受较大振动力而造成损坏的现象。

其中,优选方式为:

所述底板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减震橡胶板设置于底板的安装槽内,且减震橡胶板的顶部高于底板的顶部。

所述减震橡胶板顶部高于底板的顶部,实现减震橡胶板直接与主机架的底部接触,有效起到减震效果。而减震橡胶板放置于底板内,可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因为震动导致减震橡胶板在底板上移动的现象。

所述底板与主机架之间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

所述底板与地面之间通过膨胀螺栓相连接。

所述主机架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托轮与减震橡胶板的配合来代替皮囊气缸和托举机架,减震效果良好,同时实现主机架位于地面上方,减少了前期地基施工量,同时维修方便,使用寿命较长,运行稳定,安全可靠,能最大限度保证设备平稳有效地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行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行状态正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机架 2、底板 3、减震橡胶板 4、托轮 5、连接轴 6、固定螺栓 7、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管片自动化流水线浇筑室的减震托举装置,包括主机架1、若干个减振组件和若干个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于主机架1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等间距设置,包括托轮4和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固定设置于主机架1的顶部,所述固定轴5的方向与主机架1的纵向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轴5上套置有托轮4,所述减震组件设置于滑动组件所在主机架1位置的正下方,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板2和减震橡胶板3,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于主机架1的底部,所述主机架1与底板2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板3,所述底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地面。

操作时,管片模具经过生产线油缸拉至浇筑工位,在到达浇筑工位时,模具底盘两侧的钢槽落在托轮4的顶部,此时模具走轮处于悬空状态,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浇筑振捣模具因承受较大振动力而造成损坏的现象。

所述底板2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减震橡胶板3设置于底板2的安装槽内,且减震橡胶板3的顶部高于底板2的顶部。

所述减震橡胶板3的顶部高于底板2的顶部,实现减震橡胶板3直接与主机架1的底部接触,有效起到减震效果。而减震橡胶板3放置于底板2内,可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因为震动导致减震橡胶板3在底板2上移动的现象。

所述底板2与主机架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6相连接。

所述底板2与地面之间通过膨胀螺栓7相连接。

所述主机架1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操作时,管片模具经过生产线油缸拉至浇筑工位,在到达浇筑工位时,模具底盘两侧槽钢落在本装置托轮4上,模具走轮悬空,在浇筑振捣时,减震橡胶板3起到减震效果,同时膨胀螺栓7保证主机架1不发生偏移,从而避免模具承受较大振动力时造成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