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模校正装置及校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7921发布日期:2018-10-30 23:09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模校正装置及校正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新兴的水泥制品,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基础建设工程领域。管桩是由上下两个半圆筒状模具组成的管模通过离心法生产制得。为了提高管模的结构强度,在管模外表面沿其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有环状加强筋板,各加强筋板分别设置于模具的外周截面上,管模外表面沿其轴线方向还分布有便于离心的多个跑轮。在管模的下模具上通过销轴铰接固定有多只管模螺栓,当将上模具与下模具合上时,需要将下模具上的管模螺栓翻转至上模具模边的凹槽内,之后将管模螺栓锁紧,使上、下模具紧固在一起形成圆筒状模具。

在管桩的生产过程中,管模各道工序转运的过程中,由于起重机械和其它转运机械的精度等原因,会造成管模的上、下模具的合口部位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在管模的倾斜姿态下,合口低于水平线的部位,扶上去的管模螺栓在重力的作用下易落下,增加了工人重复扶螺栓的劳动强度。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管模校正装置及校正系统,是本发明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模校正装置及校正系统,其可以实时检测管模的合口是否与水平面倾斜,并能在倾斜时快速将管模校正回与水平面平行,其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模校正装置,其中包括安装于小车上用于检测管模合口倾斜角度并将管模状态反馈给驱动机构的检测机构,所述小车的平台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安装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管模的辊筒,其中一个所述辊筒连接有可使其转动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检测机构反馈的检测结果执行工作,当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管模合口倾斜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管模转动至合口与水平面平行为止。

优选地,所述小车的平台上表面前、后位置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辊筒。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小车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链轮,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辊筒一端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电机采用三相异步交流电机。

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及滑动控制机构,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滑动控制机构上,所述传感器通过滑动控制机构沿所述管模前后方向往复扫描,并将扫描信号传送给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根据扫描信号执行工作。

优选地,所述滑动控制机构采用直线模组,所述传感器安装于直线模组的滑台上。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清理所述传感器灰尘的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与电磁阀连接,所述吹气装置由所述电磁阀控制工作。

优选地,所述吹气装置安装于位于所述小车一侧的底座上,所述直线模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吹气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一种管模校正系统,其中包括安装于多辆小车上的多个所述的管模校正装置,所述管模放置于多个所述管模校正装置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管模校正装置及校正系统通过在升降小车上设置检测机构,可以实时检测放置在小车上的管模的合口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并将检测的小车状态反馈给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正反转运动或者停止,当检测到倾斜角度不等于零时,即由驱动机构带动管模转动,使管模合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零,从而有效防止了管模在其合口与水平面呈倾斜状态下管模螺栓易落下的问题,省去了工人重复扶管模螺栓,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模校正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模校正装置实施例一放置管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模校正设备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模校正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方式阐述本实用新型。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阐述本实用新型管模校正设备及施工方法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管模校正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安装于小车1上用于检测管模2的合口3部位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并将管模2的状态反馈给驱动机构的检测机构,此实施例小车1采用液压顶升小车,其具有升降和平移的功能,能够将管模2顶起校正完成后,平移转运到下一道工序的功能。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4及滑动控制机构。传感器4具有检测管模2倾斜角度及管模2状态反馈的功能。滑动控制机构采用直线模组,该直线模组为现有产品,其是一种将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整合在一起的模块化部件,并能够将马达的旋转运动变成滑台的直线运动。具体为:包括模台5,模台5上设置有直线导轨6和滚珠丝杠,直线导轨6与滚珠丝杠为平行设置。滚珠丝杠的一端与马达7的输出轴连接,马达7固定于模台5的一端,直线导轨6上滑动安装有滑台8,滚珠丝杠另一端与滑台8上的螺纹孔螺接,当马达7工作时带动滚珠丝杠转动,滚珠丝杠沿螺纹孔钻进,使滑台8沿直线导轨6上直线滑移。传感器4安装于直线模组的滑台8上。传感器4通过直线模组的滑台8沿管模2前后方向往复扫描,并将扫描信号传送给驱动机构。小车1的平台10上表面前、后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至少两个轴承座11,本实施例安装有两个轴承座11,两个轴承座11上分别安装有辊筒12。

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小车1上的电机13,本实施例电机13采用三相异步交流电机。电机1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链轮14,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辊筒1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链轮15,第一链轮14与第二链轮15通过链条16连接在一起。

工作时,参考图2所示,检测机构的传感器4沿直线模组的滑台8上前后滑移,对管模2前后方向往复扫描,并将扫描信号传送给电机13,当电机13接收到传感器4的扫描信号为管模2的合口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为0时,指示电机13正转或反转后,电机13带动第一链轮14、第二链轮15转动,驱动放置于两个辊筒12上的管模2随之产生转动,直到管模2的合口3部位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零时电机13停止工作,达到管模2校正的目的。该驱动机构采用链轮链条机构具有传动效率高、不打滑、高负载传动的特点。电机13的转速和功率足以驱动不同大小、长度的管模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管模校正装置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大部分结构与上述图1所述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清理传感器4上灰尘的吹气装置17,吹气装置17与电磁阀连接,吹气装置17由电磁阀控制工作,吹气装置17安装于位于小车1一侧的底座18上。直线模组安装于底座18的上表面。底座18的外侧端连接有支撑板19,吹气装置17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9上。

本实施例的大部分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也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吹气装置17由电磁阀控制,吹气装置17的吹气口可以自动定期清理落在传感器4上的灰尘,一方面可以防止传感器4失效,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压缩空气耗气量。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管模校正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安装于多辆液压顶升小车1上的多个如上述实施例一、二所描述的管模校正装置20,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液压顶升小车1采用两辆,管模校正装置20采用两个。管模2放置于两个管模校正装置20上。

在使用时,液压顶升小车1顶起管模2,使管模2与其它接触部分脱离,管模2的跑轮均落在辊筒12上,系统进入准备状态,经过多次转运后,未校正的管模2在管模校正装置20上的合口3有可能出现倾斜状态,由直线模组驱动传感器4往复扫描一次管模2,通过检测管模2外侧加强筋板反馈给传感器4的距离大小,确定管模2倾斜的方向和角度。随后直线模组驱动传感器4停在管模2的固定位置。传感器4具有检测管模2倾斜角度及管模2状态反馈的功能。直线模组具有控制精度高,能够保证校正位置准确性的优点。电机13在收到传感器4检测出的正反转信号后,通过第一链轮14、第二链轮15及链条16的传动,驱动辊筒12带动管模2转动。在传感器4检测到管模2水平时,将信号传给电机13使其停止转动,此时管模2的合口3与水平面平行,管模2校正完成。传感器4可以通过检测管模2外侧筋板反馈的距离信号,来判别管模2的合口3与水平面的角度。吹气装置17由电磁阀控制,可以自动定期清理传感器4上的灰尘,一方面可防止传感器4失效,另一方面也可节约压缩空气耗气量。

本实用新型管模较正装置及较正系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在不影响管桩生产线的效率下,可及时完成管模2的校正动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实施例方法、结构,及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