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90092发布日期:2018-06-15 19:0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心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空心板是一种常见的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板,由于其内部设有空心孔故称之为空心板,其优点在于在建筑中可减轻自重,减少混凝土用量,增大了跨度,降低层高,且隔音隔热效果好。

目前,针对点连接型的空心板在生产制造方面并没有成熟的技术,一般都是采用水平抽芯的生产方式,水平抽芯只是针对圆形或方形的单向孔板并不适用;而对于双向孔板一般采用双向抽芯(水平和垂直)工艺,此工艺导致双向空心板制备复杂、空心率低、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双向空心板只能水平、垂直抽芯,且工艺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布置钢筋:在模车中布置待浇筑的钢筋结构网架;

入内芯管:所述内芯管包括独立设置的主芯管和副芯管,先后将所述副芯管和所述主芯管由所述模车下方插入带所述钢筋结构网架的所述模车内;

浇筑:向所述模车中布料,并进行插捣,成型板体;

抽内芯管:先后将板体中的所述主芯管和所述副芯管向下抽出,成型空心板;

开模出板:将所述模车拆除,制得空心板。

进一步的,浇筑完成后,在抽所述内芯管之前进行预养护,预养护具体方法为:将浇筑好的所述模车送进预养护仓内,并在温度为35-50℃、湿度为30-45%的条件下进行养护以达到抽芯管所需的强度。

进一步的,抽所述内芯管完成后,在开模出板之前进行成型板养护,成型板养护具体方法为:将浇筑好的所述模车送进预养护仓内,并在温度为35-50℃、湿度为30-45%的条件下进行养护以达到出板所需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开模出板后对所述模车进行清理,所述清理包括所述模车内部杂物的清理,并对在所述模车上进行刷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轨道组,所述轨道组连接有用于在所述支架上移动的模车;

所述轨道组包括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的两端通过摆渡车连通,所述模车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上循环移动;

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设有布置钢筋工位、入内芯管工位、布料平台、抽内芯管工位及开模出板工位;

所述入内芯管工位设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入内芯管工位沿所述模车移动方向包括入副芯管工位和入主芯管工位,所述抽内芯管工位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抽内芯管工位沿所述模车移动方向包括抽主芯管工位和抽副芯管工位;

所述入主芯管工位和所述抽主芯管工位下方设有主芯管升降结构,所述入副芯管工位和所述抽副芯管工位下方设有副芯管升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芯管升降结构包括第一升降平台,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于所述入主芯管工位和所述抽主芯管工位往复移动的驱动结构;

副芯管升降结构包括第二升降平台,所述第二升降平台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平台于所述入副芯管工位和所述抽副芯管工位往复移动的驱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所述第二升降平台为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为螺旋铰链升降机或油压升降机,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移动车及驱动所述移动车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升降机设于所述移动车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位于所述布料平台和所述抽内芯管工位之间还设有预养护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位于所述抽内芯管工位与所述开模出板工位之间设有成型板养护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位于所述开模出板工位与所述布置钢筋工位之间设有清理、涂抹隔离剂工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方法及装置,采用模车下抽插主芯管和副芯管的方式实现双向空心板的浇筑成型;使用时,沿生产线,先入副芯管,再入主芯管,浇筑完成后,先抽主芯管,再抽副芯管,其中,主芯管和副芯管的抽插在四个工位完成,即入主芯管工位、抽主芯管工位、入副芯管工位和抽副芯管工位。主芯管升降结构在入主芯管工位和抽主芯管工位之间往复,控制主芯管的入和抽,副芯管升降结构在入副芯管工位和抽副芯管工位之间往复,控制副芯管的入和抽。

该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方法及装置,采用模车下抽的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生产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成型率高、合格率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装置的生产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装置的入内芯管工位及抽内芯管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装置的抽主芯管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装置的入主芯管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装置的抽副芯管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装置的入副芯管的主视图。

其中:1、支架;2、模车;3、第一轨道;4、第二轨道;5、第一升降平台;6、第二升降平台;7、主芯管;8、副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布置钢筋:在模车中布置待浇筑的钢筋结构网架;

入内芯管:内芯管包括独立设置的主芯管7和副芯管8,先后将副芯管8和主芯管7由模车下方插入带钢筋结构网架的模车内;

浇筑:向模车中布料,并进行插捣,成型板体;

抽内芯管:先后将板体中的主芯管7和副芯管8向下抽出,成型空心板;

开模出板:将模车拆除,制得空心板。

该方法在模车中进行空心板的浇筑成型,先搭建模车,模车与下方预留足够的空间,之后,在模车之间搭建钢筋结构,在模车下方,由下至上向钢筋结构中插入主芯管7和副芯管8,并浇筑混凝土,待空心板的板体成型后,将主芯管7和副芯管8再向下抽出,进而成型空心板,之后,将模车拆除,得到空心板产品。

该生产工艺,采用模车下抽的方式,工艺简单高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大大增加双向空心板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即同样包括布置钢筋、入内芯管、浇筑、抽内芯管和开模出板步骤;其不同点在于浇筑完成后,在抽内芯管之前进行预养护,预养护具体方法为:将浇筑好的模车送进预养护仓内,并在温度为35-50℃、湿度为25-40%的条件下进行养护以达到抽芯管所需的强度。当然,为了能够将抽芯管抽出,可以根据需要对温度进行调整,本发明不仅限于此温度或湿度范围。抽内芯管完成后,在开模出板之前进行成型板养护,成型板养护具体方法为:将浇筑好的模车送进预养护仓内,并在温度为35-50℃、湿度为25-40%的条件下进行养护以达到出板所需的强度。成型板养护不仅限于该温度或湿度范围内,只要能够达到出板所需的强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温度或湿度的调整。开模出板后对模车进行清理,清理包括模车内部杂物的清理,并对在模车上进行刷油。

实施例3

如图2-7所示,一种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有轨道组,轨道组连接有用于在支架1上移动的模车2;

轨道组包括平行的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的两端通过摆渡车连通,模车2于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上循环移动,这里限定的移动,可以为滑动,只要能够移动即可,不仅限于滑动;

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上设有布置钢筋工位、入内芯管工位、布料平台、抽内芯管工位及开模出板工位;

入内芯管工位设于第二轨道4上,入内芯管工位沿模车2移动方向包括入副芯管工位和入主芯管工位,抽内芯管工位设于第一轨道3上,抽内芯管工位沿模车2移动方向包括抽主芯管工位和抽副芯管工位;

入主芯管工位和抽主芯管工位下方设有主芯管升降结构,入副芯管工位和抽副芯管工位下方设有副芯管升降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主芯管7为管状结构,副芯管8上带有凹槽可以形成空心模内连接点,改变凹槽的数量和形状就可以改变空心模连接点的数量和形状。

主芯管升降结构包括第一升降平台5,第一升降平台5上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平台5于入主芯管工位和抽主芯管工位往复移动的驱动结构;

副芯管升降结构包括第二升降平台6,第二升降平台6上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升降平台6于入副芯管工位和抽副芯管工位往复移动的驱动结构。

入主芯管工位和抽主芯管工位共用第一升降平台5,在第一升降平台5上设置主芯管7,第一升降平台5在入主芯管工位和抽主芯管工位之间往复移动,并升降完成入、抽操作;同理,入副芯管工位和抽副芯管工位共用第二升降平台6,在第二升降平台6上设置副芯管8,第二升降平台6在入副芯管工位和抽副芯管工位之间往复移动,并升降完成入、抽操作。

优选的,第一升降平台5和第二升降平台6为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为螺旋铰链升降机或油压升降机,驱动结构包括移动车及驱动移动车移动的驱动电机,升降机设于移动车上。主芯管升降结构和副芯管升降结构可以用螺旋、液压、气压等多种动力形式。

其中,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上位于布料平台和抽内芯管工位之间还设有预养护工位。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上位于抽内芯管工位与开模出板工位之间设有成型板养护工位。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上位于开模出板工位与布置钢筋工位之间设有清理、涂抹隔离剂工位。

该立模下抽芯空心板生产装置,使用时,模车2在相应的工位上完成相应的操作,在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上循环移动,实现连续的生产。具体的,布置钢筋完成后,第二升降平台6在入副芯管工位,提升副芯管8向钢筋内插入副芯管8,第一升降平台5在入主芯管工位,提升主芯管7向钢筋内插入主芯管7,之后进行浇筑、预养护步骤,其中,主芯管7和副芯管8被浇筑后,第一升降平台5和第二升降平台6分别与主芯管7和副芯管8分离,即第一升降平台5和第二升降平台6可自由移动。预养护完成后的模车2移动到抽主芯管工位,此时第一升降平台5移动到该位置,升降完成抽主芯管7操作,之后,第二升降平台6完成抽副芯管8操作,主芯管7和副芯管8抽出后,开模得到双向空心板,之后对模车进行清理,再进行下一次循环。

其中,在该生产线上,在不影响正产流程的情况下,可同时进行多个空心板的制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