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烧砖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7914发布日期:2018-06-15 21:5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烧砖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体样品的实验室成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免烧砖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几千年以来,粘土砖作为最大量应用最广的建筑材料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但粘土砖目前仍是我国主要的墙体材料。可是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可耕种的土地的毁坏,不可再生的能源过度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由于烧制粘土砖毁坏的耕地达15万公顷以上,每年生产粘土砖的煤耗大约为7000万吨,SO2的年排放量为98万吨,CO2的年排放量为156万吨,它们成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粘土砖带来的上述问题,均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寻找粘土的替代材料或新的生产工艺:如制造免烧砖,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不仅可节约土地资源,节约能源,同时可以净化环境,为石油工业的长久发展扫找到新的增收点;另一方面也将克服粘土砖生产所面临的困窘问题,为我国的墙体材料添砖加瓦。免烧砖成型是实验室面临的一个难题,无论是配方还是工艺的优化都需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之上,如果无法解决免烧砖的实验室成型问题,无法做到对该过程进行量化控制,将会大大提高相应的研究成本和研究周期,同时降低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使免烧砖成型,以满足实验室研究,能减少相应的研究成本和研究周期,同时提高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免烧砖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烧砖成型装置,包括

冲头,所述冲头通过两侧的滑梁上下移动;

模筒,所述模筒设置在冲头下方,所述模筒设有中空的模腔,且模筒的中心与冲头的中心轴相对应,所述模筒的内径大于冲头的外径,且所述冲头的长度大于模筒的长度;

脱模支架,所述脱模支架安装在模筒的下方,所述脱模支架的中部设有中空的脱模腔,所述脱模支架的上端与模筒的下端连接,且所述脱模腔的直径大于模腔直径,所述脱模支架上位于脱模腔内还设有用于对免烧砖模型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

活塞式工作台,所述活塞式工作台包括底座和与底座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脱模支架的脱模腔内,所述活塞深入脱模腔内时活塞的上端面与模筒的下端接触,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支撑脱模支架的伸缩式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脱模支架上的多排平行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弹簧和滚珠,所述滚珠的一面伸出凹槽,滚珠在免烧砖模型脱模时能随免烧砖模型外表面滚动。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为实心冲头。

进一步的,所述脱模腔与模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直径与脱模腔的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脱模腔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为平行设置的三排。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长度与脱模支架的脱模腔长度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使免烧砖成型,以满足实验室研究,能减少相应的研究成本和研究周期,同时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还能有效防止脱模时由于下落所造成的模型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脱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头;2、模筒;3、脱模支架;5、模腔;6、脱模腔;7、底座;8、活塞;9、支撑架;10、凹槽;11、弹簧;12、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免烧砖成型装置,包括冲头1,模筒2,脱模支架3和活塞式工作台。

其中,冲头1为实心冲头。冲头1通过两侧的滑梁(图中未示出)上下移动;模筒2设置在冲头1的下方,模筒2设有中空的模腔5,且模筒2的中心与冲头1的中心轴相对应,模筒2的内径大于冲头1的外径,且冲头1的长度大于模筒2的长度,这样冲头1下落深入模筒2内将免烧砖配方材料冲压成型,通过冲头2也可将成型后的免烧砖冲压入脱模支架3内。

脱模支架3安装在模筒2的下方,与模筒1固定连接为一体,在脱模支架3的中部设有中空的脱模腔6,脱模腔6与模腔5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脱模支架3的上端与模筒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脱模腔6的直径大于模腔5的直径,这样当冲头1下压时可以很容易的将成型后的免烧砖冲压入脱模支架3的脱模腔6内,便于实验室研究使用。

而活塞式工作台包括底座7和与底座7连接的活塞8,活塞8的直径与脱模腔6的直径相适配,活塞8的长度与脱模支架3的脱模腔长度相适配,活塞8可以在脱模支架3的脱模腔6内滑动,在底座7上还设有用于支撑脱模支架3的伸缩式支撑架9,通过支撑架9可以将活塞8与脱模支架3的脱模腔6脱离。

当需要冲压成型时,将活塞8伸入脱模腔6内并使活塞8的上端面与模筒2的下端接触,这样活塞8作为冲压的工作台,冲头1下压,即可将免烧砖冲压成型;当冲压成型后需要脱模时,只需将活塞8在脱模腔6内向下移动直至脱离脱模腔6,同时通过支撑架9支撑脱模支架3,通过冲头1继续向下冲压,即可将模筒2内的成型免烧砖冲入脱模支架3的脱模腔6内,并位于活塞8的上表面,这时即可取走免烧砖,使用简单方便。

实施例2

其他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脱模支架3上位于脱模腔6内还设有用于对免烧砖模型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而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脱模支架3上的多排平行设置的凹槽10,在凹槽10内依次安装有弹簧11和滚珠12,滚珠12的一面伸出凹槽10,滚珠12在免烧砖模型脱模时能随免烧砖模型的外表面滚动。这样当成型后的免烧砖在脱模时,可通过弹簧11和滚珠12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防止在下落时损坏,保证了成型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研究过程中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实施例3

其他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脱模支架3上位于脱模腔6内还设有用于对免烧砖模型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而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脱模支架3上的多排平行设置的凹槽10,在凹槽10内依次安装有弹簧11和滚珠12,滚珠12的一面伸出凹槽10,滚珠12在免烧砖模型脱模时能随免烧砖模型的外表面滚动。这样当成型后的免烧砖在脱模时,可通过滚珠12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防止在下落时损坏,保证了成型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另外,缓冲装置设置在脱模腔6的中部位置,并且滚珠12为平行设置的三排。这样在脱模时仅仅在脱模支架3的中部位置进行缓冲,能有效降低成本,且防止对成型的免烧砖外表面造成损坏,实验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使免烧砖成型,以满足实验室研究,能减少相应的研究成本和研究周期,同时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能对脱模进行缓冲,从而能有效防止脱模时由于下落所造成的模型损坏。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