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8195发布日期:2018-08-31 21:2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集成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集成房屋主要是通过在工厂预制墙体、屋面等,按照设计要求加工以钢结构为代表的承重结构,能够迅速组装成套房屋的一种建房模式。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一般设置于房屋的内部,主承重立柱作为四面墙的连接节点,对四面墙进行加固,从而分隔出多个房间。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关系集成房屋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目前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主要是都是以钢梁作为骨架,在钢梁外部再浇筑混凝土进行加固。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建筑物的结构框架系统和装配其的方法(申请号:201510520656.0),该结构框架系统包括多个竖直构件和基梁构件,所述基梁构件可以水平支撑在多个竖直构件之间,并且可包括连接到其上的开孔腹板式剪切连接件。所述系统还包括浇筑于开孔腹板式剪切连接件和混凝土板构件的水泥浆材料以填充装配件中的间隙从而提供一个整体框架系统。该建筑物的主承重立柱由钢槽或刚管等作为竖直构件,然后在竖直构件外部浇筑混凝土进行加固,形成主承重立柱。这样的主承重立柱混凝土仅仅是竖直构件包裹住,两者之间连接强度较低,造成主承重立柱结构稳定性差,难以提升集成房屋的抗风、抗震能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而言,为了对承重立柱进行加固,其常规的方式都是采用空心的钢梁作为支撑骨架,然后在钢梁的内部和外部分别浇筑混凝土。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混凝土内外保温一体化模块建筑房屋(申请号:201310457792.0),该专利中的承重立柱虽然在空心型钢柱的内部以及外侧均浇筑有混凝土,在结构稳定性上有所加强,但是,空心型钢柱内部和外部的混凝土是相互脱离的,也就是说空心型钢柱和内部混凝土、外部混凝土之间没有相互形成加固,导致承重立柱在结构稳定性上还是存在不足,难以提升集成房屋的抗风、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升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包括两个长条状的立式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支撑件的侧部具有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水平方向弯折的插接板体,两立式支撑件相对插接,两立式支撑件的插接板体朝向相反的方向弯折且上下层叠设置,在两立式支撑件的插接板体之间围成上下贯通的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通道。

两个立式支撑件底部浇筑于建筑物地基中,并在两个立式支撑件处浇筑有混凝土进行加固。在建造过程中,两立式支撑件相对插接,并使两立式支撑件的插接板体在竖向方向上层叠设置,在两立式支撑件的插接板体之间围成上下贯通的浇筑通道。当从浇筑通道顶部注入混凝土后,整个浇筑通道内均能填满混凝土,由于两立式支撑件的插接板体朝向相反,且混凝土位于两立式支撑件的插接板体之间,使得两立式支撑件均被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牢牢固定,两立式支撑件、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共同形成互不分割的整体式结构,因此使得主承重立柱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在浇筑时,需要在浇筑通道的外部也浇筑混凝土,之后形成的主承重立柱在两立式支撑件的内部和外部均具有混凝土的加固,如此使得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大幅度得到提升。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每个立式支撑件沿长度方向具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插接板体,其中一立式支撑件上的插接板体与另一立式支撑件上的插接板体上下错位设置。两立式支撑件上的插接板体上下错位设置,使得两立式支撑件相对插接之后两立式支撑件上的插接板体能依次层叠。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每个立式支撑件包括呈相交设置的两个侧板,其中一侧板的一侧边与另一侧板的一侧边连接,两所述侧板的相交处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让位缺口,相邻两让位缺口之间形成上述的插接板体,所述立式支撑件的插接板体一一对应地插接在另一立式支撑件的让位缺口内。在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两个侧板内侧即浇筑通道外部也浇筑有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体积增加。而且,以上设计还使得浇筑通道内部、外部的混凝土是形成一体的,并不是相互脱离的,即主承重立柱处的全部混凝土都是形成一体的,因此使得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所述立式支撑件上位于各让位缺口的内侧还分别设有呈条形板状的内凹板体,所述内凹板体的两端分别固连在对应立式支撑件的两个侧板上,内凹板体的中部向对应立式支撑件的内侧弯折。由于内凹板体是位于让位缺口处且向立式支撑件内侧弯折的,使得同一立式支撑件上的插接板体和内凹板体从四周将浇筑通道内部的混凝土围住,因此当浇筑通道内部浇筑混凝土后,立式支撑件便被牢牢固定,支撑梁的结构稳定性得到增强,以此提升了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另外,支撑梁在开设有让位缺口的部分,相比其他部位结构强度较弱。而在让位缺口处设置内凹板体,还能够增强支撑梁让位缺口处的结构强度,保证支撑梁自身结构强度高,以提升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所述内凹板体和插接板体均呈l形弯折板状,每个立式支撑件上的若干内凹板体均与另一立式支撑件上的若干插接板体一一对应且相互贴靠。内凹板体和插接板体均呈l形弯折板状,两者形状相匹配,而内凹板体与对应的插接板体相互贴靠,在建造时方便对两个支撑梁进行初步的固定。另外,内凹板体与插接板体相互贴靠还使得两支撑梁之间能形成相互的支撑,两者相互固定后稳定性好,再依靠后期混凝土的浇筑,能大幅度提升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所述立式支撑件的两个侧板均具有呈条形板状且竖直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其中一竖直侧边与插接板体和内凹板体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竖直侧边向立式支撑件内侧弯折形成条形板状的安装板体,所述安装板体与内凹板体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板体上固定有用于连接房屋横梁的安装纵梁。本主承重立柱一般设置于房屋的内部,主承重立柱作为四面隔墙的连接节点,对四面墙进行加固,从而分隔出多个房间。每个立式支撑件上具有两个侧板,而每个侧板上均具有延伸部,因此形成四个延伸部,在建造过程中,四个延伸部分别能够延伸至四面隔墙中。而延伸部的另一竖直侧边上连接安装板体,安装板体上固定有安装纵梁,因此当安装纵梁上连接房屋横梁时,房屋横梁外漏于隔墙外侧,能够方便对分层墙板进行支撑,能够提升集成房屋建造的效率。而且,安装板体属于立式支撑件的一部分,安装板体结构稳定性高,而房屋横梁通过房屋横梁固定在安装板体上,因此在提升建造效率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房屋横梁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同一立式支撑件上的两个安装板体分别与内凹板体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所述浇筑腔与所述浇筑通道相连通。由于浇筑腔也可以浇筑混凝土,因此增加了混凝土浇筑的体积,而且由于浇筑腔与浇筑通道相连通,因此浇筑腔内和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形成一体式结构,因此能大幅度增加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另外由于侧板上具有延伸部,安装板体是固定在延伸部上的,因此安装板体与内凹板体之前形成的浇筑腔位于隔墙内部,因此在浇筑腔内浇筑的混凝土也是位于隔墙内的,使得在增加混凝土浇筑体积的前提下,还能使主承重立柱占用较小的空间,提升房屋空间的利用率。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同一立式支撑件上的两个侧板相互垂直,其中一立式支撑件上的两个侧板分别与另一立式支撑件上的两个侧板一一垂直。本主承重立柱作为四面隔墙的四面隔墙的连接节点,同一立式支撑件上的两个侧板相互垂直,其中一立式支撑件上的两个侧板分别与另一立式支撑件上的两个侧板一一垂直,使得各侧板均能与隔墙的外墙板贴合,不仅外墙板建造方便,而且立式支撑件以及主承重立柱结构稳定性更好。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所述内凹板体由立式支撑件相交处的部分板体冲切后向内弯折形成,且在冲切处形成上述的让位缺口。这样的结构不仅制造方便,而且使得插接板体一体成型,有利于提升立式支撑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主承重立柱的支撑稳定性。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所述内凹板体、安装板体均与侧板体形成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中,所述安装纵梁包括呈长条板状的主板体,所述主板体与安装板体相互平行且相互贴靠固定,所述主板体的两侧边上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房屋横梁的连接翻边。主板体与安装板体相互贴靠,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保证了主板体与安装板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翻边与主板体一体成型,翻边的结构强度得到保证,使得连接在安装纵梁上的房屋横梁稳定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集成房屋的主承重立柱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主承重立柱的两立式支撑件的各插接板体之间便能形成竖直方向上下贯通的浇筑通道,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位于两立式支撑件的插接板体之间,使得两立式支撑件通过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形成固连,整体结构稳定性得到增强。

2、本主承重立柱的侧板上具有延伸部,使得安装板体与内凹板体之前形成的浇筑腔位于隔墙内部,在浇筑腔内浇筑的混凝土也是位于隔墙内的,使得在增加混凝土浇筑体积的前提下,还能使主承重立柱占用较小的空间,提升房屋空间的利用率。

3、本主承重立柱当安装纵梁上连接房屋横梁时,房屋横梁外漏于隔墙外侧,能够方便对分层墙板进行支撑,能够提升集成房屋建造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集成房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集成房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实施例一中两立式支撑件相互插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两立式支撑件的爆炸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主承重立柱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立式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式支撑件;11、侧板;111、延伸部;12、让位缺口;13、插接板体;14、内凹板体;15、安装板体;2、浇筑通道;3、浇筑腔;4、安装纵梁;41、主板体;42、连接翻边;5、隔墙;6、分层墙板;7、房屋横梁;8、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本集成房屋的结构,图1中视图省去了墙顶以及四面隔墙5的部分墙体,图2省在图1的基础上省去了外墙体和部分分层墙板6。本主承重立柱一般设置于房屋的内部,主承重立柱作为四面隔墙5的连接节点,对四面墙进行加固,从而分隔出多个房间。集成房屋还包括若干立柱8,立柱8的底部浇筑于地基中进行固定。在立柱8上安装有房屋横梁7,房屋横梁7用于支撑分层墙板6,从而使集成房屋实现分层。

如图5所示,本主承重立柱结构包括两条竖直设置的立式支撑件1,立式支撑件1的侧部具有多个插接板体13,多个插接板体13沿立式支撑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立式支撑件1上的插接板体13与另一立式支撑件1上的插接板体13上下错位设置。两立式支撑件1相对插接,两立式支撑件1的插接板体13朝向相反的方向弯折且上下层叠设置,在两立式支撑件1的插接板体13之间围成上下贯通的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通道2。具体地,每个立式支撑件1均包括呈相交设置的两个侧板11,其中一侧板11的一侧边与另一侧板11的一侧边连接。两个侧板11可以是通过条形板状的金属板在宽度方向的中部弯折形成,两个侧板11也可以是焊接固连。两侧板11的相交处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让位缺口12,相邻两让位缺口12之间形成条形板状的插接板体13,在立式支撑件1上位于各让位缺口12的内侧还分别设有呈条形板状的内凹板体14,内凹板体14的两端分别固连在对应立式支撑件1的两个侧板11上,内凹板体14的中部向对应立式支撑件1的内侧弯折。内凹板体14和插接板体13均呈l形弯折板状。

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立式支撑件1上的若干内凹板体14均与另一立式支撑件1上的若干插接板体13一一对应且相互贴靠。由于内凹板体14是位于让位缺口12处且向立式支撑件1内侧弯折的,使得同一立式支撑件1上的插接板体13和内凹板体14从四周将浇筑通道2内部的混凝土围住,因此当浇筑通道2内部浇筑混凝土后,立式支撑件1便被牢牢固定,立式支撑件的结构稳定性得到增强,以此提升了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而内凹板体14与对应的插接板体13相互贴靠,在建造时方便对两个立式支撑件1进行初步的固定。另外,内凹板体14与插接板体13相互贴靠使得两立式支撑件1之间能形成相互的支撑,两者相互固定后稳定性好。再依靠后期混凝土的浇筑,能大幅度提升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

内凹板体1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侧板11上。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内凹板体14与侧板11体形成一体式结构,该内凹板体14由立式支撑件1相交处的部分板体冲切后向内弯折形成,且在冲切处形成让位缺口12。这样的结构不仅制造方便,而且使得插接板体13一体成型,有利于提升立式支撑件1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主承重立柱的支撑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在两立式支撑件1中,其中一立式支撑件1上的若干插接板体13一一对应插接在另一立式支撑件1的若干让位缺口12内,此时两立式支撑件1上的插接板体13朝向是刚好相反的,两立式支撑件1的各插接板体13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替排列形成上下贯通的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通道2,让位缺口12与浇筑通道2相连通。同一立式支撑件1上的两个侧板11相互垂直,其中一立式支撑件1上的两个侧板11分别与另一立式支撑件1上的两个侧板11一一垂直。浇筑通道2内的混凝土位于两立式支撑件1的插接板体13之间,使得两立式支撑件1通过浇筑通道2内的混凝土形成固连,整体结构稳定性得到增强。而且,由于两立式支撑件1上均开设有让位缺口12且让位缺口12与浇筑通道2相连通,因此,当在浇筑通道外部也浇筑混凝土时,浇筑通道2内部、外部的混凝土是形成一体的,并不是相互脱离的,因此相互之间形成了加固,使得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大幅度得到提升。

如图5和图6所示,立式支撑件1的两个侧板11均具有呈条形板状且竖直设置的延伸部111,插接板体13与内凹板体14连接在延伸部111的其中一竖直侧边上,所述延伸部111的另一竖直侧边向立式支撑件1内侧弯折形成条形板状的安装板体15,安装板体15均与侧板11体形成一体式结构。安装板体15与内凹板体14相对设置,安装板体15上固定有用于连接房屋横梁7的安装纵梁4。每个立式支撑件1上具有两个侧板11,而每个侧板11上均具有延伸部111,因此形成四个延伸部111,在建造过程中,四个延伸部111分别能够延伸至四面隔墙5中。而延伸部111的另一竖直侧边上连接安装板体15,安装板体15上固定有安装纵梁4,因此当安装纵梁4上连接房屋横梁7时,房屋横梁7外漏于隔墙5外侧,能够方便对分层墙板6进行支撑,能够提升集成房屋建造的效率。而且,安装板体15属于立式支撑件1的一部分,安装板体15结构稳定性高,而房屋横梁7通过房屋横梁7固定在安装板体15上,因此在提升建造效率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房屋横梁7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6所示,安装纵梁4包括呈长条板状的主板体41,主板体41与安装板体15相互平行且相互贴靠固定,主板体41的两侧边上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房屋横梁7的连接翻边42。主板体41与安装板体15相互贴靠,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保证了主板体41与安装板体1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翻边与主板体41一体成型,翻边的结构强度得到保证,使得连接在安装纵梁4上的房屋横梁7稳定性好。

如图6所示,同一立式支撑件1上的两个安装板体15分别与内凹板体14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3,浇筑腔3与浇筑通道2相连通。由于浇筑腔3也可以浇筑混凝土,因此增加了混凝土浇筑的体积,而且由于浇筑腔3与浇筑通道2相连通,因此浇筑腔3内和浇筑通道2内的混凝土形成一体式结构,因此能大幅度增加主承重立柱的结构稳定性。另外由于侧板11上具有延伸部111,安装板体15是固定在延伸部111上的,因此安装板体15与内凹板体14之前形成的浇筑腔3位于隔墙5内部,因此在浇筑腔3内浇筑的混凝土也是位于隔墙5内的,使得在增加混凝土浇筑体积的前提下,还能使主承重立柱占用较小的空间,提升房屋空间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7所示,每个立式支撑件1的侧部分别具有一个插接板体13,两个立式支撑件1上的插接板体13错位设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立式支撑件;11、侧板;111、延伸部;12、让位缺口;13、插接板体;14、内凹板体;15、安装板体;2、浇筑通道;3、浇筑腔;4、安装纵梁;41、主板体;42、连接翻边;5、隔墙;6、分层墙板;7、房屋横梁;8、立柱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